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赤壁论博弈-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的决策,才能处理完一桩事情。
  例如,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个老大难问题,就从抗日战争说起,到现在,也经历了许多次的决策。美国第6任驻华大使尚慕杰曾说过:
  “美国历史上在对华政策中犯过三次严重错误。第一次是在二战时期。我们两国那时是共同抗击日本的盟友。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常驻重庆,与美方人员有不少接触。史迪威将军发现,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奋力抗日并希望与我们合作,而国民党却消极抗战。但我们却单方面地支持蒋介石,从而将中共推向了苏联一边。第二次错误发生在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我们对新中国采取了敌视的态度,继续支持蒋介石,并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从而进一步将中国推向苏联的怀抱。第三次是发生在朝鲜战争期间。我们对周恩来关于不要超过‘三八线’的一再警告置若罔闻,对中国发出的清晰信息不加理睬,从而使两国陷入一场严重冲突。这就是我们美国在历史上所犯的三次严重错误。我认为,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我们两国间今天就不会存在台湾问题。”(摘自金先宏:《影响白宫对华政策的“中国通”》,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美国对待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态度,可以采用3种策略:其一是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其二是支持国民党;其三是支持共产党。如果弄不清楚当时的情况和今后谁能最终掌握国家政权,那么最好的策略是保持中立。然而,美国在抗战期间和胜利之后并不是如此,他们采取的是单方面支持国民党而压制共产党的策略,这就是第一次决策时的错误;在第二次决策之时,共产党的军队已把国民党的军队赶出了大陆,蒋介石的军队只是偏居台湾一隅,这时如果再与共产党修好,承认大陆的共产党政权,那么,中美两国从1949年始便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这次机会又错过了。
  到了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仍可以重视中国的严正警告,军队不要大举北进。但美国无视中国共产党政权的严正抗议,一直向鸭绿江边挺进,导致了中国和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直接交锋。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但使美国军人死伤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也达几百亿美元。
  据说,当时美国一家咨询公司,根据中国诸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它打算把这个结论卖给美国政府,要价500万美元。美国政府嫌贵,没有买。事后,反对党为了在国会中弹劾总统,以500万美元买到了这份资料。这份资料曾分析了100多种因素,甚至连中国领导人的性格、脾气都没有放过,最后的结论只有一句话:如果美国人到朝鲜去打仗,中国必将出兵!后来,美国总统在反省中深深地叹息道:“我们宁肯牺牲数万美国子弟的性命,几百亿美元的损失,却舍不得用一架先进战机的价格去买一个可贵的判断,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失误呀!”
  正是这个失误,使中美两国的关系愈来愈糟,自此便经历了20年的冷战对抗,一直到了1972年。
  

策略之树常青(2)
同样,发生于湖北赤壁这个地方的孙权联合刘备与曹操的对抗,是一场三个国家(当然,严格地说,刘备在那时还称不上一个国家,只是一股力量)之间的战争,它的决策同样不可能靠着一次的决策就解决全部的问题。决策有时是随机产生的,并且一直伴随到战争的全过程,直至结束。
  一般而言,决定了要对抗曹操,只是解决了“要抗”的决心问题,接下来便要解决“如何抗”的具体方法问题了。
  在第二次决策时,周瑜立于山顶观看敌方形势,突然遇到了一阵风,刮起的旗角拂过了周瑜的脸面,周瑜往后就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被左右救回帐中。
  曹操兵力很强,而东吴兵力较弱,说是联合抗曹操,刘备的兵力只能作为一支策应的力量,不能独当一面。所以,看到江对岸曹操强大的阵营,如何抗敌成了周瑜的一块心病。
  鲁肃引诸葛亮来探望病情。诸葛亮已经猜中了周瑜的心思,他说可以给周瑜开一个药方,保证药到病除,药方上写了这样十六个字: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药方是开对了,但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在冬天的时候得到一场东南风,这是天老爷的事情,非人力所能为。诸葛亮却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奇人,他授予我奇门遁甲之术,可以呼风唤雨,我可以帮助都督借三天三夜的东南风来,供都督灭曹之用,你看如何?”
  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了,周瑜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于是诸葛亮嘱咐他,可在南屏山这个地方建造一个台子,名叫“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我到台上去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
  周瑜说:“别说三日三夜,只要一夜大风,大事就可成了。但这事可不能有所耽误!”孔明说:“那你就放心好了,我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你看如何?”周瑜闻言大喜,几乎从床上跳了起来。立即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诸葛亮的差遣。
  在这次会晤之前,也就是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办法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狼牙箭之后,周瑜与他就有过一番如何攻打敌人的谈话。
  周瑜说:“我昨天观看曹操水寨,极是严整有法,不可等闲小看。我想到一条计,不知可不可行,请先生替我决断一下。”
  诸葛亮说:“都督你先别说破,我们各自写在手心里,看你想的与我想的是不是一个样子?”
