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掘金战争-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你就不要多想了。我会想办法的。”
  第二天,母亲好话说了一大筐,从本村一个远房亲戚那里借了五两银子。陈春澜靠着这五两银子,几经辗转,来到了上海滩。
  哥哥做事的礼和洋行在黄浦江边的外滩,陈春澜很快就找到了他。
  此时的陈春澜衣衫破烂,头上的辫子弯弯曲曲,脚上无鞋,面黄肌瘦,和小东门外的叫花子差不多。哥哥虽然只是礼和洋行里的一个做杂事的伙计,却觉得来了这样一个弟弟很丢自己的人。
  白天,哥哥让陈春澜藏在自己的屋里,不让弟弟见人。晚上,他对陈春澜说:“上海这样的大世界,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你看到那些叫花子没有?他们讨饭也都是有帮有派有地盘的。你这样的,讨饭都摸不到门。我看,你还是回上虞去吧。”
  “是娘叫我来找你的。我这样回去,娘会伤心死的。”
  “娘她不知道上海滩的情况,你回去说上海滩讨饭都没有门,她还伤心什么?”
  “你不要说了。反正我是不会回去的。你要是不要我,我现在就到外面去。我就不信,这么大的上海滩,连我讨饭的地方都没有?况且,我也不会讨饭的。”
  “你以为你是谁啊?”哥哥发火了。
  “我是我自己,陈春澜!”陈春澜也发火了。
  ……
  两人的吵闹惊动了哥哥的同事。
  问明情况,一个从安徽来的伙计程谨轩说:“你弟弟在家乡肯定是没有办法才来上海的,你不帮忙谁帮忙?你们毕竟是一母所生,你帮了他,就是帮了你爹娘了。”
  哥哥听了,不再说什么。程谨轩又对陈春澜说:“你也不要怪你哥。上海滩这地方,混出头太难了。我们都来好几年了,也就是现在这样。走,我带你去洗个澡。”
  陈春澜跟着那位程谨轩洗完澡,剃了头,重新打理了一下发辫,换上伙计给拿来的干净整齐的旧衣裤,整个人立刻变得清爽、精神起来。
  哥哥再也不好说什么,整日里忙着托人找关系,终于在禅臣洋行里替陈春澜找到一个杂差,替外国老板擦桌椅板凳,刷尿壶、痰盂。
  陈春澜是个苦惯了的人,做杂差虽然很忙,但劳累程度比起放牛割草小多了。禅臣洋行里管饭,饭食有些粗糙,但比财主家的要好上许多,且能够吃饱,一个月还有一块鹰洋的工钱。因此,他很满足,做起事情来特别卖力气。只要禅臣洋行不关门,他总是泡在里面,下班的概念在他心里几乎没有。
  禅臣洋行大班见陈春澜小小年纪,做事勤奋踏实,有板有眼,很快喜欢上了他。三个月后,负责送信的一名跑差回家完婚,职位空缺,老板立刻让他补上。这个跑差比杂差轻松许多,且每月的工钱是鹰洋八元。陈春澜美的常常半夜笑醒。所以,送信之余,陈春澜依然还来到洋行,无偿地给老板做这做那。到了第二年,老板又给陈春澜涨上两元工钱,使他一个月能够拿到十元鹰洋。

7 花钱比赚钱更重要(2)
转眼之间,陈春澜已经二十岁了。在禅臣洋行做跑差也已经有六个年头。他已经攒下五百多元鹰洋,准备年底回上虞结婚——这也是母亲多年的心愿。
  深秋的一天,陈春澜送信回来,路过横跨苏州河与黄浦江相接的河口处的外白渡桥,看见靠近黄浦江的桥边,围了很多人,忙走了过去。只见桥堍上坐着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他的面前,铺着一张大白布,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汉字。
  识字不多的陈春澜看了半天,加上听见旁边人的议论,终于明白白布上写的是:这是一个名叫约瑟夫的外国人,原先是开洋行的,由于经营不善,洋行倒台,血本无归,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如果谁能借给他三百两银子,做回家的路费,三年以后,一定前来加倍奉还。
  “他是外国人,为什么不到外国银行借钱?”旁边有人议论道。
  “不用说,他现在这样,没有银行相信他了。要不然,他哪里会在这里守株待兔?”
  “也对。不过,他的话是真是假很难说。”
  “是的。自从上海开埠,外国的骗子来了无数,骗走了中国人无数的钱。他这样没根没底的,谁敢信他?”
