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正经的政治书:国际政治梦工场-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域背景 德国
  电影制作 德国/2007/95 分钟
  电影导演 丹尼·雷维
  电影编剧 丹尼·雷维
  电影演员 赫尔基·施楚奈德/ 乌尔里希·穆埃/ 西尔维斯特·格洛斯
  剧情简介 二战末期,德国败局已呈,希特勒信心尽失。宣传部长戈培尔从集中营召来犹太演员为希特勒训练,希特勒居然乐意接受,视之为亲信,向他坦白透露一切心理病源。戈培尔原计划暗杀希特勒,嫁祸予犹太演员,但演员代希特勒幕后演说时自由发挥,被杀。
  黑色历史幽默还是恶搞?
  德国电影《拜见希特勒》,以《帝国的毁灭》、《再见列宁!》幕后班底兼《窃听风暴》男主角乌尔里希遗作作招徕,犹太裔导演利维表示,希望电影“以轻松的方式展现纳粹政权的荒谬”。那位以饰演东德秘密警察导师而在西方成名的男主角,在他的遗作却扮演希特勒的犹太裔演讲导师,这已可算是黑色幽默。
  希特勒的病:研究,还是揭秘?
  拿希特勒和纳粹开玩笑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一些德国人苦中作乐,就制作了大量希特勒笑话。近年德国作家赫尔佐克(Rudolph Herzog)重新整理这些笑话,还出版了《希特勒万岁,猪死了!—政治笑话与第三帝国兴亡史》(Heil Hitler,DasSchwein Ist tot ! Lachen unter Hitler … Komik und Humor im Dritten Reich )一书,以结合理论层面去探讨当时的黑色幽默,此书已被改编为德国电视纪录片,中译版也已出版。可惜相信参考了上述著作的《拜见希特勒》,似乎未有上述德国佳作的人性刻画,只是单刀直入地嘲讽一国元首,纵然也有一点*意味,但手法近似互联网流行的平面恶搞,大多能引起大众反思的立体反讽。为什么一般恶搞不能上升到更高的思考层次?答案涉及“个人”和“结构”两者在宏观历史分别占多大比重的问题,触及后者的往往是黑色幽默,停留在前者的,相对就偏向恶搞了。
  《拜见希特勒》以希特勒的心理病为卖点,处处刻画他虚弱、缺乏自信的人性化一面,这似乎应是讽刺*者的绝佳切入点,因此出现了我们难得一见的希特勒尿床,或躺在泡泡浴里玩军舰玩具等超现实场景。其实这也算是稍有所本,因为希特勒是公开的迪斯尼卡通迷(迪斯尼本人也是一个大右派),戈培尔曾以米奇老鼠画送给他作礼物。不过希特勒的精神状态飘忽,即使在当时也并非什么新闻,从来没有正常人—包括他的盟友墨索里尼—私下认为纳粹“元首”(Fuhrer)不是疯子。但他个人的病,和纳粹德国的国家政策,究竟有多大关系?
   。。

男妓、恋母狂、同性恋者,都是希特勒?
电影说,希特勒年幼时曾被父亲无理虐打,导致长大后心理失衡,因此才要在弱小民族身上发泄。这类病情并非空穴来风,而且还有更多尘封的蛛丝马迹供我们捕风捉影。例如近年确有美国作家海登(Deborah Hayden)在著作《天才、疯狂与梅毒之谜》(Pox: Genius, Madness and the Mysteries of Syphilis )中,推论希特勒曾经从犹太*身上染上梅毒,所以才那么憎恨犹太人(乃至女人),并要在自传《我的奋斗》中抹黑梅毒为“犹太病”。
