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球Google:我们的生活将怎样被一家公司彻底改变-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大的资本市场美国的众多公司中继续保持可爱的、反企业的形象,这将是一个越来越困难的挑战。
  这家公司似乎无所不在,深深地介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实际上却只有一个很小的实体存在。和五角大楼规模相当的谷歌总部(Googleplex)给人的印象是一座巨大的建筑怪物。事实上,这个冠名的建筑物比起郊区的一所独立高中来也大不了多少,核心部位由四个装修古怪的两层或三层建筑构成,从前是计算机制造商视算公司(Silicon Graphics)的本部。围绕其周围的是一片长而宽的公用空间:年轻的林荫树;涂有谷歌的红、绿、蓝、黄四色的遮阳伞以及在它们的遮档下永远不会被太阳晒到的桌子;长满绿草的土丘和圆形的排球场;一座室外花园;青铜铸造的霸王龙雕像“斯坦”。随着一天当中时间的不同,或多或少的谷歌人在楼群之间进进出出。作为一个团队,他们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他们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劳动力,即使在硅谷也很年轻。
  在2003年底,即公开募股之前的最后一年,谷歌拥有1628名长期雇员;只不过4年之后,到2007年底,这个数字就增长了10倍,达到了16805人。即使他们没有野心,谷歌也不能算是个小公司。这个念头出现在2007年5月,在每年一度的公司股东大会之前,佩奇和施密特会见了一小群记者,包括我在内。佩奇被问到,当他在场地上看到这么多陌生的面孔、看到公司发展到这么大有何感想。他反对道,谷歌还不大——还没有到当初预想的地步,还未能“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提供全世界的信息,并且把这一切做得尽可能完美。”他否定道,“还只能说不是个小公司,对吧?”
  对。这不是个小公司。
  

开放与封闭(1)
战争、恶###通货膨胀、公共服务业破产,这些不利的产业环境和因素都不曾降临在谷歌的头上。这家公司鸿运当头,一直享有最宜人的产业环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谷歌所依赖的环境不仅使它免于遭到重大破坏(尤其是对在线世界的重大破坏),而且使它免于遭到其他问题的干扰;不难想象,如果遭遇不测风云,势必像战争一样,使谷歌的事业陷入停顿。谷歌需要互联网保持开放并忠实于它创办时所倡导的精神,没有(付费)围墙,没有(订购)屏障,没有(专利)壁垒,没有其他的任何限制,保证信息交换的自由通畅。
  主张“信息本身要求免费”的信念总是会遇上另一派的思想:“信息昂贵,无法免费。”从后一种观点看,信息是一种有商品价值的资产,它只能私藏,而不能分享,在开放的园地里,要获得信息却受到严格的限制。开放的典型就是“维基”(Wiki)网站,它对任何想对之进行编辑的人都是完全开放的,对于想来阅读的人也是如此。它们的对立面是Facebook之类的社交网站,它们只允许会员进入,只有成员的朋友网站有权使用它们的信息。
  谷歌的搜索引擎需要进入整个互联网世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社交网站的围墙之外的那一部分。这个公司之所以能够存在,恰恰就仰赖于这样一种主张:一个开放的在线环境能够抵制敌人的侵略威胁。
  开放还是封闭两种主张之间的争论将软件开发界划分为两个阵营,把这个领域搅得鸡犬不宁。作为封闭式主张的实践者,微软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成功,它始终将源代码秘不示人,以此来控制操作系统,进而将自己的手臂伸到软件行业的其他部门。它将那些不属于某一个公司的行业标准视为微软自己享有专利权的软件的竞争对手,进而采取所谓“先采纳后推广”的策略,也就是先以行业标准生产软件,但在“推广”它们时,已经加上了微软自己的专利附件。
  微软公司的自我扩张引起了同行业中的许多公司和软件开发商的反对,最终导致了反冲行为——开放源码运动,对微软在软件方面的封闭方法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开放软件源码可以让软件开发商看到某个程序的所有源代码,这在微软是绝对不允许的。这项运动靠的是研发者无偿提供自己的时间和技术的意愿,但微软却恨之入骨,从它所坚持的立场中就可以看出它的动机所在。
