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大向左,清华向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老一辈北大人心中,三角地承载着更多的内涵。一位北大老校友说:“当年我从外地考入北大,第一天就跑去大名鼎鼎的三角地。三角地上张贴的信息和学术氛围让我非常震动。我几乎每天下课都要去三角地,接受最新的信息,这些给我的启迪让我终身受用。三角地,可以说是我心中很怀念的地方。”
  既成事实,留下的只能是追忆。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三角地,曾经很失望,怎么就这样一个破旧的地方呢?后来,慢慢懂得了三角地,离不开了三角地。每次经过三角地,我都会停下来,看看又有哪些讲座。虽然充斥着很多商业广告,但并不妨碍学生们对三角地的热爱。三角地留下过我的“作品”,多少次为了宣传社团讲座,我的书法作品展示在这里,虽然它存在的生命很短,不断会被覆盖。
  有人认为,三角地小广告太多、太乱,应该治理,但走在哈佛校园,没多远就是一个自由的广告栏,其乱的程度不亚于北大三角地。据北大校方称,以后三角地将会设立电子信息屏,专门发布学生社团信息,由校团委管理。看来,三角地将会给北大人留下不同的记忆:对已毕业的校友,是那个热闹、斑驳的三角地;对新北大人,那里将会是一块冰冷的电子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北大的考试
麻省理工学院录取部总监Marilee Jones 被称为“升学女王”,28年前她伪造了三所纽约州的大学学历。最近麻省理工学院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后发现,她根本没有这三所学校的文凭。2006年她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少些压力,多些成功:指导你的孩子升学和升学后生活的新方法》。
  名校、升学、信誉,三个关键词。曾经的升学女王,人人敬畏的名校招办主任,因为作弊而信誉扫地,留给世人以笑柄,更留有警醒。经过高考关,在大学里的考试,同样要引以重视,无论是笔答、论文,还是其他形式考试,都要认真准备,用诚信去换取“称心”成绩。
  GPA
  “大学大学,大家来学”。——900年前,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的意大利人波洛尼亚的话告诉我们:大学首先是个学习的圣地。有学习必然有考试,大学考试评分标准没有了高考的统一标准,显得更加多元化,在北大尤其明显。
  哈佛课程有两种评分标准。如果你希望轻松,就选择Pass/Fail ,这样成绩单就是及格或者不及格。另一种评分标准就是Grade;也就是A、B、C,这种评分比较有挑战。北大实行的评分标准是GPA( Grade Point Average)计算法:成绩为90至100分,成绩绩点为,以此往下类推,成绩60分以下,绩点为0。
  当然,如果只想着毕业还不是太难,但要想获取高的绩点,为日后保研、申请出国做准备,那就得认真对待每科考试了。从2005级开始,北大新的学分考核办法规定,学生连续两个学期平均绩点低于者应予退学,这个绩点也就相当于百分制成绩的68分至71分。看来,要想顺利毕业还真得下功夫了,想着60分万岁的日子,在北大不复存在了。
  理工科学生只能平时认真准备,而文科学生,很多时候题目都很宽泛。记得一位老师告诉我们,北大答卷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有创新,老师就会给你分。所以,我们常常是发几大张A4白纸,几道大的开放式论述题,凭着平时的积累,尽情发挥,好在每次成绩都还不错。
  论文
  北大的考试中,除了传统的笔试答题外,还有一些考核形式,常见是写论文。尤其是文科院系,不少科目期中或期末考试都是用写论文代替。
  写论文考核看似简单,没有了考前套题或狂背的烦恼,但写论文也要参考N本书。常常为防同班同学写同类题材,还得赶紧到图书馆把相应的参考书借到手,望着厚厚的大部头,却无从下笔的时候,还在感慨:还不如背题考试呢。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论文写作练习,已掌握了初步的学术写作规范,总比那些背完了就忘记的题目要强,这也许就是北大培养人才的一个见证点吧。
  国外大学重视学生写论文,论文对于思维的启示至关重要,很多人也是通过写论文而大有成就的。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写的博士论文,仅仅是一页纸,他主要提出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虽然简短,但是不妨碍他顺利获取博士学位,乃至凭着一页纸的论文问鼎诺贝尔奖,可见论文写作对大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北大还有些课程,老师考核的方法更特殊。据一位校友介绍,哲学系一位老师的考试方式是与学生聊天。她可以聆听学生对某个歌手的喜爱,也可以诉说对某件事件的看法,她会认真聆听,认真记录,甚至要把当时的照片发送过去。这样一种特殊的考核,老师也在培养学生某种实际能力。
  

第六章  考证时代的救赎(1)
管理学上有个描述企业市场行为现象的概念——羊群效应,当在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当前大学的考证热仿佛也走入一个误区,别人有的证,自己也要想法去考。
  一面是企业打出高薪招不到高级技工,一面是手握一大堆证书的大学生就业无门。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如今大学生却成了“证书”的奴隶,等待救赎。
  打拼“证”界
  如今大学生自打踏入象牙塔,就开始了打拼“证”界,北大学生也不免俗。据分析,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过百种。有鼎鼎有名的热门证书,也有刚刚兴起的“后起之秀”。
  每次我路过三角地都会看到被占据绝大地盘的是各类考证培训,每每我走进自习室,也总会看到“飞跃”族在啃GRE红宝书。
  证书种类多了,也乱花了眼。从传统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到新兴的报关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等等,都有不同的“粉丝”。当然,有些证书是大学期间必备的,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没有了这些,不仅学位证难保,就业也是一大障碍。有些能力型证书,比如托福、GRE、雅思,那是出国的“敲门砖”,没有不行。还有就是职业资格证书,比如法律专业学生要想从事司法工作,那就要号称“天下第一难考”的司法考试深水。
