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策-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剿鳎丛斐隽瞬簧俸玫娜褐诓斡胄问健K前ǎ�*推荐、民意测验、两票制选举村支部书记和乡镇长、党内*等。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这些制度应当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工作。(5)要建立和完善民意反馈机制。政府能否根据公众意见及时作出反应,调整相关政策,是衡量善治的一个重要标准。建立和完善民意反馈机制是实现善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民意反馈机制要独立于政策执行系统才能做到真实有效。目前,民意反馈机制建设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民意调查工作。为保证民意调查的客观性和专业水准,政府可委托学术机构就有关政策问题进行民意调查。同时也应鼓励成立专门的民意调查公司,及时搜集公众意见为政策反馈提供服务。二是信访举报分析工作。信访举报是公众对政府官员和政府政策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信访举报是反映民情民意的晴雨表。对信访举报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做好社会预警工作,将有助于政府对公众意见及时作出反应并尽快调整相关政策。三是新闻内参工作。新闻内参作为党和政府的“眼睛”,在了解民间疾苦、反映百姓呼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新闻媒体发挥上述作用,这些新闻机构的地方派驻机构应当定期实行人员轮换并在财务物资上完全自给,以避免成为为地方政府歌功颂德的工具。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13)
第四,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带来繁荣,竞争与效率携手同行。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是从管理不善走向善治的一个重要步骤。引入竞争机制的努力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取消市场准入的人为限制,鼓励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与公共部门展开竞争,鼓励公共部门中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跨行业、跨地域经营相互竞争,鼓励同一行业中不同公司集团、不同地方分支机构之间就经营同一业务展开竞争,保证公民在消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的选择自由。(2)在公共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工作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近年来,公共工程建设领域加快了有形建筑市场的建设步伐,重大工程招投标制、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监理制逐步建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应当进一步提高公开招标率,严格限制邀请投标的做法,组建评标专家委员会并要求主管部门领导加以回避,严格禁止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工程监理来自同一职能部门的“三合一”现象。以公开招投标、竞价采购、集中统一采购为特征的政府采购制度,目前已在中央和省一级政府、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政府中初步实行,政府采购中竞争机制的引入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今后的努力方向是逐步扩大政府采购金额在公共支出中所占比例(国外所占比例一般高达30%到40%,我国目前还不到1%),将政府采购制度逐级向下推广。(3)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要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竞争上岗、竞争性选举等制度就提供了这样的竞争激励机制。目前,这两种制度的适用范围还很有限,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同时要鼓励用人单位之间展开吸引人才的竞争,为优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4)在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工作中引入供应方竞争机制,同时规范需求方竞争行为。供应方内部引入竞争机制的办法之一是打破资源配置的部门界限,实行权力分解职能交叉,需求方可以在供应同一资源的多个部门之间作出选择。办法之二是打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需求方可以在同一个部门的不同地方分支机构之间作出选择。例如,公民办理护照和身份证可以在多个城市或同一城市不同城区的公安机关之间作出比较和选择。规范需求方竞争行为的办法包括,通过公开拍卖的办法进行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并将拍卖收入收归国库,公布行贿者“黑名单”并取消其参与竞争的资格等。
  第五,提高政府效能。政府效能包括两重意思,即有效性和效率。前者是指政府机构及其所实行的政策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是有效的,后者是指政策的执行成本和政策产生的收益之比是合算的。提高政府效能,意味着政府的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编制要科学合理,符合社会的需要,意味着政府的政策要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加以执行并能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建立一个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是提高政府效能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为此,需要如下。(1)继续实行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控制机构和人员的过度膨胀。针对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岗位职责需要纳入法制化轨道加以管理,各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负起审查监督的责任,防止机构和人员精简后出现反弹。除了编制管理法制化外,预算管理也需要加以强化以遏制机构和人员的恶性膨胀。强化预算管理,要求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取消各单位或部门私设的“小金库”,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从而断绝机构和人员膨胀的财政来源。(2)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统一税制和税率,公平税负,杜绝税收减免乱开口子的做法,是遏制税收流失性*的重要步骤。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实行国库统一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是强化财政监管的重要步骤。这些财政体制改革的措施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推广,争取早日建立起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以便增强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同时控制政府支出特别是行政性支出的过快增长。(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和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审批经济,过多过滥的审批手续是导致审批权*的制度根源。