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呀!我还不到一岁时,您就把我扔给了爷爷奶奶,我知道您出去打工也是为了攒些钱来维持生活,可是,我的童年和少年,难道就只能在无父爱无母爱的环境中度过吗?
  ……
  他们在心里大声呼喊:“爸爸妈妈,让我当面喊您吧!”
  可是,千里之外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能够听到吗?
  这是我的朋友冉正娅老师写下的自己学生的声音,以及对留守儿童情况所作的介绍,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孩子们的声音动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让孩子远离孤独、无助与恐惧,看着孩子长大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前不久我在福州一所小学做了个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很多父母都谈到“孩子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才算一个完整的家”,“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去克服,因为孩子如果教育不好,等于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把孩子带到身边是我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有的还谈到,“没有爷爷奶奶不当的干涉,孩子的成长反而更好一些”,其实,也只有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你的艰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才能成为教育孩子的一种优质资源,孩子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活的不易,看到父母的付出。这一切都有助于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同时能够激发他内在的改变自己的愿望。教育说到最后,就是改善遗传,改进文化,遗传很多方面是不能改变的,但可以改善它,教育最重要的是改进文化。我认定在家庭之中最核心的文化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父母陪伴着孩子成长,在有爱、有鼓励、有帮助的地方,即使生活很艰辛,生命照样可以很健全、很健康。。 最好的txt下载网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卷五(5)
上面我说的是我所理解的家庭文化,这样的爱很辛酸、很不容易,也很不幸。有时我会很难过地想,我们的世界怎么了,就是想爱自己的孩子都这么不寻常,爱就是一种勇气。那些在艰难的谋生路上把孩子带在身边的父母,他们也在为中国更好的未来做着卓越的努力啊,即使不为人知,得不到援助,常常陷入我们难以想象的绝望的境地!在心中我对他们怀着无限的敬意和祝福,也愿有更多的父母能够坚守自己的责任,再艰难对自己的孩子也能不离不弃。
  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下面我还要接着谈到城市里的白领父母和各个阶层的父母。我的观点仍然直接而又简单: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就是树立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理念,我们的休闲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确实是出现了重大的偏差。
  我们下班之后,很多车辆不是开向回家的路,而是朝着城市各处的餐馆和各种休闲场所。我们很多最重要的时间,不是和家人在一起,不是和孩子在一起。其实和孩子在一起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不是得益于你有空时和他讲的那些大道理,他成长的好坏和你与他讲的那些大道理没什么关系,也不是因为你给他买了什么礼物,你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你自然而然地在他身边所作的示范,你怎么细致地理解他,你怎么耐心地陪伴他,你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待他,你用什么样的语气和他说话,一个孩子的成长应该有很多的秘密,我们也用不着非要破解这个秘密不可,也许这个秘密就藏在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
  我们非要知道这个孩子今后会成为谁吗?我们能够知道这个孩子今后会成为谁吗?我倒是愿意相信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教育就成功一半了。
  父母没什么问题,大概这个孩子也不太容易出大问题。
  父母走正道,孩子的路一定也会走得更正一些。
  没有被忽视、受冷落的孩子,不是说他不会有问题,而是他遇到的问题总是能够得到父母及时的帮助。
  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你不要认为你上了什么学校,你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文化。学历与文化还不是完全一回事。有些人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没文化,有一些人受的教育不一定多,但他有很好的文化理念。从做父母的角度来看,陪伴孩子、关心孩子、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就是最好的文化。也可以说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风险很大的一件事,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的教育责任,孩子的成长也不会在你不在场时暂时停下来。只有父母回到家庭,“看着”孩子成长,我们心里才会有更多的主意、主见,我们才像是第一责任人。所以我重申的是,夜晚的时间应该是家庭的时间,周末的时间应该是家人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你也会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一定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美国有位很著名的商界人士,51岁时得了癌症,时日无多,他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反省。他发现自己是个工作狂,为了拿到一个工作合同,他愿意从美国飞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再陪同商业伙伴从悉尼飞到堪培拉,然后再从堪培拉飞回美国,连续飞行四十几个小时。他把自己这么多年交往的人作个统计,发现在交往的两千多人中,可以分成三个圈,最外圈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中间一圈是亲友,最里面一圈是家人。这么分完之后,他非常感慨,他说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最外围一圈了,给予家庭的时间是最少的,而真正决定人生质量的都是最里面的这一圈。时常我们总以为我们投入工作、投入应酬的时间越多,越能够提高家庭的经济状况,越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现在我们也都要反省一下,真的是这样吗?当应酬成为习惯时,我们还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陪伴家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失去的很可能就是孩子的未来。