  周瑜大喜,教人取来笔砚,自己先写了,把笔交给诸葛亮,诸葛亮也写了。两人移近坐榻,各亮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之后,不禁大笑起来。原来周瑜和诸葛亮的掌中写着同样一个字——火。周瑜说:“既然我们两人的见识相同,这就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了,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泄露出去。”
  诸葛亮说:“这都是我们两家的事,哪里有漏泄之理。我料到曹操前两次都被我火烧了,但仍不会有所戒备,都督尽行筹划这条计就是了。”
  这就是第二步的决策过程,“如何打”问题的决定权从最高当权者到了统帅(将领)的手中。
  由于东吴的实力与曹操相比还是差得很远,所以必然借助外力以助自己的力量,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可详谈。现在孙权一方的周瑜与刘备一方的诸葛亮是“英雄所见略同”:主张用火攻来烧毁曹操的兵船。但是接着第二个问题又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因为这时候已到冬天,冬天一般都是以西北风为主,很少有东南风出现。孙权的兵船在南,曹操的兵船在北,如果刮西北风,说不定火势会反扑到自己的船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烧到曹军的头上。这时,精通天文的诸葛亮故弄玄虚地说自己懂得呼风唤雨,能及时把东南风唤来解决问题。没有这一招,计策再好,还是不能执行。
  接着,派黄盖去假投降又是一次决策。用火烧了曹操的船,曹操大败而逃,刘备的兵马在路上堵击,曹操会从哪条路上逃走?刘备军团应当在哪条路上堵击才能抓到曹操本人?这也是一个决策。结果又让诸葛亮算计对了,曹操走的是华容道,所以诸葛亮派了关羽去守华容道。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关羽因念旧情,把曹操给放跑了,这是一个意外。但从总体来说,无论是周瑜,还是诸葛亮,他们经历了数次从大到小的决策过程,而且每一次的决策都是正确的,这才迎来了这一场胜利。如果其中的一个决策失误了,或者是执行不当,都可能使整个胜利功亏一篑。
  除了在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战方面的决策,《三国演义》上还写到了刘、孙集团中的矛盾。周瑜时时处处想要杀掉刘备与诸葛亮,例如刘备因很久没有见到诸葛亮,于是跑到东吴来,周瑜就设宴宴请刘备,并想在宴会上下手除掉刘备,只是因为有关羽立于一侧而没敢下手。我们试想,如果周瑜杀掉了刘备,或者杀掉了诸葛亮,那么孙、刘联盟就会立即瓦解,不但整个计划完全泡汤,就连三国鼎立的局势也将重新改写了。
  可以说,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得不到完全落实或者出现某些小小的失误都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
  我们所以说策略之树常青,不仅仅是这棵决策树是不断分杈的多分枝结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分法;而且大到树干,小到树枝,都会影响到全局。就像由于关羽的一念之差,放跑了曹操,使得曹操能够重返北国休养生息,整顿治理,重新壮大。而如果关羽下决心杀掉了曹操,周瑜下决心除掉了刘备,都会使整个历史重新改写。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棵决策树不但在过程中会分得十分好看,也会由于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变化而使这棵决策树的整体形象发生激变。故而,我们对于每个环节上的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
  

从桃园三结义到孙刘联盟(1)
《三国演义》的第一章,就是用“桃园三结义”开的头,写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招军榜前相遇,然后在张飞家的桃园里结拜为异姓兄弟——“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次结拜,按年岁大小,确定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结义之后,他们便聚众三百余人,包括张飞家里的家丁,组成了一支军队,去与黄巾军打仗了。
  刘、关、张的结义,可以说是一个范例,从此之后,这三兄弟一直生死与共,没有出现过猜忌与内讧的事情。而他们的结义,也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年。以后的各种帮会、绿林好汉、民间组织,都仿照他们的方式拜把子,称兄道弟,然后共同去完成一个目标或一个“理想”。当然,由于事后的升腾变迁,能够自始至终都不离不弃、不忌不叛的,实在是很少很少。因此刘关张的结义行为,才被后世的人看成是一个楷模。
  这告诉我们:开始起事时的一个人、一个新成立的团体,都是一个弱者,而他要面对的却是在社会上立足或统治已久的庞然大物,要想以弱力去战胜强敌,就只有将若干股弱势力结合成较大的势力,用联合的力量去与强敌抗争,才有可能得到胜算。
  当然,结盟的方法不只是拜把子兄弟这一种办法,还有如联姻、扣留对方的儿女作为人质等其他的办法。就像孙权与刘备的联合抗曹,孙权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这也是一种方法。方法虽然有别,但实质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弱势力结成同盟,以抗强权。
  这种办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恐怕自人类结合成社会的时候就开始了,到了战国时代,就演变得愈加频繁。同时也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叫做苏秦,一个叫做张仪。苏秦是合纵术的创始人,面对秦国这个强敌,他在其他诸侯国中组织起合纵联盟,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六国的君主,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纠纷,让他们联合起来,苏秦就当上了“合纵长”,相当于今天的联合国的秘书长。他把六国的纵约书投给秦国,从此秦国的兵马15年没有出兵函谷关侵犯山东六国。
  后来,张仪帮助秦王搞开了连横,又一个个地去说服燕、魏、赵、韩、齐、楚,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各国相继与秦国建立了连横关系。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消灭这些国家,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最后关头,还采取了“金钱攻势”,用了三十万两黄金去行贿诸侯国的谋士与近臣,终于达到了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目的。
  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也颇有启示意义。诸侯国的谋士们相聚在赵国,搞合纵联盟,准备进攻秦国。秦相应侯范雎对秦昭王说道:“大王不必为这件事担心,现在我就要让他们的合纵联盟搞不成。秦国并没有与诸侯国的谋士们结怨,他们聚在一起图谋攻秦,只是因为他们都想为自己谋求富贵而已。大王见过你养的狗吗?一群好几百条,有的卧着,有的起来,有的在走动,有的静止不动,它们互不干扰,和平共处。如果扔给他们一块骨头,它们马上会互相咬得不可开交。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争一块骨头呀。现在我们是丢骨头的时候了。”于是,秦王让范雎派人带着乐队和五千两黄金,住到武安,大摆筵席,招待宾客,还没等用完三千两黄金,诸侯国的谋士们就开始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