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要善于培养彼此的情感沟通能力。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努力:对对方的优点,能及时肯定赞美;对对方为自己的付出,能及时表达感激;对双方发生的误会,能及时沟通化解;对对方的困难应及时发现,并给予支持。语言虽然是沟通情感的重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的方法。父亲和儿子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比如,父亲用眼神鼓励儿子,就会传达给孩子很强的力量感;儿子默默地为父亲倒杯水,父亲就能感觉到来自儿子的关心。多在非言语行为上做努力,对父子之间情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专家李玲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见异思迁”治心病
据一些临床精神专科医生分析,丧偶是女性一生中遭受精神打击最大的事件。而更年期女性则是其中的“重灾区”,因为更年期女性当中大约有1/3的人本来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丧偶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此,专家建议,家属和朋友要尽量打破她们原有的生活模式,使其脱离原来的环境,转移注意力,带她们到外面的世界感受新鲜的人生,这种办法简称为“见异思迁”。
北京精神卫生保健所副主任医师王振铎告诉记者,几乎每个更年期丧偶的女性都会不同程度产生心因性反应,熟悉的环境是诱发心因性反应最主要的因素。相当一部分女性在丧偶之后可以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摆脱心因性反应的困扰,重获新生。但是,还是有一些视野比较小、知识层面比较低以及社交面相对较小的女性不愿意向亲戚朋友倾诉丧偶的痛苦,有的人甚至自己惩罚自己,宁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号啕大哭、闭门思过,沉重的精神负担使得她们一蹶不振。
如果丧偶者陷入旧环境不能自拔,这种心因性反应不但不能消除,而且一旦持续6个月以上,就有可能从一种心理问题转变成为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抑郁症。值得说明的是,抑郁症不能仅通过咨询心理医生来治疗,因为这是一种慢性病,首次发作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足量用药,尽可能完全治好,否则如果复发,有可能终身服药。由此可见,亲戚朋友如果任凭丧偶者一意孤行,等过了6个月再帮她换环境,就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为此,王振铎建议,丧偶者的亲戚朋友最好及时将她带出原来的居所,到各个亲属家转一转、走一走,最好到远离城市的乡村和其他陌生的城市。如果再利用这个机会介绍给她一些新朋友,还可以帮助她掌握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像学习一些全新健康理念,了解全新健身方法等等。大多数被人认为是天塌地陷的事情,在心理科和精神科医生看来只不过是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常规事件,如果周围的亲属实在说服不了丧偶者,可以亲自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进行咨询,请医生出出主意,或许医生提供的一些小技巧和小办法能解决大问题。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李海清
支持专家: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副主任医师王振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老”患者要心身同治
“三老”患者是指“老板”(对机关领导的昵称)、老总(企业家)和老师(知识分子),这3种人士承受的社会压力比别人大,绝大多数处于亚健康和心身疾病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心理症状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烦躁易怒、紧张、焦虑、恐惧、遇事总往坏处想和记忆力减退等。同时又具有躯体症状,如疲乏、头晕、头涨、头痛、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腹胀、口中异味、便秘、便稀、心慌气短、胸闷憋气、背痛、腰痛、尿频尿急、*减退等。但是做血压、心电图等理化检查往往正常,不能诊断成西医疾病。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神经性头痛等。它分为功能性心身疾病和器质性心身疾病两种,前者如心脏神经症,后者如脑梗塞。
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需要采用心身医学的心身并治原则,即“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采用中药加心理治疗的方法,使人心安不惧、心平气和、脏腑和谐,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
由于这些患者多是脑力劳动者,他们长期劳心劳神过度,不仅会出现失眠、抑郁、烦躁、焦虑等心理症状,还会同时出现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黏滞血症、肥胖、冠心病、胆结石、胆囊炎、脂肪肝、胃肠功能紊乱、脑供血障碍、脑动脉硬化等多器官躯体疾病。多种疾病并存一身,西医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中医心身医学采用心身整体综合治疗,着重抓主要病症治疗,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就是“三老”患者要到中医心身科辨证论治的优势所在。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专家赵志付
揭开催眠术的神秘面纱
提起催眠术,不少人会感到神秘莫测,其实,这主要是人们对这种现象不甚了解,加上有些人将催眠术吹得神乎其神的关系。
其实,催眠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当一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一活动时,由于精神的高度集中,以致对外周环境的事物一无所知。这种*状态就属于催眠的一种形式。
当然,作为起治疗作用的催眠术并不是像母亲为婴儿催眠那样使被催眠者入睡,而是使他们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这样,被催眠者与催眠师之间仍然保持着联系,使被催眠者按照催眠师的指令去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催眠的过程中,催眠师用语言不断地对被催眠者进行暗示。如果被催眠者与催眠师密切合作,相信这些暗示性语言,转而就会用这些语言暗示自己,变成自我暗示,从而慢慢地就进入了催眠状态。因此,从本质上说,所有的催眠都是建立在自我暗示的基础上,均属于自我催眠。
