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强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隆为都监,又授予他的重要发明《平戎万全图阵》,诏令诸将按图作战。

  宋帝国禁军的前身是后汉郭威的北镇军,常年与契丹作战,不落下风,又经周世宗整编,更加精锐。在周世宗、宋太祖麾下,直至宋太宗攻取太原,这支军队转战四方,并吞天下,从五代十国的血海之中拼杀而出,百战百胜,这一次在幽州大败亏输,高傲的信心受到严重挫伤。而在宋太宗骑驴车逃回涿州时,诸军都因为没有他的消息,以为他已经战死,正商议拥立太祖的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帝。太宗回来撞见,心情很不好。偏偏德昭又去进言请太宗补发攻克太原的目标奖,太宗大怒道:“你还没当皇帝,急什么?等你当了再来说这些不迟!”德昭被骂后十分难过,回去找了把水果刀自刎,太宗伤心得报尸痛哭。整个宋帝国就笼罩在这样一股阴霭之中,急需一场胜仗来挽回士气。

  辽帝国方面,虽然没能挽救北汉,让宋帝国完成了汉民族的统一大业,但是保住了幽云十六州,而且大败精锐宋军。辽景宗赏罚分明,重赏韩德让、休哥、斜轸、学古等功臣,耶律沙、抹只功过相抵,敌烈、奚底等人及部下则受罚。辽景宗赏罚分明,辽军士气复振。辽景宗重新集结大军南征,目标是要夺回当初被周世宗夺取,现被宋帝国占据的瀛、莫二州,也就是俗称的关南十县。辽军以燕王韩匡嗣为主帅,耶律沙、耶律休哥分率本部跟随,共八万精骑攻镇州;另一路由南京统军使耶律善补率领,攻雁门关作为辅助。

  宋军诸将见辽军大举来犯,忙按太宗留下的阵图布阵,在满城(今河北省满城县)列开阵势,以八阵御敌。右龙卫将军赵延进登高望之,见辽军精骑漫山遍野而来,而宋军兵力本来就少,还分为八阵,每阵相隔上百米,极容易被敌军各个击破,连忙找到参谋部提出问题。但主将崔翰、刘廷翰等人犹豫不决,因为违诏用兵,胜了还好说,败了麻烦可就大了。这时李继隆挺身而出,拍着胸脯道:“我是监军,在军中我就代表朝廷,现在阵图有所不便,带兵的主将应便宜行事,如果出了问题,一概由我负责!”崔翰等才下定决心,重新布置作战方案:宋军将八阵改为大小两阵,由刘廷翰率领。大阵以重步兵和弩兵为主,任务是重装列阵推进,压缩敌军机动空间;小阵由骑兵和机动步兵组成,待敌骑兵遭到挤压,则从侧面机动,冲击敌军。崔彦进领兵潜入敌后包抄,崔翰、李汉琼作为后卫准备梯队攻击。

  重新制定方案后李继隆又派人诈降,令敌军不备。韩匡嗣接到降书大喜,认为宋军新遭大败,士气低落,准备受降。耶律休哥非常冷静,认为宋军无故请降,必然有诈,这反而是宋军准备进攻的信号,应该严阵以待。这位韩老大王其实就是韩德让的父亲,曾在辽穆宗(耶律阮)被杀后拥立景宗即位,并以高超的医术深得景宗喜爱,这次估计是见儿子立了大功眼馋,非缠着辽景宗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于是当了主帅,其实并不善于军事。此时他一高兴,哪里还听得进去意见,传令准备受降仪式,耶律休哥苦劝不听,只好赶紧回到本部备战。

  “左军推进一百步!”“轰!”“右军骑兵待命!”“轰!”“后军弩阵进入射击阵地!”“轰!”

  果不多时,宋军大阵开始推进。韩匡嗣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宋军的步兵方阵,只见扬尘蔽空,号令声、步伐声交替如雷,竟仓惶不知所措。此时崔彦进部又在辽军背后出现,断了北归之路,辽军大乱。宋军步骑趁机切入砍杀,辽军丢弃战马铠甲,往西山坑谷中逃走,宋军一直追击至遂城,斩首一万零三百级、马千余匹,生擒将军三名,俘获老幼三万余人,军器甲仗不计其数。韩匡嗣丢弃主帅旗鼓,向东连夜遁入易州。但是耶律休哥、耶律抹只整军迎战,边打边撤,徐徐退出了战场。另一路耶律善补也在雁门关被杨业击败,得到韩匡嗣的败报后急忙撤去。

