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她又派人向国内的同行学习,回来之后结合自己之前掌握的知识,设计出了图纸,从此开始了电冰箱的制造和研究。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杨绵绵那种超乎寻常的执行力,或许就没有海尔后来那么迅速的发展。
本来,张瑞敏只是希望杨绵绵去了解一下情况,换了很多人,或许就会走走过场,或者干脆交给底下人去做。毕竟,自己对冰箱的制作一无所知,哪能那么快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何况,自己是管理者,具体的研发,完全可以交给技术人员去做。
第三章 “期望二,做到十”(2)
但杨绵绵却不这么想,既然决定转产做冰箱,那自己就非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不可,连最基本的都不懂,怎么去抓管理?所以她不仅自己买书看,还亲自去拜访专家,了解冰箱的制作原理,甚至自己画图去设计。
类似的事情,在杨绵绵身上还有很多。
有一次,杨绵绵发现一台质量合格的冰箱抽屉里有一根头发。
杨绵绵看到之后,立即叫来全体相关人员召开了紧急会议。
有人觉得她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不就是一根头发嘛,拿掉就行了,又不会影响质量。
对此,杨绵绵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抓质量就是要一个头发丝也不能放过!今天对一根头发丝视而不见,那么明天就会对更大的问题同样对待,头发丝虽小,但它关系责任心的问题。”
为什么杨绵绵细到连一根头发丝都不放过?
因为从海尔创业时开始,张瑞敏就把质量问题当成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来抓,甚至不惜砸掉了70多台有问题的冰箱。他还格外要求管理干部对大家的质量意识常抓不懈。
为了落实这种精神,杨绵绵处处对质量问题抓得严,于是遇到这根头发丝时,绝对没有把它当成小事。正因为她能将企业的制度和张瑞敏的要求,落实到一般人觉得难以理解的程度,她的确无愧于“期望二,做到十”的高度评价。
这样的下属,哪有不被格外器重的道理?
再看看别的优秀人士,也有不少是领导期望“二”,自己能够做到“十”的人。
潘基文是现任联合国秘书长。
2000年,潘基文还在担任外交部次官,在一次陪同李汉东总理访问俄罗斯。
在飞往莫斯科的飞机上,其他的随行人员大都去睡觉了,本来潘基文也可以去休息,但因为李汉东总理在阅读有关访问俄罗斯的文件,于是他想,说不定总理会有什么需要,要叫自己。
因此就一直等在总理身边,直到飞机快抵达莫斯科,而他确认总理已经休息了之后,才在一旁稍微休息了一会。
领导并没有要求潘基文等在旁边,但潘基文却想到万一总理需要自己做什么该怎么办,所以主动在一旁等着,直到确认总理已经休息了,才敢让自己稍微休息一下。
换了你是领导,看到这样的下属,是不是心里也会觉得很温暖、很踏实?对这样执行者,你会不会重用呢?
2.上级想到的你要想到,上级没有想到的你要帮他想到
最好执行者与一般执行者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
一流的下级总能提醒上级,末流的下级总要上级提醒。
尽管如此,但很多人的想法是:既然是领导,做的决定肯定是正确的,我只要照着去做就行了;即使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但是领导说的,就算出了差错,也不是我的责任,我何必多事;领导都没有想到,我怎么可能替他想到。
但一个最好的执行者,不仅不需要领导来提醒,而且总会想到领导前面,上级想到的自己当然要想到,上级没有想到的,也要主动替他想到。
有一次,一位培训界的同行,向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因为经常需要出差,有时候一忙、一着急,就容易忘记带一些东西,如名片、资料和相机等等。
为此,他也跟秘书说过记得提醒我一下,免得耽误事情。
秘书老是不记得提醒,后来终于能学会提醒了,但是执行起来,往往又很不到位。
有一天,他在北大高级总裁班讲课,下午讲课完课后就直接去机场,到外地出差。
第三章 “期望二,做到十”(3)
中午的时候,他接到秘书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
“您下午要出差,别忘了带名片、资料和相机。”
一经提醒,这位老师一想糟了,相机在家中,又忘带相机了。可等讲完课再回去拿相机已经没有时间了,只好就不带了。
这尽管是一件小事情,但也能反应一个员工执行能力。这位老师感慨地说:
“如果是一个合格的执行者,她完全应该熟悉我的日程安排,提前一天提醒我:‘您明天就要出差了,如果现在方便的话,请把需要带的资料、名片和相机放到包里,以免忘记。’
如果有了这样的提醒,我还会忘记带相机吗?”