  谷歌在自己的操作系统里广泛采用了开放源代码软件,但它也还没有把自己的专利搜索公式投放到公众领域。它喜爱保守自己的秘密,在公司的透明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但是与微软相比,谷歌在同行里还是与开放模式关系更近一些。这两家公司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自己企业的利益,也代表着在意识形态上相互对立的阵营——开放和封闭的利益。2007年下半年,微软在投资Facebook方面占了上风,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两家公司都宣称宁取封闭而舍开放。它们的联合有利于两家同仇敌忾,共同对付意识形态方面头号对手——谷歌。
  社交网络近年来相当普及,因而这种现象也吸引了大量无序的关注,谷歌最初的领域万维网(World Wide Web)长时间以来已经逐渐退入后台。但自从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为赢得主导地位而展开竞争以来,Web的创建理念一直与当下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万维网被人们当作封闭式交流系统的替代者,自创建起,就是一种开放式媒介——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发表和阅读,它的设计思想不仅是要让信息传播更加便利,也是为了使追溯某一思想的源头更加便利,便利到只需在链接上点击一下。没有地理上的边界,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搜索者通过一次又一次链接来压缩穿越互联网的路线,找到有用且免费的信息,无论它处在什么位置,无论它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

开放与封闭(2)
它是由学术界的人士为同行构想出来的,起初,Web只存在于属于实验室的服务器上。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是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一名计算机科学家,1989年,他产生了制造服务器的念头,1990年,建成了第一台能够获取网页的服务器。网页可以从CERN传布到其他的粒子物理实验室。那时的网页浏览器还只能在科学工作站工作,而网页很容易就保持当时的原貌,于是浏览器就成了这个封闭的物理学家的世界中的一种工具。但在1993年,CERN宣布它的Web技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且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它着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网络,并最终导致了谷歌这个依据开放网络理念而创办的最有价值的公司的诞生。
  “开放”与“网络”的结合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矛盾现象,当时,商业级别的网络都是按照封闭的理念设计的。例如蜂窝式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络之所以能够保证质量,就是采取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方式,实施封闭式控制,对进入网络的人和信息加以严格限定。相反,Web缺少一个中央权威,也没有为网络出版商内置的收集款项的功能,所以,从Web诞生之日起,它就是专供学术界、业余作者及其他对商业追求没有兴趣的人们不计报酬地分享信息的地方。
  Web的开放###和本质上去核心化的设计反映了互联网潜在的技术标准,即被用于对数位信息进行转换的网络技术。但是Web没有马上获得成功。在1993年6月,距离初次使用两年之后,网页在互联网总体传输量中所占的比重还不足——其余的传输量都是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新闻组”的讨论。Web中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当时的网络数量只有130个左右。1994年,在第一个公众浏览器——摩塞克(Mosaic)投入使用一年后,也只包括2700个网站,在全部互联网传输量中仍只占6%。
  如果Web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学术圈子以外的个人将信息免费地存入Web的愿望的话,那么它仍将只能是传播非常专业化的学术信息的地方。今天的谷歌雇员和股东应该永远感激为Web的早期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因为后来对于满足谷歌的搜索服务和需求完全是由于他们将信息无偿赠予Web才产生的。
