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3年后,好莱坞开始克服它的危机,美国电影院的观众人次逐渐回升。但影片的产量始终稳定在每年180部左右,其中西部片数量如此之少,以致人们在意大利、西班牙甚至德国伪造赝品。
另一方面,纽约学派又开始兴旺起来,不久显得很有希望。这个学派在艰难的岁月里曾衰落不振。1950年后,由于莫里斯·恩格尔与埃德加·阿什利摄制的《小逃亡者》一片而重新在国际上取得重要的地位,该片描述一个在大都市里迷路的小男孩的简单普通的故事。在摄制那部引人入胜的《结婚与孩子》时(描写一个照相师的经历),他们手提轻便摄影机,在街上拍摄实景,然后配上一条同步的磁带录音和一个不发出任何音响的机械。这种技术后来又被理查德·李柯克使用并加以改进。
在纽约学派的老导演中,西德尼·梅耶斯摄制了一部尖锐辛辣的《凶恶的眼睛》,片中有一些惊心动魄的纪录美国生活某些方面的镜头;利奥·赫尔维兹则在他那部描写纽约港口的色彩绚丽而节奏故意缓慢的电影诗《在水边》中,重视了华尔特·惠特曼①的格调。①美国诗人(1819—1892)。——译者。
在崛起的纽约学派新一代导演中,最早的是罗戈辛,他在《回到非洲》一片之前曾导演了《在鲍厄里》,描写那些“被遗忘的人们”,即失业者与流浪汉。约翰·卡萨维茨在《影子》一片中通过对一个黑人和混血种家庭的生活的描写,触及到种族问题,片中有一部分角色是由年青的戏剧演员即兴演出的。雪利·克拉克在《接头站》一片中改编了先锋派的一部话剧,强烈而真实地描写了那些吸毒者的生活环境。
1960年后,独立制作的影片日见增多。阿道尔夫·梅卡斯(《电影文化》杂志的创办人的弟弟)采用荒谬的情节和麦克·塞纳特式的演技,拍了那部惊人的《群山颂》,其主题思想和菲利普·考夫曼与本杰明·马纳斯特在芝加哥拍摄的《金碑酒杯》很相近似。弗兰克·佩里在《大卫与丽莎》一片中灌注了很大的心血与热情,这是一部描写两个患精神病的青年之间的爱情的影片。少数民族在纽约的生活也得到了反映,里克·卡里尔的影片《城市里的陌生人》以波多黎各人为描写对象,萨拉菲安的影片《安迪》则描写亚美尼亚人。
理查德·李柯克是一个摄制组(包括罗伯特·L.德鲁、D.A.彭纳培克、阿尔伯特·梅斯尔斯、格雷戈里·舒克等人)的成员,曾在弗拉哈迪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一片中担任摄影师,他不断改进一个同时录音的16毫米影片摄影机,用它接连拍了《初选》(描写肯尼迪和汉弗莱为争夺总统提名的斗争)、《肯尼亚1961年》、《埃迪·萨克斯在印第安纳波利斯》(描写一个汽车竞赛选手的遭遇),尤其是《不要美国佬》这部在拉丁美洲拍摄的优秀纪录片。这些为《时代》杂志和《生活》杂志摄制的电视片,由于它们“活动的摄影机”,为纪录片艺术带来了一个真正的革命。在他们的摄制组解散之后,李柯克和梅斯尔斯继续摄制各自的影片,这些影片虽然各不相同,却都属于“直接电影”的范畴。
英国
1950年后,一些年轻的电影工作者以影评家林德赛·安德森为中心,组成一个名叫“自由电影”的团体。他们在新的基础上采用了格里尔逊的纪录片风格;他们批评了格里尔逊所用的方法,企图完全独立地摄制反映英国人民生活的短片。另外,他们还和“愤怒的青年”这一文学运动有密切联系。
林德赛·安德森在《哦,梦乡》一片中通过一次游艺园的巡视表现了当代人的焦虑不安。而在《圣诞节除外的每一天》中,则很有个性地描写了考文特花园市场的劳动情景。洛伦查·马泽蒂在《一起生活》中表现了贫民区里的两个聋哑青年。克劳德·高莱泰和阿兰·坦纳在《美好时光》中抓住了流行的小调与青年人的时髦风尚,这部影片是在特拉法尔加广场周围“即兴”拍成的。
“自由电影”的最杰出作者是卡莱尔·雷兹,他著名的影片有描写跳舞狂的《莫玛不允许》和关于青年一代状况的调查片《兰培斯的小伙子》。
1960年以后,作为运动的“自由电影”虽说已经消失,但它的作者们却导演了一些长片,这主要应归功于成为导演与制片人的托尼·理查森。在《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上午》一片中,卡莱尔·雷兹以一种强烈有力而毫不粉饰的手法描绘了一个青年工人(阿尔伯特·芬纳饰)的生活,以后他又在《摩根》这部影片里表现了他的幻想;林德赛·安德森在《体育生涯》中表现一个工人为生活和做职业运动员而作的奋斗。