  战后辽景宗大怒,斥韩匡嗣五大罪状,欲斩韩匡嗣和耶律沙,幸得皇后萧绰求情免死,但被降为秦王、晋昌军节度使。而耶律休哥表现优秀,被确定为辽帝国第一良将,任为北院大王,总管南面军务,成为对宋战争的总指挥。这边宋太宗收到捷报大喜,手诏褒奖了诸将,完全没有提及违诏的事情,宋军自高梁河惨败后士气复振。至此,宋辽双方一来一往,各送对方一次大败,基本确定了以西路雁门关和南路瓦桥(雄州)、益津(霸州)、岐沟(涿州)三关为界。以后的大战也主要在这几处展开。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承天皇太后
承天皇太后

  满城之战辽军大败,但是辽景宗颇有不服,认为并非辽军不善战,而是韩匡嗣的指挥问题。恰逢宋帝国边事频起,夏州党项部酋长李继迁在西北叛乱,宋廷进讨不顺,于是调王牌名将李继隆前往*。不久交趾国(越南)内乱,交趾国是宋帝国的属国,宋廷又遣太常博士侯仁宝为交州路兵马都部署,领兵平叛,因南方水土不服,陷入苦战。于是辽景宗决定趁宋不备,重新调兵,依旧向西路雁门关和南路瓦桥关进发。

  太平兴国五年(辽乾亨二年,西元980年)三月,辽西路军率先进发,由彰国军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率西京都部署司的十万大军闪击雁门关,原北汉主刘崇之孙刘继文随军,准备光复北汉。但是辽军和宋军玩情报战显然还差了一截,行军途中被雁门关守将扬业侦知。杨业手下只有数千常备军,急报主帅潘美请援。潘美得报后急率主力赶赴雁门关,山后军参谋本部召开军事会议后制定了出关应敌的作战方案。潘美率主力部队在雁门北口列大阵御敌,杨业率数百精骑从西边小路包抄敌军后方,这仍然是一场经典的步兵方阵克制骑兵的战例。辽军向潘美的步兵方阵冲锋没有冲开,失去了机动空间,同时杨业的精骑突然从侧后袭来。辽军前有步兵方阵如推土机不可阻挡,后有骑兵精锐似切割机往来冲突,成了任人收割的麦田。杨业遥遥望见辽军旗鼓,断定是主帅所在处,率军突入,辽十万大军竟无人能挡,被径直斩下萧咄李!李重诲见状欲逃,杨业根本不顾虾兵蟹将,又径直将李重诲擒下!辽军大溃,被斩首俘获无数。在战斗中,潘美指挥若定,操作万人大阵进退自如,不愧为一代名帅;杨业只带数百精骑在敌十万大军中如入无人之境,阵斩主帅,生擒副帅,从此之后辽人闻名丧胆,称之为“杨无敌”,敌崇威名,堪比战神耶律休哥!

  辽景宗得到败报非常恼火,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从南京出发,直趋瓦桥关,首先在关北的龙猛堤打败宋军猛将龙猛副指挥使荆嗣,然后径抵关下。宋知雄州张师驻守关城,只有兵马不足万人,但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米信等部驻扎在城外,于是张师决定据城固守。耶律休哥率大军将瓦桥关团团围定,辽景宗亲临城下督战,但此城小而坚固,辽军攻城收效甚微。不多时宋军周边的驻军开始救援瓦桥关,崔彦进等夜袭辽营,却早被耶律休哥料得,派吐吕不部节度使萧干、四捷军详稳耶律痕德与宋军力战。宋军人少,只得退去。城内的守军见城外援军退却,人心惶惶,耶律休哥又率军猛攻数日,张师支持不住,只好率军突围。这张师也不愧为一员良将,几乎要突出重围。可惜他面对的是可怕的耶律休哥,休哥见张师勇猛,亲率数百近卫突入阵中,将张师斩于马下!不过这支宋军倒也刚猛,虽然主将被斩,居然没有溃败,而是退回城内继续固守。而崔彦进等在白沟河南岸扎营,并奏请宋太宗增援。当然,这位“张师”作为知雄州这么重要的官员,《宋史》上竟然毫无记载,现代很多研究认为是辽军类似于“李敬源”的误会,也有人认为“张师”就是荆嗣的误译,但荆嗣是肯定没有在此战中牺牲的,所以宋军并未失去主将,才能从容的继续守城。

