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谱的名字是:天乙 太丁 太甲
从上面的比较,甲骨文的记载与史记的记载基本一致,略有出入。。在甲骨文是“祖”,“大”。在史记是“天”,“太”。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词语也发生了变化。从唐语言到史记语言不少于2千年的演变。在唐时说祖乙,周以后改说天乙。在唐时说大,周以后改说太(在今天,可以说大夫,也可以说太夫)。
说故事用“汤(唐)”做名字,故事显得通俗明白。商谱用“天”字,就象今天说话,跟爷爷叫祖父。太是周方言,周语说太不说大。大是商方言,商语说大不说太。卜辞用“祖”字,是说,汤是第一代(分支)。
上面对唐祖先作了文字的探索。因为有卜辞的证实,商谱是真实的,但是卜辞是商语,商谱是周语,在文字上略有出入。在顺序上,卜辞将近祖排在前面,远祖排在后面,这又是一个不同点。
唐祖先
依照史记,大甲,大丁,天乙,是祖孙三人,而且大丁“未立而卒”。这个说法就不可信了。请读者想一想,请读者应用“氏族说”的认识而不是“姓氏说”的认识来细心的想一想。在唐时代,御自唐,百羌百牢这样重大的祭祀大典怎么能将未立的亡人排进祭祀的位置,而且是三位奠基唐政权大业的祖先?
因为有卜辞的证实,成就唐氏族事业的祖先是3位。从名字看,一个祖,两个大,可知祖乙是开创者,大丁和大甲是后继者。
商谱特殊的地方是使用了已,丁,甲,丙,壬这些字。这些字不是人名,是对氏族的编号。在编号前面加一个修饰语就是氏族的名字:祖乙,大丁,大甲。祖乙,大丁,大甲,这是氏族的3支分支。这3支分支相继担任唐政权的首领氏族。
说到氏族首领,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被忽略了。它就是伊尹。前文说到,伊尹是巫祠机关。史记的记载讲了一段继位的故事。伊尹能够主持太甲继位。可知,唐是个巫祠政权。唐氏族由氏族分支和巫祠机关组成首领集团。
这样就知道了唐氏族与葛伯,夏桀,昆吾等的氏族斗争经过了3代的首领集团完成,前后时间不少于百年。事业成功了,唐氏族占有了伊洛大片的领地。唐氏族有了立庙独立祭祀的能力。立庙是今天的话,实际上就是建都。建都,我们从考古知道,是浩大的工程。因为建都,唐氏族向安阳的中心巫祠请示,请求支持。这样就有了我们探索的这一条卜辞。
唐氏族的都建起来了,留下了今天的二里头遗址。
商谱的名字是祖乙,太丁,外丙,中壬,太甲。关于祖乙,太丁,太甲已经探索过。外丙和中壬是什么关系呢?
丙和壬是分支编号。外丙和中壬是两支分支。这两支分支在3位祖先以后。这样,我们就想到了,唐都的建设在外丙和中壬时期开始,时间不晚于公元前2千年。公元前2千年,唐氏族胜利的结束了对昆吾的征伐,治理和建设伊洛领地排上了日程。这时候氏族的中心在伊洛西的豫西山地。唐氏族的首领集团将唐都的地址选在洛水向黄河的河口,今天的偃师。
二里头遗址
卜辞说,从唐到安阳去贞。除去安阳,剩下来的地方便是伊洛。汤在沁水灭夏,在洛阳西灭昆吾。可知汤氏族是在伊洛建立起来唐。甲骨文的一条卜辞震动了古中华史:从唐开始,大商的一个政权在伊洛建立起来。
在洛阳平原出土了一个重要的遗址,称作二里头遗址。这个遗址被认为是夏遗址。细细的考察一下,发现这个遗址应当是唐政权的遗址。这个遗址为唐政权提供了一个考古证据。
该类型遗址100多处,正式发掘30余处,以洛阳平原为密集。这一类型的遗址在冀南,陕东,安徽和湖北等地也有发现。(显然不可能是夏遗址。)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古记载有以下一些:
周书,“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这是说,在伊洛还是水泽时,“有夏人”在这里生存。有夏人过着采集迁徙的生活。)
尚书,“太康失邦,兄弟五人行于洛汭”。(失邦是离开住地,迁徙走了。行,是路过,走过。洛汭是洛河水泽。)
