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宝石。
文明礼仪
除了在购物方面出手豪阔以外,中国游客在其他一些方面也有很“特别的表现”,例如在餐厅。
在欧洲,如果你走进一家本该安静的餐厅却发现里面人声鼎沸,那么里面很可能有中国旅游团在就餐。
大声说话、随地吐痰、不排队、在非吸烟区吸烟、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都被广泛地视为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有些游客不管在哪儿,不管人家允不允许,非要照相;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有标志写着‘禁止跨越’,却还是跨过去”,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梁经理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的采访时曾抱怨道。
2006年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成千上万的大陆游客蜂拥到香港迪斯尼乐园。有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被拍摄下来并公布到网上,引起了全国关于旅游文明的大讨论。最终,国家旅游局和九大部委联合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旅游文明教育活动。这个活动的公告指出:“中国游客的某些行为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不断增长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
国家旅游局还就中国公民旅游文明问题广泛征求了公众意见,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3万多条建议,之后还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游文明礼仪指南”。2007年年初,这样的行为指南被印成张贴画和小册子,大量地张贴和放置在汽车站、火车站和飞机场。同时,此题材的电视公益广告在各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旅行社也被告知必须提醒其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注意文明礼仪,并在旅行团出发前告诉成员旅游目的地的各项风俗习惯和禁忌。
200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吴自祥建议制定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道德规范,对这些行为进行限制,对出境游不文明的游客可给予限制其再次出国游的惩罚。
但专家认为,提高中国公民出境游文明礼仪将会需要长期的努力。中国公民出境游的历史不过短短20多年,而培养成熟的旅游文化则需要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刘伟玲/文
附录
中国公民出境游主要目的地
时间 国家/地区
1983 香港
1983 澳门
1988 泰国
1990 新加坡
马来西亚
1992 菲律宾
1998 韩国
1999
澳大利亚(在北京、上海、广州试行,2004年7月扩大到更多省、直辖市)
新西兰(在北京、上海、广州试行,2004年7月扩大到更多省、直辖市)
2000
日本(在北京、上海、广州试行,2004年9月扩大到更多省、直辖市)
越南
2002 埃及、土耳其、尼泊尔、印度尼西亚
2003 德国、印度、南非、巴基斯坦、古巴
2004 欧洲、非洲和亚洲的41个国家和地区
2005 俄罗斯、英国、巴西、智利、墨西哥、秘鲁
2007 美国
信用卡——飞入寻常百姓家(1)
2002年,20岁的北京大学学生谢宁有幸被学校派到欧洲交流学习半年。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新鲜。他打算利用暑假这个机会好好在欧洲玩一圈。不过令谢宁失望的是,他发现所有的欧洲酒店,不论是高档的、经济型的、还是专门为学生开设的青年旅社,都需要信用卡才能预定房间。那个时候,谢宁没有信用卡;作为一个穷学生,他甚至连信用卡长什么样儿都不清楚。
这下可把谢宁害惨了。由于是旅游旺季,又不能订到酒店,到了晚上,谢宁只好在火车站熬通宵。有一天晚上实在熬不住了,他不得不心疼地花掉150美元才住进一家酒店。
“那次旅游简直太狼狈了。我第一次意识到,在现代社会里一张小小的卡片是那么重要。可是那会儿在中国,大家都觉得只有有钱人或者拿高薪水的白领才能办到信用卡。”如今的谢宁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不禁感慨道。
现在,很多中国人的钱包里都已经有两三张信用卡。不过提到谢宁6年前的经历,许多人都颇有同感。
改革开放多年以来,中国信用卡的发展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03年,信用卡在中国才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过去5年里,中国的信用卡发卡数量每年都翻一番。现在,这张小小的卡片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在10年前,它还是大众眼里的“奢侈品”,只有少数富人和有身份的人才能拥有。
第一张信用卡
1978年的秋天,在中国银行分管国际业务工作的张联利接待了一位前来投诉的外国顾客。
“为什么我的信用卡不能用?为什么取不了钱?”这位来中国旅游的美国人手里举着一张名片大小的卡片,十分焦急地质问张联利。
这是张联利第一次见到信用卡。“这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能当钱用呢?”张联利非常好奇。
自1950年信用卡在美国诞生之后,这种作为电子支付工具的塑料卡片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流行了。有一段时间,中国银行的国际业务部每天都会接到外国游客关于为什么不开办信用卡业务的投诉。
经过近1个月的调查,张联利提笔写了一篇几千字的关于信用卡的报告,交给上级领导,并引起了重视。
几个月之后,中国银行决定先引入外国的信用卡。1979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代理东美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了中国。不久,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的中国银行分行先后同香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渣打银行前身)等发卡机构签订了兑付信用卡协议书。
然而直到1985年,中国才发行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信用卡。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这是我国第一张自主品牌的银行卡,也是我国的第一张信用卡。此后,其他银行也纷纷开始发行自主品牌的银行卡。1987年,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发行“红棉卡”,两年后发行“牡丹卡”;1990年,建设银行发行“龙卡”;1991年,农业银行发行“金穗卡”。
然而由于中国银行体制落后,服务意识淡漠,而且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向来比较保守,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2年,各大银行才对信用卡市场作出大规模反应。2002年5月1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成立了牡丹卡中心;10月,招商银行成立了信用卡中心,总部设在上海。虽然各家银行在信用卡的具体经营模式上有一定差异,但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即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卡经营体制。
