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呢,不怕。
要不说刘邦做人的水平高啊!由此可见一斑。
他不仅把项梁弄得妥妥贴贴,而且利用会见诸侯的机会,把诸侯也打点的妥妥贴贴,这对他以后帮助非常大,不然攻打关中的任务就得换人了。
项梁是个有名份的人,虽然带点水份,在景驹死后,有一个名份一直空着,这个名份就是楚王。项家人现在声威最高,可毕竟世代为楚将,若自立为楚王,很不妥。项梁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又不知道该立谁。
这个时候那个七十岁还出来参加工作的劳模范增过来说了番话,很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说的:“陈胜失败,那是必然,为什么呢?秦国灭六国,楚国最无辜,自从楚怀王被骗到秦国,楚人到现在还怀念他,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陈胜首举义旗,却不立楚国后人,当然长久不了。您祖上世代为楚将,现在从江东起事,大家争相归附您,是希望您立楚王后代为王呀。”
范增也算是个忽悠高手,把楚国说成最无辜,其实别别国也没自找。
但这段话让项梁听得非常入耳,因为范增反复强调楚会灭秦,您会得天下,只要是个楚国人,听着这番话就一定爽,就像现在有人跟咱们说中国会统治全宇宙一样,虽然遥远但咱们会听着很爽。
项梁象征性地征求了下在场诸侯的意见,大家一致觉得可行,其实不可行也得行,作作戏而已,此时刘邦在场,虽然刘邦也没有发表什么高见,但只要站在那里,就会有份天大的功劳……拥立之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本钱。大家觉得没有问题了,便派人在民间寻到了楚怀王的孙子坒熊心,已经沦落成放羊人的年轻人。
项梁等人立他为楚王,号为楚怀王,跟他爷爷一个号,这个称号注定是个悲剧,不知道项梁当时是不是有点别有用心。爷孙两人称号是一样,但两个人绝对不一样,前一个楚怀王智商有问题,这个楚怀王却颇有些智慧。
立了楚王后,原东阳县令陈婴任上柱国,项梁自称为武信君。
这个陈婴何许人也?怎么能混到上柱国这个位置?
陈婴(?——前183),东阳(今安徽天长县)人,号称东阳老者。干过东阳令史。家族世代当官兼做慈善,在当地积累了很高的人气,陈胜起义后,他被当地的起义军推举为首领。老百姓听到他当首领,是敲锣打鼓,个个欢天喜地,可见陈婴的声望有多高。
陈婴家族的见识还浓缩在他一把年纪的老母身上,她一听大家要推举陈婴为王,不但不高兴反倒极力反对,“娃,我嫁到陈家几十年了,就没听过陈家有称王的人,现在天下大乱,称王只能招来祸害,不会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另选别人当王,事成了,你也可以封个候,事要不成,咱们还有回旋的余地。”
明智啊,很多大男人的见识还不如一个老妇人。
称王要资本的,陈婴没有这个资本,所以一旦称王就等于是跟阎王爷吃了顿饭,让他老人家以后经常想念你的好,无时无刻都想招你去见他。
陈婴有这样的老母亲,他家能不旺么?陈婴还是很听老母的话的,所以首领做了,人马也有几万,但不管部下怎么劝,就是不称王不称帝。
等到项梁叔侄来信联络,他便顺水推舟投了项梁。
陈婴是很明智的,有着优良的家教,所以他家在汉代一直很吃得开,后代侯爵世禄,出了驸马,也出了个很著名的陈阿娇皇后。
刘邦来投项梁真是捡大便宜了,不但多得了几千人马,还争得个共立楚王的功劳,这在古代,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啊,就算不干活,立的人要没死,就有好日子过了。
与刘邦同来的张良见燕,赵,齐,魏,楚都已复立,唯见韩国未立,心急如焚,张良是位非常怀念故国的人,为此,他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项梁立韩国王室后人横阳君韩成为韩王。张良做了韩国司徒。
张良与刘邦暂时分别,踏上了恢复故国的征程。
张良不是已经归属沛公了吗,怎么还要跟韩王去搞复辟?这好像说不通吧。
其实不必疑惑,原因很简单,张良再伟大,他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很明显,他当时仍然认为商周的分封制是最好的社会模式。秦朝不采用这个制度,所以迅速的败亡。这也是当时所有人的共识。再则,张良对韩国的私人感情非常深厚,因此他的想法是先复国,再辅佐沛公。
