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朝旧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种无情的杀戮,只有公子将闾反问了一句:我们从来未犯法,平时恭恭敬敬,为什么会有“不臣”的罪名?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句硬气话都没有,更别说反抗,就连扶苏也是诏书一到,不问真假,乖乖自杀。

  千古一帝的儿女们就这么一个个跟待宰的羔羊一般,被胡亥打包发配到阴曹地府伺候始皇帝去了。

  也许你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反抗?

  这的确是一个很费解的问题,他们虽然没有王爷的称号,但也算皇亲国戚,没有军队,但家丁亲信何止千万,搏一下,鹿死谁说也不一定。可他们最终却不敢奉天靖难清君侧,而是带着无可奈何的心情接受了去地府观光的单程票。

  血雨腥风,史籍中却寥寥数语。郁闷至极。稍微的推断一下,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赵高在谋划屠杀他们之前已经将他们全部控制,他们来不及反应。

  第二,对胡亥报有希望,那时候胡亥还在学他老爹四处显摆,以致于不想反抗,因 为在大多数人眼里胡亥是个比较仁慈的人。

  第三,有所反抗,但零零星星,很快被扑灭,没有必要记载。

  当然,三种猜测并存也是有可能的。

  还是重复那句老话,历史没有假设,人死不能复生。

  在苛政方面,秦二世豪不逊色于他老爹,法律更加严苛。在奢侈劳力方面,更是有过之而不及,停止修建的阿房宫开始恢复修建,召集更多的兵役人员护卫咸阳,更绝得是,粮食还自带。给老板干活,不发工资,还得自备干粮,这不明抢吗?

  秦二世就是在抢,在赵高的控制下疯狂的抢,抢一切可以抢的,搜刮一切可以搜刮的。

  秦二世的昏庸自然给了赵高弄权的机会。

  赵高毕竟是赵高,弄权的手段也很高。赵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活自己干,皇帝的活抢着干的助人为乐精神,将原本属于胡亥的工作大包大揽过来,为了过把权力的瘾,他开始在朝中安插大量亲信,他的兄弟赵成封了中书府令,女婿阎乐(干女婿),被封为咸阳县令。然后排挤正直的大臣,这一切做完后,终于,他瞄准了通向权力宝座的最后一个障碍,曾经的同盟者,李斯。只要李斯还是丞相,他就不能过于放肆。

  李斯一直自视甚高,现在又有拥立新君的天大功劳,自然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赵高在他的眼里,不过也是唯唯诺诺的奴才而已。

  赵高最受不了就是别人高高在上的样子,要论出身,李斯算什么东西,不过一届寒士而已,而他赵高,却是不折不扣的贵族出身,年轻时受尽磨难,然而身虽残志却坚,才有今天的地位,如今,这个老头挡着自己的权力之路,那就不得不除掉他。

  而要除掉李斯,只有一个人有这种权力,那个人自然是胡亥。

  但是,李斯在朝中门生故吏众多,根深地固,要除掉他必须有十足的耐心,赵高不缺这份耐心。

  赵高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对付李斯。

  一旦胡亥玩得不亦乐乎,赵高便唆使李斯进谏。一旦胡亥闲得发慌,既便有天大的事也不让李斯进谏。久而久之(也没多久),胡亥就生气了。

  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赵高便趁此机会马上进谗言,说陛下你做了皇帝,李斯没得到好处,那老哥是想封王呢!