  如果我要把以上的内容做个归纳,就是无论你多艰难、多忙碌都应该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是天职,也是美德;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你就会少犯很多错误,你对孩子的爱越多,你的烦恼可能就会越少。
  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人活在自己的习惯之中。
  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认知方式,人活在自己的理解之中。
  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从责任开始,从反省出发,在改变中去承担责任,在反省中去获得新的智慧。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卷六(1)
抓住关键期 赢在起始处
  我讲的第三点是,成全任何一个孩子的发展都要“抓住关键期,赢在起始处”。
  人的生命中存在着无限的神秘性,无限的不可知性,对所有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保持谦卑、敬畏和谨慎。今天所有的对人生命的研究并没有使我们有把握说我“洞悉了一个生命”,也没有任何人有勇气说“我找到了生儿育女的秘诀”,你翻开所有儿童教育专家的著作,你能够看到的都是根据有限的临床经验和生活经验得到的 “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结论。任何一个伟大的儿童教育专家都是对儿童耐心的观察者、陪伴者和对话者,他所希望的都是父母们能够用心、减少粗暴和忽视,他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给予你启示和借鉴,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别人说话、作判断、作决定,所有的儿童既是“唯一的一个人”,又是有着极大差异的人。教育儿童,做个“新父母”,其实也就是回到一个学习者的立场上来。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错了吗
  我们中国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对的,但是它所揭示的并不是一个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把这句话的落脚点落在了很糟糕的地方,比如看这个孩子有没有官相、财相、福相等等非常世俗的诉求上,反而忘了它的本意和真诚的提醒。这句话的本意并不只是对未来的预测,还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早期教育深远的影响。早期教育没有尽到责任,它可能铸成的就是一生的大错。早期教育尽到责任了,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孩子的童年看到他一生大致的轮廓。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大体相同的话,他也认为孩子在五岁之前,你把他教育好了,以后的成长就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如果这个阶段的教育出了重大差错,那就麻烦了,你对孩子所费的功夫就如逆水行舟,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毫无成效,很多父母就是因为不知怎么对待已经变坏的孩子而性情大变,生活在狂躁、失望、沮丧和束手无策之中的。
  教育中最遗憾的事情大概莫过于“早知如此,悔不该当初”,可惜人生根本不能推倒重来,像文学家蒙田说的那样,“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你错过了这个季节,就很难补救与改善了。
  “敏感期”有什么特点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对儿童成长最为重要的是“0到3岁”,这是生命中最神奇、最神秘的阶段,人通过“本能工作”,通过“本能构造了自己”,正是这样的生命的“主导本能”,使儿童身上深不可测的秘密逐渐展现出来。
  蒙台梭利把敏感期分为:
  秩序的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蒙台梭利曾亲自碰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母亲抱着一个1岁半的孩子,因为热,母亲脱掉了外套,把它搭在手臂上。这时孩子哭了起来,而且越哭越凶,无法使他安静下来。但是,当蒙台梭利要他母亲重新穿上外套后,这个孩子停止了哭喊,并笑着向他的母亲伸出了手臂。因此,蒙台梭利说:“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反之,“就可能成为他发展的一个障碍,成为变态的一个原因”。
  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1岁至2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们的注意往往集中在细枝末节上。蒙台梭利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约15个月的小女孩坐在花园里的砖块上,她不看艳丽的鲜花,却全神贯注地盯着地上,原来她在看一只颜色跟砖块一样、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昆虫,她显得十分快乐。蒙台梭利认为, “儿童的心理个性跟我们成人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一种性质上的差异,而不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卷六(2)
行走的敏感期。这是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的第一步通常标志他从1岁进入2岁。蒙台梭利强调说: “学会走路对儿童来说是第二次降生,他从一个不能自主的人变成一个主动的人。这番努力的成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手的敏感期。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举动的最初推力代表了幼儿自我要努力进入外部世界之中。大约在1岁半至 3岁之间,幼儿经常抓住物体,特别喜欢把东西打开,随后又把它关上。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蒙台梭利说:“人的手如此的精细和复杂,它不仅使心灵能展现出来,并且它使整个人跟他的环境建立特殊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是靠了手占有环境的’。”
  语言的敏感期。幼儿开始是牙牙学语,然后说单词,接着将两个单词组成句子,再就是模仿更复杂的句子。这些阶段是以连续的方式出现的,不会截然分开。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
  那么对父母而言,在孩子这样的发展的“神奇阶段”,应该做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阶段,父母要给自己孩子一种“无限耐心的爱”,这是一种无条件的责任,就是父母要尽最大的努力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使他获得尽可能多的温暖、安全、宁静。人的成长都源于本能,它既是一种生物性的,又是一种“文化性” 的成长,这样的成长也不可能仅仅靠食物就能成长。老鼠单独关在那里,长大了还是老鼠,人就不同,人非要伙伴、爱抚不可。越孤单的孩子眼神越迷茫、黯淡,童年的孤独会影响到他的一生。这一点蒙台梭利说得特别有趣,我读到这段文字时颇为惊讶,她所说的情形,我在乡村生活时并不陌生。
  在劳累的哺乳阶段,哺乳动物受到体贴照料它们后代的本能的支配。一只普通的家猫提供给我们这种关心的例子:它把新生的小猫藏在黑暗的地方。它尽心留意它的后代,甚至不让它们被别人看到。但隔了一段时间后,当它们变成美丽和富有活力的小猫时,就让它们出来了。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是她儿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