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正经的政治书:国际政治梦工场-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影编剧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
  电影演员 乌尔里希·穆埃/ 马蒂娜·戈黛特/ 塞巴斯蒂安·科赫/ 乌尔里奇·图克尔
  剧情简介 1984 年的东德,整个社会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特工魏斯曼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和他妻子演员克里斯蒂娜的生活,监听过程中,魏斯曼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一篇刊登在西德《明镜》报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头目的注意,他们认为这篇文章是德莱曼写的,并逮捕了克里斯蒂娜,希望能够从她口中得出她丈夫的秘密。而审问克里斯蒂娜的正是魏斯曼……
  文化人自我陶醉的谎言
  获选为2006 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德国电影《窃听风暴》好评如潮,但它究竟能引起多少普罗大众共鸣,其实不宜过分高估;“不堪回首”和“人性光辉”以外,究竟“东德”这心结如何影响人心,《窃听风暴》则有不应低估的引导性。主角的文艺身份容易让各国评论员对号入座,反窃听主旨又政治正确,但电影对大时代心态的刻画,也许及不上《再见列宁!》等后冷战德国作品,亦不像讲述东德青年的《红色白鹦鹉》(The Red Cockatoo )那样聚焦世代心结。电影始终回避一个问题:究竟东德1 800 万人全是被迫生活于共产制度,还是有自愿成分?再问:为什么?
  

共产东德与维希法国
《窃听风暴》的背景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前的1984 年。当时的苏共总书记,是国家安全局克格勃特务大头子安德罗波夫。不到十年,冷战档案全面解密,世界才发现多达数十万东德人曾为他们的秘密警察组织斯塔西(Ministry for State Security,Stasi)服务。不过高压以外,不能否定多少有些东德人相信分配制度和共产式刻板社会,也许更符合日耳曼民族性。不少文化人以外的东德人在德国统一后,都抱怨生活不及从前,既要面对同一欧盟屋檐下的东欧外劳抢饭碗,又不能适应西方生活水平。也许如那位在电影中下令监视作家的东德部长片尾所言,统一后的德国“没有斗争、没有理想”,作家除了伤痕文学,也写不了什么。这自然是当权派的自我开脱,但《再见列宁!》中那位真心相信共产主义的善良女教师,以及她代表的一代老人,无疑都有类似情结。她们可不是权贵。斯塔西的特务行为,其实被这些人默许—这是德国人不要揭的疮疤。
  这不得不勾起我们对合作主义(collaborationi*)的回忆。近代最著名的和敌人合作的案例都出现在二战期间,中国有汪精卫,法国有贝当元帅的维希政府。传统史书记载,他们都是叛国贼,战后政府都希望塑造一个“史实”:全国上下一心抗战。在民族主义者看来,东德和共产苏联合作,就像维希和纳粹德国合作一般羞耻。然而汪精卫和贝当的个人声望原来十分崇高,汪精卫被日本衷心称为“*一流人物”;一战击败德国的英雄贝当“卖国”后,出巡居然受到巴黎人自发欢呼,一度被视为法国救世主,他的出山宣言和丘吉尔的战斗宣言同时得到各自民族的支持,总之,并非没有真诚的支持者。维希政府虽是德国附庸,但巴黎沦陷确有法国人叫好,因为这象征*议会*制的崩溃,可以进行右翼—“法兰西行动党”(Action Fran?aise)的改革主张:结束资本主义的自私、拍卖选票的低效,建立等级制度和集体主义,视以往的宿敌英国和犹太人为共同敌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为什么作家要有总书记夫人赏识?