  北大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考证行情基本一致。各院系利用自身优势称霸“证”界。法学院自然是“司法考试”龙头老大,公务员考试显然是政府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更胜一筹。外国语学院学生考起外语类证书,总是“小菜一碟”,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计算机类证书更是不在话下。
  走出了各自的领域,大家还都是平分秋色,只是看谁“学武精深”了。现在,大学生还未出校门,已开始热衷考取驾驶证了,难怪有人戏称北大都快成了“Parking University ”(泊车大学,北大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versity)。
  考证法则
  通用型不掉队
  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必备的证书,不要“捡到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把精力都耗在了“洋”证上,反而耽误了学业,丢了“看家证”,那后悔就来不及了。其实,对北大学生来说,这两样证书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当然,大学里还有基本的证书,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热不热衷考证,这两类都是不能缺的。
  必考型要早考
  对于有“飞跃”打算的同学来说,托福、GRE、雅思等必考的语言类证书,要及早下手,争取在低年级时搞定,把更多时间留给后面的申请环节,不要在最后申请环节还在为语言成绩发愁,那样就太被动了。对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证书,也要及早下手为好。
  资格类要选考
  资格类证书根据自身情况,能在校园阶段解决的,就争取尽快拿下,但有些资格证书,只能等有一定工作经验才能考。比如,新闻记者证就要任职正规新闻媒体,且有相关限制才能申请。当然,如果是学导游专业,及早考个导游证,不仅能解决资格证,而且还能在上学期间大赚一笔“兼职费”。
  富余型要慎考
  对于像驾驶证等类证书,大学期间,如果不是家境殷实,不是准备毕业当专职司机的同学,建议要慎考,毕竟每本证书都花费不菲,像驾驶证更得需3000元左右费用,如不是特别需要,不妨留待走向社会后再考。考证的总原则就是少而精。
  能力为王
  一条狗要从清澈的湖水中取出一根木棍,跳水之前,它要把自己当作一条流动的河水,消耗最少的体力达到目的。所以,狗不会朝着木棍的方向一头扎进湖水,而是绕着游过去。
  大学“证”界门派太多,时光有限,不可能都去凑热闹,关键要有前瞻目光,认准含金量高的必备证件,以最佳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赢得属于自己的“木棍”,而不要随大流,一头扎进湖中,捞了无数的小树枝,依然不能构建坚固的“窝”。
  考证中也要学会“真本领”,而不要去捞取速成的“泡沫证书”。有些证书根本不能证明学生能力,也不具备社会认可度。本来是为增加就业竞争力,最后却成了“鸡肋”。我也经常在三角地看到类似的“速成证书”培训班,证书再多,关键还要看能力。一位外企人力资源经理讲:“我们需要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职员,光有一堆证书有什么用?”一位师兄介绍,很多证件本身也不适合在校时考,比如CFA(金融分析师资格证),很多大学生在校就去考了,而CFA更重要的是在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这不是简简单单一张证能代表的。
  大学校园里还有更多精彩的生活,除去必备的证件,你还可以有更多锤炼的机会。参加社团、当学生干部等,都是一张张无形的“证书”,即便是考证,那也要像新东方名师乐静静所说的那样:考试第一种境界是凝神,第二种境界是聚气,第三种境界是忘象,第四种境界是离心——在达到前三种境界的时候,把心思放到考试之外,抛弃所有与考试有关的功利。此时,考试不再是一门考试,而是一种游戏,是一种玩具,一种展示自己能力的手段。
  

第七章  Web3。0时代
《斯坦福大学校刊》刊出了“网根”(netroots)一词,已成为美国政治新名词。它意指由互联网(internet)和草根(grass roots)结合,强调技术革新,尤其是博客、维基等对传统政治参与的一种革命性冲击。
  当网络和大学生结合时,也对大学校园造成了革命性冲击。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点在北大尤其明显,但网络同样是柄双刃剑,在时代,我们该如何玩转网络?
  芙蓉姐姐
  网络海洋中,从来少不了“偶像”和“粉丝”,只不过偶像分为娱乐性偶像崇拜(star worship)和杰出性偶像崇拜(iuminary worship)。一个注重于娱乐,一个注重于学习。毋庸置疑,芙蓉姐姐就是北大、清华学子网络上的“娱乐偶像”。
  当年,芙蓉姐姐想入北大、清华门槛未成,整天溜达在北大、清华校园,做着经典的招牌动作S造型。最开始,是清华、北大热心网友把芙蓉姐姐推上网络,那时北大未名BBS和水木清华最热门的人物,当属芙蓉姐姐。两校学生在学习之余,便在网下守着芙蓉姐姐的最新造型,要是某个学生在校园中遇到真人,还会在网络上炫耀一番。
  据说,北大教师、知名诗人胡续冬最早在专栏中把芙蓉姐姐从网络推向了纸媒,自此芙蓉姐姐让祖国人民知晓。芙蓉姐姐已成为一个网络符号,最初北大学生追捧她,或许看上了她的个性,符合北大人的自由秉性。
  网络时代,更多的80、90后涌入北大,北大也不缺少“粉丝”。当年,超女李宇春要来北大大讲堂演出时,也在网络上引起一番大讨论。李宇春来不来,都扑灭不了北大“玉米”的存在。可以做“粉丝”,但不要做“疯死”,我们应该提倡多些“杰出性偶像”崇拜。好在,当北大好男儿高明从部队返校后,就引起北大学子的追捧。
  张非事件
  张非属于北大,也属于清华,最终属于清华。张非在两校期间并不为人所知,但在2007年夏季,他成了焦点人物。
  2003年,以606分考上北大,2004年7月,因7门必修课不及格遭遇退学。2005年,以703分南充市理科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200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