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还有查理国王,他为了要结这门不仅可以在他的王国里重建和平,而且还可以把法国胡格诺教派的显要人物吸引到巴黎来的婚事,更是态度坚决到近乎执拗的地步。未婚夫妇,一方信奉天主教,另一方信奉新教,要结婚就不得不请求当时罗马教廷格列高利十三世教皇的特许。特许迟迟未到,当时尚未去世的那位纳瓦拉王后十分不安,有一天她向查理九世表示,她担心会得不到特许,国王回答她:
“别担心,我的好姑姑,我尊敬您胜过教皇,我爱我的妹妹的程度也远远超过我怕教皇的程度。我不是胡格诺教徒,但是我也并不是个傻瓜。如果教皇先生不知好歹,我就亲自牵着玛戈(注:玛格丽特的爱称)的手,完全按新教教规把她领着去嫁给您的儿子。”
这些话从卢佛宫传到城里,胡格诺教徒欣喜若狂,天主教徒却不免要深思了:他们私底下互相询问,国王真的背叛了他们,还是在玩什么花招,到了哪天早上或者哪天晚上会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特别是查理九世对德·科利尼海军元帅的态度最叫人捉摸不透。五六年来德·科利尼海军元帅一直在跟国王进行你死我活的战争。国王以前拿十五万金埃居悬赏要他的头颅,现在却死心塌地信任他,管他叫做他的父亲,公开宣称今后要把全部军权交给他。结果连一直左右这位年轻国王的行动、意志,甚至他的愿望的卡特琳·德·美第奇本人也好象开始担心了。这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查理九世在跟海军元帅谈到弗朗德勒战争时,曾经推心置腹地说:
“我的父亲,这儿还有一件事应该当心,就是太后这个人,您也知道,她好管闲事,而对这种事情她又根本不懂;我们要保守秘密,无论如何不能让她看出一丁半点来,因为我知道她要多糊涂就有多糊涂,她会把我们的事完全搞糟的。”
可是科利尼尽管又聪明又老练,却没有能够守住秘密,竟然把这样推心置腹的知心话泄露了出去。虽说他来到巴黎时还满腹狐疑,他临离开夏蒂荣①时,就有一个乡下女人跪倒在他面前嚷着说:“老爷啊!我们的好主人,请您千万别去巴黎,因为您到了那里,您和所有那些跟您一块去的人都会送命的!”到了巴黎以后,这些疑虑却逐渐在他心头消失,也逐渐在他的女婿泰利尼②的心头消失了。国王对泰利尼也非常亲切,管他叫做他的兄弟,正如他把海军元帅叫做他的父亲一样,而且象对最亲密的朋友那样,不用“您”而用“你”来称呼他。
因此胡格诺教徒除了个别忧心忡忡和疑心重重的人以外,全都放下心来。纳瓦拉女王被认为是得了胸膜炎而去世的;卢佛宫一间宽敞的大厅里挤满了所有那些老实的新教徒,他们年轻的首领亨利的亲事对他们来说预兆着意想不到的好运即将再来。海军元帅德·科利尼、拉罗什福科尔③、小孔代亲王、泰利尼,
总之这一教派的所有主要人物,看到那些在三个月以前查理国王和卡特琳太后会把他们吊在比杀人犯的绞刑架还要高的绞刑架上的人,在卢佛宫享有极大权力,并且在巴黎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都感到很得意。在这些兄弟中间,只有德·蒙莫朗西元帅④一个人不见踪影;因为任何诺言都不能引诱他,任何幌子也不能欺骗他。
————————
①夏蒂荣:法国中部卢瓦雷省的一个镇市,是科利尼的家乡。
②泰利尼:由科利尼扶养长大,与科利尼的女儿结婚,死于1572年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③拉罗什福科尔:即德·卢昂伯爵,胡格诺教派首领之一。死于1572年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④德·蒙莫朗西元帅(1534…1614):他的父亲安纳·德蒙莫朗西是法军统帅,1567年于内战中在圣德尼战役中负伤身亡。
————————
他仍旧隐居在利尔…亚当他的城堡里,借口是他的父亲陆军统帅安纳·德·蒙莫朗西在圣德尼战役中被罗伯特·斯图亚特用手枪一枪击毙以后,他的痛苦还没有平息。不过,这件事已经过去三年多了,而重感情在当时又不是一种很时髦的美德,所以大家对这种没完没了的悲痛心情的真正原因也各有看法了。
况且,一切都在证明蒙莫朗西元帅错了。国王、太后、德·安茹公爵和德·阿朗松公爵①在这次王室的盛会中都在非常殷勤地尽着地主之谊。
