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曲-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的场地上,许翠花等几个人排成一排,老老实实地站着低着头,一位干部模样的人站在他们面前,大声训斥着什么。方智站在旁边。

  如意搞不清他们在做些什么,想过去看个究竟,却看见方智向她施了几个眼色,便止步不前。只见那干部模样的人讲了一通之后,一挥手,许翠花他们如遇大赦,慢慢地散开。

  如意这才走了过去。

  方智说:“杨同志,这位就是林如意同志。如意,这位是我们工作组的扬长生同志,以后,如果有什么困难和帮助,尽管找他好了。”

  “你就是林如意同志。”扬长生冲她点着头,一脸的和善,“我听方智同志不止一次谈起你了。果然是个好女孩。”

  “杨同志好。”如意说。横了方智一眼:“你不要净听他瞎说,我一个乡下女子,什么都不懂的。希望杨同志多多关照。”

  她看方智的这一眼里,说不尽的暧昧,让人想多远就有多远。扬长生意味深长地向方智笑了一下。方智的心里有说不尽的激动。

  如意说:“杨同志这么早过来,做什么?”

  扬长生说:“你刚来也许不知,这里住的都是社会的残渣,人民的吸血虫。以前,他们过的是寄生虫般的生活。现在,必须经过严肃的整顿和改造,才能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自食其力的好人。他们,现在正处在改造阶段。你千万要和他们划清界线,保持距离,绝对不能和他们混在一起。”

  如意听得不太明白,但有一点她是知道的,他们这几个人都不是好人,她不能和他们做朋友。乖巧地点着头:“杨同志,你放心好了,我会把你的话几在心上的。”

  扬长生满意地点着头:“还有一点,我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事?说吧。”

  “你是这里唯一的好人,我希望你能监督他们,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时向我们汇报。”

  “我会当心的。”如意说,“到家里去坐坐吧,吃了早饭再走。”

  扬长生说:“不了,我们的纪律有规定,不准在群众家里随便吃饭。”

  如意不过是随口客气一声,听他这么说,就说:“既是纪律规定,我就不勉强你们了。”

  扬长生心道:这丫头年纪不大,倒是很会说话的。

  两人走了。隐隐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扬长生说:“你们是怎么搞的?怎么把一个根正苗红的人和这些人安排住在一起?”

  “村里实在没地方安排了,只能让她住在这里。”

  “你们就不怕和这些人住在一起,把她带坏了。”

  “不会的,她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

  …………

  人渐渐远去,听不清他们的声音了。

  如意准备着要做早饭,却没有做饭的地方——她的灶还没有垒起来。永福昨天帮她去请垒灶的师傅了,说是今天才能来。她皱了皱眉,无论如何,饭是要吃的。她想起了许翠花,心想,不如到她那里去做一顿再说。把刚才扬长生叮嘱她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许翠花一脸的不安,没有了昨天的热情爽朗。听完如意的来意,不相信地说:“你不怕嫌疑?如果你不怕嫌疑的话就在这里做好了。”

  如意说:“什么嫌疑不嫌疑的?吃饭才是最重要的。”

  许翠花的灶很简单,用砖坯砌成,灶面上草草粉刷了一下,没有多少烟熏的痕迹,想来也是刚垒成不久。这灶的模样虽然不好看,用起来倒是极旺火,无疑垒这灶的师傅的手艺极好。

  粥烧好后,如意邀许翠花一起吃。许翠花犹疑着不敢过来。眼下正是“荒三春苦七月”中的七月,是一年中最苦的日子,况且,又经历了水灾,几乎家家断粮,人人吃不饱,村庄里到处可见要饭乞讨的人。许翠花自己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她的米缸已经朝天,已有几天没能吃上米饭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请人吃饭,无疑是将自己的生命拱手于人。

  如意把一碗粥端到她面前:“吃吧,不用客气。”