维希政府*犹太人其实是自发的,没有纳粹占领也可能付诸实行,因为那源自法国本土的反犹思潮。1895 年,法国发生“德雷福斯事件”,法军的犹太人上尉德雷福斯被控叛国,是为欧洲近代反犹的坐标。东德的合作者其实也是有部分自发的:对他们而言,国家经过二战,必须尽快恢复稳定和制度。希特勒的盖世太保遗产、德国人的冷静天性,加上德国共产党本身在游击战中积累的群众基础,让东德极权政体的面世显得畅顺,否则斯塔西不可能成为共产各国最有效率的秘密警察。电影说东德文化人抗拒社会主义制度,因为苟且偷安才拒绝揭竿,忽视了他们部分人向往这制度的惰性和潜意识,否则获东德共产党总书记昂纳克夫人赏识的作家主角乔治·德莱曼不会沾沾自喜,负责搜屋的秘密警察也不会对他有那样好的门面态度。
  顺带一提,这位昂纳克夫人在丈夫当权期间全程担任国家*长,夫妻档指点江山,夫人对文艺教育特别有发言权,所以《窃听风暴》才设定她为作家靠山,暗示她为高层权力斗争的核心。部长指示斯塔西特务整肃作家,除了为了夺他的女人,也是要整垮对方后台的权力斗争。昂纳克曾和西德总理科尔平起平坐见面,后来科尔成为统一德国的唯一领袖,昂纳克沦为被控反*的阶下囚,科尔念旧网开一面,让他根据共产党传统到智利“保外就医”。不久昂纳克死在智利,夫人现在还留在那里,曾以访问形式出书畅谈她眼中的东德。相信以她对文艺的热爱,必定会看《窃听风暴》,不知有何感想?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秘密档案开放
2003 年,德国政府决定将斯塔西秘密档案全部向公众开放。档案全长125 英里,厚达2 125 000 000 页,放在整座大厦供当事人查案,如此规模浩大的翻旧账可谓世界纪录。这时,东德人才发现全国整整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有档案建立,同样数目的人曾向秘密警察告发亲友,从查档发现历史,这就是《窃听风暴》剧本的现实基础。然而告密人究竟算是合作者、刁民还是受害人,其实已不可能判断,像电影那样发现一位好心特务的可能性极小,发现亲密战友夫妻子女出卖自己的可能性极大。电影对开放档案持“面对历史”的正面态度,并非德国一致共识,在国内也曾惹起争议。
  本笃十六世被揭发年轻时曾加入希特勒青年队,依然成为教宗,他的同业就没有这么幸运。前东德天主教行政总管史托菲在德国统一后成为交通部长,原来被视为“东德良心”,档案却揭露他曾为秘密警察当卧底25 年。波兰著名神父、已故教宗约望保禄二世的同乡兼亲密战友海莫2005 年被揭发曾任共产党特务,监视对象正是教宗。也是源自德国算账风,控制前朝档案的波兰国家纪念院(IPN)负责翻旧账,同时意外发现的还有波兰特务为教宗捏造情妇的故事。末代东德足球先生古斯科(Torsten Gütschow)、球迷熟悉的勒沃库森足球会的德国前锋基尔斯滕(UlfKirsten),也是档案披露的斯塔西线人,监视对象自然少不了来自东德的欧洲足球先生萨默尔(Matthias Sammer)。德国是对历史负责的民族,这值得嘉许,但电影“告密者总是软弱的”的暗示,则未免过分简化、残忍。旧闻揭下去容易黑白分明,国家繁荣时,过来人可一笑置之;一旦出现金融风暴还是什么,人性就难免爱算总账。毕竟,看过这类电影的观众容易在道德高地审判“谁是好人”。这结论,却是翻文档不可能弄明白的。《窃听风暴》上映时,某曾任东德秘密警察的男配角父亲参加首映被认出,激起公愤,被逼向公众道歉才能平息众怒。又是一个疮疤。
  

《再见列宁!》更有去精英价值
正史的东德文化人圈子有点像嬉皮士,集体住在东柏林一个租金便宜、啤酒便宜的旧城区,也许就像今日北京的798 旧工厂艺术区。《窃听风暴》的东德文化人却甚少嬉皮味,比正史政治化得多,而且都是关系多多的社会精英,广受上层官僚重视,主角更被称为“唯一同时获东西方重视的东德作家”,属于一个更小的小圈子。在小圈子内坚持“知识分子的良知”是容易的,但他们的话语、他们的贝多芬,其实不太落地。东德百姓不满经济下滑,甚至要靠西德借贷,知识分子就不大能感觉到,因为他们在物质上属于既得利益层,从电影可见他们的中产公寓环境优美,还有钢琴。电影提及的《明镜》杂志(Der Spiegel )对德国知识分子影响深远,是实至名归的*明灯,但也经常被批评借助专家用语扭曲事实和装作中立,特别是在文化人更似精英的当年。前*政权的文化精英到了*社会,创作往往大为失色,这并非偶然。