德·安茹公爵受到胡格诺教徒们亲口对雅尔纳克和蒙孔图尔两次战役的称颂,这种称颂他是受之无愧的,因为他在这两次战役中打胜仗时还不到十八岁,在这方面他比恺撒和亚历山大崭露头角的时间还要早;大家都拿他和他们两位相比,当然都认为法萨罗战役和伊苏战役的战胜者比他要稍逊一筹。德·阿朗松公爵用他虚情假意的温柔眼光看着这一切。卡特琳太后满面春风,十分亲热地祝絮亨利·德·孔代亲王前不久跟玛丽·德·克莱夫②的婚事。最后还有吉兹家的爵爷们也向他们家族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们微笑;德·马延公爵③跟德·塔瓦纳公爵④和海军元帅谈论着最近甚嚣尘上柏即将向菲利普二世⑤宣战的事。
————————
①德·阿朗松公爵(1554…1584):名弗朗索瓦,查理九世的小弟弟。
②玛丽·德·克莱夫(1553…1574):她的美丽曾轰动整个查理九世宫廷,为德·安茹公爵所热恋,因她是新教徒而未能成婚,1572年嫁德·孔代亲王。
③德·马延公爵(1554…1611):亨利·德·吉兹公爵的弟弟和忠实追随者。
④德·塔瓦纳公爵(1509…1573):法国元帅,是1572年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主使人之一。
⑤菲利普二世(1527…1598):西班牙国王。
————————
在这些人群中间,有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走来走去,他头微微歪着,留心地倾听各种谈话。他长着一双机灵的小眼睛,黑色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很浓,鼻子弯得象鹰嘴一样,脸上露出狡黠的微笑,上唇和下巴上刚长出胡子。这个年轻人还仅仅是由于在阿尔内…勒杜克的战斗中奋不顾身才引人注目,他一再
受到大家的恭维。他是科利尼心爱的学生,也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三个月以前,也就是他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人们称他为贝亚恩①亲王,眼下人们称他为纳瓦拉国王,将来人们会称呼他亨利四世。
时不时有一片阴云在他的额头上很快地掠过;也许他想起了他母亲去世才两个月,他比任何人都深信她是给毒死的。不过阴云是短暂的,如同飘过的影子一样消失了,这是因为现在正在跟他谈话的、祝贺他的、跟他紧揍在一起的正是谋害勇敢的让娜·德·阿尔布雷的那些人。
离纳瓦拉国王几步远,年轻的德·吉兹公爵正在跟泰利尼闲谈。他心事重重,忧形于色,不象纳瓦拉国王装得那么高高兴兴,神色开朗。他比这个贝亚恩人幸运,在二十二岁上他的名望就几乎跟他的父亲伟大的弗朗索瓦·德·吉兹不相上下。他是位风雅的爵爷,身材高大,眼神高傲自负,生就的那么一副高贵
的气派,使得那些看见他走过去的人都会说,其余的那些王爷和他一比简直就象是平民百姓了。尽管他年纪还轻,天主教徒已经把他看作是他们教派的首领,正如胡格诺教徒把我们刚才已经描绘过的亨利·德·纳瓦拉看成是他们的首领一样。他最初的爵号是儒安维尔亲王;当围攻奥尔良时,他在他父亲手下初次参战,他父亲死在他的怀里,临死前对他说杀害他的凶手是海军元帅科利尼。当时年轻的公爵,如同汉尼拔一样,庄严地起誓,要向海军元帅及其家族报杀父之仇,要坚持不懈地追捕和海军元帅同一教派的人。他向天主许下愿心,要在人间充当天主的铲敌天使,不把那些异教徒斩尽杀绝决不罢休,因此,人们看到这位一贯忠于自己誓言的王爷把手伸向他誓不两立的那些仇人,跟他在他父亲临终时保证要杀的那个人的女婿亲切地交谈,确实感到万分惊讶。
————————
①贝亚恩:法国古地名,亨利·德·纳瓦拉的故乡,本书中提到的贝亚恩人即是指他。
————————
但是,我们在前面已经交代过,这个晚上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令人吃惊的怪事的晚上。
一个旁观者如果获准参加这次盛会,而他又得天独厚,能运用人类幸好缺少的能预知未来的本领,以及不幸只属于天主的洞察人心的能力,那他就确实可以幸运地看到在悲惨的人类喜剧史中最稀奇古怪的一幕戏。