  许翠花接过粥,眼里尽是泪花。

  早饭后,许翠花他们下地去了。如意回到屋里。屋里堆得乱七八糟的——昨天,永福送过来的东西还没有收拾好,就收拾了起来。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那蝉儿不知躲在什么地方拼命地叫着。才八点多钟的太阳,晒得大地象要爆裂开来。风,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偷懒去了。

  这种天,一动不动已是满头大汗,稍一动手,汗水就像是喷涌的泉水,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如意骂了句:“鬼天气!”停下手中的活,喘着粗气。湿透的衣服紧贴在身上,曲线毕露,仔细明眼的认可以看出她的腹部已经微微隆起。

  “如意妹子,如意妹子!”

  阿菊穿着一件宽大方格蓝百相间的土布衬衫走了进来。

  如意愣了一下,小心地让她坐下。她一直担心,永福把这么多东西给她,阿菊不知回和他吵成什么样子。毕竟,女人都是小气的。此刻见她来,心想,莫不是来要回东西的,忐忑不安。

  阿菊笑道:“永福叫我过来看看。今天垒灶的师傅要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垒灶的师傅现在还没来。你先坐一会吧。”

  阿菊说:“这里乱成这个样子,等下,师傅来了,这么动手?还不是白白浪费人工。”

  她弯下腰,麻利地收拾了起来。阿菊人矮小粗壮,天生就是干活的好手,虽然粗一点,没有如意那般精细,但很快,不一会儿已经收拾停当。

  “这地方不错,”阿菊抹着汗,四下里看着,“也只配你这样的人住。”

  趁着说话的当耳,阿菊看了如意两眼,这女人太漂亮了,脸是那么白,眼睛是那么大,睫毛是那么长,头发是那么黑,小嘴是那么可爱,双唇是那么红润……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精美细致,组合在一起,美仑美奂,天衣无缝,简直像仙女一般。阿菊不觉呆了,即使作为女人的她也不得不臣服于她的美丽,赞叹她的漂亮。她想起了永福,自从知道了永福和她的那段关系之后,她一直担心,永福的心会挂在她的身上。此刻,她突然间放下了心,这样的女人,永福是配不上的。

  见她这么出神地望着自己,如意突然明白了她的来意。心想,自己有必要和她讲清楚,免得引起误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阿菊姐,有一件事我一直想跟你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如意慢慢地说着,酝酿着措词,“也许,已经有人在你面前说过我们什么了。”

  阿菊说:“是的,有不少人跟我说过你和永福的事。”

  “我不知道他们是跟你怎么说的。但是,我想告诉你,永福哥是个好人,我们住在一起是有将近一个月,可是,我们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们一直以兄妹相称。”

  如意的目光非常真诚。

  阿菊笑了一下:“是有人说过你们许多坏话,我也曾经相信过。但是,现在,我什么也不信了。因为,永福根本配不上你。你也不会把永福放在眼里。”

  “你能这么想最好。”如意说,“要是因为我引起了你们夫妻的不和,我就真的太对不起你们了。”

  “放心好了,我不会怀疑你们的。我们夫妻的关系好着呢。”

  如意说:“你真是我的好姐姐。以后,我们就姐妹相称。”

  阿菊说:“这敢情好。只是,我是个粗人,怕配不上你。”

  “说什么话。”如意说,“今后,我要仰仗你们的地方多着呢。只要你不嫌我拖累你们就行。”

  “看,看,看,”阿菊点着她的鼻子说,“这么会说话,人又这么漂亮,不知那个男人有福气娶你。”

  一句话触到了如意的痛处,如意摇着头说:“我不嫁人的,一辈子也不会嫁人。”

  “说什么傻话,哪有女孩子不嫁人的。”

  “我真的不嫁,永远都不嫁。”