在他心里,沛公会是将来的周天子。
刘邦理解张良,他相信这只是暂时离别而已,与张良话别后,刘邦便带着原先的人马和项梁给的人马,回兵攻打丰邑。雍齿终于没能顶住,吃了败仗,往魏国逃去。 。 想看书来
第18章:转角遇到爱
项羽把襄城的将军印给了桓楚,回到了彭城他是愤愤不平的,打得好好的,被叫了回来。可怏怏不快也没有办法,那个时代,唯一管得住项羽的人,他的叔叔,项梁亲自发布命令叫他回来。
回到项梁身边,项羽挨了批评,但同时项梁也表扬了项羽的勇敢善战。功过相抵,所以项羽既没有受罚更没有受赏。
项梁的人马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马匹,兵器,粮食的匮乏。行军打仗,士兵要是吃不饱肚子,没有兵器,那就等于是上屠宰场,只有任人宰割的份。而且装备精良的秦军随时可能攻打过来,不及早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要酿成大祸。
我们看历史的时候,总是看到打仗的时候大家左砍右杀,将帅运筹帷幄,坐镇指挥;好不过瘾。却很少关注后勤工作,因为我们是历史的看客而已。事实上,后勤工作做得好不好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一个将帅,应该不只要考虑前方打仗的问题,更要考虑后方保障的问题。
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从来不上阵杀敌,但后勤工作做得极其出色,所以才能位列三杰之首。
后勤工作很重要。
项梁给了闲着的项羽一个很重要的后勤工作:筹集军械。
项羽刚刚本来在襄城威风八面,突然回来干这种工作,心里很是郁闷。但因为是最敬爱的叔父交待的任务,郁闷也得做。
项羽,别郁闷了,你马上会感谢你的叔父给了你这么好的差事的。
东海郡的沭阳城颜集乡(今江苏沭阳县),很多人以打铁为生,而其中虞家打铁打得最好,当家人叫虞父,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叫虞子期,女儿嘛,恐怕大家已经猜到了,就是大名鼎鼎的虞姬。
这位虞姬,生得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宛如西施再世,仙女下凡,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她的美丽在当地是出了名的。
所以无数当地富贵官宦之家,名门望族之后,是踏破虞家的门槛,希望能娶到虞家千金。而虞姬的要求很简单,要她嫁必须先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力拔千钧之力。第二要有诗词歌赋之能,当地的名门子弟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所以虞姬的回答很干脆:不嫁。
这就等于说要娶虞姬必须能文能武,而且必须是佼佼者,一般人是没戏的。看了这个标准,我不禁感叹美女择偶标准之高,从古至今,莫不如是,吾辈还是不要奢望。
要求高也就意味着很难找,跟现在的美女要找个有钱有文化又帅又专一的男人一样,几乎是大海捞针,可谓越美丽越难嫁,嫁个好的很困难,嫁个差的很委屈,所以反倒不如那些相貌平平的女人嫁的顺利,嫁的幸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帝开窗子理论,上帝给人关了一扇门,会给你开一扇窗。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有得必有失。因此相貌好的也不必得意,相貌差的也不要失意。寻到属于你的那一半才是最好。
虞姬也是,眼看就要过了婚配的年龄了,父兄都急得不行,在古代,她那个年纪的女人孩子都生一窝了。虞姬心里也急,但她不想委屈自己,所以她要等待,直到等待属于她的真命天子降临,没有等到她宁愿老死,她相信老天爷一定能给自己安排一个美好的姻缘。
虞姬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中不断的希望,又不断地失望,直到他的到来。
项羽来了,项羽领这趟差事其实是很不高兴的,他不喜欢做这种事,他只喜欢带兵打仗,喜欢拿着敌人的头颅当西瓜切。
这一年,项羽才二十五岁,他还很年轻,他需要历练。
二十五岁,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项羽,你最美好岁月来了。