  此外,却有立论相反的德国史家马赫坦(Lothar Machtan)在《隐藏的希特勒》(The Hidden Hitler )一书中,通过翻阅旧警察档案言之凿凿地“证实”,希特勒不但是一位同性恋者,对男性肌肉有特殊喜好(并以之演化了著名的纳粹男体审美观),而且还在奥地利维也纳当过应召男(相信价格也不会高),只是他掌权后为了掩饰性取向,才欲盖弥彰地将同性恋者列入犹太人、斯拉夫人和吉卜赛人之后的*名单,但依然“本性难移”,还是忍不住和头号亲信、军备部长施佩尔—即电影唯一对希特勒忠心耿耿的纳粹高官—维持众所周知的暧昧关系。施佩尔是希特勒的御用建筑师,二人以“艺术”平辈论交,他也是战后唯一认罪的纳粹高层,梦工场也出品过关于他本人的传记电影。
  问题是,要判断希特勒的童年阴影是否真的影响了他的具体施政,电影要么得证明他有能力凌驾全体德国人,让个人病扩散为集体病;要么得相信纳粹高层官员都有类似情结,都和希特勒所见略同,否则,就不能否定纳粹推行的集体*有其他更深远的渊源。只要我们承认纳粹逼害犹太人和反同性恋,在欧洲有深厚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成因,这类政策的出台,就需要上述成因共同负责,令希特勒本人的心路历程,甚至是他本人有少量犹太血统的说法,在宏观历史而言,变得相对不重要。过分聚焦个人,只会沦为纯八卦式揭秘,让应有的视线被转移,这就像我们容易因为殖民地出现了救苦救难的传教士,而忽略殖民制度的本质,或过分喜爱丑化布什失言的一面,而忽略其外交政策的精打细算。反而另一部同一班底制作的电影《帝国的毁灭》,则着墨于希特勒晚年患上的帕金森病,这背景却真正改变了历史,因为帕金森病确实影响了希特勒对战争的判断力和自信,以致军事理论家认为,他晚年犯下的军事失误和早年的军事成就同样惊人,而他决定向哪里出兵是乾纲独运、密室决策的,毋须像落实反犹政策那样,要启动政府机器反复公开宣传。两出电影的分别,大概就是历史和恶搞的分野。
  

丘吉尔和希特勒有同样的心理病?
谈起心理病,其实包括你、我、他,大家多少总有一点,《拜见希特勒》中希特勒的精神面貌,绝非独一无二。法国记者阿考斯和瑞士医生朗契尼克合著的名作《病夫治国》(续集《非常病人》),就记载了20 世纪几乎所有主要领袖的心理病。以希特勒的同代人为例,生于政治世家、以实行绥靖政策闻名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就因为要隐瞒患上肠癌而变得越发孤僻,以致偏执得一意孤行地相信希特勒的和平“诚意”,在二战爆发后不久不得不病死(和气死)。
  张伯伦的老对手、也是希特勒老对手的一代名相丘吉尔,据二人研究,原来同样患有焦虑症。丘吉尔患病的成因据说包括:(1)童年时家道中落,缺乏家庭温暖,造成“恋奶妈情结”;(2)有轻微语障,不能操标准牛津腔,令他在传统英式贵族家庭里感觉不够贵族;(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败仗,导致自信心严重受损。丘吉尔在二战前是公开的墨索里尼崇拜者,曾说“假如生在意大利就会加入法西斯”,二战期间做出过大量*指令,经常提出暗杀敌人、狂轰平民一类非常举措,冷血无情的指数直逼希特勒,原来都是“病”。难怪不少史家认为,他虽然保卫了英国,但他的“病”也多次让英国走到毁灭边缘,全靠身旁的顾问和医生力挽狂澜。相对而言,丘吉尔始终比希特勒幸运,因为希特勒的存在,就是丘吉尔的病的最佳解药,唯有他的顶级疯狂,能够让丘吉尔的次级疯狂有机会合法地、英雄地发泄。二战结束后,丘吉尔多次承认,这让他“很失落”,因为真正的“医生”已一去不返。嗯,这是多么的令人同情啊!