托尼·理查森最初是将他朋友约翰·奥斯本的话剧《愤怒的回顾》改编成影片。在他那些好坏不一的影片中,特别要指出的是《蜜的滋味》一片,它描写生活在一个工业大都市里的某些青年的状况;当然也不应遗忘《孤独的长跑者》和讽刺性的《失踪的亲人》。虽说他那部《汤姆·琼斯》(阿尔伯特·芬纳主演)获得成功是由于剧情上作了某些让步,可是他仍然利用费尔丁的小说对只残存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清教主义作了抨击。
1962年后,那些常常靠美国出资而在伦敦拍摄的大场面片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重要的商业地位,尤其是主要由德伦斯·扬导演的分集影片《詹姆斯·邦德》(包括《哥尔德芬格》、《雷击》等)。理查德·莱斯特在表现“硬壳虫”的音乐演出上十分杰出(如《风中四少年》、《诀窍》),他在《诡计》一片中显示很有巧妙的想象,该片由令人不能忘怀的丽泰·杜辛汉姆主演,这位女演员是因《蜜的滋味》一片而蜚声影坛的。
苏联
1954年后,在苏联各地区涌现出许多新导演。他们几乎都是从苏联电影大学培养出来的。
丘赫莱依很快就名列前茅。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是《第四十一》,是一部描写国内战争时期浪漫的爱情悲剧片。这部新型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在它激动人心的感人的格调上可以与苏联早先大师们的作品相提并论。丘赫莱依还以《士兵之歌》超越上一作品,这部影片叙述在上次大战的动乱中发生的一个抒情的恋爱故事,描写非常真实,毫无粉饰之处。丘赫莱依最后还在《晴朗的天空》中触及到他的国家在“个人迷信”盛行时期发生的悲剧及其带来的种种恶果。这部影片虽然在艺术上不及他先前的片子那样完美,却表达了一种愤怒而真诚的呐喊。这些特色在《有一个老汉和一个老妇》中也得到体现。演员邦达尔丘克以《一个人的遭遇》这部重要的作品而成为导演,片中他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恐惧。此后,他摄制了一部规模宏大的长达好几个小时的巨片《战争与和平》。
在列宁格勒,米谢尔·什维采尔在《不称心的女婿》一片中生动地描述了某些农民社员的“富农”思想。这些青年的电影工作者在描写农村时,格调与前一时期那种浮夸与粉饰的说教方式很不相同。
库里让诺夫和塞格尔在摄制他们第一部影片《事情就是这样开始的》时直接受到杜甫仁科的启发,这部影片描写开垦处女地的情景;他们的个性在那部题材和《雁南飞》相似而手法简洁的影片《我住的房子》中充分显示出来。接着,库里让诺夫单独地以含蓄的感情导演了《我出生的房子》和《当树长大以后》。阿洛夫和纳乌莫夫以《动荡的青年时代》与《保尔·柯察金》(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原作改编)开始导演生涯,在这两部影片中,他们以一种同时代人的明确意识毫不掩饰地描写了国内战争带来的巨大困难,由此给予英雄主义以正确的估价。继影片《风》之后,他们拍摄的《给初生者以和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50年代涌现的一代导演中,还应该指出萨尔蒂可夫和米塔(摄有《我的朋友柯尔卡》),图曼诺夫和格·什楚金(摄有《阿辽莎的爱情》),卡利克(摄有《摇篮曲》、《走向太阳的人》),达纳利亚(摄有《我在莫斯科歌唱》),尼古拉斯·图曼柴夫(摄有《高山村》),英年早逝的斯库伊宾(摄有《暴行》、《法庭》),尤其是胡齐耶夫,他在摄制了由米洛内尔主演的《扎列赤纳亚街上的春天》之后,在《我已二十岁》中显示出他的才华,该片最初片名为《伊里奇之门》,曾长期被禁映。
