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职场人士: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刑罚不是臣服百姓的最佳工具,“孝、悌、乐、礼”才更容易使大众接受。“孝子周琬”不是对周琬一个人的褒奖,也不是写给他一个人看的。它透露着一种讯息,那就是执政者并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无道昏君,百姓就可以信任他。这不失为一种收买人心的绝佳手段,当然也是百姓乐于接受的。
  举案齐眉
  梁鸿,东汉人,字伯鸾,原籍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年轻时家里很穷,由于刻苦好学,他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但他不愿意做官,进入霸陵山隐居,和妻子在田间勤恳劳作,过着俭朴而愉快的生活。
  梁鸿的妻子,是和他同县孟家的女儿,名叫孟光,字德曜。生得皮肤黝黑,体态粗壮,喜爱劳动,没有小姐的习气。据说,孟家当初为这个女儿选对象,费了一番周折。30岁了还没出嫁,主要原因倒不在于一般少爷嫌她模样儿不够娇,而在于她瞧不起那些少爷的一副娇模样。她自己提出要嫁个像梁鸿那样的男子。她父母没法,只得托人去向梁鸿说亲。梁鸿也听说过孟光的性格,便同意了。
  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时,作为新娘,穿戴得不免有些漂亮,梁鸿便一连七天都不主动和她说话。到了第八夭,孟光挽起发髻,拔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勤劳操作。梁鸿大喜,说道:“好啊,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呢!”
  据《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和孟光婚后,隐居在霸陵(今陕西长安县东)的深山里。后来,举家迁居吴地(今江苏苏州)。两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真所谓相敬如宾。据说,梁鸿每天劳动完毕,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把饭和菜都准备好了,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梁鸿也就高高兴兴地接过来,于是两人就愉快地吃起来。这就是“举案齐眉”的由来。
  后世很多人形容妻子贤惠,或者教化女子要恪守做妻子的本分便用举案齐眉来形容。诚然妻子贤惠,丈夫就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工作生活,敢在外面打拼。人常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女人,也就是这个道理。
  

能孝则会忠—广扬名章第十四(1)
经文释译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①。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②。是以行成于内③,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释】
  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道,以孝作忠,能为孝子的人也可以成为忠臣。
  ②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悌则能处理好家事,家事既然能处理好,若为官的话,处理公务能够做得头头是道。
  ③行成于内:指在家里能把孝悌的德行表现得很完善。行,指孝悌的德行。成,有所成就。内,指家里。
  【译文】
  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道,以孝为忠,能为孝子的人也可以成为忠臣的。他能敬兄,必具和悦态度。以和悦态度移于事长,必能听从长官。处家过日子,也能处理得有条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也一定不一般。如移作处理公务,必能办得利落。所以说,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在家就能够做到德行完善,这样由内到外,替国家办事,不但做官的声誉显耀于一时,而且忠孝之名将永远流传于后世。”
  解读运用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经言札记】
  孝换一种角度就是忠、悌,这说明,可以事长于自己的人,能够处理好家庭的人,便能够整治国家。
  【故事演绎】
  怀橘遗亲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字公纪,是当时的天文学家。他自小受父亲陆康高风亮节的熏陶,深懂忠义孝悌之道。陆绩聪明伶俐,酷爱读书,博学多识,人称“神童”,颇有名气。
  6岁那年,他跟着父亲去九江拜见大名鼎鼎的袁术,一点也不怯场。袁术提的问题,他侃侃而谈,不卑不亢,袁术惊叹小陆绩的才学,破例地给他赐坐,还命人端来一盘橘子。那橘子圆圆的,大大的,皮色金黄,肉肥汁多,味道极美。陆绩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三个,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
  一席长谈,袁术对小陆绩的才华非常满意。陆绩在临走前向主人告辞的时候,橘子从他的怀里滚落到地上了。袁术开始吓了一大跳,以为那是什么“秘密武器”,待看清那不过是橘子时,不禁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是到我家来做客的,怎么走的时候还要在怀里藏着主人的橘子啊?”陆绩不慌不忙,直视着他的眼睛,真诚地答道:“因为我的母亲非常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她吃。”
  小陆绩振振有辞,神色自菪,一点也不觉得难堪。因为在他心目中,母亲是伟大而神圣的,儿子孝顺母亲,天经地义,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袁术听后很惊讶,对这小孩另眼相看,这么小的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将来他必定能成为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
  果然,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算术,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官至俞林太守。
  世人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耳熟能弹,但真正做到礼让的人却不多。要知道,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一切。凡事多想想父母,有好东西应该先给父母,不要只顾自己,不管父母。孝心不需要你大量的金钱投资,孝心不需要你无尽的物质补贴。父母在乎的正是你那一个小小的橘子,一把小小的扇子,一句简短的问候!心中有父母就是孝的开始,它能够延伸到你生活的每一小细节中。而这些小的细节正是构成一个人道德和名誉的基石,只有这些基石是坚实和牢靠的,一个人的名声和威望才不会是虚无的!