  单看上述档案背景,可以说丘吉尔虽然是大英贵族,但他的童年阴影和成年行径,岂不是和侍母至孝(Vs。 恋奶娘)、出身贫寒(Vs。 家道中落)、一战战败(Vs。 在战胜国打败仗)的希特勒大同小异?所以英国人不但对希特勒有戒心,对丘吉尔其实同样有戒心,认为这位“病人”根本是不适合治国的。战争过后,丘吉尔立刻被洞悉世情和理性的英国选民抛弃。然而,《拜见丘吉尔》是不会面世的,因为一方面,讽刺英国战时制度的黑色幽默没有多大市场;另一方面,丘吉尔已成为世界英雄,把他的“病”无限夸张地恶搞又显得政治不正确。成王败寇,对病人而言,也是金科玉律。
  

猫哭老鼠Vs老鼠爱上猫:“最后解决”的玩笑
《拜见希特勒》另一个希望营造幽默感的讽刺对象,是那种干什么都要填表的日耳曼官僚主义。表面上,这似乎是德国的民族性,和纳粹无关,但电影要说的,正是纳粹反犹主义必须和德国官僚主义的传统结合,才会变成“将人化为数字”的僵化管理,才能把惨绝人寰的暴行轻描淡写地执行。将残酷的现实和儿戏的决策过程、从容的领袖风范并列,从而带来巨大反差,理论上,这是很“幽默”的。例如电影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多次神态自若、故作轻盈,对那位协助希特勒演讲的犹太教授格林巴姆说:“嘿,屠杀犹太人的‘最后解决’那件事,请不要介意”,还叫他“看开点”、“大度点”。希特勒也对他说“最后解决”的事,“其实与我无关,我也曾提议将犹太人送到别的地方,好像马达加斯加”(这倒是真有其事)。戈培尔和党卫军领袖希姆莱更拿出印上不同集中营图像的扑克牌,“仁慈”地让主角选择要拯救哪座,不过“诙谐”效果就不及布什通缉伊拉克萨达姆政府高层的扑克了。
  毕竟,“最后解决”实在太血淋淋、非理性,戈培尔、希特勒的话就算更“有趣”,观众都难以相信其他德国人有资格发放相同的“幽默感”,只会觉得这是少数当权派直截了当呕心的邪恶。这是猫哭老鼠、一切布局都由强势的猫主导,而不是老鼠主动爱上强势的猫,没有什么命运弄人的喜剧感。与另一部同一班底制作的电影《再见列宁!》相比,后者才算符合黑色幽默的定义,因为片中的专制当局没有直接染血,行为的荒谬没有令人那么沉重,而且电影有力地解释了何以有普通*德国老人会真心相信共产主义,黑色幽默的发挥也就有了群众基础的普遍性,观众容易相信主角的经历纵然夸张了点,但起码精神不假,而且具有相当代表性。假如我们要做归类习作,《再见列宁!》也许有点后现代,《拜见希特勒》却显得超现实。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纳粹式数目字管理应怎样幽默?
其实,希特勒治下的纳粹式数目字管理曾做出不少“创见”,值得喜剧作家大书特书。例如纳粹曾下令进行优生学“实验”,以测试雅利安人种是否真的比其他人优越,实验内容由读书识字到性生活无所不包,内里的荒诞、实验方法的反智(对于智性、知识的反对或怀疑),都将史家黄仁宇所言的“数目字管理理论”发挥到极点。怎样将极左和极右加以比较,相信也会是黑色幽默的好素材。
  《希特勒万岁,猪死了!》记述了以下一个真实的幽默小故事:有位德国天主教神父,大力反对希特勒青年团干涉教会的教育,被纳粹党员当面批评说“没有儿子的人就不要谈什么教育”,神父立刻响应说“我绝不容许任何人在我的教堂内讽刺元首”,从而刺中希特勒缺乏家庭温暖的死穴。这些幽默,应比《拜见希特勒》安排希特勒无缘无故扮狗叫,或讽刺他性无能含蓄一些(其实希特勒和情妇伊娃的柏拉图式关系亦没有什么可笑),也比不痛不痒地讽刺纳粹总部的文件主义,或日常生活对希特勒的造作敬礼“Heil Hitler”更一针见血,更能让不同年代的人较易心生共鸣。
  不过最后还得话说回来,今日德国人能正视希特勒,将他的形象作“王晶化”处理,总是民族自信上升的具体表现,反映他们已逐渐消解了这个难以痊愈的心病。曾几何时,德国人流传关于纳粹的笑话,并非完全是为了讽刺他们,反而有制造了喜剧领袖的效果。例如空军元帅戈林的身形和勋章越是成为讽刺对象,他的真正暴行就越是被群众有意无意间忽略,因此无伤大雅的笑话其实是被纳粹鼓励的。这就像对一个曾经沧海的老人来说,能够对小学时代的窝囊事坦率自嘲,又能同时看清笑话背后的本质,不再被幽默掩盖真相,这就代表了人生境界的升华。
  延伸影画:
  * ?《帝国的毁灭》(Der Untergang/ Downfall) (德国/2004 )
  * ?《Hitler: The Last Ten Days》(英国/1973)
  延伸阅读:
  * 《希特勒万岁,猪死了!——政治笑话与第三帝国兴亡史》 (Rudolph Herzog,卞德清等译:花城出版社/2008)
  * 《The Devil’s Disciples: Hitler’s Inner Circle》 (Anthony Read:)
  

窃听风暴 (The Live of Others)
时代背景 公元1984 年
  地域背景 东德
  电影制作 德国/2006/137 分钟
  电影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
  电影编剧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
  电影演员 乌尔里希·穆埃/ 马蒂娜·戈黛特/ 塞巴斯蒂安·科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