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一万好几。二三十年前,农村没有现在这些人情来往,最多是修房子、娶新人办一下。吃得也简单,墩子、肘子就算好的了。现在呢,鸡鸭鱼样样齐全。
  陈:你先苦后甜哦。
  侯:话是这样说。但我30岁前吃的苦,今后死了,保证把儿孙他们跪惨。
  陈:是不是说上世纪50-70年代,你是前三十年吃苦,从1980年到现在的后三十年享福? 。。

侯月平:山区农民的土地情结(2)
侯:我们农村,像我这个岁数,享福还说不上,要动不得了,才够资格。不过我现在还算自在。
  陈:你说的这个苦,不仅指嘴巴,更主要的是身体吧?
  侯:是,我下田做活路的时间早。11岁在生产队担粪,岁数小,桶就不舀满。担起来东荡西晃,到田头剩下不到半桶。但要跟大人一样算工分,担一担,大人四厘我也四厘,每天挣十几分(一分为十厘)。20岁背玉麦包,一天四千斤,挣三十分,一元三角钱。天天背几千斤,从早磨到黑;掰玉麦的时候,横竖要整到深夜。田地分到户之前,生产队的活路特别多,不管冬天再冷,夏天太阳再大,都要干。小端阳把秧子栽完,就栽红苕,薅红苕,然后掰玉麦,挖红苕,然后点胡豆……一年到头都在做,挣得又不多,把人磨得心慌。但是懒不得,一懒,年终算下来还要倒补生产队几百元;勤快呢,就进几百元。
  陈:包产到户就好得多了。
  侯:那当然,勤快和懒都是自己的事情,做多做少、得多得少各人心头都有数。确实,田地分到户,就跟以往大不同。以前磨安逸,一个月才一二十元。现在随便咋整都松活,我光是砍竹子一个月就要挣六七十元,是跟以前不一样了嘛。
  陈:包产到户后,除了种田,你就没有做过其他活路?
  侯:咋没有呢?我在大邑的天宫庙煤矿卖过力。1979年,我不到30岁,气力好,就跟着几个老表在山上当“背二哥”。背的是锄棒和扁担,从山里背到大同和石坡的木材站统购统销。一天走三四十里路,挣四元钱。早晨天不见亮就进山,出来到收购点天就黑了。山上的路不好走,锄棒和扁担又长,如果腰箍打得高,下坡不注意,人很可能一栽就出去了。好在背夫挣的脚钱付现,从来不赊账。
  那时候,只要有钱挣,山里人都是见啥做啥,没得文化的只有吃小钱嘛。我还到砍竹队去帮过人家砍竹子,等老板把竹笼说定,我们生产队的几个就约起,在屋头掰一天玉麦,出去砍一天竹子,一天砍一千多斤,很快就帮老板砍完。
  大队的田分到户之前,1980年先分到专业组,我当过一段时间的组长,后来是我哥。
  陈:这些东一下西一下的活路你做了好久?
  侯:每个时间都不长,就又跑回来守地。我没得文化,社办企业好点的活路做不上,再说屋里也丢不开。在山区,种田其实有搞头,纯粹当农民,生活不会有问题。
  陈:你那几亩地,是不是太少了?
  侯:这要看咋算账。粮食卖不起价的时候,把它从猪儿牛儿和鸡鸭的肚皮头过一道,走一转,不是就划算了?肉价总比粮价高嘛。
  副业挣钱修新房
  陈:你是说搞副业。好久开始搞的养殖呢?
  侯:1984年,就是我结婚以后的第二年。有了女儿,负担重。开始是小打小闹喂两头猪。分到户的头几年,毛猪的价格都很好,玉麦又相因。一年下来,要赚三四千元。特别是那个时候的钱值钱,一百元要买好多东西哦,屋里多少存得起钱。后来我们又喂鸡鸭、牛、蚕子。搞养殖最多的时候,猪就喂了五十几头。反正我这样想的,哪怕喂两头母猪,猪儿子一出,就啥子都有了。这头没抓到,那头总要抓到嘛。跟生产队那些出去打工的比,我还要耍得巴适一些。
  陈:手头宽松,做啥子都好办。
  侯:你说钱存在哪里保险?
  陈:你看呢?
  侯:存在肚皮头嘛,嘿嘿。
  陈:你的钱都存在肚皮里了,还顾得上穿不?