  “他这样坐着,到头来我看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前几天我就看见他坐在这里了,到现在还是这样。他外国人门槛精,未免精过头了,我们中国不会有这么傻的人上他的当的。”
  听着旁边人的议论,陈春澜觉得有道理。他看了看那块白布,已经有些脏,而且也皱巴巴的了。看来,约瑟夫在这里的确是有不短时间了。他什么也没说,悄悄地离去,又回禅臣洋行干活了。
  过了几天,陈春澜外出送信,又路过外白渡桥,看见那个约瑟夫依然坐在那里,面前还是放着那块白布。回来的时候,陈春澜又来到他的身边,看了看,觉得这个外国人不像是骗子。他想到了自己刚来上海滩时,要不是那个好心的程谨轩,自己可能就过不了当时的坎了。有时候,人就是需要别人伸手帮一把,尤其是背井离乡,出门在外的时候。
  陈春澜急忙赶回洋行,找到大班问:“我这些年共存下多少工钱?”
  大班看了一下账本说:“带今年的快有六百元鹰洋了。”
  “多少鹰洋够兑三百两银子?”
  “四百元。”
  “那我先支四百元。”
  第二天一早,陈春澜取出四百元鹰洋,来到外白渡桥。约瑟夫依旧还坐在那里呢。他走上前,把四百块鹰洋放在约瑟夫的面前,用洋泾浜英语说:“三百两银子,我借给你。”
  约瑟夫一听,满眼放光,急忙站了起来:“真的?”他用手拿起鹰洋,才知道是真的,忙道:“谢谢!谢谢你!”他抓住陈春澜的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陈春澜,是禅臣洋行的跑差。这是我几年来积攒下来的工钱,借给你了。你赶快回家吧。”
  约瑟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还是中国人好。小兄弟,你放心,三年以后,我一定会加倍报答你的。”
  “你不要说这些了。三年以后,你把本钱还我,就行了。请你记住,我借钱给你,可不是为了图你报答的。当然,你要是报答我,我更高兴,因为那样你肯定就是发大财了。”
  约瑟夫点点头:“你真是一个明白人!今后我会怎么样,真的不好说。不过,我向着我想的方向努力,最后完成我的心愿。我会完成我的心愿的,因为我要发大财。”他拿出钢笔,在笔记本上记下了陈春澜的名字和禅臣洋行的地址,依依不舍地离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7 花钱比赚钱更重要(3)
为了这件事,陈春澜的婚期又往后推迟了两年。有人说陈春澜傻,陈春澜却认真地说:“借出这三百两银子,我不过是晚结婚两年。而约瑟夫却可以回到故乡,重新发展。他的一生,可能就因为我的一点帮助而彻底改变。这个世界上会赚钱的人很多,但会花钱的就没有那么多了。其实,很多时候,花钱比赚钱更重要。”
  不少人窃笑不已。其实,他们谁也想不到,陈春澜心底把这件事情当做一次机遇了。见识了上海滩上许多冒险家翻云覆雨、上天入地的传奇人生后,想通了一个道理:三百两银子放在他手里,只能改变一下生活,而通过约瑟夫赌一把,要是赢了,一下子就会有成千上万倍的利润,没准就能成为八面威风的大亨了。当然,这些想法,他只是深深地埋在心底。
  三年到了,约瑟夫没有回来。又过了一年,约瑟夫也没有回来。人们都觉得,这不过是上海滩众多骗局中的一个,三百两银子,对于上海滩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人们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连渴望出现奇迹,创造机遇的陈春澜自己也忘记了。
  一个暴雨滂沱的下午,禅臣洋行差不多要下班了。一个穿戴阔绰的外国人走了进来,他彬彬有礼地问大班:“请问,陈春澜先生在吗?”
  禅臣大班说:“他送信去了。等一会可能就回来。请问,你找他有什么事情?”
  “还钱!五年前,是他借给我三百两银子,才使我回到不来梅故乡。在我身处困境时,他的善良和帮助,一直支撑着我,最终重新崛起。我要报答他,成千倍、成万倍地报答他!”
  “原来你就是那个约瑟夫先生?”禅臣大班激动地站起来,握住了约瑟夫的手。
  这时,陈春澜送信回来了。约瑟夫突然上前,一下子抱住了他:“密斯特陈,我回来了。我要履行诺言,还你四船呢绒。”
  陈春澜有些莫名其妙,忙挣开身子,红着脸说:“你是谁?”
