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国
损失10余万,其中2万是投降。
联军
损失10余万,略少于秦军。
将领
秦国
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
联军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信平君,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前283年44岁率赵军伐齐,威震诸侯;前260年67岁参加长平之战;前259年68岁组织邯郸保卫战;前245年82岁被解职去往魏国,前243年死于楚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赵国的平原君,魏国得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
典故
窃符救赵
战争进程
公元前260年7月,长平之战后,秦国统帅白起趁胜进攻赵国其他城池。白起上书秦王,继续增兵,一鼓作气,攻下邯郸,灭亡赵国。
赵国形势异常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睢(ju),对范睢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啊!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您将来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赵国已很衰弱,不是秦国的队手,何不劝秦昭襄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睢立即面奏秦昭襄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休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于是秦昭襄王同意赵国割六城,秦军退兵。
秦国退兵之后,赵国举国上下开始忙碌。赵国将全国的军队和粮草集中到邯郸、晋阳、代郡和*几个战略要地,放弃全线防守,改为重点防守,并全国范围类招募新军。
赵国不但全国备战,而且拒绝给秦国割让城池,赵王总算明白了,割了也是白割,秦军迟早还要来。
秦昭襄王见赵国拒绝割地,怒了,准备发兵再次攻打赵国。很显然,秦国错过了攻打赵国的最佳时机,也就是长平之战后的那个时间,这时候的赵国,获得了几个月宝贵的时间加强防御。
公元前259年1月,秦昭王命令出征赵国,由于白起生病,秦昭襄王命五大夫王陵率领50万秦军进攻赵国。五大夫是秦朝爵位的第9级(最高第20级),王陵只是第9级,至少说明2个问题。首先,秦昭襄王有些藐视赵国,没有派爵位在10级以上将军来。其次,五大夫便可统率50万军队,可见第9级的五大夫已经是比较高的爵位了,爵位更高的将军很少。
秦军兵分3路,左路司马梗率军10万攻下韩国的太原,占领上党地,然后将军队驻扎在这里,以牵至赵国北方主力不得南下;右路张唐率军10万增兵南阳;以拒魏楚的援军;王陵率领中路军30万;直攻赵国首都邯郸。
公元前259年7月、8月间中路军攻下赵国的武安、皮牢,这两座赵都唯一可依赖的战略屏蔽被秦攻破。
公元前258年2月,王陵率领的大军来到了邯郸城下。
秦军能这么顺利攻到邯郸城下,一方面是秦军强悍,另一方面是赵国放弃了在其他地区屯重兵,将大部分军队集中在邯郸城内。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如果分兵各处,必然会被秦军各个击破,只有将军队集中在邯郸,才有战胜秦军的希望。
赵国军队可分为这几部分:代郡守军5万防备匈奴,晋阳守军7万(赵国旧都)牵制司马梗的10万秦军,*守军5万牵制张唐的10万秦军。邯郸守军(包括禁军)共20万,其中刚募集的新军10万,抵抗王陵率领的30万秦军。从军力对比来看,赵国全面处于下风,但赵国处于守势,弥补了军力不足。
公元前258年10月,王陵率军急攻邯郸城,秦弓弩手,将数十万支箭射向邯郸城上,掩护步兵攻城,而步兵分两队,一队肩扛云梯,强登邯郸城墙,一队推冲车直攻赵区都之城门,且秦分三军不分昼夜轮攻赵都。但是一个月下来,秦军仅校官就战死五名,伤亡近两万人,而不得停下休整,转为小规模进攻以夺赵志。但相反是,赵军却一再攻出精锐步兵甚至少量骑兵不断突袭秦围在邯郸的营栅,竟使秦伤亡颇为惨重,反而秦军日夜防备,士兵多有殆懈。
邯郸前线的战报传到秦昭王的手中,秦昭王十分的生气,立即启用武安君白起。此时白起的病好的差不多了,但他拒绝出征。原因是:
一、赵国经过几个月的休整,缓过劲来了,我们没有乘长平之战的雄威一鼓作气立即击败他们,现在对方建立了一套防御体系。
二、我们休整不够,去年长平之战我们损失30万士兵,如今还没有充分地补充兵员。
三、其他国家的援军随时可以夹击我们。
四、赵国首都邯郸太远,我们次去战线太长,粮食物资运输都不安全。
白起的拒绝是秦昭襄王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秦昭襄王不明白自己的常胜将军、王牌统帅居然回拒绝自己的命令,他下令让白起为将的命令成了一纸空文。秦昭襄王怒火中烧,但还是派应候范睢去请白起,应侯就问白起:“楚国方圆千里,士兵百万,而将军仅仅带者几万人马,就攻下了楚国的首都;在与韩魏的战斗中,你的士兵不及他们的一半,却斩首二十四万,使得韩魏至今都是秦国的属国。您的丰功,诸侯无人不晓。现在赵国的士兵死伤十之有七、八,我军数倍于赵军。您以少击多,获胜如神,何况现在以强攻弱,以多攻少呢?”
