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池塘干涸了,田地荒芜了。
而早已厌弃树叶小草的生灵们,唯一会做的事情是到池塘饮水,去田野觅食。已经丧失了自然求生的本能。
我在报章上看到了这个故事,为这些生灵叹惋之余,也深深反思,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困厄之中,我们的思维有了强度,智慧得到锻炼和伸展,而在###中,优越中,头脑就时常迷顿,丧失正确的判断力,甚至丧失做人的本真。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言极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博客流量VS网络走红
拜完年回家,打开分别几天的电脑,登陆博客,看到主页上最新访客里有个主题为“代刷博客流量”的网页,好奇地打开,便看到了这样一段广告性质的文字:
一、代刷博客首页流量:① 20元:一万流量另送1000流量;② 100元:五万流量另送10000流量;③ 200元:十万流量另送30000流量;④ 量大从优!二、代刷博客日志流量:① 20元:一万流量另送1000流量;② 100元:五万流量另送10000流量;③ 200元:十万流量另送30000流量; ④ 量大从优!三、可包月、包季、包年!价格优惠!
文字后面还留有QQ号码,以备联系。
现在全民都在博客。我,一个喜欢文字表达的人,在这样的氛围里,也赶了一回时髦,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我一直认为,博客是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许多时候,晒的无非是自己凡俗生活中的一个个碎片,或者是内心深处的独白。有人看和无人看都无所谓。
当然,有人关注也算得上是一件幸事。我就是通过博客,认识了许多的朋友,他们给我温暖,给我掌声,给我关注。写字,更新博客,成了我业余生活不可少的一个节目。
博客流量很重要么?
惊诧中忽然想起网络红人这个关键词。提起网络红人,木子美、流氓燕、芙蓉姐姐等一连串名字接踵从脑海里像鱼一样的浮出来。至今,我还不时到那个在公众面前时常做S形造型的芙蓉姐姐的博客去看上一眼。也曾造访赵丽华、流氓燕等人的博客,似乎她们的博客流量和日志流量都挺高的。
哦,我忽然明白了,博客流量和日志流量与网络走红有着密切的关系。
博客流量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能在网络里红起来,若有幸做了网络红人,鲜花、掌声、名利,大概就会接踵而至了。
我这个人孤陋寡闻。我不知道,当年木子美们,是怎样通过网络炒作自己的。但是,现如今代刷博客流量这样的营生开张,肯定是应和了众多人的需要而诞生的。
写到这儿,忍不住胡诌几句:你想提高博客流量吗?你想成为网络红人吗?那么,就请联系XX吧,XX会使你梦想成真!
写博的朋友们,你动心了么?反正我是不会掏腰包来买博客流量的,因为我知道喧嚣浮华,尘埃落定之后,一切都微不足道,永恒的是天地之间的风声雨声以及山川河流。
闲人才读《菜根谭》
那天,才把QQ挂上,便有一好友问:近来忙什么呢?
我答:在读一本很有味道的书——《菜根谭》。
我向友人介绍说,《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文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辩证地告诉我达观柔韧的处世心态,让我在生活中懂得凡事适可而止收放有度,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告诉我坦荡君子的风范。
尤其是《菜根谭》中的这一则,“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让我怦然心动。这一则说是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安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
我觉得在今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不安乃至一天天的失眠和纵欲时,《菜根谭》则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躁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
不是么?当今这个时代,竞争在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带来了社会物质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一颗越来越功利的心。从政的,忙着要辉煌的政绩,经商的忙着要经济效益,学子们忙着上高中进大学考研考博,指望出了校门就能当白领。最不济的像我这样的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忙着维持生计……
《菜根谭》?友人似乎愣了一会儿,说,这是闲人才读的书啊。
我不是闲人。但我私底下认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更应该是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生活需要。
如果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少反映借读书追随功名利禄的功利思想,但也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
还真得感谢好友,是他提醒我关注“闲人”这个概念了。
如今,遍观生活的角角落落,闲人可谓凤毛麟角了。
我们都很忙。在生活的重压下,男人们说,别以为我们都很坚强,其实男人也有忧伤,只是没有让你看见,女人们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成功的女人则是难上加难!于是,各家各路都使出看家本领,不计成本,不问影响,甚至不顾法度,只达目的就成。而结果呢?不言而喻。轻者精神迷失,重者道德沦丧。
“修养定静心性不乱”。若我们能闹中取静,忙中偷闲,你便会重温生活里那种已被淡忘抛弃了的真趣,清醒一下被金钱欲望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享受一下闲人的乐趣。
这一切你做到了,你这个闲人会成为一个贤人。
灾难之后最有温度的词语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作为一个文学的痴迷追随者,曾经历经了或百或千个词语,有些词语也许如过眼烟云,回头就把它遗忘在身后,有些词语则永远刻印在心中,终生不离不弃。比如爱,比如爸爸妈妈,比如亲人亲情。
而自从汶川发生地震以来,看着央视播放的有关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组组镜头,我个人觉得有两个词语最有温度:一个是“生命”,一个是“感恩”。
生命是脆弱的。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就如一张薄薄的纸,一块透明的玻璃,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看着震后灾区的废墟里,那些被灾难的魔掌无情揉碎的生命花朵,我及我身边的同事,为此流下悲伤的眼泪。
生命又是坚强的。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高二学生曹健强,被废墟掩埋76个小时后,用他的微笑对着死神挥了挥手,说了一声:“No!”在他被抬下废墟时,他的脸色虽然显得并不是太好,但是却显得十分的镇定。从他的双眼里,露出了一丝丝的好奇,他用这样的眼光看着记者的镜头,看着身边的救援队员和围观群众。这个还是一脸稚气的男孩,脸上竟然露出了微微的笑容,同时,他的一只手抬了起来——他在冲在场的所有人挥手!还有很多此类的消息频频传来,“高龄孕妇夹缝求生50小时获救”,“17岁少年地震时返回教室救人被埋40小时获救”,“3岁女孩在已逝父母身体下坚持四十多小时后获救”……这些掩埋于废墟之下的每一个微弱的呼吸与心跳,靠的就是在如此危险和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和乐观。
活着真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概念恐怕对无论是历经地动山摇而后逃生及获救的人还是我们这些有幸远离灾难的人来说,是最为强烈和最为真挚的表达了。
什么功名利禄,什么恩怨情仇,瞬间变得轻如过眼烟云,微不足道,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珍惜的呢?
