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年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用一生都没有证明出来的数学难题,就叫它是“哥德巴赫猜想”,从此,陈景润象磁石一般被“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住了。1953年,他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并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为了解开“哥德巴赫猜想”,他利用这段时间,除了系统学习数学专著外,为了更直接掌握外国信息,在英语基础上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经过刻苦钻研,1965年,他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篇论文震动世界数学界,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称他的成果为“陈氏定理”。为了这个成果,他光是计算用的草纸就装了几麻袋,中国的数学家们这样说:“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
对于勤奋者,高山无所惧;对于懒惰者,小沟难迈过。古人说:“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有一个人生规律叫做:“少年无聊,中年无事,老年无奈。”还有的说:“少年处不得顺境,中年处不得闲境,老年处不得逆境。”也有人说:“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人生如果不想虚度,如果还想做出一番成就来,就必须走在勤奋的路上。那些贪图安逸、不想勤奋的人,只能安乐一时,注定要痛苦一辈子。
“不懈怠、不停留、不空论、不恋功”,被称为成功的“四不原则”,也是有作为的人的行为规范。如果一生都坚持它,定会有大成。“安逸使人堕落,困厄成全天才,阴晦易生光明,污染孕育洁净。”勤奋是一副良药,吃起来有些苦,却能驱除人生的疾病;勤奋是一付梯子,爬上去有些累,却可以把你送上顶峰;勤奋是一条路,虽然很漫长,却可以把你引向理想的远方。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节 有为才有位
在这个世界上,“谁要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个奴隶。”
人在20岁时,常顾虑别人的想法;40岁时,常常不理会别人的想法;到了60岁时,这才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在乎过我们。比尔&;#8226;盖茨曾说:“成功是你的人格资本,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要有所成就。”
人有三大渴望:一是获得容纳和接受,二是获得承认,三是受人重视。要达到这三大渴望,就要有一个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有一个令人崇敬的品位,有一个成功的事业,或者还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名气,等等。然而,这一切的得来都是靠自己的作为,也就是说,没有作就没有为,要想有为,必然先有作。奥里森&;#8226;马登曾说:“机会在于自己。真正的成功,必定是自我的演化,自我的呈现,自我的表达。”
有作为就会有机遇,有机遇就会有成功。在我国古代,各朝代的开国君臣无不是通过自己的作为而获取地位和功名的。大禹因治水有方,又通过治水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和雄才大略,并有公而忘私的品德,得到舜的欣赏和信任,并把帝位传给了他;汉高祖刘邦因有驭人之才,得到了陈平、张良、萧何、韩信等文臣武将的帮助,在项羽的压制之下强大起来,又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三国时的刘备,在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的帮助下,从两家天下里又争得一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格局;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有治国之才,尽管曾为争帝位射杀过齐桓公,但在鲍叔牙的保荐下,仍被齐桓公拜为宰相,他不负所托,将病弱的齐国治理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唐朝初期的魏征曾在太子李建成门下当幕僚,在太子之争中,曾建议李建成杀死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了皇帝,因魏征有雄才大略,又敢于直言,李世民不但没杀他,还给了他高官做,并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几个大臣之一;还有包拯无私无畏为民伸冤;海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赏罚为能。”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有作为,就会有成就,就会有地位。秦王嬴政统一中国,成为中国第一位称为皇帝的君主;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张骞出使西域;郑和六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岳飞抗金;郑成功收复台湾;尤其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及时拨乱反正,结束*,实行改革开放,把中国带进了小康社会,用30年走完了外国用二、三百年所走的路,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人们对他们的爱戴,不完全是他们的地位和身份,而是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巨大贡献,是他们的卓越成就。
伟人改变环境,能人利用环境,凡人适应环境,庸人屈服环境。一个人的作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老子、孔子、孟子等当时的境况并不怎么好,但他们孜孜不倦地启迪人们的心灵,传播儒家思想,创建自己的理论思想,让中华民族的万代子孙受益,后人对他们的尊崇胜于帝王将相,并且千古流芳;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通过不朽的诗篇而青史留名,后人可能记不清皇帝的名字,但对他们的名字烂熟于胸,就连未入学的孩子也能背诵几首他们的诗文。