能孝则会忠—广扬名章第十四(2)
代父得宥
  吉劭,字彦霄,南朝梁冯翊莲勺(今陕西省)人,吉劭从小就非常孝顺。11岁时,母亲去世,他悲伤地不吃不喝。吉劭的父亲在担任兴郡原多县令时,遭到诬陷,吉劭知道此事后就去击鼓鸣冤,请求以自己的性命换回父亲的生命。梁武帝感到非常惊奇,但认为一个孩子能有如此孝心可能不是自己甘愿,而是有人给出的主意,于是就命廷尉蔡法度在公堂上摆满绳索刑具,厉声审问吉劭是什么人指使他这么做的。吉劭回答说:“我虽年幼蒙昧,但怎么会不知道死的可怕呢?我不忍心看着父亲被处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能以我的性命救回父亲的命我无怨无悔。”吉劭当时只有15岁,怎么会是别人指使的呢?蔡法度又转变态度,诱哄他说:“皇上知道令尊无罪,也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如果你现在反悔,你们父子都会得到赦免。”吉劭说:“谁都爱惜自己的生命,只是我父亲按刑律被处死。如果不死一个人的话,是不符合律法的。所以,我想用我的死,来延缓父亲的生命。”粱武帝得知详情后,免去了他父亲的死罪。后来,丹阳尹王志要推举他为孝廉,吉劭却说:“父辱子亡,理所当然。我要是因此当了孝廉,就是在做亡父买名的浅薄行为。这比父亲被侮辱还要令人痛心。”因此,他始终没有答应。
  名誉很重要也很宝贵,可是如果这种名誉是拿所谓的孝行买来的,就会成为一种浅薄的行为,这种名誉对于至孝的人来说就会成为一种侮辱。然而也往往正是因为这种真诚和正直的个性,使至孝的人拥有了更响亮、更纯粹的名誉!
  自刎救姑
  东汉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姓氏不详。她是一位知书明理、勤劳贤惠的好妻子,她总是帮助和辅佐丈夫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一天,乐羊子在路捡到一块金饼高兴地拿回家,妻子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说:“有志之士,不应该拾捡别人丢掉路边的东西,贪图不义之财,是会玷污自己的高尚品行的。”乐羊子听后很是惭愧,就把金饼扔掉了。
  妻子常常跟乐羊子说:“你是一个七尺男子汉,要多学些有用的知识,将来好做些大事。天天呆在家里是开阔不了眼界,那会有什么出息?”于是乐羊子就按照妻子的话收拾好行李出远门了。妻子虽然也牵挂他在异乡求学的情况,但她把这份惦念埋在心底,只是每天不停地织布活来排遣这份心情,尽全力不让丈夫牵挂自己和家人。可是刚刚过了一年,乐羊子就因为思念妻子回来了。乐羊子的妻子看到久别的丈夫,先是惊喜,后来知道丈夫还没有学有所成,便很难过。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布机前“咔嚓咔嚓”地把织布机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做什么呢?”妻子回答说:“布是一丝一缕地织出,一寸一寸地积累而成。剪断了就白白地浪费了我曾经织它的时间和精力,它也永远不能恢复如初了。学习知识也是一样的道理,是要一点点地积累才能成功的。你现在半途而废,不愿坚持到底,那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乐羊子听了这话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错了,羞愧不已。他便再次离家去求学,整整过了七年才学成而返。