  侯:1983年我们结婚的时候,张明珍从大邑那边的山上下来,穿的是周身补满疤疤的衣裳。她们家里也穷,两个大人死得早,留下三个女。她下来,我们连像样的铺盖罩子都买不起,更不要说添衣裳、办九碗。那样的生活都过了,现在这个岁数,更加看得开。再说,一年到头不在田里就是屋头,有一二套待得客的衣裳就可以了。要说穿得好,我们女儿穿得最好,讲花色、款式和牌子。
  陈:你的房子是哪年修的?花了好多钱?
  侯:2002年。花了四万多元。但钱就存了十几年。
  陈:是不是搞养殖存的钱?
  侯:主要是搞种植存的。1993年开始,社办企业、乡镇企业多起来,山下纸厂发展快,要的竹子量非常大,我们就种了。那个时候做竹子生意的特别多,大同公社只这一块,税收就占很大部分。山区出竹子,我在分给自己的地头,旮旮角角都栽上。我家除分四亩田专门种粮食,还分有荒地。荒地全部用来种竹子,现在都领林权证了。竹子一栽就是十几年,哪年不砍它几千斤呢?不愁存不起钱。还有就是,坝区的农民,分几亩是几亩,除下就没有啥子了。山区不一样,山区有林子,所以比坝区的农民要好对付一些。那些乱荒荒的地,一般不像坝区那样用尺子比,而是用手给你指。举个例,踩条路上山去,从这条横沟开始,到那条竖坎结束,里头的荒地就估,说是给你三分,其实六分都有。我们山上的林子,当时全部不用量,都是算大概。生产队估给我的地不到两分,在老屋后的山坡上,光秃秃、乱荒荒的。分到户后,我慢慢开荒栽竹子,开出来,一般都要增加。比如这块小地只能栽五笼竹子,我开出来后,就可以栽十笼了。我们女儿还分有一股林地,也取得了林权证。

侯月平:山区农民的土地情结(3)
去年一年,我们两爷子还没上山,只在房前屋后分到户的地里就轻轻松松砍了七千多斤竹子,收入差不多两千元;发展到现在,随便咋说也有两万斤。只要说明天没钱了,我提起刀随便砍它三天竹子,至少也要卖三百多元。我们的竹笼多得很,田角荒地加起来有两百多笼。现在的竹子要当木头,再过两三年,只要竹子行情不变,我的收入还更好。女儿两口子去年做过竹子生意,好歹说得过去。
  再说,栽竹子也简单,今年砍了,它明年照样长。当时发展竹子,我们生产队才种一百六十多亩,现在你去走一圈,都是竹笼,哪个愁饭吃呢?就因为栽竹子比较容易,人倒是有点懒了。栽起的竹子自然在长,五百斤轻而易举就砍下来,值一百二十元。退耕还林后,山上的树不如以前值钱,竹子的价更好了。我们家的竹子年年砍,多的时候一万斤,少点也有四五千斤。
  陈:你们的竹子在生产队属不属于多的?
  侯:我们算少的,大同还有两三千笼,砍十多万斤的。
  陈:栽竹子费心少,你可以腾出手来搞其他的。
  侯:竹子一样要照顾。我们山上栽竹子,一般要上肥,上肥长得快,大根;缺点是上过肥的竹子划不得篾条。丝绸公司的生意1994年开始火红,我顺便栽点桑养点蚕。栽竹子划得着,养蚕子也可以,每年能存两三千元,就这样一点点积蓄,不然咋个修得起房子。
  陈:修房子要花一大笔钱,在农村非常不容易。比起出去打工、做生意的,你守到几亩地就把房子修起了,又不欠账,确实不错。
  侯:农民把修新房子看成天大的事情。我们三兄弟,大哥分出去早,轮到我分家的时候,不过是把我们三爷子从生产队买的三间玉麦屋拆出去单独立起。我额外还分了一千多元,但条件是老爹跟我过。我是田分到专业组的时候分的家,上头的房子算起来是1980年搬上去的。原来还有一部分屋基是组上的海椒地。那个时候修房子还算相因,肉才几角一斤,木工一元五一天。
  我们这里把开间小、屋顶高、上面敞,方便搁玉麦的房子叫玉麦架。我结婚的时候,房子还是玉麦秆拦的壁头,竹笆笆编的门。屋里头就像水冲过一样,啥子都没得。
  陈:你把房子修在路边,又留了两间门市,是不是看好今后石笋寺的旅游,朝山的人一多,你好做生意?
