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新离不开实事求是。很多人一味地求新、求异,难免脱离实际、瞎编乱造,抛弃了我们现有的基础工作不去做,不去研究,不去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而是搞一些花样翻新、改头换面的事;抛弃现有的、科学的规章制度不循,而是去做一些违背客观规律的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部分人打着文化革命的旗号,批判孔子的仁爱思想,把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批得体无完肤,走了弯路,闹起了“*”,使我们的文化、经济受到重创,人们的心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到现在,国内还有一些人在排斥孔子的伟大思想,认为它是落后的思想。他们舍弃这些伟大的思想,到西方照搬西方文化,还冠冕堂皇地称这是除旧迎新,是在搞创新。其实他们不知道孔子的仁爱思想在国外备受尊崇,能引领未来发展的潮流。自觉学习孔子的思想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蔚然成风。这种学习的势头甚至令一些国家感到恐慌。他们提出一个反对的口号说:“中国在搞文化侵略和扩张。”不是我们在搞文化侵略,而是孔子的思想太强大了,世界需要它。对中国来讲,儒家思想是一个根本,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一个根基。然而在我们自己的国家,有人打着创新的旗号,找一些小的技巧、方法,想要抛弃它,建一些空中楼阁。真正的创新,有的需要改进,有的需要坚持,不能把正确的、先进的东西一并“创”掉。我们看到日本和韩国坚持了孔子的思想,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比西方差。
在创新的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现在的高楼大厦形式多种多样,但是针对根基来说谁也离不开扎实稳固这一条,只有扎实有效,创新才有意义。创新应与社会利益相符合,与当时现实条件相匹配,与整个社会创造美好明天的愿望相呼应,这三个条件,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如果我们在追求创新的时候把实事求是放在一边,只在那里空想、幻想,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是在创造灾难。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要为了证明自己是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要实事求是、扎实前行。在原来的基础上,如果有一点进步,这点进步就是创新,创新讲究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我写的《彻底打败英语单词》这本书,有人看后总结出了“十个创新”,这些创新都是他们总结出来的。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追求的只是有效、有用。当初只是想让中国人记单词更容易,学英语不再难,所编著的都是前人已有的知识,是在别人坚实的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我发明的“信念牌平衡蛋白”,目的是想让中国的猪都好养,让中国的养殖户都能富起来,这是我研制的初衷。我并没有刻意地去搞什么创新,只是本着“什么有利于猪的养殖,就观察什么,就试验什么”的原则,反复实践,方法多了,就做出了“信念牌平衡蛋白”这个产品,结果效果很好,别人就说这是一个创新。“非典”时期,大家都想用到自己的筷子,为了这个目的,我想出了一个方法,在生产的时候,把筷子做成不同的颜色,就餐的时候,就省去了做记号的麻烦,国家专利局也给了我“七彩筷子”的专利。做这些事,结果是创新的,但过程都是实事求是。追求的不是新不是异,而是有用。创新不在于“创”,在于“实”,在于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社会,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当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做事才有实效、有特质,而特质往往是创新的。我们很多人创不了新,不是不会“创”,而是不会“实”,不以事实为依据,而以本本为依据,自然就创不出新,即便创出了,也是个虚的。
因此,我认为创新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做出来的。对一心一意想创奇迹的人来讲,创新不在于“创”,也不在于“新”,而在于坚守,坚守真的,用真的累积实的,实的累积成有用的,这个有用的成果就有新意。只有扎实的脚步才能迎来柳暗花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只会走入死胡同。如果过分地追求创新,脱离实际搞创新,认为创新就是一切,以为有一个创新的思路,有个好点子,企业就成功了,把企业的发展寄托在点子公司、企业策划上,寻求一些所谓的“开创性”、“高智慧”东西,这些东西多了,我们的企业发展也就脱离了实际。时间长了,还会走入歧途:只想着追求大的成功,在短时间内就能成功,梦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其结果不言而喻,往往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都非常有害。
企业要想成功,要取得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脱离了这一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即使现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个企业绚丽的光芒也会很快黯淡的。
所以,创新是在扎实工作中得来的,“唯创新论”只会带来浮躁,甚至有时会带来混乱。“大跃进”期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就是典型的“创新型”思维,使国家经济受损、人民受苦。20世纪90年代一度出现了很多的点子公司,很快又纷纷倒下去;他们刚刚倒下,现在又出现了很多的策划公司,他们打着创新发展的大旗,但我看到,那旗子上到处写的是“浮躁”。当然,有的策划公司可能会对你有一定的好处,可能会指引你上路。但是,路最终还得你自己走,别人策划得再好,不去实事求是地扎实工作,也是徒劳,白费工夫。另外,我们的策划即使很科学,也只是策划之前的科学,随着时间的改变,内外条件的变化,过去的设计还得和现在的情况接轨。只有紧紧地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做出突出的、富有成效的业绩。
