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位留学生的留学指南:家有留学生-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九成中国家长望子留洋 超五成青睐美国
在进入正文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篇新闻报道。
  随着国外大学、高中纷纷来华招生,出国留学开始变成中国家庭餐桌上重要的议题,尤其是高中后出国渐成主流。中新社上海2010年12月3日电,英孚教育与某门户网站教育频道3日于此间披露的国内顶尖高中、大学留学调查结果显示,86%的受访家长表示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其中,最大的动力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拓展眼界。
  记者注意到,在留学准备上,中国家长们普遍缺乏行动力和明确计划。对于国外高中、大学的学制,近五成的受访家长表示“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仅有8%的家长表示“非常了解”;对于如何申请学校,19%的家长表示“完全不了解”,约73%的家长表示“不太了解”或“了解一些”;高达74%的家长不知道申请留学英美大学需完成大学预科课程。
  美国大学校园宁静幽雅调查还显示,年轻父母对子女留学有更早规划,也比较了解国外留学考试和学制。孩子尚在10岁以下的父母普遍认为,留学准备应从幼儿园或是小学开始。相比较而言,子女已经18岁以上的“资深”父母们意识相对落后。
  我的全家福,2007年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在留学目的地国家中,美国显然是最受青睐的。调查中,计有51%的家长表示考虑送子赴美,紧随其后的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仅有7%的家长表示考虑送孩子去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留学。
  据介绍,此次调查共有超过3100名家长参加,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人数占31%。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12月4日)
   。。

开篇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1)
朋友们常常问我这样的问题
  ——要不要让孩子去留学?
  ——去哪个国家留学?
  ——什么时候去留学最合适?
  而且,所有的他们都希望我能给出坚定而准确的答案。
  当年,自己要出去的时候,从没有这么深刻地想过,决定似乎是在一刹那间做出的,实际上,这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同事、朋友问我的问题,却让我越来越不敢掉以轻心地去回答。
  回国几年了,萦绕在心中的种种感受仍然久久难以拂去。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常常有人问我:“要不要让孩子去留学?”
  这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蛊惑人心的话一直以来深入人心。
  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前景……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他们来说,或者短暂出过国,走马观花,感觉全在表面;或者从未踏出国门一步,国外完全是个未知的世界,是个谜,太遥远了,甚至缺少基本的认识;纷繁复杂的种种信息,潮水般眩晕地涌来,难以取舍,任何看似真实的说法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
  这一步迈不迈出去,太重要了,关乎自己和自己唯一孩子的终身幸福与否,以及永远的后悔与否。
  其实,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
  在我回国的当年,正赶上儿子高考,结果成绩并不理想,“一本”略低,“二本”又偏高,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后来考上了深圳大学法学院,也是一个很好的大学。但是,我一直在自责,如果我没有偏偏在儿子高考前出国,如果我在儿子身边能多盯一盯,多说一说,也许……当然,这种假设永远是不会再有结果的。
  最后,我还是让我的儿子出国了,这的确是我做的主,似乎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征求儿子的意见。
  现在看来这样是有问题的,当时只是考虑不想让儿子在高考时分心,忘了孩子也是个绝对不可或缺的、独立决策的主体。
  在儿子美国留学的第一年中,经历了很不适应的阶段,那段时间,他经常抱怨:“都是你们让我出国的,我一点准备都没有。”甚至到了举步维艰、差一点放弃留学的地步。由此看来,决定孩子是否留学,事先沟通非常必要,一定要孩子参与全部决策和努力的过程,让孩子有个心理适应期和准备期。的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出国留学的。
  像是要弥补什么,而且费尽了周折,仅签证就One More了4次,几乎就要在放弃的时候,通过了。这样,我和儿子成了美国UTA(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校友。
  在孩子是否出国的问题上,我是考虑的比较多的。尽管这样的问题我思考了十多年,至今我也无法评判现在的决定的价值和正确与否,若要验证,往往需要十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事实上,即便是你的孩子高中毕业、大学毕业要出去,但是他们还是个孩子,更遑论年龄更小的孩子要踏上留学的漫漫旅途,这个时候的决策权几乎全在我们父母,我们都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走错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
  因此,我特别理解反复问我这个问题的父母们。
  UTA,地处美国的第二大州——德克萨斯州(面积仅次于阿拉斯加),是老、小布什的老家,这是中国人熟悉的。
  如今我的儿子已是UTA商学院大四的学生了,这4年多来,他经历了比我更复杂、更曲折、更艰难的心路历程,折磨、砺炼着儿子和他的父母,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开篇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2)
我有着所有中国父母一样的情结,一辈子一个儿子或女儿,总是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孩子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在这方面我甚至比大多数父母心情更迫切。
  回想起来,应该说我个人的留学情结源于我第一次出国。那应该是1993年的下半年,第一次跨出国门到的是香港。那时香港尚未回归,就像是一位傲慢的贵妇,充满神秘和未知。而对我来说,那种初出茅庐的震撼,至今仍难以忘怀。
  很幸运的是紧跟着我又到了美国,到了加拿大,极大地丰富了我难以言表的感受。
  那次去美国是为了举办“开放的中国”系列巡回展览,是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走出去的宣传、推介活动。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洛杉矶,当美方展览承办商看了我们的初步布展后,表示“中国味”不够,对美国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我当时感到很有趣,特别想看看美国人究竟会如何理解、认可和增加“中国味”的。
  他们找来了一家有中国人参与的展览公司,于是加大红、加金粉、加荷花,喜气洋洋的,这就是他们的理解,简单而实用。美国人满意了,那家展商也就高兴了。
  闲下来,我一边看展览公司的一对上海籍母女在按照美方的意图实施增加“中国味”的工作,一边和她们“中国”、“美国”地聊着天。她们是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再到美国的中国人和她们的后代。
  几十年过去了,母亲老了,三个女儿大了,唯有最小的女儿老大不小的还待字闺中,成了心病。也许那时的洛杉矶还没有太多合适的中国人,也许是老太太“病”急了乱投医,满腔热情地问我愿不愿意见见她的小女儿。
  当然,这仅仅是一段小插曲。但是那次美国之行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惊讶和感慨,像是长期被压在水下面猛地一露头,才发现原来世上还竟有这般天地!