  在Web之前,通过在线服务也是可以获得信息的,但是人们却不得不为了接入信息而支付可观的费用。第一代数字信息服务机构是商业信息提供商,如洛克希德公司的会话服务系统,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须向商业用户收取相当高的价格。前Web时代的第二代信息服务是由美国在线(AOL)、puServe和Prodigy出售给顾客的。它们向顾客提供进入它们内网的接入,利用家庭的电话线安装拨号上网调制解调器,以保证只有成为它们的会员才能获取信息。
  在20世纪90年代初,谁也无法预言Web将能吸引高质量的而又免费的丰富信息。唯一看上去有实用价值的商业模式的信息服务是围绕信息建造一座有围墙的花园,然后向入园的用户出售门票。作为数字信息行业的后来者,谷歌是带着巨大的优越条件在20世纪90年代末降临的。它完全是在有围墙的花园之外构想出来的,绝对不像先驱们那样,必须经过痛苦的蜕变,才能将以封闭式网络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模式转变为以开放式网络为基础的模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开放与封闭(3)
在微软对信息服务产生兴趣时,已经有美国在线等公司捷足先登,这似乎是它不走运的地方,但又没有晚到必须与封闭式网络展开生死较量的地步,就像Web不久即将面临的局面。在谷歌成立6年之前,在1992年,微软就已经开始筹划提供自己的信息服务,最终这种服务在1995年以MSN(Microsoft Network)的面目出现。它自然跟随美国在线等公司的封闭式网络的模式。微软公司当时的首席技术官内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把MSN在未来的功能比作大型购物中心的业主,其他公司将应邀到MSN当中来出售信息或产品,而微软则收取利润的10%~30%。当互联网的发展隐约出现舍弃有围墙的花园而选择免费模式时,他仍旧希望微软公司能在MSN的花园之外建立一个收费场所,具体方法是,将微软的专利软件嵌入互联网上所有电子商务形式的购买行动中,并索取1%~2%的交易费,就像维萨(VISA)和万事达信用卡那样。
  有一个公司在Web出现时摆准了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了利润,这个合乎理想的公司就是网景公司(Netscape munication),它的网景浏览器在1994年开始发行时便受到非同一般的欢迎,公司的发展也很快,及至1995年8月,也就是距公司成立才18个月,就首次公开发行了股票。这在技术行业的公司中,还鲜有出其右者。网景宣称自己是“开放###”的忠实维护者,是互联网建筑的基石,1998年,公司更将其浏览器的内部源代码放到了公开领域。这就是说它很痛快地就把网页浏览器送给大家免费使用了。然而,从付费使用的顾客手里收钱,远非一件易事,因为这要求它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有知识产权,而这却不是轻易办得到的。当网景公司试图将网页浏览器软件出售给一些公司时,它发现软件卖得很慢。它试图将自己的专利附加到Web标准中进而形成一种新的产业标准,但这种企图很快被证明属于徒劳。正如一部网景公司的编年史所总结的,网景是“公开的,但不是开放的”。
  几乎每家信息技术公司都主张要支持开放的标准——甚至微软也这么说,并将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作为一种开放的平台加以兜售,也就是供所有希望开发视窗应用软件的研发公司使用,不必得到微软的许可,也不需要与微软公司分享收益(这与任天堂这类游戏系统厂商形成了对照。任天堂控制着它自己的封闭式软件系统,并迫使游戏开发商与之分享游戏销售所得)。当微软将自己的专利代码——如它的IE浏览器能够识别,而网景浏览器却不能识别的内置的网页标签——加到全行业的互联网标准当中时,它便委婉地声称这些改变了的“插件”能够维护支持开放标准的形象。
  当谷歌于1998年成立时,它还不必与微软的扩张作战,也不必取代微软的操作系统或将微软的浏览器推到次要地位。它的处境比以前的微软的挑战者们要好得多——它在冲突中处于超脱状态。任何浏览器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都可以同谷歌建立联系。
  谷歌的幸运还体现在另一方面:雅虎和其他第一代网页导航和搜索企业一直希望能开发出与网页在复杂###和增长速度两方面持平的搜索技术,但是,互联网上的海量网页已经超出了雅虎和其他公司的技术能力。它们的失败为谷歌创造了机会。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开放与封闭(4)
克雷格·希尔弗斯坦(Craig Silverstein)是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