很多下属都有一个错觉,领导哪会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可别忘了,领导不是神,他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也有需要你提醒的地方。
不要说普通人需要提醒,就算是非常杰出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下级帮他把关。
担任过周总理秘书的纪东,在他所写的《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1971年,在* “九一三”叛逃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左右,一天上午,总理在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之后,离开办公室去卧室办公。
突然,总理打电话让他过去一下。他以为总理要安排任务,于是像往常一样拿着本子和笔,迅速赶过去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总理并没有交代他办理任何事情,只是很郑重地看着他说:“我要跟你说一件事情。”
然后,总理拿起一个大信封,对他说:“你看,我写错了一个信封。”
他接过信封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呈主席、林副主席批示 周恩来 某年某月”。
*叛逃之前,总理给毛主席和作为当时党中央副主席的*写报告,通常都是这么写的。但当时*已经叛逃,再这样写就是大的错误。
由于连续工作了那么长的时间,在极度疲劳下,写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总理在叮嘱他把信封销毁的同时,还特意提醒他:
“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你,让你知道,注意以后要帮我把关。”
照一般人的想法,写错了信封,自己把它销毁掉就行了,总理为什么还要特意把秘书叫过来,郑重其事地嘱咐一番呢?因为即使是领导,即使平时考虑得再周全再细致,但难免也有在特殊情况下疏忽的时候,这时候就尤其需要下级能够替自己把关。
这个故事给我们所有执行者都有启示:即使像周总理这样的伟人,有时候也需要下级提醒和把关,更何况是我们的上级呢?这就更需要我们多考虑一点,甚至想到领导的前面。
3.能弥补上级的不足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既然是领导,肯定哪方面都比下属高明。但别忘了,上级不是神,不是万能的。上级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作为一个优秀的下级,不是一味地挑剔上级,同时也不会机械地惟上级的命令是从,而是能够灵活掌握尺度,善于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上级的不足。
罗荣桓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在解放东北时期,曾经是东北野战军司令*的得力助手。*给人的感觉非常严肃,不苟言笑。
但罗荣桓很善于用自己的亲切弥补*的那种严肃有余、人情味不足。
有一次,*把部下全部叫到一起开会,安排作战任务。
会议结束后,都已经快过中饭的时间了,*对大家说:“各位请回吧,我这里没有安排各位的午饭。”
来参加会议的部下都露出了尴尬地表情,这时身为政治委员的罗荣桓立即意识到部下们的情绪,马上微笑着对身边的警卫员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章 “期望二,做到十”(4)
“你快去跟厨师打招呼,让他多煮些面条,让同志们吃完面再走。”
一句话立即缓和了*严肃的措辞,也缓解了大家的情绪。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上级重用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
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格力空调总裁董明珠,在进入格力初期,就是用铁腕手段弥补了上级的魄力不足。
首先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一抓到底。 格力在发展过程中,经营部存在很多问题。格力的总经理朱江洪个性温和,面对员工的一些问题,即使看到了,但碍于面子也不好直说出来。这样的结果是造成员工更加散漫,旧问题没解决又出现新问题。
再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于是朱江洪决定通过选举,挑选合适的人才担任经营部主管。当时,备受同事们喜爱的董明珠被推选为部长。
有人想,既然是自己推选出来的部长,董明珠肯定会在方方面面都照顾大家,拉拉关系、走走后门应该不成问题,就算是有什么事情,也会帮着自己说说话。
但让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董明珠一上任,那种做事干练、铁面无私的个性就展露无遗。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严抓管理、规范业务员的行为。
在她的严格管理之下,彻底杜绝了业务员无款提货、随意调配产品或私自收货款的行为。为此,还关闭了分布全国各地的库房,并强调业务员销售账目清晰化,销售货款要限时追回。措施刚出台的时候,有不少人都来说情,但都被董明珠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在促使内部管理逐渐上了正轨的同时,她还对客户实行的铁腕政策。
拖欠货款一直都是中国很多行业存在的现象,也是让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严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时的格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谁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客户,毕竟企业要靠客户才能生存。所以,就算是拖欠货款的现象很普遍,但也没有人敢提出异议。
然而,董明珠却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推出了“先付款再交货”的交易方式。
这种方式一推出,立即在客户当中炸开了锅,引起了客户的强烈不满,有的表示如果这样就不销售格力的空调了,有的向老总朱江洪告状。
在这种情况下,老总朱江洪也觉得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太激进了,于是向董明珠提出说:“是不是等客户补完欠款,先给发货再收钱?”
尽管老总提出了缓和的建议,但还是被董明珠否决了。首先她坚信,只要格力的产品好,就不怕没有人进货。另外,她认为当时不少国外经销商正准备走进中国市场,到时这种“先拿货再付款”的方式必然会被打破。
事实证明董明珠的做法是对的,从1997年至今,格力没有一分钱的拖欠的账款,整体效益大大提升。同时,随着零售巨头百思买进军中国市场,因为坚持“先付款再拿货”的方式,格力与其建立共赢的联盟体系,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无论是对内部员工的管理,还是对外部的客户管理,董明珠都用自己的长处弥补了上级的不足。
老总朱洪江在性格温和,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老好人”,这样的领导既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亲和力很强,但不足的地方是威严不够,抓管理缺乏力度。而董明珠恰恰用自己的铁腕弥补了上级的不足。可以说,没有董明珠的铁腕,就没有格力今天的发展。
对于一个最好的执行者来说,会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如果上级什么都比你强,那还要你做什么?上级的不足之处,恰恰是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第四章 用手做只能保证“做了”,用心做才能保证“做好”(1)
执行有两种状态:一是“用手”,二是“用心”。
“用手”只是机械地执行,别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用心”则会全心投入,不只是简单地动手,而是时时想着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并付诸行动。
用手做只能是停留在“做了”的层面,只有用心,才能保证做好。
1.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责任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对于自己关心的事,我们会时刻惦记,用心琢磨。反过来,如果是对自己不关心的事,哪怕它天天都在你眼皮底下出现,你还是会视而不见。
做执行的时候也一样,只有你时刻关心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事、公司的事、客户的事,你才会用心做好。
有一次,一位宝马员工到外地出差,准备到一家宾馆住宿的时候,发现不远的地方停了一辆满是泥土的车。出于职业的本能,他多看了几眼这辆车,结果发现那是一款自己公司生产的宝马。
那么有档次的车却脏成这样,别人看了会不会觉得:看起来宝马的车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