史记,“夫夏桀之居,左河挤,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东面是黄河,济水,西面是太华山,南面是伊水,羊肠似今天的函谷。夏桀的居住地明确的在豫西山地。公元前6千年伏羲的一支始族向豫西山地迁徙,公元前4千年这一支始族从豫西山地走向伊洛平地。这时候的伊洛是洛汭,伊汭,居易无固。)
周语,“其伊洛竭而夏亡”。(这是说夏人因为黄河改道,依洛缺水,于是向北回到山西南部。)
吕氏春秋,帝孔甲“田于东阳负山”。
水经注,东首阳山在遗址北。
(以上地址:负山,首阳山,在伊洛地区。)
王湾遗址:在洛阳市西郊。
煤山遗址:在临汝县。临汝在洛阳南偏西,70公里
二里头遗址:在偃师县,洛阳平原的东部,北靠洛河,南临伊水。遗址的范围东西约五里,南北约三里。二里头遗址可以分为四期,从公元前一千九百年到一千六百年。四期,说明在三百年间,入主二里头的氏族发生过多次的变化。
从今天的豫西,晋南,沿着黄河向东,直到三省交界处都分布着二里头文化。
工具有收割的石刀,石刀正面呈梯形,上有两面对穿的圆孔,一面刃,好像后世北方掐谷穗的铁爪镰。弯月形的石镰,蚌镰,甚至可以收回谷物的杆。翻地的工具有木耒,木耒木制分做二叉。石铲呈扁平状,上窄刃宽,有孔,可以装木把。有水井。二里头有冶铜,铸铜遗址,有铜渣和坩锅碎片,陶范残片。青铜器有工具,兵器,及小件的箭头,鱼钩。
一墓中有十余件随葬品,彩绘的高足盘,杯。又一墓中有二十一件随葬品,有酒器,贝,玉,绿松石。一墓中死者两手紧贴着胯骨,像是被捆了双手活埋的。又一墓葬内有四付人骨架,有的仅有驱干和下肢,头骨和下肢,半个头骨和躯干。在一个灰坑跪伏着一具人骨架。
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许多处夯土台基,最大的一号台基位于洛河南岸,呈正方形,边长一百米。夯印似半个球形。夯打的土层十分坚硬,最厚的地方达四米。地上的中心建筑东西三十米,南北十一米。四坡出檐,檐下有挑檐柱。建筑的前面是庭院,在庭院和殿堂的四周,环绕着一组廊房似的建筑。从殿堂穿过庭院就是大门,大门位于南廊的中段,是一座牌坊似的建筑。
从遗址的分布看,“沿着黄河向东,直到三省交界处”都分布着二里头文化。三省交界处,那是商的地区。谁能够到达商的地区?夏人能够吗?不能。只能是唐人。
遗址是在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龙山文化是商的特征,不是夏的特征。如果说,二里头是夏遗址,夏应当有一个接受龙山文化逐步提高达到政权高度的过程。从遗址的显示看,龙山的特征一出现就显示了政权的规模。这个情况只有用唐政权来解释才能说得通。
从工具的特征看,遗址是龙山特征的工具。对照一下:
龙山文化有水井,磨制技术登上了顶峰。为仰韶文化所没有的工具有,半月形双孔石刀有柄的石镰,蚌镰和双齿木耒。这些工具都不是仰韶土著具有的工具。
从冶铜,铸铜来看,在遗址的时间里,只有在商人的范围出现。红山文化,淮阳,安阳,二里头。大范围的仰韶文化地区没有出现。二里头遗址不属于仰韶文化。
从墓葬情况看,没有人牲,有活埋,砍杀等情况。这些也是与安阳遗址相一致的。
遗址的墓很朴素,没有出土大墓葬,殿堂却很宏伟,表现了巫祠的特征。巫祠需要氏族人供养,是个穷和尚。巫祠的巫又是公众人物,需要公众形象,而且,巫管理着巫祠的公产。宏伟的殿堂用于主持祭祀仪式,不是用于政权事物,表达了巫祠时代的特征。氏族的,生产的政权建筑并不广大。北京故宫的建筑并不宽大。
历史的并合
唐的来历清楚了,与唐相类的词语还有一些:
尧,陶,唐,舜,虞,禹,夏,
战国以后这些词语被并合起来,叫做唐尧,虞舜,夏禹,陶唐,等等,组成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关系。
在古汉语中,商以前全部是单音词,翻译词用双音字,周以后,在单音词的基础上,加修饰成分,逐渐出现多音词,随着多音词的出现,也发生了古词语的并合,古词语的并合等于是历史的并合。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山海经&;#8226;海内经: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大昊爰过,黄帝所为。”