  胡亥更生气了。赵高见第一把火有了效果,便烧了第二把火,李斯他儿子李由跟盗贼陈胜是同乡,所以陈胜经过三川郡的时候,李由就没阻止过。

  胡亥已经怒不可揭了:奸臣(可惜少骂了一个人)!他心里这样骂道。

  于是,二话不说,马上下旨审办李斯,并由赵高主审。赵高很聪明,他知道胡亥并没有处死李斯的意思,所以只是借诏书斥责了李斯,并没有提审李斯,他在等待李斯更大的把柄。

  李斯上书申辩,奏折递到赵高那里的时候,赵高看都没看,就把它付之一炬。

  过了几日,李斯见上头没动静,以为胡亥的怒火消了,就又联合将军冯劫和右丞相冯去疾联名上奏,建议暂停阿房宫的建设。

  赵高拿到这份奏章,心花怒放,如获至宝:李斯,你的好日子倒了。

  他快步将奏折送到正玩得不亦乐乎的胡亥面前,而且装出一副挨了丞相板砖不得不来送的一脸委屈像。

  胡亥非常扫兴地停下来听奏章。

  听完后,胡亥果然大怒:老家伙,去死吧。先帝的工程你也敢说三道四。滚吧,滚到棺材里去吧。

  李斯父子,冯去疾,冯劫一同下狱,二冯不堪凌辱,于狱中自杀。公元前208年7月,赵高终于将李斯定案,结论很干脆,就三个字………具五刑。

  直到上刑场的时候,李斯才幡然悔悟,沙丘之谋,自己大错特错,大秦帝国,已是灭亡在际。他却只能带着无尽的愧疚,去面见先帝了。

  赵高又赢了,他长舒一口气:咱(za)家终于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咱家好开心啊。

  俗话说,出来混,总要还的。李斯还完了,赵高还的时候,还会远么?

  秦王朝自从商鞅变化时候起,一直实行严刑峻法,但由于那时君主还比较贤明,臣下也比较正直,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到了始皇帝,统一天下,虽然 各种徭役,赋税也很繁杂,老百姓并未见得过得比战国时候好,六国后裔也念念不忘光复故国,但迫于秦始皇的雄威,倒也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秦二世即位,昏君奸臣当道,各种新仇旧恨迅速的堆积。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4章:刘邦的抉择
公元前210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刘邦有了个差事,送一批囚徒去骊山干活,确切地说去骊山修墓。骊山坐落在咸阳北郊,咸阳是大秦帝国的首都,非常的繁华富庶。不过,那时候的人显然对首都的向往并不是特别强烈。对于刘邦来说,这绝对不是个好差事。路途遥远不说,中间一旦发生什么变故,自己就得玩完了。

  刘邦能领到这个差事,算是倒了霉了,在劳役繁重法律严酷的秦国,这无疑是一个高危工作,很容易就把自己给搭进去,说不定还会得个渎职的罪名,死了也别想捞个烈士的荣誉。

  刘邦一路都很郁闷,以前晃晃荡荡游手好闲,日子过得自由自在,现在做个什么亭长,俸禄没几个子,还得把脑袋拎在裤腰带上。

  咸阳谁没去过,谁稀罕?上次去的时候,见到那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我刘老三就发表了一句很著名的观点:大丈夫当如是也!他骂道。

  好在当时秦始皇没有后来朱皇帝无孔不入的能耐,不然这句话要传到他耳朵里,那刘老三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他娘的你老天的保佑老子能顺顺利利把人齐齐整整一个不落的送到那该死的咸阳,我刘老三敬你一壶。刘邦望着星空,继续玩劣地大骂。

  事情没有按刘邦的祈祷进行,不想它发生的偏偏就发生了。刘邦送的那批囚徒,没走多远已经跑了一大批,到丰县泽西亭的时候,刘邦已经受不了了,便停下来,干一件事—喝酒,顺便再干一件事………抉择。

  每个人的人生都在不断的做抉择,有的抉择很重要,有的抉择不重要。此时此刻,刘邦就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抉择,因为他的抉择是要关系脑袋的位置问题。

  怎么办, 都跑了这么多人,送过去,朝廷便要治我的失职之罪,运气好,可能留个脑袋。运气不好,死无全尸。不死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几乎为零(秦法苛严的后果)。大秦帝国从 不在乎一个小小的亭长,所以几乎是必死无疑。咸阳是不能去了,因为我还不想死,回去也不行,被抓了照样死路一条,那只有一条路了,逃,好死不如赖活着。自己要逃了,这些囚徒怎么办?算了吧,都是苦命人,也不为难他们,让他们也各自逃命去吧。

  刘邦几杯酒下肚,终于作出了人生 第一个艰难的决定。当晚他便放了那些囚徒,说道:“你们大家各自逃命去吧,我也要逃命了!”其中不少人一听,欢喜得不得了,二话不说便四散逃去,但是另外十几人却觉得刘邦是条汉子,愿意跟随刘邦。深夜到了沼泽地,一个前面探路的人回来报告:“前面有条大蛇挡路。还是回去吧。”刘邦一听反倒豪气干云,说道: “大丈夫前进,有什么好怕的。”说完,便借着酒劲,上前,将大蛇斩成两半。大家顺利通过了沼泽地。

  下面是神话传说了。

  大家走了几里路,刘邦因醉酒,呼呼大睡。后面有人去到斩蛇的地方,见到一老太太在那里哭,便问:“大娘,为什么在这里哭?”老太太道:“有人杀了我儿子!所以哭。”

  “你儿子怎么会被杀?”