项羽与同去的季心找到了“虞铁仙”的铁铺,并说明了来意。虞家自然不敢怠慢,知道这是大事,于是自己牵头,挑了十几家手艺精湛的铁匠,日夜赶制起兵器来。虞子期更是关心妹妹虞姬的婚事,见项羽高大威猛,气宇不凡,而且又听说项羽力能扛鼎,心中有意撮合。
虞子期问了下虞姬的意思,虞姬虽然听过项羽的名头,但没见过人,所以还是那句话,先满足她提出的两个条件。
虞子期又去探项羽的口风,给他说了小妹的择偶标准。项羽是个能人哪,他的回答很干脆,第一条没问题,第二条也没问题,虽然自己已有妻室,没关系,老婆不嫌多。
虞子期大喜,特意安排了宴席,虞姬藏在暗处,同时请来正颐养天年老父亲把把关,虞父见了项羽英武不凡,也十分喜欢,对儿子的撮合之意很支持。
宴席开始了,大家照例对谁上座客气一番,中国人的传统,客气归客气,最后该坐哪的还是坐哪,要是坐错了可有的难受了。酒过半巡,撮合大戏就上演了。
虞父对项羽说道:“听说将军神力,老夫很想见识一番。”其实是让自己女儿见识见识,从古至今,子女的婚姻大事始终是父母心中的石头。项羽年轻气盛,再则上了点酒劲,自然不推辞,说道:“哪里哪里,只是这地方太小,没地方献丑。”
虞父道:“正好我家庭院有个五六百斤的铁墩子,将军可否让我等见识一番?”想必是专门是给虞姬招亲用的,不然弄那么大铁墩干嘛?
项羽二话不说,随他们来到庭院里,呼了口气,往手里吐了两口唾沫,嗖地一股作气将铁墩举过头顶。
周围人齐声叫好,虞家人更是高兴得不得了。
看完举重表演,大家继续喝酒。喝到高兴时,虞子期又说,“大家今天这么高兴,不妨叫我小妹出来献舞。”
楚人好歌舞,宴席间无歌不欢,无舞不快。
众人无不称善,虞姬脸色羞红地到了堂上,她一出现,项羽的眼睛就看呆了,“好美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女人?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女人么?”(相信也是大多数男人梦寐以求的女人)
虞姬挥剑起舞,边舞边唱,“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项羽也和道:“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凰高飞而不下;鸟兽犹知怀德兮,云何贤士之不处?”(楚辞,九辩)
听不懂吧;按现代的唱法来解释;就是:(虞)春风吹呀吹;吹入我心扉;想念你的心;呯呯跳不能入睡;为何你呀你;不懂落花的有意。(项)月儿高高挂;弯弯的像你的眉;想念你的心;只许前进不许退;我说你呀你;可知流水非无情;载你飘向天上的宫阙。(合)就在这花好月圆夜;两心相爱心相悦;在这花好月圆夜;有情人儿成双对。(歌词来自花好月圆)
两颗年轻的心就在这一唱一和中走到了一起。
其实项羽的词赋水平应该是不错的,他那曲垓下歌就让多少后来人为之泣涕断肠。
项羽就这样过了虞姬第二道关,虞姬看着英气勃勃的项羽,一见倾心,至死相随,无怨无悔。而项羽对虞姬,一生奉如至宝,不离不弃。
这是真正的爱情。它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却让我们永远铭记。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说得很简单,但要做到,很难。但是,我们仍然要去做,记住,人生,不应该只有世俗。
项羽得一娇妻,不亦快哉。又得一大将虞子期,不亦快哉。
项羽便这样开始了自己浪漫而又荡气回肠的革命之旅。
历史真的很好看,它不但有豪气干云的英雄豪杰,也有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更有侠骨柔情的儿女情长。
秦末汉初,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永远是盛开在历史长河中一朵最鲜艳的花朵。
那时候的人,看多了打打杀杀,看多了流血牺牲,心早已麻木了,更别说感受人生的美好。但从古至今无论和平与战乱,爱情才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愫,才是那纷繁乱世中值得所有人永远珍藏的。
第19章:魏之殇
项梁声威日荣,但他还没有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不过,证明自己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