由于心系着这个中国奥运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几乎一有空就会把目光投向电视屏幕。因为这是我一个普通女子,除了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绵薄之心外,唯一能做的事情。
看着电视上那些奋战在灾区穿着白色护理服的医护人员,那些穿着绿色迷彩服的人民子弟兵,那些穿着橘红色服装的消防部队官兵,我觉得白、绿、橘红这三种颜色是那么美丽,也总有一支深情的旋律在心底响起,那就是《感恩的心》。
我不否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说法,也会肯定“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但我还是要向这些可敬的人说声:谢谢!是你们,让所有在变故中惊悸的心灵,有了坚强的靠山、温暖的依托。
很是赞同那位叫龙梅的小姑娘及其伙伴的做法,他们把写有感谢字样的牌子插在了那条运载救援人员、运载救灾物资的公路边绿化带上,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是的,我们必须心怀感恩。在这里我觉得我有必要重申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一词的解释: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其实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总能有个健康的心态。
小草在向阳的山坡蓬勃地绿着,那是对普照它的太阳的感恩;绿叶在大树的枝头繁茂,那是对滋养它的根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我相信,所有有良知、有思想的人们,在灾难的历练里,一定会深得“生命”和“感恩”的精髓的。
红色的圣诞舞鞋
请允许我叙述一下这个也许您早已熟知的电影故事情节。
男孩雷森是学校合唱队指挥麦姬的儿子。麦姬因患严重的心肌炎而做了心脏手术,但不成功,在圣诞节来临之际,生命垂危。
作为母亲,麦姬舍不得抛下儿子。或许是让儿子能够顺利接受她离开的事实,她和儿子进行了一场关于生死的谈话。谈话时始终面带着微笑,语调也尽量放得轻松。
她对儿子说:“你相信我,即使我去了天堂,你也一直在我这里。”说这话的时候,她还把儿子的手放在胸口握着。
作为妻子,麦姬舍不得离开丈夫。房间里灯火辉煌,丈夫温暖的怀抱,麦姬苍白的脸庞,冰冷的针管,充满了无奈、悲伤和凝重。情到深处,已经无须用言语表达。麦姬和丈夫两手相握,静静地听着彼此的呼吸。
雷森在达尔顿老师的陪伴下,捡了许多的可乐易拉罐。雷森要自己积攒钱,去为妈妈买那双红色的圣诞舞鞋,他想让妈妈穿上这漂亮的红色舞鞋过最后一个圣诞节。
看到妈妈艰难的喘息,他飞快地将积攒的钱全部拿出来,穿越飘飞雪花的街道,奔向圣诞礼品商店。商店即将打烊关门,焦急的他对售货员说:“先生,你能快点吗?我想替我妈妈买这双鞋,今天是圣诞夜了,这双鞋刚好合她的尺寸,我爸爸说,她时间不多了。你知道吗?她已经生病很久了。我想这双鞋会让她高兴的,如果妈妈今晚会见到上帝的话,我想让她看起来漂亮些。”不幸的是,所有的硬币和角票数完,还差五元五角钱。雷森无助地转身离去。
而这一切,让一个叫罗伯特的男人看在眼里。雷森的行为,打动了他,他慷慨解囊帮助雷森买了这双红色的舞鞋。
红色的圣诞舞鞋,让两个家庭度过了非同寻常的圣诞平安夜。
雷森亲手给妈妈穿上了红色舞鞋。病危的妈妈微笑着告诉他,这是她最珍贵的礼物。
而那个叫罗伯特的男人,从雷森身上得到了启发,他主动和产生隔阂的妻子、女儿和好,一个几近解体的家庭,团圆了。
我已经许久都没有这样耐心地看完电影频道播出的电影了。
但是昨天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美国影片《珍贵的礼物》深深地吸引我的视线,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看完了这部影片。
我在强烈地情感震撼中思考。
为了让妈妈在圣诞夜去天堂的路上能穿上一双漂亮的红舞鞋,雷森去捡拾每个可以卖五美分的可乐易拉罐,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自己死去的残酷事实,母亲会微笑轻松地谈论死亡,为了帮助孩子实现这小小的美好的心愿,老师把自己所搜捡到的易拉罐放在孩子必经的路旁,素不相识的人慷慨解囊……
真是给我们上了温情的、人性的、人情的一课!
瞧瞧我们身边的孩子吧。
我们不少的孩子在父母的娇宠呵护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