  “我是约瑟夫啊?陈春澜先生,你不认识我了?五年前,是你在外白渡桥头借钱给我的啊?”
  陈春澜立刻想起来了,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约瑟夫,“变了,完全变了。你要是不说,我可是真的认不出来。”
  约瑟夫这一次从德国家乡不来梅带来了十二船呢绒,他分给了陈春澜四船,并帮助陈春澜租好铺面,扶持他开了一家专营德国呢绒的商行。
  一夜之间,陈春澜从一个送信的跑差,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老板。
  听到这里,老板娘忍不住插嘴道:“这个陈春澜,真是好人有好报。看来,人还是要多行善!”
  “当然要多行善。陈春澜发财以后,一直都是行善的。”
  奚润如又接着说起来。
  有一个横山捕鱼的农民,捕到一条二百多斤的大鱼,拿到横山街上卖,一直到集市散了,也没有人买。他想了想,把大鱼用车子推到陈春澜家。
  陈春澜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卖鱼的往它身上一浇水,大鱼就摆动尾巴想跳。陈春澜看得呆了,半天不说话。
  卖鱼的人小心地哀求说:“陈老板,这个鱼你买下吧。”
  “这么大的鱼,我吃不起。”
  卖鱼的一听,“扑通”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说:“陈老板,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捕了这么一条大鱼,一家人都指望能靠它卖一笔钱,改善一下生活。你这样的大老板都吃不起,那我就一点指望都没有了。”
  陈春澜忙拉起捕鱼人,“你不要哭,我买下还不行吗?”说着,他掏出一百元,递给捕鱼人,“我买着了。”
  陈春澜买了这么大的一条鱼,一家人一下子自然吃不掉。他让厨师把大鱼分成块,送给旁边的邻居,让大家一起跟着尝新鲜。
  “嗳,我就不明白了。陈春澜不是住在上海的吗?怎么会在横山买鱼?”
  对于老板娘的疑问,虞洽卿说:“陈春澜一夜之间暴发当老板的事情在上海滩传开后,不少外国人知道他善良诚实,都来和他做生意。别人做生意要担保人,外国人就会提出陈春澜来。外国人认为,无论什么事情,只要陈春澜出面担保,就绝对不会有差错。所以,陈春澜做什么生意都特别兴隆。但是老有人来找他,他嫌烦,便在上虞横山造了一座花园洋房,经常住在那里。”
  “他的生意不做了?”老板娘又问。
  “都交给他的经理人了。一样的。”
  陈春澜住在家乡的花园洋房里,悠闲自得。一天,一位绍兴商人突然从上海赶到横山,来请陈春澜做担保。这位绍兴商人在上海同鲁麟洋行接洽了一大笔生意,手边头寸调度不开,想赊欠两个月。鲁麟洋行老板提出:“赊欠可以,不过要陈春澜做担保人!”因此,这位绍兴商人四处寻找陈春澜,一直找到横山,要陈春澜看在同乡的面子上,帮帮忙。
  此时,陈春澜正在卫生间的马桶上大便,由于商务紧急,绍兴商人顾不上等他出来,就隔着门把事情说了一遍。而陈春澜由于便秘,解大便要用力,忍不住嘴里“嗯嗯”不停。绍兴商人以为陈春澜答应他了,不停地说着“谢谢”离去。
  等陈春澜系好裤带,从卫生间里面出来后,家人告诉他绍兴商人已经回上海了。
  陈春澜听后大笑不已。为了不耽误人家的事情,他第二天就匆忙赶回上海。等他回到上海的家,门外边恰好来了六辆羊角车,上面都堆着银子。原来,绍兴商人赶回上海后,告诉鲁麟洋行,陈春澜连声“嗯嗯”,愿意担保,双方生意随即做成。绍兴商人转手把货物卖给了一个武汉商人,立刻赚来了许多白花花的银子。这六羊角车银子,是绍兴商人送给陈春澜的谢礼!
  老板娘听了,忍不住笑道:“你说的像天书一样,从哪里听来的。”
  奚润如看着夫人,不以为然地说:“从哪里听来的?上海滩做生意的都知道。陈春澜的事情,千真万确。”他转向虞洽卿,“阿德,你想让陈老板做你的担保人去汇丰银行借钱,他要是不在上海怎么办?”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陈老板这阵子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