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训练,我一定不可以输!
离比赛开始还有五分钟,林文和方佳过来给段坤打气。
“小子,我们这几天观察过你的对手了,水平不错。你只要小心对付,胜算是很大的。我们相信你一定会赢!”林文说。
“阿坤,当心点,实在不行的时候就不要勉强。”方佳首先为段坤的安全着想。
“嗯,我会注意的,我也一定会赢的!”段坤信心十足。
离比赛开始还有两分钟,一个裁判模样的人走过来对段坤说:“比赛时你们两个同时发车,一直沿着‘竞速游戏’跑下去,终点的位置会有提示的,谁先到达谁赢。”
“谢谢,知道了。”段坤回答。
接着,裁判又敲了敲STi右边驾驶席的车窗,玻璃缓缓降下,裁判又把刚才对段坤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趁此机会,段坤扫视STi的车内情况。只见澳门车手和自己一样穿着赛服,带着头盔,几乎看不清相貌,STi的车内也焊有防滚架。
“难道你也是一部标准赛车?”段坤心头一热:那就有得拼了!
比赛进入倒计时阶段,裁判走到和STi之间开始倒数。
“Go!”随着裁判一声令下,两部四驱快车同时弹射起步。段坤左手握住呔盘,眼角留意着转速表。
进红线区,段坤右手快速拉动波棍,序列式波箱以传统手动波箱不可能达到的高速完成了升挡动作,此时,已经比STi领先半个车头。上3挡,超出半个车身!
“听声音,他的STi还是原装波箱,不过车子马力和我有一拼。如果不是序列式波箱在帮忙,我绝不可能在3挡超出半个车头!”段坤不禁感激起这副波箱来。
那边,STi的驾驶者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真是疏忽,本以为只是一场简单的公路赛而已,没想到会是这么专业的赛车。
这位代表澳门车神出战的车手不是别人,正是2000年澳门东望洋大赛的冠军,2001年澳门GP大赛F3组别的冠军——沈皓!
“我是正宗科班出身的职业车手,怎么可以输给你们这些低级的公路车手?”沈皓咬咬牙,想:就算车子比你慢,我一样可以赢你!
时间退回到二十四年前,澳门富商沈克珺的太太在医院里产下了一个男婴,起名叫做沈皓。
出生在这样富足的家庭,沈皓从小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十四岁之前,沈皓从未想过自己这一辈子会做什么,能做什么,只是坦然地享用父母所给予的一切。
十四岁那年,父亲把沈皓送到法国马赛,在姑妈开办的学校里学习。沈皓的姑夫是个不折不扣的车迷,每年WRC法国站的比赛他都要到现场去观战。
出于好奇心,沈皓到达法国的第一年就跟随姑夫一起去Corse观看了WRC比赛。
喧闹的赛场,92年WRC冠军车手Mats Jonsson和Celica GT4赛车,实力派车手Colin McRae和Legacy RS赛车在赛场上杰出的表现在沈皓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天真地问姑夫:“我将来也可以成为和他们一样的车手吗?”
姑夫看着沈皓,微笑着说:“只要你愿意,你一定可以的。”
从那天起,沈皓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车手。虽然十四岁的他对汽车一无所知,可是这种疯狂刺激的比赛让他彻底中了“毒”。
回到学校,沈皓开始主动结交学校里喜欢赛车的同学。在欧洲,很多国家的赛车文化都相当发达,许多孩子从小就是极度专业的车迷。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沈皓开始慢慢了解汽车,了解赛车运动。他开始购买汽车杂志,关心各种赛车报道。只要是在欧洲举行的车赛,他一定会怂恿姑夫带他一起去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沈皓其人(2)
日积月累,沈皓想要成为职业车手的心情更加强烈。
十六岁那年,沈皓趁学校放暑假的时间,找到借口说要和同学一起去巴黎旅游,告别了姑姑和姑夫,直接找到法国某赛车学校,想要报名参加拉力赛培训。
学校负责招生的人员告诉沈皓,他在没有取得法国普通驾驶执照之前是不能参加拉力赛培训的,只能接受方程式赛车的初步学习。
沈皓没有犹豫,当即报名方程式赛车学习班。
谁料沈皓对此极有天赋,在同期学员中表现最为出色,获得导师一致好评,纷纷建议他参加职业车赛。
这需要很大的一笔钱,沈皓决定向父亲坦白,以获得他的支持。
沈皓刚刚向父亲开口,就被父亲一口否决:“不行!我绝对不支持你参加这种低俗而又危险的比赛!我们沈家在澳门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我的儿子怎么可以去当一名车手?你如果投资搞车队当车队老板可以,但我绝对不容许你自己参赛!”