  乐羊子妻奉养婆婆也十分孝顺。后来,家里遭到强盗抢劫,强盗先是劫持了婆婆,并以此要挟欲侮辱乐羊子妻。“只要你答应跟我们走,我们就不伤害你。否则,先杀了你婆婆。”乐羊子妻为了保持贞洁名誉,不甘受辱,拔出刀便自刎了,强盗被震惊了,慌乱之余放了婆婆,仓皇而去。太史知道此事后,捕杀了强盗,并按礼法埋葬了乐羊子妻。

能孝则会忠—广扬名章第十四(3)
乐羊子妻的远见和深明大义帮助丈夫闯出了一番事业,她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婆婆、证明了自己的气节,这种坚贞不渝的气节是值得后人永远称颂的。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经言札记】
  俗话说:“名誉是第二生命。”所以,古人教育人们要立德、立功、爱护名誉,把忠孝大道都推行到极点。我国古代圣贤所讲的名誉,首推德行。德是“明之实”,君子视“无实而名”为可耻的。不像西方所讲的名誉,是纯粹的名誉,所以有名誉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名誉。德是根本,名是果实。
  【故事演绎】
  王陵救母
  秦朝末年,楚汉争霸,中原一带到处战乱不断。两军的将士长年鞍不离马、甲不离身。总共十二次大战,三十三次小战,刘邦每回都输给了项羽。
  一天,刘邦坐在大殿上,心里头很是焦急。他传旨令张良上前,说道:“三军将士,由于战争失败,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寡人令你传令三军,他们之中如果有怨恨寡人者,任凭他上殿来砍下我的脑袋,呈献给西楚霸王。”三军将士听到这些话,感动得放声大哭起来。一个个整束好兵甲,在营地里做好战斗的准备。当天夜里临近三更时分,左先锋兵马使兼御史大夫王陵、右先锋兵马使兼御史大夫灌婴两位将军暗中谋划去偷袭楚营。王陵说:“偷袭敌营,必须先接受命令才行。”于是,他们夜半时分前来见刘邦。刘邦以为他们要杀自己,心中害怕,便对二将说:“你们两位将军半夜密谋,是想砍掉我的头,献给西楚霸王吗?”
  二将慌忙跪下,王陵急忙奏道:“臣子不敢,臣见陛下因为战事焦急,士兵思战,今夜我二人欲往楚营偷袭,替陛下分忧。”
  刘邦闻奏,心中大悦,赐弓两张、宝箭百支给二位将军,并一再吩咐道:“事了早回,不要让我为将军担心。”二位将军辞别汉王,直奔楚营而去。不到一天功夫,他们就来到了两军交界处。正逢项羽军中丁腰、雍氏两位将军率兵巡逻边界。王陵、灌婴连忙隐身于草丛之中。不一会儿,楚军便远去了。王陵闪将出来,脱下身上的汗衫,扔在地上作为标志,约定偷营后在此地碰面。
  二人偷偷地来到紫离门,探听更号。此时是二更四点,正是偷营的大好时光。却说项羽此刻正在帐中酣睡,顿觉精神恍惚,心神不宁。猛然间惊醒过来,遍体直发冷汗。项羽尊为六十万将士的首领,五花军营中的统帅,此时也不禁有些心惊胆战、头晕目眩之感,忙高声喝道:“何人当班?”
  季布握刀应答道:“季布奉霸王之命在此当班。”
  项羽又道:“爱卿前去召唤三百名将士前来,为寡人巡视营地去。”季布得令,速领了三百将士,听候霸王差遣。行至中军,三十位将士各执大刀利剑喝问道:“来者何人?”
  季布答道:“是季布,奉霸王命令巡营。”
  又问道:“季布巡营,可知更号?”
  季布答道:“有暗号可出示。”
  守将命令道:“出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