来自国内顶尖的信用卡门户网站“我爱卡”公司和专业调查公司易观国际的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的信用卡发卡量达到9976万张,用户规模为3177万。今天在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10个人里头有4个有信用卡,而且这些持卡者中一半以上都有2至3张信用卡。
然而跟美国5亿张信用卡的巨大数量相比,再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总数,中国的信用卡渗透率仍然非常低。麦肯锡公司在2007年9月份发行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13年,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能够为银行和其他相关机构带来130亿元的利润。
是的,信用卡正在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在增长,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 。 想看书来
信用卡——飞入寻常百姓家(2)
除了购物外,年轻人喜欢用信用卡去旅行、提现、预订宾馆、或分期付款。
在北京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北大毕业生谢宁现在就是“爱卡一族”。他的钱包里有4张信用卡。“有了卡就应该物尽其用。”他钱包里每次只放不超过100元的现金。
在消费观念上,谢宁和其他中国年轻人一样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2008年6月,他利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提供的优惠服务去香港转了一圈,仅仅花了2099元就享受了北京至香港的往返机票和3个晚上的四星级酒店服务。2007年,他也是用这张卡的打折服务去了一趟三亚,享受了长达5天的海滨假期。
“当代中国年轻人和他们父辈的观念已经很不一样了。对他们来说,今天花明天的钱已经是一种时尚。”AC尼尔森调查公司负责金融服务调查的贝加?恩如是说。2007年,尼尔森公司调查了来自18个城市的万名消费者。结果显示,介于18岁到24岁之间的年轻人使用信用卡最频繁。
机遇和挑战
自2003年起,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各大银行摩拳擦掌,竞相开拓自己的信用卡用户市场。
为了吸引客户,许多银行纷纷为办卡人提供现金优惠,并赠送小礼物。同时,银行还与商店、航空公司、旅馆和大学合作,为办卡人提供各种各样的联合优惠。
在激烈的竞争下,信用卡的种类和用途也日益增多。现在已出现了为专门人群设计的卡片,如针对女性消费者、商人、学生、体育爱好者或者音乐爱好者而设计的信用卡。此外,除了普通的双币种信用卡外,还有金卡、白金卡、无限卡等针对较高端和顶极客户的卡片。
另外,一些卡还有特殊的用途,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石油联手推出的牡丹中油卡。此卡以牡丹国际信用卡为载体,汇聚了中国石油和工行双方的资源优势,集牡丹卡金融服务功能与中国石油会员卡功能于一身,顾客持该卡在中国石油加油零售网点的工行POS机上刷卡加油还可以享受1%的优惠。
信用卡的外观设计也越来越别出心裁。有卡通图案,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图案,最近甚至还出现了异形卡。
随着中国人的口袋日益鼓胀,信用卡的发展前景也日益光明。但是,中国的大多数银行却无法在信用卡业务上赚钱。因为尽管银行发了很多卡片,但是许多持卡人却很少使用它们。
“我爱卡”公司和易观国际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信用卡的活卡率为20%~40%,其余的全部为“睡眠卡”。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传统的重储蓄观念还是很强。麦肯锡的报告显示,94%的中国人习惯在银行开始收取利息之前还掉信用卡里的欠款。
另一方面,尽管信用卡日益普及,但是信用卡受理市场尚有待发展。除了在商场、大型超市、餐馆之外,较小一点的市场和商户还是无法受理信用卡。
然而,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潜力和巨大的利润空间还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旅游市场的火暴和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日益升级,中国人对新生活方式的追求必将带动信用卡市场的壮大。
目前在所有中资银行中,只有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是赢利的。招行发行的信用卡占中国信用卡市场的35%。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也有望在这块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2008年5月,东亚银行成为首家在中国大陆发行借记卡的海外银行。东亚银行称有望在2008年年底发行自己的信用卡。无疑,在中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广大消费者。
张冉/文
时尚变迁
20世纪70年代,当中国人的衣装还停留在蓝灰色的中山装时,法国服装大师皮尔?卡丹已经把他的目标锁定到了北京。
1979年4月,新中国首次时装表演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与卡丹先生一同来访的不仅有几十套服装作品,还有20多位来自法国和日本的模特。演出现场的入场券被严格控制,只限于外贸界与服装界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参与“内部观摩”。在临时搭建的“T”台上,男女模特彼此眉目传情,勾肩搭背,表现出当时被中国人视为很不得体的亲密。
据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的描述,当时细心的中国人在后台更衣处扯了一块大篷布,把房间一分为二,因为模特有男有女,表演过程中要经常换服装,男女混杂有诸多不便。但是卡丹先生却固执地要把篷布撤掉,“我们一直是男女模特在一个房间里换衣服,这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作为设计师,要像外科医生一样,了解我的模特的形体”。中方的接待人员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听从了大师的意见,但这个细节作为“纪律”绝对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那场秀为蠢蠢欲动的中国服装界人士带来了一缕清风。但是当时现场的观众中几乎没有人敢想象中国人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穿上“设计大胆的洋品牌”。
时光流逝,转眼间到了1990年,勇气可嘉的卡丹先生开始寻找中国合作伙伴。一家天津的服装加工厂引起了他的注意。成立于1987年的天津津达制衣有限公司是天津纺织集团、香港中信集团与意大利GFT集团共同建立的一个合资企业,主要为CK等世界主要品牌做代工生产。而GFT集团当时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服装生产商、营销商和分销商,它在全球设有9个加工厂(不包括其在意大利本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