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在终点上就见出了差距。吴海、马陆、路丘3个人是大学同学。2007年一同毕业,又一同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一年后,他们的大学老师来看望他们,却发现三个人有很大差距:吴海当上经理助理,工资5000元;马陆当上了办公室主任,工资是3500元;路丘是一名普通职员,工资是1500元。老师有很大疑惑,找到企业经理问其中原因。这位经理没有正面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把三个人同时找来,同时向他们下达一个任务指令,让他们去港口调查一个货船的货物情况。2个小时后,路丘回来汇报,说港口有一个朋友,可以帮助他了解,明天就会有结果;马陆也回来汇报:货船装的是皮毛制品,并汇报了数量和品质;最后是吴海回来汇报,不仅汇报了皮毛数量、品质,又汇报了其它有价值的货物以及价格等。看到这一切,老师恍然大悟。这三个学生今天的差距不就是“作为”上的差距吗?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努力一分获得。”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成功总是青睐那些肯于付出、敢于作为的人。学生通过刻苦学习,考取理想的院校,并获得理想的工作;不甘于平庸的人通过特别的努力,获取事业的成功。改革开放后,农民企业家如雨后春笋遍布各地,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创业史,都有一把辛酸泪,但他们成功了,从此告别了贫穷,改变了命运。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称为“中国第一打工仔”的刘延林,从怀揣9元2角钱外出打工,到后来资产过亿元,他曾在瓦厂、砖厂打过工,贩过猪。1990年注册了“川惠实业公司”,1992年又发展为“川惠实业发展公司”,经营项目涉及房地产、建筑材料、汽车修配、旅馆、高科技产品开发等,从14岁第一次出门打工,14年后他28岁时就跨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苦是乐的种子,乐是苦的根苗。”“肯吃苦的人苦一阵子,不肯吃苦的人苦一辈子。”凡是有成就、有地位的人无不是从吃苦开始的。南存辉,昔日温州城的修鞋匠,几经拼搏,现已成为资产过亿元的年轻富豪,连续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他13岁时因父亲有病而辍学回家,担负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他靠借钱办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可是一个月下来仅赚了35元钱,与他合伙的人一看没前景,纷纷地走了。但他却从这35元的利润看到了希望,他独自一人坚持了下来。1984年,情况有了转机,他又投资5万元办起了“乐清县求精开关厂”,1991年将原厂解体,办起了“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1994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低压电器行业第一个企业集团。目前,他已拥有资产超过30亿元,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仅年上交税金就达5亿元。看着今天腰缠万贯的南存辉,谁还能想像出他就是当年的修鞋匠呢?
平凡是生命的常态,牛顿毕竟是几个世纪才有一个。平凡并不可耻,但人不能平庸,一切不平凡的业绩都出于平凡,而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所谓的成功,并不都是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也并不是都成为省长、部长,成为亿万富翁。任何成功都是从平凡的小事中开始的。“在别人的经验上有所领悟,是一种智慧;在自己的挫折上有所改进,是一种进步;在创新的道路上有所坚持,是一种成功。”
“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若想获得别人的承认和尊敬,必先成就自我;成就自我,必先有所作为。“只有启程,才能达到目的;只有拼搏,才能获得成功;只有播种,才能得到收获;只有奋斗,才能品味人生。”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为之有道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何为道?道即是规律,是途径,是诀窍。
“盗亦有道,”各行其道。世上有万物,万物各有生存之道,失其道,便失去了生存的机会。认识并掌握人生之道,便会为人生插上腾飞的双翅,“道”是道路,更是道理,需要认识,更需要去走,比如:“真理是闪光的宝石,理想是生活的灯塔,奋斗是事业的大门,毅力是成功的通途,天才是智慧的结晶,时间是生命的心脏,学习是求知的钥匙,思索是开拓的犁铧,勤奋是成才的秘诀,谦逊是奋进的风帆。”这些都是人生之“道”。
香港有一个寺院,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会道者,一线藕丝牵大象;下联是:“盲修人,千钧铁棒打苍蝇。”意思是各行各业都有其道,会门道的人能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不懂门道的人只能用蛮力,费力而无功,或者是事倍而功半。
“车损轮,则无以行;舟无楫,则无以济;国乏贤,则无以理。”意思说,车没有车轮,就无法行走;船没有舵,就行不了船;国家没有贤良的人才,就无法治理,讲的都是“道”。一个人若想有所作为,仅有决心和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懂得如何作为,怎样作为,巧于作为,既懂得作为之道,才有成功的可能。
“百智之首,知人为上;百谋之尊,知时为先;预知成败,功业可立。”作为要有作为的智慧,作为要有作为的韬略,没有智慧和韬略的人,既使作了也会无为。
人生之“道”千万种,归纳起来至少有九大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节、勤于学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无论你有多大志向,没有才能是无法实现的,而才能不经过刻苦学习是无法获得的。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机会太多了,可是自己不会的也太多了,所以一个个的机会又都溜走了。
有一付对联写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道出了家业长久的真谛。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因为工作和学习忙得要死的人,另一种是因为缺少知识和技能找不到工作的人。因为现实的社会已不断给了我们警示:“知识和技能才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生享用不尽的资产,知识才是最可靠的财富。”
“森林之外另有参天大树,学府之外不乏栋梁之材”“虚心是学问的向导,恒心是学问的保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越忙的人越愿意学习,知识越多的人越愿意学习”。这是因为忙的人更懂得知识的重要,知识多的人更能看清自己知识的不足,对知识的渴望越强烈。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门徒们说:“我惟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么。”
人生有“三比”: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人生有“三悲”:良师不学、良友不交、良机不握。人生有“三宝”:终身学习、终身运动、终身反省。“学习点点滴滴,成长一日千里,”“学者如禾如稻,不学如蒿如草,”“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因此,有人总结说:“少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