  侯:我们山区的人,修个房子并不觉得好洋盘。我修新房子是为了养蚕,要是去年你这个时候来,我摘茧子忙不赢,肯定没有时间陪。去年我喂七张半蚕子,净捡了两千元。我们生产队好多人在喂,特别是夏蚕,周期短,最多二十天就有收成。山上的老屋呢,我用来喂猪和喂牛。女儿住得不远,也在里头喂牛和鸡鸭。这样搭棚修圈,地方一下子显得很窄。现在新房子加老房子,我有四百多平方米,搞养殖差不多够了。修这个房子确实花了“奔头”(本钱),只是请匠人,每个每天至少四十元。杂七杂八算下来用了将近五万元,但现在给我十万元都不卖。两间门面确实大,卷帘门一开,汽车轻轻松松就能进去。这个屋里面其实花几千元就可以安地板砖和刮仿瓷,但不适合,我要堆肥料,安了地板砖就不行。农村讲实际,修房子虽然压钱,但我还是住得起的。在我们生产队,这已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勤快就有好日子
  陈:这么大的房子和门面,空起有点可惜。
  侯:前两年有人租来堆玉麦,满满当当的。现在房子没有人租,我就去背菜籽秆来打成糠喂牛、喂猪,效果不好就当柴烧。你看到搁在那里的电动机器没有?无非就是###角钱一度电嘛,我自己用起来方便,一小时能打一两百斤糠。我们一年用在打谷子、打玉麦、打糠糠上的“课”钱,少说也有一千多元。我算了一下,每户花这么多,几十户呢?所以我安了一台打糠糠的饲料机,接通了三相电源。有人打糠糠,就收加工费;没人来,我一户人起码每年节约上千元,还是划算。前年我喂了五十多头猪,单是打糠的饲料钱就不可细算。买台加工机器一千多元,下杆线、启动器,加起来四千多元的成本,几年就回来了。外搭女儿喂牛、喂鸡鸭,今年到现在,玉麦就打了三千多斤。你算一下,拿到外面打要花好多钱?

侯月平:山区农民的土地情结(4)
还有,这房子里头的东西都是新办的。我们这里光纤电视四五年前就入户了,可以收很多台。买个彩电,也不觉得“刺”手。比二三十年前好多了,大瓦房也没得啥子稀奇。
  陈:外面到你这里来加工的多不多?
  侯:到现在已经挣了几百元的加工钱了。我们生产队打米的小机器多,但可以打玉麦糠糠的不多,我就先安这个。如果活路接得上,一天还是有二三十元的收入。我修房子的时候,就预留了搁汽车的地方。你看门市前头的坝子,是不是宽嘛?现在就是汽车拉来加工,也没得任何问题。
  陈:你咋不动员老爹下来住新房子呢?
  侯:我山上的房子虽然破,但老爹就是舍不得走,他要把老屋看着才放心,因为里面装了很多钱。为啥这样说,去年我在老屋养的牛,加上女儿的就有十多头,每头###千元,你算要值好多钱?还有猪、鸡、鸭,凑拢一堆,是不得了的。女儿在乡场上开了一家馆子,冬天卖牛肉,一年要卖十四五头牛。养殖有规模的时候,五六十头猪、十几头牛就喂在上面的老屋。有了外孙以后,生意不如以前了。我们虽然看来不咋样,但随便说生活还是其他,都不会低于哪个。
  陈:打发女儿的时候,你给不给陪嫁的东西呢?
  侯:根据我的能力,就给了两千元,但我没去“挖”男方一分钱。山区结婚,女家一般要男家的钱,俗话说“挖”,少的几千,多的上万。我想得开,我们两个老的又吃不了好多,拿来拿去的麻烦。
  陈:今年收入好不好?
  侯:只要价好,我十三头猪的收入,差不多跟去年一样。我现在喂了一头耕牛,除了自己使唤,偶尔也帮人犁田耙田,只是不敢做得太多,体力比不得年轻时候。晚上把水放起,田犁完,就把牛拴在人家屋檐口,犁头也搁在那儿。农忙的时候,晚上顶着大月亮,要不了半小时就可以犁两三分田。犁一亩,要米的话就给八十斤,要钱呢,一百二十元。今年我喂的蚕子虽然少卖了两千元,但玉麦多,还有一千多斤谷子,加上我的机器打糠糠,收入还说得过去,各有各的整法嘛。
  另外,我还在九大队租了一亩多田来种,就在门口,一年租金才八十元。原来准备栽树,现在栽秧子。一年少说要收一千多斤谷子,除去种子肥料这些成本,不是又多了一笔收入?我们屋头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