  要说“人性光辉”,《再见列宁!》虽是黑色喜剧,但它那人工自制历史和真历史的混淆,似乎寓意更深、更贴身。主角的母亲相信共产主义并非为了什么大道理,只是自我感觉良好,最爱就鸡毛蒜皮小事写信“反映情况”,喜欢井然有序的生活……但其实她知道流亡西德的丈夫健在,依然有通信,也知道东西差异的并存。东德人虽然身在铁幕,但一直有便捷的信息流通,基本上了解西方发生何事。她选择东德,比文化精英和窃听者的心路更有代表性,而她绝对是一个好人。她拿虚拟的东德感染儿子,比贝多芬音乐感染特工令人信服,也比“坏人里有好人、好人里有坏人”一类伊索寓言更堪玩味。
  延伸影画:
  * 《再见列宁》(Goodbye; Lenin!)(德国/2003)
  * 《The Red Cockatoo》(德国/2006)
  延伸阅读:
  * 《The Stasi: Myth and Reality》(Mike Dennis: London/ Longman/ 2003)
  * 《Man Without a Face》(Wolf Markus: London/ PublicAffairs/ 2007)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V: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时代背景 约公元1995 年
  地域背景 '1' 英国,'2' 巫师世界
  原著来源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
  电影制作 英国/2007
  电影导演 大卫·叶芝
  电影编剧 迈克尔·戈登伯格
  电影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鲁伯特·格林特 / 艾玛·沃特森/ 迈克尔·甘本/
  艾美达·斯丹顿/ 伊文娜·林奇
  剧情简介 哈利·波特双亲均为善良巫师,被伏地魔杀害,哈利却成了伏地魔“分灵体”之一,因而受到魔法保护。他入读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后一直成绩优异,学校却受制于教育官僚、反魔不力,哈利遂于本集自发组成邓不利多兵团,与伏地魔部队决战。
  解读罗琳的左翼政治符号
  《哈利·波特》系列风靡全球,毋庸赘言。尽管大多数人视之为普通童话,但西方学界对这个系列的政治符号已研究得相当深入。当《哈利·波特》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出现了惹人讨厌的教育官僚恩不里居,资深演员艾美达·斯丹顿将这一角色演得出神入化,连香港论者也察觉到电影的政治色彩。要了解作者罗琳()的政治倾向,我们可先从《哈利·波特》中三个著名角色邓不利多、恩不里居和伏地魔入手分析,再与现实世界的罗琳本人和饰演哈利的演员交叉印证,我们就会发现,罗琳是左翼政治符号的优秀制作人。
   。 想看书来

智慧老人同志:邓不里多与苏格拉底
首先,对不少年轻读者来说,2007 年的十大国际新闻除了选举、爆炸、和会,还应加上一项:《哈利·波特》德高望重的霍格沃兹学校校长邓不利多原来是同性恋者,并通过罗琳在答问会宣布“出柜”。这项出柜声明是直接面对青少年的,当时罗琳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搞读书会,问答环节时,首次正面以“邓不利多其实是同志”来响应学生“他有没有找到真爱”这问题。那么,这个深受读者喜爱的老巫师的真爱究竟是谁?罗琳说,原来是他的手下败将、因沉迷黑巫术而变成反派的东欧巫师格林沃德,巧合地,这名字使人联想到希腊神话的首席同性恋美少年格尼美德。虽然“哈迷”一直怀疑不近女色的邓不利多的性取向倾向“中间落墨”,但他以如此方式在小说外出柜,还是令人有点意外,也为《哈利·波特》添上入世色彩,因为罗琳在颠覆他的形象之余,也颠覆了保守派宣传同性恋者易染性病、“很难成为老人”的成见。
  邓不利多的老同志身份,在近代名人群像中确是难得一见。爱尔兰文学家王尔德等近代著名同志确是英年早逝,反而古希腊一群同性恋权威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身份和地位都应和邓不利多相似。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既是所属学问的权威,又可以通过培育弟子在思想上“传宗接代”,和邓不利多的校长身份已是相若。而且古希腊时代的世界没有明显的同性恋、异性恋定义,社会对同性恋不但没有歧视,反而视之为多元文化的一员,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