  如意的脸像三九严寒的冰霜。阿菊是不知道她在感情上栽过大跟斗的人,还要说什么。垒灶的师傅走了进来,也就缩了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乡村曲(32)
开会,开会,除了开会还是开会,无穷无尽的会议,永无休止的会议。洪水退后,钱立几乎每天都要去开会,开得他头都晕了。事实上,现在形势非常紧张,洪水冲垮了大多数人的家园,灾民遍地,盗贼蜂起,新政权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稍有不慎,有民心尽失之虞。真可谓:急,急如离弦之箭;悬,悬如千钧系于一发。共产党是何等的英明伟大,深知其中之厉害关系,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再三强调,安抚民心、安定民心。

  钱立能够当上村长,不过是凭一时的机缘巧合,其为人根本算不上聪明能干,更谈不上精明,无法看清形势,领会上级的意图,融会贯通,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而是,整天稀里糊涂,人云亦云,碰到困难,根本拿不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逼急了,就高呼几声口号,蒙混过关。幸而,内有方智主持,外有工作组把关,把所有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才没让他出尽洋相。

  一日,钱立正和方智、扬长生等人研究部署当前工作。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位解放军战士。

  “我找扬长生和钱立同志。”

  他声音洪亮,满面笑容。

  扬长生和钱立抬起头来:“我们就是。请问你是——”

  “我叫张永林。”来人把介绍信递了过去。

  扬长生看过介绍信后,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太好了,张永林同志,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回过头来,向他们介绍:“这位就是上级派来的特派员张永林同志,从今天开始,我们村的具体工作由他统一指挥。”

  钱立和方智都笑着说:“欢迎,太欢迎了。”

  他们早在前几天就听说,由于形势紧张,社会动荡,每个村里都要派一个特派员,负责社会治安和灾后重建工作。当时,钱立就心存不满,跟方智说,什么狗屁特派员,还不是变相要削我们手中的权。方智笑笑,没说什么。钱立这个人他是深知的,能力不强,牢骚满腹。不过,他是他的下级,不好说他。原以为,特派员要过段时间才能下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方智说:“特派员,现在,我们村里乱成了一锅粥,正盼着有人来主持大局呢。”

  张永林说:“我对村里的具体情况也不太熟悉,希望大家能多多帮助我。”

  他军人作风,雷厉风行,简单地说了几句之后,便谈起了具体工作。

  方智向他介绍了这个村的具体情况:“本村有人口4781人,分42个自然村,聚姓而居。老百姓都是穷苦百姓。解放前,这里所有的土地都为恶霸地主罗云锦所拥有。解放后,罗家被镇压,其田地也被分到了老百姓的手中。老百姓感恩戴德,农田生产踊跃积极。可是,这次洪灾后,一切都陷入了混乱,许多人家园被毁,流离失所。村里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搭了许多简易棚,但是,灾民实在太多了,一时无法安置。而且,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很多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在死亡线上挣扎。群情汹涌,生产自救工作无法开展。几天来,连续发生了几起拦路抢劫事件,小偷小摸更是数不胜数。人人自危,个个惊恐,照此下去,局面将无法控制。”

  显然,方智早有准备,这一番话说得有条有理,脉络清晰,张永林一听就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真相,冲他赞许地点了点头。

  张永林说:“别的地方和我们这里的情况大致相同,但也有更糟的,白日闯,抢劫杀人的都有。因此,上级领导派我们一批人深入基层,要求我们带领群众发动群众,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维护社会稳定,抓好生产自救工作。”

  钱立说:“要老百姓稳定下来很容易,只要有粮有住的地方就行。”

  张永林说:“上级正在组织一批救灾物资。但是,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到,而且,数量也不会太多。因此,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深入到群众去,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解释工作,和他们同甘共苦,要紧牙关,度过危难。”

  扬长生说:“这个工作,我们工作组的同志已经在做了。”

  “要深入,要持之以恒。要联系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分子,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到好处。”

  大家听得连连点头。

  “方智同志,”张永林开始布置工作,“你负责组织一批优秀团员和青年骨干,昼夜巡逻,打击和制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