  “我的儿子是白帝,化身为蛇,挡了道。被赤帝的儿子给杀了。所以哭。”老太太说完便消失了。后来他们把这件事告诉刘邦,刘邦心里欢喜得狠,跟着刘邦混得人也是越来越敬畏刘邦,刘邦也越发自负起来。

  后来,刘邦躲进了芒砀山。芒砀山离沛县不远,所以刘邦在逃亡的过程中跟沛县还是有联系的,吕雉就偶尔会来看望他。吕雉来的次数多了,刘邦便问道:“你怎么每次都找得到我?”(下面可以称为最神奇的科幻场景)吕雉很平静的答道:“你的头顶上有云彩,所以我每次看天上的云彩就知道你在哪了!”

  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我国古代人民的奇思妙想,更不得不佩服时为村妇的吕后的见多识广。我时常在想,刘邦头上的云彩会不会是通讯设备的雏形。

  纸包不住火,刘邦私放囚徒躲在芒砀山的事情还是在沛县传开了。虽然刘邦平时游手好闲,但 他生性豪爽,能结交四方的朋友,经常贪小便宜,却又很大方,非常讲义气,这次私放囚徒,虽然触犯刑律,但还是很让沛县人民敬重的。

  忐忑不安的刘邦终于发现自己行踪泄露,因为有不少人找上门来了。但是大家不要慌张,找上门来的不是捕快,而是来归附他的人。刘邦的队伍很快发展到上百人了。

  虽然是队伍,不过现在干得还是盗贼的活儿,不太光鲜。值得欣慰的是刘邦因此成了沛县人眼中的豪杰,后来你会看到,一个好形象的树立对刘邦的发展有多重要。

  如果没有那根稻草,刘邦可能这一辈子就得在芒砀山打转转,如果没有那根稻草,刘邦,肯定会被政府钉在盗贼的耻辱柱上,如果没有那根稻草,今天晚上我也不用费时费力来描述这个人。

  还是那句话,历史没有如果,该来的还是要来。

第5章:大泽乡起义
稻草终于来了。

  大秦帝国,在胡害(亥)赵搞(高)简称‘胡搞’下终于等来了火山爆发的那一刻。历史永远会记住这一刻,因为这一刻的到来,宣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来临,也宣告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末日的来临。

  总结秦王朝的整个生命过程:兴起,弱小,强盛,巅峰,衰弱,农民起义,灭亡。   

  兴亡周期律。

  以后的两千年,这也几乎成了所有大统一王朝的宿命,大秦王朝的大乱终于开始了。

  公元前209年七月,秦二世元年,一个很普通的日子,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地方官派两个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夫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驻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身强体壮、精明能干的人当屯长。这两个人一个是阳城人陈胜,以前是当长工的;另一个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字涉,陈胜年少时,有一次,他跟伙伴们在田边休息,对伙伴们说:";咱们将来富贵了,可别忘了老朋友啊!(苟富贵,无相忘)";大伙儿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打哪儿来的富贵?";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说:";唉,燕雀怎么会懂得鸿雁的志向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胸怀大志的陈胜终于等来了他实现富贵的机会。

  陈胜等九百人到达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的时候,黑云压顶,大雨滂沱,雨水冲了道路,无法通行,押送军官便决定就地扎营。等天晴之后再赶路。

  可是眼见雨下个不停,被征发的民夫心急如焚,按秦律,误期是要杀头的。众人心里不免惴惴不安。

  见此情形,陈胜便偷偷对吴广说道:“此地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无论如何,是赶不上限期了,难道要白白的去送死吗?”

  “那怎么办,逃吧?”

  “逃,逃哪去,逃得了今天逃不了明天,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