  耶律休哥也在河北岸布营,但是他巡视了宋军营寨后发现一个问题:宋军各路兵马为援瓦桥关而来,临时聚集,并无统一指挥部署,于是决定亲率精骑突袭。战前,辽景宗考虑到耶律休哥的黄袍黄马显眼,容易被宋军神射手狙击,于是御赐玄甲、白马。第二天休哥亲率万名精骑,突然渡河来袭。宋辽两军对垒,辽军靠的是骑兵迅猛,宋军靠的是阵型科学。此时宋军各部相互独立,又猝不及防,面对休哥的突击,没能组成大阵应敌,各部只能简单的相互掩护以求自保。休哥率军赶着宋军边打边退,激战一天,一直把宋军赶过了莫州,斩首上万,生擒数名宋将。辽景宗大喜道:“尔勇过于名,若人人如卿,何忧不克?”并赐予御马、金盂,加封契丹帝国的最高荣誉头衔:于越。

  宋军在易水南岸扎下营来,诸部主将聚在一起总结了失败的原因,都觉得气愤难平,于是暂时以官最大的崔彦进为首,重新整队,欲雪前耻。而这边辽军诸将见宋军被赶过了易水,纷纷要求第二天如法炮制,继续渡河突击宋军。但耶律休哥却摇着头说:“今天是我看出他们各部队互不隶属,抓住了这个空子袭击了他们一把,他们肯定也发现了问题所在,明天再去恐怕就不易奏效了。我军渡河袭击宋军方阵胜算不大,这次我军的目的是要攻取雄州,并非要歼灭城外的宋军,只需挡住他们使其不能救援便可,何必要去主动进攻他们,徒增危险呢?”诸将有些听进去了,有些没听进去。第二天果然有万余骑急于立功,渡河来袭。宋军在崔彦进的统一指挥下,列成方阵,将辽军压缩到河边,果然大败之,斩首三千余级。

  宋太宗正在赶赴前线的路上,听闻关南之战一胜一负,连忙诏崔彦进为关南兵马都部署,统一指挥关南诸军。耶律休哥认为辽军短期内无法攻克瓦桥关,而宋军正源源不断的增援,战略态势很像当年宋太宗围攻幽州之役,应赶在宋太宗御驾到前及时撤退,辽景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全军撤回,无功而返。

  太平兴国六年(辽乾亨三年,西元981年),宋辽两国内部都出了不少麻烦,宋帝国皇子赵德芳(太祖儿子)病薨,年仅23岁。赵普和卢多逊争权败下阵来,被罢相。出征交趾的部队初时进展顺利,但是士卒难耐南方的恶劣气候和烟瘴,最后侯仁宝战殁,李朝宣布脱离宋帝国的藩属。辽帝国皇子耶律韩八夭折,上京发生了汉军叛乱,汉军企图把曾因谋反被囚禁的宋王耶律喜隐劫出立为帝,但没有成功,又拥立他的儿子留礼寿为帝,但是被上京留守除室擒获,*了这场叛乱。

  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再度集结部队,分三路伐宋。景宗亲率主力攻满城,结果守太尉耶律奚底中流矢身亡,统军使耶律善补陷入重围,耶律斜轸又当了一次拯救大兵队长,把他从围困中救了出来,辽军大败而回。攻打三关的辽军遇到崔彦进的大阵,奈何不得,败绩而回。而出师山后的辽军在潘美和杨业面前更是不堪一击,被击破36砦,落花流水而逃。另有一路偏师远征府州,被府州观察使折御卿大败。辽景宗派耶律休哥带兵次次大胜,亲自带兵却次次大败,心中郁郁难平,九月驾崩,庙号景宗。辽景宗在位14年,而且身体不好,经常不视朝,但取得了高梁河之战的胜利,保住了幽云十六州,很大程度上保住了契丹文明帝国的地位,否则很可能会被打回蛮族原形。其本人并不擅长军事,但是赏罚分明,善于用人,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耶律沙等都由他一手提拔,成长为宋辽战争中的骨干力量。

  景宗崩后其子梁王耶律隆绪继位,即为辽圣宗,以第二年为统和元年。圣宗时年12岁,由景宗皇后萧绰摄政,改国号“大辽”为“大契丹”。

  萧绰,字燕燕,楚国王萧思温之女。萧思温是辽太宗燕国公主驸马,如果萧绰是燕国公主所生,那他们俩就是近亲结婚。当然萧思温最初没打算近亲结婚,而是把萧绰许配给了韩德让,不过因为才貌双绝,被辽景宗看上,最后还是嫁给他当了皇后。因为她和韩德让有这层关系,所以特别倚重,摄政后以韩德让为政事令,总管内政。后来韩德让身兼南北两府宰相,相当于早就被隋文帝废除的丞相,成为辽帝国历史上权势最盛的大臣。后世自有传言说两人余情未了,还有许多桃色故事。尤其是韩德让死后不与自己的妻子合葬,而去跟萧太后合葬,嫌疑非常之大,我就不去发掘了。军事方面以于越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赐南面行营总管印绶,总管南面一切军务。并让圣宗与耶律斜轸交换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