在沈皓父亲的眼中,车手只是一种低微的职业,受车队老板制约,与打工仔没有分别。
姑夫奉劝沈皓,既然父亲同意他做老板建车队,不妨就按照父亲的旨意从这里进入赛车圈,以后再伺机自己比赛。
沈皓又向父亲提出了建立车队的想法,换来的却又是父亲的一番斥责:“你才多大?就想建自己的车队了?”
“可是,你说过我可以投资搞车队自己当老板的呀!”沈皓非常委屈。
“那好,你去给我做一份建立车队的可行性报告和市场分析报告给我!我是个商人,赔钱的生意我绝对不做!如果你做不好市场规划,就不要和我谈组建车队的事情!”说完,父亲挂掉了电话。
父亲强硬的态度没有击倒沈皓,年仅十六岁的他果真开始学习和尝试去做一个合格的经济投资者,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去完成父亲布置的任务。
在那段日子里,他吃过苦,受过累,遇到过别人的白眼和不屑,体验到人生的艰辛和困苦。离开温暖的家庭,沈皓第一次体会到做人做事有多么的不易。
姑妈和姑夫心疼沈皓,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找到沈皓的父亲,表示愿意合作建立车队。这时,沈皓的市场调查正好做完,沈氏车队顺利注册成立,主攻法国F3。
1998年和1999年,沈皓的车队连续两年夺得车队年度总冠军。
2000年,沈皓报名参加澳门东望洋大赛,并顺利拿下冠军。沈克珺在当天的赛事报道中看见沈皓参赛,顿时火冒三丈,大吵大嚷要立刻解散沈皓的车队。
晚上,沈皓没有参加赛后车队的庆功宴,第一时间赶回家里向父亲赔罪。
在书房里,沈克珺脸色铁青地质问沈皓:“你还记得我当初对你说过的话吗?”
“记得,”沈皓小心地回答,“不准参赛,只准经营车队。”
“那你为什么要参加澳门车赛?明天我就会被朋友耻笑,说我沈克珺的儿子竟然只是个车手!”沈克珺一拍桌子,愤怒地说,“我们沈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爸,”沈皓镇定地说,“我真的很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看不起车手这个职业。”
“车手就是司机!都是低等职业!是永远都要靠我这种老板来付钱生存的雇佣员工!我的儿子可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杰出的企业家,但他不可以是一个车手!”沈克珺激动得连拍数下桌子。
沈皓双眼紧盯着沈克珺,一字一顿地说:“请你尊重车手!车手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
接着,沈皓清晰有力地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的道理,每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是这个世界组成的一部分。没有底层的辛苦支撑,又如何能享受高层的壮丽?你可以看不起车手,但是你不能否认车手的存在。从我第一次亲眼看见车手在赛场上挥汗拼搏的时候,内心就对车手充满了无比的敬意。在他们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和毅力,更看到了顽强不息和追求荣耀的精神。他们在赛场上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追寻自己的梦想和乐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这一生真的快乐过吗?每天没有休止的交际应酬,接连不断的商业会议,把你塑造成一个成功的商人。没错,你的一生是很成功。可是除了赚钱之外,你有没有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快乐?经济社会,人要生存确实需要钱,但人不是赚钱机器!你可以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乐趣,但是我有。我小时候根本不明白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以为自己只会一直按照你和妈妈的意思念书念书再念书,直到继承你的产业,代替你的位置继续经营。当我在Corse看过比赛后,我才发现,我想要的,并不是你给我的机械人生。