1962年之后出现了第二代导演,他们不象前一代导演那样留有1941—1952年代的艰难烙印。在这些青年导演中,首先被人们所知的是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他在不足30岁时就以《伊凡的童年》这部充满热情的光辉作品而荣获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塔尔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人,而他的许多同时代导演则来自各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各加盟共和国,亚美尼亚等等。
格鲁吉亚早在50年代中期就有一批风格同新现实主义相似的新导演出现,但他们受1945年以后罗马影响的影响远不及受1930年前后比利斯影片的影响大。什凯依泽和阿布拉泽从苏联电影大学毕业以后就拍了表现古代格鲁吉亚一个感人的轶事的《马格丹娜的小驴》。当阿布拉泽导演《别人的孩子》时,什凯依泽拍摄了《我们的庭院》一片,以南方人的热情表现了日常生活。此后,他导演的影片主要有《宝藏》和《士兵的父亲》。
1960年之后涌现了格鲁吉亚的第二代电影导演,其中有拉那·戈哥别利泽(摄有《在同一个天空下》,《我看见太阳》),科科查维里(摄有《米卡》),格·申格拉亚(摄有《阿拉维多巴》),伊奥塞利亚尼(摄有《融化》),特别是科卡比泽,他导演的喜剧短片《结婚》尤其杰出。
在乌克兰,1955年左右,有一部《玛丽娜的命运》因其描写大胆明快而赢得观众的好评。同时,巴拉让诺夫拍摄了一部在形式与色彩上都有所革新的杰出作品《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
在亚美尼亚,梅利瓦基扬摄制了《恋爱之前》,瓦拉夏基扬拍了《为生活而出生的人们》,多甫拉迪扬在1965年摄制的《早安,是我》一片中表现了一种显明的个性。
在立陶宛,雅拉卡维丘斯在《熊》(又名《谁也不愿死》)一片中显示出他奔放的激情;库米纳在《秋鸣曲》中表现了一首伤感的歌曲。在拉脱维亚,米哈依·波金纳在《一对恋人》中为一些青年人作了动人的写照,同时也描绘了里加这座城市。
各加盟共和国的这种兴旺的发展在1966年扩展到吉尔吉斯,米哈尔科夫—冈察洛夫斯基在那里根据艾特玛托夫的一本小说摄制了《第一个老师》。
波兰
波兰电影业自从在老导演领导的自负盈亏的制片小组的基础上改组以后,大大减少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中官僚主义的弊害,并在1960年前产生了很好的结果。
两位青年导演很快成名,他们是安杰·蒙克和安杰·瓦伊达。蒙克不幸在1961年死于事故,年仅40岁,他最初是个纪录片导演,后来拍了《铁轨上的一个人》这部简洁有力、充满激愤的作品,叙述一个铁路工人因被人诬告而被迫自杀。蒙克在《埃罗伊卡》一片中,以阴沉的心情显示了捷克在1943—1944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接着,在讽刺性的影片《转售好运》中描述了他的国家的各个不同时代。死亡使他未能拍完他的杰作《女乘客》,该片通过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回忆提出了责任与“良知”的问题。
和蒙克气质差别甚大的安杰·瓦伊达在25岁时开始导演工作,他摄制的《一个姑娘的叙述》描写华沙被占领时期一个爱情的和抵抗运动的故事。《下水道》则从1944年的华沙起义被镇压为题材,是一部华丽而有些夸张但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时而也流露出一些低级趣味。这些特点和古怪的结构在《灰烬与钻石》中也可以看到。这部影片的风格正如它的片名所指出的那样:耀目的光彩常常被某些形式错误的尘埃所蒙盖。但影片在叙述一个青年在战争快要结束的动乱时期中被卷入恐怖活动的悲剧时,表现的激烈和真实使人忘却这些缺点。在这之后,瓦伊达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桑孙》一片虽然剧本有缺点,过于忠实地把一个圣经上的故事搬到1938—1944年间,但是影片却具有极其简明朴素的表现手法和一种奇特的诗意。在这以前,瓦伊达还拍了《洛特娜》和《无辜的巫师》。
到1965年,他完成了一部历史巨片《灰烬》。
沃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