创新有好也有坏,不能把一切都压在创新上面。你要真想创新,你就实事求是地工作,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在书本上获取的知识与实践反复结合。经过社会实践检验是有用的,就要抓住其根本的、质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你的首创,可以叫创新。事实上创新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创新。“中国特色”四个字强调的就是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合。这个创新是中国伟大的设计师*设计的。*说“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也是在实事求是的指导下得来的,这个最伟大的创新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点滴入手,以繁荣国家经济为目标,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的体会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人往往是创新型人才;而说大话、点子多、爱空想的人,创业绩不行、创灾乱还可以的人,绝不是创新型人才。实事求是才是创新的根本。
农民中有很多人才
一说到人才,我们总是把目光对准那些学历高的人,而忽视了另一类人的存在,那就是农民,农民似乎成了我们识别人才时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我们有一种思维定式:农民都不是人才,或者农民中没有什么人才。其实,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哪一样离开农民能行?农民工不仅会种地,还会建高楼大厦、修桥铺路、造车造船、焊接电脑元件、纺织制衣、美化城市……他们不仅能建设国家、创造财富,还总把成绩归功于别人。他们中不乏好的发明创造者、企业家。有人认为农民企业家成功了,只是因为胆大,没有什么真本事,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他没有看见农民的本质和潜质,很多成就一番事业的农民具有仁爱之心、有虚心学习的品质和自强不息的个性。
农民读的书虽然少了点,但是到用人单位后,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听从指挥。他们认为自己出身低微,就特别尊重领导,乐于帮助他人,工作上很勤奋,有仁爱之心,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去请教,能虚心地学习。所以,到哪个地方,农民工上手都比较快,再脏再累的活他们都能干,而且对领导交给的工作都能坚决地完成好,到新单位适应得比较快,干啥都能干好,好像是“万能劳力”。他们有自强的品格,能主动克服困难;在付出的同时,不苛求回报,他们有这些品质和作为,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吗?做的贡献很大,要求的却很少。像这样的农民很多很多。农民工好用,劳动力市场也紧俏。从2003年开始,劳动力市场就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农民往往能脚踏实地地干好本职工作,是不可缺少的普通人才。有的还胸怀远大,从零开始,甚至从拾破烂开始,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我举我们公司的一个例子。
我们公司有三名员工,他们是父子关系。爸爸近50岁,是2008年2月25日大寒那天深夜,被我招入公司的。那天天气特别冷,下着大雪。为省两元钱的住宿费,夜里能再多打点零工,他露宿在大桥下面。我很感动,认为他有爱心,有毅力,应该是人才。就劝他加入我们公司。
进入公司后,我安排他做销售工作,负责一个很难做的市场。他第一个月就做得很成功,而且从那以后一直做得不错。后来他让刚大学毕业一年的大儿子也来公司上班,也做销售工作,我给他安排了较好的市场。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仅对公司的制度执行不坚决,而且吃苦精神不够,业务做得也非常差。其弟弟暑假期间,也来公司做业务,第一个月就超过了哥哥,我知道他能行,因为那天晚上他和他爸爸一样露宿在大桥下边等零活儿,那时他还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父子三人,我都很敬重。特别是二儿子和他的爸爸,他们能吃苦,很虚心,很自强,我认为他们露宿在大桥下边,困难只是暂时的,最终他们会取得很大的成功。成功不在于年龄的大小,学历的高低,而在于有仁爱、虚心、自强不息的品德。而很多农民具备这三个品德,所以就能干成事,很受企业欢迎。
过去有一种说法:农民进城,抢了城里人的饭碗;现在又有一种说法:农民连大学生的饭碗都抢了。但还有一种说法:与其说农民抢了大学生的饭碗,不如说农民捡走了大学生不要的饭碗,脏活、累活、苦活、报酬低的活儿都被农民拾去了。有人说用农民工主要图的是个便宜,我不赞同这个说法。因为至少我们公司不是这样,我们公司在招工时在人才市场上招的“人才”满意度较低,后来干脆不在人才市场上招人才,到劳动力市场上招人才,结果还比较满意。再后来让优秀的农民工举荐像他一样品德好的农民工。另外从部队招的退伍军人,效果也很好,而招对口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总是不太理想。高学历的人主要有两个缺点:一是自命不凡,吃不了苦;二是放不下身架,不懂也不问,自身出现的问题不愿主动承认。有的与农民一起接受培训,考试的结果还赶不上农民。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公司的做法不对,因此上岗后工作能力难以提高。
当然大学生中也还有很多优秀人才,但比例不是太高。农民和大学生各有千秋,农民能干的,有的大学生干不了或不愿意干;有的农民干不了,大学生能干。大学生中也有很多精英,农民中也有很多精英。不过农民精英往往被埋没,或者社会不愿承认,即使他创办了很成功的企业,有人会说他只是胆大运气好;有的农民培养出很多人才,有人说他是命好、有福气,心里就是不承认人家是人才。不过这种现象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农民中选人才。
所以我说只要具备了人才的“三要素”,就是人才。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领导、科研人员、学生、员工、军人,也同样适用于农民。
品德是成就领导人才的根本
爱心、虚心、恒心,是人才共有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各类人才中都应该具有,在领导人才中更不能缺少。大的领导人才,我接触的不多,正厅级以上的,我认识的也只有十多个。人们常说官越大越有爱心,越虚心,我很赞同。
前几天,我应邀参加了人民检察院监督员的一个颁证仪式,有幸和省检察长等领导近距离接触。这些领导给我的印象是都具有人才的三个要素。颁证仪式结束后,我们在一起吃饭。席间每上一道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