上面的文字是说伊洛地区。
有九丘,丘是巫祠的古称。这九个巫祠全在河网密布的水乡。九个丘中有一个叫做陶唐,有一个叫作昆吾。“大昊爰过,黄帝所为。”是说这九个巫祠是大昊,黄帝时代留下了遗址。(到了东汉时还存在,或能找到。)
以水络之,是说有水路相通。这是河网地貌。大昊,是太昊的古写(不是误写),商语说大,周语说太。战国以后,大和太分成了两个字,太昊与少昊相对。
黄帝,战国以后当做了巫祠的始祖,黄帝显赫,与宗教的崇拜有关。
唐在河洛。从时间看,唐政权开始于公元前二千年,结束于公元前一千六百年。时间很确定。政权结束以后,唐氏族继续存在,周以后,这一支古老的氏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将自己的生活流传在诗经里。
羌
唐氏族有一个重要的对外关系。这就是对羌关系。羌的记载在甲骨文中记载不少,应当重视。
从甲骨文看,在唐时代,羌人活动地区在今晋南,河南,有北羌,马羌二部分。晋南,河南都在唐的范围。安阳的甲骨文出现羌的记载。羌是怎样一些人呢?
甲骨文:
“羌弗裁朕吏”? (伐)羌,(帝)不会处罚我们的官吏吧?
“伐羌祸”? 出征是不是获胜?
后汉书&;#8226;西羌传:“武丁伐西羌,三年乃克”,(武丁在唐的晚期)。
甲骨文:
“来羌”?
“王于宗门逆羌”?(逆,迎接)。
“贞,御自唐,大甲,大丁,祖乙,百羌百牢?” (祭祀大甲,大丁,祖乙三位祖先,用百羌百牢,行不行?)
甲骨文记录有人牲的甲骨共1350片(人?),羌人做人祭的7050人,占总人祭的一半以上。记载中的羌可能并不是实指一个氏族。而是对“方”氏族的泛称,羌,是说征役,征夫。象上面的甲骨文的记载在地面的文字中见不到。在今天,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羌族,今天的羌与历史上的羌有联系还是仅仅文字的巧合?这是一大块的历史之谜。从唐氏族的角度看,对于唐氏族的异族叫作羌。羌包括哪些氏族?因为语言的原因,尚待探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之一……之十二
关于唐氏族的情况,在诗经中有记载。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十五国风中有唐国风。唐风诗共存有十二篇。这十二篇诗差不多从唐氏族的起源讲到没落,因此是探索唐氏族以及大商的重要资料。请读者注意这12篇诗纯正的古汉语特点。
唐氏族的起源能够追溯到6千年以前的契氏族,春秋时留下来唐风诗,前后历时4千多年。(读者,你不感到你在感受千古奇迹吗?)
之一 无衣
这一篇很像今天的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可惜,只有2句。一群光屁股的男人和女人在篝火下蹦跳歌唱,编织着衣的理想,表明了这篇诗的早期性。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良,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良,安且燠兮。 (燠,yu暖和。)
(仅仅是安全和暖和,要求多么低。)
之二 椒聊
这一篇歌唱“椒聊”。椒聊是一种植物,比喻人口兴旺。这一篇和上一篇都不完整,好像是两个片断。
椒聊之实,繁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兮,远条兮。
(椒聊的果实长得茂盛,结的籽大得无比,椒聊的枝呵,伸向远方。)
椒聊之实,繁衍盈菊,彼其之子,实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升,菊,且,兮,都是语气词。硕大无朋,繁衍,今天还使用在汉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