  回国后也常想,出国留学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事情,不过那时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随着年龄的岁岁增长,这个梦想好像很遥远、很遥远的,不经意间却发现,这颗种子实际上已经被深深地植入了心中!
  以致十多年后,我一下子有了留学的机会,尽管同时还有其他的、很多人都认为更好的选择,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留学去!
  后来回国后,无论经历过怎样患得患失的心路历程,但我依然坚信,即便时光回流,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坚持最初的选择。
  回到前面那三个问题上,能提出这三个问题的父母,实际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已经很深了,他们需要一个貌似权威的人来鼓励和证实他们的想法。我接触过一些中介机构,这个时候,可能一个从未走出过国门、刚刚毕业、连自己工作都朝不保夕的大学生,如能煞有介事、巧舌如簧地煽动一番,都会让我们的父母在是否让自己孩子出国的抉择上,跨出实质性的一步,遑论正确与否。
  没错,我也赞同,如果是条件具备,应该放孩子出去。
  我现在就可以回答前两个问题:
  ——应该让孩子留学去!
  ——最好还是去美国吧!
  但是,这个“条件”所包含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孩子自身的条件: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甚至忍耐寂寞的能力。简单地说,Q+I,即智商+情商,情商有时显得更重要。这是个“非典型”性答案。
  或者准确地说,这不是答案,而是一个命题,因为还有很多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希望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是能以我亲身的经历、体验给这个命题以全面的阐述。 。。

开篇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3)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经济基础。除非你的孩子特别优秀,否则美国人的奖学金并不是特别容易拿的,尤其是现在,全世界都认为中国人最有钱,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这么认为。
  每年20万元人民币左右吧,基本上能让孩子在一般等级的大学 “体面”地学习和生活,不太穷也没法奢侈。
  我听说“穷”一些的孩子一般还能学得好一点;太富了,倒很难说。
  当然,你千万别指望现在的孩子会像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早期出国留学的师叔、师伯们一样,去过那种难以想象的苦行僧般的留学生活,似乎也没那个必要了。何必呢,不然国内现在也挺好的,什么时候想开洋荤了,出去玩玩也不难。不过,我也真的听过、见过超富的留学子弟,提着密码箱,几万、几十万美元的现金,买房、买车,把老美都弄傻了,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现金)。估计这一般人也比不了,也就不在讨论之列了。
  我有一对过去在国内是同事的美国朋友——老赵夫妻,他们很早就远赴美国了,那时他们很年轻。我去留学时,多方联系,巧得很,老赵一家十多年辗转美国多地后,就在离UTA只有十几英里路程的湖畔小区中扎了根。联系上后,常常到他家蹭饭,我们处得特别好,过年在他家里看的“春晚”……他们夫妻的留学经历,很有代表性,我们的来往和体会,容我下面慢慢道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老赵两口子放弃了即便是现在看来也很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很突然的就赴美留学了。那时我们不是很熟,没问过为什么。后来熟得到了能磕头拜把子的地步了,也没问,觉得能理解了。
  有时回忆起来,最让他们两口子感慨的是,来美国到了学校后,两人浑身上下只有100美元的现金,当时黑市上值1000多元人民币,算是笔巨款了。想想我那时的月收入也就是575元人民币,就这100美元,还是老赵一家兄弟几个给凑的。
  他们两口子见了教授,摊开手掌,就100美元。那时中国人穷,和现在中国人的“富”一样出名。碰到这样的中国穷学生,想必教授并不吃惊,安排住进教会,基本的吃住无忧,等奖学金。
  当年几箱子春夏秋冬的衣服倒是带足了,以至于十多年后的现在,一些衣服仍然在穿。那时的100美元在美国能干什么,基本的吃或住你只选一样,大概能过半个多月,他们自嘲:真不知怎么过来的!的确,我也没法想象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我们再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是否要出国留学,尽管可能你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我还是要坚定地告诉你:
  有机会一定要去,没有机会就想办法创造机会。
  如果你是40~50岁的人,这个岁数,你的儿子、女儿正好应该到了面临留学抉择的时候。
  如果你经历了当年恢复高考的激动和振奋,如果你经过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拼搏……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的高考,那一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是4%,而不是现在扩招后城市中普遍的70%~80%,甚至更高。大学生乌泱乌泱的,有点像民国后期的金圆券,都贬得“毛”了。
  现在如果开个同学会什么的,回头看看,当年我们这一辈的小学、中学同学,现在差别在哪里,好像就是在于当初上没上过大学,这似乎是个分水岭。再向今后看,20年后,你的孩子与他们的同学的区别又会在哪里?可能就是留没有留过学。书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