我需要一个自由奔放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世界,我发誓要成为一名职业车手,为争夺冠军的荣誉奋战在赛场上。这种乐趣,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我很感激你支持我成立车队,在我成为车队老板的时候你就应该预想到我终有成为车手的一天。我已经做到了一个成功的车队老板,带领车队夺得冠军。现在,我只想做一个成功的车手,赢得属于自己的冠军荣誉!你可以继续看不起车手,不过,我请你尊重我的选择,这是我的人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沈皓其人(3)
这一番话把沈克珺彻底击倒,瘫坐在座椅上。他无力地摇了摇头,眼神渐渐缓和,感慨地说道:“你真的长大了,不是我再能管束的了。有知识,有思想,也有勇气了。你走吧,去做你的事吧,我以后不会再干涉你的人生了。”
“多谢父亲开明!”沈皓眼圈发红,深深地给父亲鞠了一躬,“我以有你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沈克珺惆怅地摇了摇头,摆摆手做了一个送客的手势,没有说一个字。
在沈皓起身快要走到门口时,沈克珺说出一句话来:“儿子,比赛的时候当心点。”
沈皓停住脚步,转过头,开心地向沈克珺笑了起来:“爸爸,我会的。”
沈皓走后,沈克珺桌上的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里面传来秘书的声音:“喂,老板你好。张老板打电话过来,说要向你道喜。”
“道喜?道什么喜?”沈克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接进来吧。”
一秒钟后,电话听筒里传来张老板的声音:“喂,沈老板,你好你好。恭喜你家公子今天比赛胜利。公子真是厉害啊!文武双全,经营车队是一把好手,下场比赛也是冠军人选呀!实在令人敬佩!”
“哎,张老板真是客气,一次冠军而已啦,没什么了不起的啦。”沈克珺嘴上谦虚,心里其实很高兴。
这边还没讲完,沈克珺的手机又响了起来,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原来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老李打来的。
“不好意思,我这边还有个电话,回头再说啦。”沈克珺挂掉张老板的电话,接进了老李的电话,“喂,老李吗?有什么事?”
“你真是的,我干儿子皓皓车赛跑第一你也不通知我一下,我还是自己看比赛转播才知道的。”老李有些激动,“我每年都看澳门车赛,今年的东望洋大赛是车手实力最强的一届,小沈能拿到冠军,实在太厉害了!我马上到你家来,让干儿子给我签个名!”
“哈哈哈哈,”沈克珺放声大笑起来,“你是他干爹,一次两次的成绩不要让他太骄傲了。签名就算了,我马上找你出去喝一杯,算是为我们的儿子车赛胜利庆祝一下吧。”
从此,沈皓的赛车生涯终于没有了任何阻力。他再接再厉,于2001年获澳门GP大赛F3组别冠军,成为澳门车赛历史上第一个双料冠军。沈氏车队在F3也一赢再赢,开始涉足更高级别的赛事:LE MANS 。
2002年春天,沈皓在巴黎偶遇故知——被人称为“澳门车神”的阿龙。
阿龙年近五十,表面上是澳门汽车及相关行业的龙头老大,他真正的身份,是澳门地下赛车博彩的最大庄家。
阿龙早年混迹日本和台湾,在日本经过长年公路赛车的历练。去到台湾,一时称王。最后回到澳门,顺利控制澳门汽车业内诸多产业,同时组织地下赛车活动。
20世纪90年代初,阿龙在香港飞车时结识方德仁,他的赛车范围也从澳门、台湾扩张到了香港。
阿龙是2000年在东望洋大赛上认识沈皓的,同是赛车行业,两人自然亲近不少,很快相熟。因此,阿龙到法国游玩之时,首先联系的就是沈皓。
老友见面,自然相谈甚欢。没过多久,两人就谈到了沈皓的车队。
“你们车队参加LE MANS的事情怎么样了?我和澳门的弟兄们可都等着看你们拿冠军呢。”阿龙关心地问道。
“不怎么样,”沈皓有些不开心,“外界对我们这样一支新车队参加LE MANS没有什么信心,很难找到技术支持,赞助也到不了位,几乎陷入僵局了,我现在为这事很烦。”
“哦,别灰心,慢慢来,任何新车队都要经过这种磨砺的。”阿龙安慰沈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