但是,这个旁观者进不了卢佛宫里的那些走廊,只能在大街上继续用冒着怒火的眼睛观看,用威胁的嗓音骂街。这个旁观者就是老百姓。老百姓出于充满仇恨的本能,远远地望着他们的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影子,而且象立在关得十分严密的舞会大厅的窗外看热闹的人们那样明确地流露着他们的内心感受。跳舞的人沉醉在音乐中,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看热闹的人却只能看见动作,看着那象牵线木偶似的莫名其妙的动作哈哈大笑,因为看热闹的人听不见音乐。
使胡格诺教徒们陶醉的音乐,是使他们感到自豪的声音。
这深夜里在巴黎人眼中闪过的光芒,是照亮未来的他们仇恨的闪电。
然而舞厅里面的一切仍旧是那么喜气洋洋,甚至有一阵极其轻柔的赞美声,这时候在整个卢佛宫内响了起来,原来是年轻的新娘,她刚卸掉豪华的服饰,脱掉拖在地上的斗篷和长面纱,在她最好的朋友德·内韦尔公爵夫人①的陪伴下,由她的哥哥查理九世领着,回到舞会大厅来。查理九世把她介绍给来宾中的
显要人物。
这位新娘是亨利二世的女儿,是法兰西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是玛格丽特·德·瓦罗亚,查理九世国王对她亲热而又随便,从来只管她叫作“我的玛戈妹妹”。
新纳瓦拉王后在这一时刻受到的欢迎真是空前,即使是再隆重的欢迎也不能和它相比。玛格丽特当时刚刚二十岁,她已经成了所有诗人赞美的对象,有的把她比作奥罗拉②,有的把她比作库忒拉③。卡特琳·德·美第奇把她能搜罗到的最美丽的女人都召集到官廷里来充当她的塞壬④;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宫廷里,玛格丽特的美丽的确也是无与匹敌的。她一头黑发,容光焕发,长长的睫毛罩着一双淫荡的眼睛,嘴又红又小,脖子长短适度,身材丰满而又柔软,一对小巧的脚裹在缎子的高跟拖鞋里。作为和她同一民族的法国人,看见如此艳丽的一朵鲜花在他们的国土上开放,感到十分骄傲。路过法国的外国人,如果仅仅见过她一面,在回去时就会对她的美貌赞叹不已;如果跟她交谈过,就会对她的博学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因为玛格丽特不仅是最美丽的女人,而且还是当时最有学问的女人。一位意大利学者的话常常被人引用。这位学者被引见,跟她用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文和希腊语谈了一个钟头以后,离开时兴奋地说:“见到这个宫廷而没有见到玛格丽特·德·瓦罗亚,这就等于既没有见到法国,也没有见到宫廷。”
————————
①德·内韦尔公爵夫人:原名昂利埃特·德·克莱夫,是内韦尔公国的继承人,死于1607年。
②奥罗拉:罗日神镕中的曙光女神。
③库忒拉:希腊神话中对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的另一种称法。
④塞壬:希腊神话中的人身鱼尾女妖,住在地中海小岛上,常以美妙的歌声引诱航海者触礁毁灭。
————————
因此,查理九世和纳瓦拉王后决不会听不到祝贺词,我们知道胡格诺教徒们都善于致词,许多对过去的隐喻,许多对未来的询问,很巧妙地在这些祝词中向国王提出。但是对于这些隐喻,国王露出狡猾的笑容,用苍白的双唇回答:
“我把我的玛戈妹妹给了亨利·德·纳瓦拉,也就是把我的心给了王国的所有新教徒。”
这句话使一些人安心,使另一些人暗笑,因为这句话确实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表示慈爱,查理九世真心诚意地不愿意再使自己的思想增加额外的负担;另一种是对新娘、对新娘的丈夫、甚至是对说这句话的人的侮辱,因为这句话使人想到一些暗地里流传的丑闻,宫廷里喜欢传播谣言的人已经在用这些丑闻来玷污玛格丽特·德·瓦罗亚的新婚礼服。
德·吉兹先生正如我们前面说起过的,在跟泰利尼谈话,不过,他并不是一直都是那么专心;有时,他回过头去朝那堆贵夫人望一眼,在那堆贵夫人中央是光彩夺目的纳瓦拉王后。王后的额头周围,密密麻麻犹如繁星般的钻石形成了一圈抖动的光环。王后的视线如果碰上了年轻公爵的视线,在她这迷人的前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