催眠术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治疗疾病、减轻疼痛。人类社会先有巫后有医。巫师经常运用催眠术的技巧来消除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和彷徨所产生的焦虑,并增强安全感。18世纪维也纳医生麦斯默创造了一种轰动欧洲的“磁气”疗法,让磁铁里的“磁气”流过病人身体而治愈了许许多多病人。后来才知道,这根本不是磁气的作用,而是暗示所起的作用。
同样,某些气功也是通过这种心理作用而达到治病的效果的。大凡练功者在练功之前对气功必然有所相信,相信此种功法的效力。这其实是自我暗示的第一步。
练功之时,练功者在气功师反复不断的言语暗示下,心里也不断地默念“要进入状态”,也就是不断地给自己施加暗示,有意地使自己进入气功状态,于是乎或快或慢地进入了催眠状态,产生了飘飘然的感觉。在这种催眠状态下,暗示性更高了,产生了“我的病好多了”或者“我的病完全好了”的信念。那种盼望治愈的愿望,此时此刻似乎变成了现实,收功之后自然感到格外的轻松舒适。
在这种催眠状态下,不少病人将平时憋闷在心里、没有机会和条件发泄的情绪,通过喊叫哭闹或狂奔乱跳,得以尽情地抒发排遣。压抑在内心的郁闷和愤懑发泄出来,也能使病痛减轻。这种发作的产生过程及形式,与癔症发作大体相同。
也许有些容易进入这种状态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自己在某些专业方面能力很强,且颇有造诣,不属于那种暗示性强的人。是的,我们不否认他们在自己专业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能力和成就。但是,研究表明,一个在业务上判断能力很强的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却不是那么有主见,他们也可能在一种特定的气氛中,由他人暗示加上自我暗示而进入被催眠状态。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授杨华渝
。。
精神病:越病越“休”只会越“休”越病
精神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甚至亲友、邻居、同事和朋友的工作和生活。一个人一旦患上精神病,单位往往主张一“休”了事,长“休”不止。这样便形成一个怪圈:精神病→住院→病休→生活工作能力减退→环境适应不良→生活中应激事件刺激→精神病反复发作。周而复始,陷入越病越“休”、越“休”越病的怪圈。
对于躯体疾病,适当地休息、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是完全必要的,但精神疾病的主要矛盾并非身体虚弱。其早期表现为异常的精神活动,后期表现为社会功能的退化。长期住院或在家长期病休导致很多恶果:1)丧失与社会环境的接触,使患者难以获取外界信息;2)终日无所事事,患者感到生活没有寄托,沉湎于病态的思考之中;3)使患者的工作能力退化,失去或减少经济收入;4)失去与朋友、同事、亲友的情感联系,感到孤独;5)觉得自己是社会和家庭的包袱,感到自卑、自责,有的因此而自暴自弃,甚至自杀;6)失去社会和家庭最起码的尊重,影响婚姻和家庭职能;7)导致更高的疾病复发率,等等。
客观地讲,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不宜坚持上班,也不可能正常上班,症状控制后短期休息也是必要的,但长期休息是不可取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劳动就是治疗,娱乐也是治疗。精神病患者坚持工作和学习,其意义超过了工作本身。而且随着精神药物研究的进展,精神病的治疗效果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曾住本院的多位病人在国外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精神病人就是“废人”的观念应予以纠正和改变。
作者:湖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教授王高华
。。
拉个“圆环”治自卑
游戏对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尤其在治疗小儿精神分裂、癔病等精神疾患方面又有多大呢?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梁月竹说,小孩的本*玩,将治疗融入游戏之中,有辅助治疗精神疾患的作用。
梁主任列举了一个游戏:由一位医生充当指挥者,先让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环,并要求每个人都记住自己右边的人。之后,指挥者告诉小朋友们,你们可以自由活动了,但不要走得太远。于是,小朋友们就四散走开了,有的人紧跑两步,有的人互相嬉笑。1分钟后,指挥者大喊一声:“停!”十几名小朋友就像士兵听到军令一样,立刻停在原地不动。
这时,指挥者要求小朋友们在这个杂乱的环境中找到刚才站在自己右边的那个人,找到以后,要站在原地不动,用自己的右手拉住那个人的手。同时,被拉手的人也要看一看拉自己的人是不是刚才站在自己左边的人。当每个小朋友都拉到刚才站在自己右边的人的手时,大家就又连起来了,只是这一次由于大家的位置并不在一条线上,重新组成的圆圈就不像刚才那样顺畅,有的地方弯曲,有的地方凸凹。
指挥者又一次发号口令:“请大家要想办法恢复刚才那种顺畅的圆环。”于是,小朋友们就开始想办法,有的人向前迈步,有的人向后退,有的人左右移动。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这个弯曲的圆圈又变成了当初那个顺畅的圆环了。
游戏结束后,这些患有精神分裂症、情感病、癔病、情绪障碍、抽动秽语等疾病的小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医生问大家:“当你们心里想不开的时候,还会那么为难吗?”一名小朋友说:“不会了,想想这个游戏就会受到启发。”另一名小朋友表示:“只要努力,我就能把事情做好。”
梁主任说,这是一个通过潜意识层面来影响大家心态的游戏,游戏通过把一个杂乱无章的圆圈捋顺成一个规矩的圆环。游戏过程告诉参与者,不管刚才的局面多么混乱,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克服。游戏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此达到一种辅助治疗的效果。因为,一些康复期的患者往往会有自卑感,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的疾病不能恢复正常,这时就需要鼓励他们,通过这个游戏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作者:王辉
支持专家: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梁月竹
。 想看书来
3成抑郁症患者被躯体症状掩盖
在中国医师协会惠氏杯首届杰出精神科医师奖评选表彰活动现场,来自美国纽约大学Norman Sus*an教授就抑郁症、焦虑症临床治愈的治疗策略做了专场报告,并接受了健康时报记者的采访。
Sus*an教授认为,有3成的抑郁症患者在获得恰当的诊断之前,已有5年以上躯体症状,而未获得适当诊断的患者经常因为其躯体症状而频繁就医,但疗效并不明显。Sus*an教授列举了抑郁症的情绪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