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逝去的童年-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戏后,母亲问我戏好看不好看,看懂了没有。

  我说好看,就是不太懂,只是记住了那句戏文:“……行呵——唉——哎——”我学着戏里秦香莲的唱腔唱道。秦香莲牵着一对儿女在台上走“8”字,一边走来一边唱,走一段唱一段,每一段开头或结尾都少不了“行呵——唉——哎——”这么一句,给人印象特别深,也特别引人发笑。

  母亲没有笑。母亲说,能记住这一句也算你没有白看。秦香莲带着儿女千里寻夫,不是要靠两条腿行啊走啊,又没得汽车火车坐。她被当了官的丈夫赶出家门遭追杀,她不得不行啊走啊,要不然就没得命了……人啊,为了活命,一生中都是在行走!渴了喝口水再走,累了歇口气再走,总之是再苦再累也要行走下去,直到你走完这一辈子。

  母亲的话令我茅塞顿开,让我似乎领会了人生的要义。

  过了些日子,有一天早上,一声悠长的叫卖声在巷道里响起:“豆——腐喽!水豆——腐……”母亲便从菜厨顶层摸出皱巴巴的五分钱,拿上一只大蓝边碗走出门,我就屁颠屁颠地跟了去。母亲把卖豆腐的人叫住:“哎——豆腐客,这里来一碗。”

  卖豆腐的是个中年男子,脸圆圆的胖胖的,也像两块“苦珠”豆腐。他笑呵呵地挑着担子走过来,在我家门口放下,接过我母亲手里的碗,然后弯下腰去用铝皮勺子把豆腐舀到碗里。母亲的眼睛看着他舀豆腐,嘴里却说:“豆腐客,你不仅豆腐做的好,戏也唱的好。”

  “豆腐客”刚要直起腰来,听了母亲这话,又弯腰往碗里加了一勺豆腐,这才把碗递给母亲,满脸堆笑地说:“现丑……谢谢大嫂夸奖!”

  母亲接过满满一碗豆腐转身回到屋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而我却满脸疑惑。我问母亲:“豆腐客是哪个村的呀?他会唱戏呀?你看过他唱戏……”

  “他不就是陈家村的么……”母亲拿着一只小碗一边给我调豆腐羹,一边说,“你这孩子,记性怎么这样差哟!前几天你不是看过他扮演‘秦香莲’么……”

  我“哦”了一声,但又有点疑惑。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我无法把眼前这个卖豆腐的和那个戏台上的“秦香莲”联系起来,大概是下了装的缘故吧……台上人生与台下人生原本就是两样的。他们这些人,别看在台上扮演的是帝皇将相、才子佳人,可平日里与普通农民并无二样,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的下地种庄稼,只是农闲时才排排戏。

  我跑出门去,本想再看一眼那个“豆腐客”,他却挑着豆腐担消失在巷子那头,只是那圆润嗓音仍在巷道回荡:“豆——腐喽!水豆——腐……” 但我确信,这个卖豆腐的就是那个唱戏唱得让人掉泪的“秦香莲”。

  我依靠着门框,静听着那个声音远去……

赶牛车
我说的牛车,不是人们常说的架子车;赶牛车当然也就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那样,坐在架子车上驱赶着牛在路上前行。它是一种连动的灌溉工具,形状如一把倒立的 巨“伞”。中轴底端放在一块有孔的石头上,上头顶在由两根立柱支起的横梁上;中轴下方连接一个直径三四米的卧轮大转盘,一根双轮轴将大轮盘和一部水车连接起来,转盘转动,整个倒立着的“伞”和水车车斗中一连串的刮片翻转,刮片“咕噜咕噜”池塘中带上一股清亮的池水,清水小渠“汩汩”地流入稻田。因为它是靠牛拉动的,所以我们那地方叫它牛车。又因为人跟在牛背后沿着圆盘轨道走,所以叫“赶牛车”,也叫“赶水”。

  上世纪五六十代,我们那一带田野上,所有的池塘边上都有一两部牛车,牛车盘上又都有一二棵大树。据查,这种灌溉农具起源于东汉末年,完善于元明时代,学名应是“翻转车”。按动力区分,我们这里的“牛车”应属“牛翻转车”了。看着那一部部轻巧旋转着的牛车,不能不让人惊叹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明和伟大。现在这种工具是没有了,再也不难觅踪影!灌溉用的是抽水机,是机井。

  还在我上小学之前,父亲经常带我去赶水。

  “表子崽,日头晒着屁股了!快起来跟我赶水去。”