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改革精简了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将一些事项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同时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如一些地方设立了经济服务大厅或便民服务中心,将拥有行政审批权的政府职能部门集中起来,实行窗口式办公和“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企业和公民的欢迎。但总的来看,这项工作发展得还很不平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一些好的做法还需要在更多的地方和部门中加以推广。(4)深化机关后勤服务体制改革,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将后勤服务部门从所属机关剥离出去,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将原来补贴后勤服务部门的钱改为补贴职工、机关和职工所需各种服务直接从市场上购得,将大大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而代表着机关后勤服务改革的方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14)
第六,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规范和约束政府官员行为的最有效的武器。从反*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逐步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各级党政领导要适应建设法治国家对领导方式变革的要求,学会将党和政府的意志上升为宪法和法律,随后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各级党政机关要坚决贯彻依法行政的要求,认真纠正与现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各种“红头文件”和不当行政行为,为全社会作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率。二是健全法律体系,提高法律法规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的灵魂。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应当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首先要保证司法独立,使司法机关在人事、业务和财政上能够自主,使司法人员能够依法独立办案。司法体制改革还要保证司法透明、检务公开和审判公开的一些具体做法还要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改革还应保证司法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能够真正胜任本职工作。
  第七,加强监督制约。只有以权力制约权力,才能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这是为古今中外历史所反复证明的一条公理。加强监督也是反*治本措施的重要一环。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充分发挥党代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双重功能;完善党委会向党代会报告工作的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职责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实行领导班子*生活会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坚持实行党内*选举和罢免制度等。二是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制约。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政府和检察院、法院)的工作负有监督的责任。目前应当抓紧制订《监督法》,明确人大监督的职责权限和手段,规范监督程序,促使人大监督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它们包括:审议批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政府预算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选举和任免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组织执法大检查,开展调查、视察活动,实行代表质询制等。要充分发挥好这些监督机制的作用。三是强化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坚决纠正严打整治斗争中习惯采用的公检法联合办案和提前介入等错误做法,纠正逮捕、起诉和审判一条龙的做法,公、检、法机关之间要各守分工,依法相互制约。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的主要机构,应当履行好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事执行监督和职务犯罪预防监督的职能。人民法院应当做好行政诉讼的审判工作,制止行政侵权行为,监督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法院内部的上级审判机关对下级审判机关要负起审判监督的责任,禁止一审和二审机关之间的事先串通。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功能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四是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要大力加强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特别是廉政监督,这比专职监督机关的事后监督和外部监督要更为直接,更为及时,也更为有效。其次,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还负有相互监督的责任以保证国家法律得到忠实地执行。同一机关内部应当权力适当分解,职能相互交叉,实行编组作业,以便加强权力内部约束。最后,行政机关内部下级对上级的违法失职行为也可以通过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多种途径加以监督。五是强化各种专职监督机关的监督权能。

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15)
第八,强化责任约束。现代政府是责任政府,它意味着政府要向公民负责并及时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回应。强化责任约束是保证政府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快速反应并负有责任感的基本手段。这就要求构建责任制约束体系,完善责任制约束手段。(1)建立和完善其党代会对党员、人代会对选民负责任的制度体系。为此要完善选举制度、定期联系党员或选民制度、罢免制度等,以保证党员、公民有效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罢免权等。选举制度应当体现直接选举、差额选举和竞争性选举精神,使得选举人真正拥有自由选择权。选举制度还应鼓励拥有被选举权的党员或公民中的优秀分子主动参选踊跃成为候选人,同时规范他们的选举竞争行为,保证选举的公平和公正。要建立和完善党代会代表和人代会代表与党员和选民联系制度,定期向他们汇报工作,保证党员和选民的知情权。此外,还应保证原选举单位的党员或选民对当选代表的罢免权。(2)健全党委会及其常委会对党代会、一府两院对人代会及其常委会负责任的制度体系。为此要建立和完善选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引咎辞职制度、罢免制度等。要尽快解决任命制和选举制之间的内在矛盾,从任命制过渡到选举制,使党代会和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力机关,使各级党委和一府两院切实对各级党代会和人大负起责任来。要强化党代会和人代会的调查权,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各级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应当实行引咎辞职制度。各级党代会和人代会依法行使罢免权,是保证各级党政领导切实负起责任的重要手段,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