  父亲总是早早把我叫醒。我便揉着惺忪的眼睛,或牵着牛或拿着他递给我的牛鞭,跟着他走进田野。太阳还刚刚爬起来露出一个红艳艳的脑袋哩,田野里一片雾蒙蒙的。这时候我就心里埋怨:哪有日头晒着屁股呀?就不让人睡个好觉!父亲见我懒洋洋的样子,就会训导我说:“细伢仔活活动,大人看得重。人不勤快点,哪来的饭吃?哪来的衣穿……”

  那时候,家里十来亩田地和祖母的两块水田都靠父亲一人耕种,母亲体弱多病很少下水田干活,何况家里又有一摊子事够她忙的啊!而大姐和大哥又都在上学,只有我这个过了上学年龄又还没有上学的大孩子是个大闲人,父亲当然就不能让我闲着了。

  我们的水田离村子较远,与邻村的地界接壤。因而那口形似葫芦的池塘上便有了一头一部相对的两部牛车。父亲将牛牵上牛车盘,给牛上好套,系好牛绳,又看了看水车的吃水深度,然后对着牛屁股吆喝一声:“驾!”那条小黄牛就“笃笃笃……”地迈开了步子。

  我先是站在一旁看着。父亲赶着牛走了几圈,然后用稻草扎了一个小把子挂在左牛角挡住它的左眼,这才对我说:“你来!”说着把牛鞭塞给我。我问他干嘛要在牛角上挂个小扫帚呀?父亲告诉我说,这样,牛就看不见跟在屁股后面的人是大人还是小孩,否则它会偷奸耍猾的。

  父亲说:“不要赶得太快,跟着走就行,知道么?”说着便扛起锄头沿着水渠走去,走进田野深处。

  我跟着小黄牛屁股后面走,漫不经心地绕圈子,也不敢出声,只偶尔举起鞭子往牛屁股上轻轻地抽打一下。

  有时候,父亲在田间转一圈,查看一下灌溉情况就会回来,靠着立柱坐下抽一袋烟或眯一会儿眼;父亲心情好的时候,还会用狗尾巴草扎只猫啊、狗啊什么的,送给我当玩具。那猫狗毛茸茸的,开始是绿色,后来变成枯黄,还真有些神似,只是个儿太小。有时候,父亲在田间转上老半天也不回来,我就老大不乐意,心时直埋怨:都什么时候啊呀,还不回来!真是的……可我又不能不跟着牛屁股走。牛也是有脑筋有感觉的,听不到后面的脚步声,它也就会停下来不走了,你当它傻呀!我只得跟着走呀转呀,走得两腿发酸。有时,我甚至闭上眼睛信牛(马)由缰,那牛也就感觉到有机可乘,越走越慢。好几次,由于我与牛的步履不合拍,配合不默契,我的脚骨“咚”地碰在那根横木上,疼痛得我“哎哟”直叫,差点掉下眼泪来。赶夜水就更吓人了。月光下,我独自一人跟着牛后面一圈一圈地转着,田野里灰蒙蒙的静得吓人,只听见水车“咕咚咕咚”的吐水声和远远近近的蛙鸣声,偶尔也能听到从田野深处传来唱小曲的声音:“八月里来桂花香,姑娘我梳妆扮探娘亲,哎呀,我的娘!怎奈姑爷强拉硬扯将我抱上床……”然而正当你听得入神时,却突然身边池水“扑嗵”一声响,把你吓个半死!以为是“落水鬼”寻着你来了呢,好几回我都被吓哭了。我打心里埋怨父亲太狠心,也害怕跟父亲去赶水。

  有一回,父亲对我说:“这是最后一遍水了!赶完这一遍水,过些日子就可以收禾了。看来今年收成不错,有饱饭吃……莫偷懒,催着点赶啊!我去看看。”说着又扛起锄走了,又是老半天没有回来。我赶着牛车,心里满是埋怨:我偷懒?你才坐下懒呢!你比这头黄牛还狡猾,比地主还地主!把我一人丢在这里赶水,自己却又不知躲到哪里吹牛、睡觉去了……

  我眼冒四天地寻找他的踪影。这时田里的稻穗已泛黄,散发出诱人的稻香。田野上很静,轻风吹拂,吹皱一片青黄绚丽的绸缎。

  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却出现在另一个方向的田埂上。他肩上的锄头把上挂着一串西瓜皮,半截身子被稻子挡住,露出一张笑脸朝牛车走来。

  哦,他又去前面邻村的瓜地里采瓜皮来!

  前面那个村子有一大片瓜地离我们这儿不远,每年一到摘瓜时节,我们村就有不少人去到瓜地上讨要瓜皮,拿回家做菜,当然也可生啃。那是一种子瓜,青皮、个小如柚。种瓜人家把摘下的西瓜丢在一个大木桶里,然后用双脚去踩,把一个个西瓜踩碎踩烂,瓜子留在桶内,瓜皮瓜瓤捞出来丢在一个大土炕里沤肥。当然也有摘下西瓜来挑去卖的,不过那是少量的,大部分是为了采集瓜子。我们村极少瓜果,更无人种西瓜,想要吃西瓜就上邻村瓜地上去吃,可以让你吃个饱,只要你不糟蹋瓜子。当然瓜皮是不能带走的,除非你是熟人或者你脸皮特别厚。我父亲就有这个本事,善交际,三句两句就成了别人的熟人、朋友。所以,只要他愿意,取几片瓜皮回来当然不在话下,就像到自家园子里摘菜一样容易。

  父亲来到我面前,把那串瓜皮放在草地上,解开西瓜藤蔓,像变戏法似地亮出一个西瓜来,又像变戏法似地把原本已经一分为二的西瓜分开两半。这是一个已经剔除了瓜子的黄瓤西瓜,他一手托着一半递给我,笑着说:“表子崽,渴了吧?拿去吃。”我早就唾液涎三尺了,接过来就狼吞虎咽……那个爽快哟,那个香甜哟,随着田野的轻风沁入我的喉咙,沁入我的心田,甜甜的,爽爽的,连同对父亲的怨艾也变得甜甜的,爽爽的了……
  作者题外话:真的很感谢,一直支持我鼓励我的朋友们!我将继续写下去,写出精彩的下一卷“漂亮女生”,以飨广大读者朋友。不是说“好戏在后头”么?等着吧,朋友,我把精彩留在最后。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母亲也会做贼
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写这一章。这是有损母亲形象的文字,也是有损我家颜面的事情。然而不写呢,又觉得如梗在喉不吐不快。何况古语有言:“穷山恶水出盗贼!”又何况那年月“盗贼”猖獗,有道是“兔子急了也咬人”,就连我这个被称为“好学生”的少年也做过一回贼呢。

  那是月黑风高的一个晚上,村里一伙少年相邀着去公社看露天电影,其中就有我和大哥。电影没有过看完我们提前退场,悄悄潜入了邻村的瓜地。那时月亮还没有过升起来,瓜地里很黑,西瓜也还没有完全熟透,可我们也顾不了许多,一个个脱下长裤,把裤脚扎起来,用手顺藤摸瓜,摸到大的就摘下来塞进裤筒里——那架势,既紧张又害怕,毕竟是做贼心虚。突然,黑暗中一声呵斥:“嘿!干什么的……”我们吓得屁滚尿流作鸟兽散,背着或提着还未装满西瓜的裤子,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可我没有想到,母亲也会做贼!

  母亲是那样善良,那样懦弱,从没跟人吵过架,就连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她怎么有胆量去做贼呢?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那个下午,空荡荡的屋里只有我和母亲。一日两餐的日子总让人感到饥肠辘辘,感到日子漫长。母亲走进走出,一会儿从厅堂走进灶间,一会儿从灶间走到厅堂,一会儿又走到新开的侧门口左右张望,好像是在为下一餐吃什么而犯愁。忽然,一只大母鸡不知从什么地方钻进了我们家,在天井旁徘徊。母亲先是厌恶地看了它一眼,忽然眼睛一亮,咬了咬牙,然后把它驱赶到了灶间。母亲关上门,只那么伸手,那母鸡就成了母亲手中之物。母鸡并不挣扎,也不叫唤,乖乖地任由母亲摆布……也许它是饿得发昏这才冒险闯入“禁区”,也许它是甘愿为我们献身——它知道我们饥饿,知道我们好长日子没有吃过肉食了!我看着母亲屏声静气地捕捉,悄无声息地宰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问母亲这鸡是谁家的。母亲抬起头,向前面努努嘴,那神色分明有几分报复的意思。我明白了,这只母鸡不只是饥饿的牺牲品,而且是泄愤的替代品。

  所谓“前面”即是住在前厅的人家。这家人的男主人是在公社做电工,和前妻离婚后一直住在单位,所以好长时间我们这栋屋子前厅是空着的。后来电工又结了婚这才住在家里。这时候,住在这栋房屋里的两家人已是老死不相往来了。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两家大人大吵了一通。我们家出面的是我父亲,母亲在这方面是低能的,笨嘴拙舌的根本不会吵架。而他们家则是夫妻双双齐上阵……当然,吵架无好话,难免恶语伤人,虽然没有大打出手,但从此两家却伤了和气。先前我们进出都走前门,后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