白起说道:“楚王仗着自己国家大,不理朝政,重用阿谀之臣,不重用贤良。楚国虽然很大,但是城防建设落后,士兵各自想着自己的家。楚国的局面是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所以我能获得胜利。而韩魏两国虽为联军,却不齐心协力,相互推脱让对方出战,被我抓住机会,大败他们,这有什么神奇的呢?现在秦国在长平打败了赵军,不在当时趁机会灭掉它,却有所顾虑。使他们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赵国上下利用一年的时间修缮兵器,增高城墙,修浚护城河,其民努力耕作,同心协力。现在如果攻打赵国邯郸,赵国必定拼死坚定,必然不可能取胜,而诸侯国的救兵随时都有可能会到,我认为攻打赵国必定会失败”。
秦昭襄王没有办法,任命左庶长王龁代替王陵为将,并带领着10万援军增援火速赶往前线。
秦国这边增兵,赵国也没有闲着,一方面,平原君亲自杀出重围到楚国搬救兵,另一方面赵国派人到魏国请求援军。
平原君为什么选择到楚国搬救命呢?因为楚国实力比较强,而且与秦有着深仇大恨。而燕国和齐国两国距离秦国比较远,受秦国之害不深,还没有切肤之痛,很难打动;而韩国被秦国打得只剩下弹丸之地,早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同时借兵之事关系重大,属于顶级外交事务,只有平原君这样地位的人才合适去搬救兵。
平原君去楚国之前,挑选一批门客同行,这时候毛遂推荐自己跟平原君同去,这就是著名的毛遂自荐的典故。
平原君到了出国,似乎很难说服楚王用兵,因为秦国已经放出话来,哪个国家胆敢出兵,等灭了赵国第一个就去打水。楚王忌惮秦国的威胁,再说出兵也不一定就能取胜,犹豫不决。这时候毛遂挺身而出,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终于说服了楚王出兵。
楚国出兵10万,由春申君率领,立即出发救援邯郸。
魏国方面,由于跟赵国唇亡齿寒,早前已经派出将军晋鄙率领10万大军援助赵国邯郸,只是由于魏王害怕秦国报复,命晋鄙在邺(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就地驻扎,这个邺地距离邯郸大概就一天的路程。
魏国信陵君使用门客候生之计,让魏王最宠幸的如姬偷得兵符,前往前线让将军晋鄙交出兵权。将军晋鄙略有迟疑,信陵君门客朱亥击杀晋鄙,让信陵君夺得兵权。
信陵君下令:“父子都在军中,父亲回国;兄弟都在军中,哥哥回国;家中只有一子者,回国。”这样魏国军队由10万精简到8万,信陵君率领这8万人杀向邯郸。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决定再派援军,再次启用白起,白起再次拒绝。秦昭襄王生气了,将彻侯武安君白贬为平民,逐出咸阳,接着又赐剑一把,让白起自杀。白起说:“秦昭襄王有什么理由杀我呢,可能我本来就应该死。长平之战,我活埋了赵国投降士兵几十万人,这足够死罪了。”白起的死多少有点遗憾,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和廉颇是同一年代的人,居然没有正面交锋过,而白起擅长进攻,廉颇擅长防守,后世无法知道他们二人是白起的矛厉害,还是廉颇的盾坚固。
白起死了,范睢推荐郑安平出战,秦昭襄王于是命郑安平率军5万支援王龁。
至此,邯郸之战的决战时刻将要到来,此刻双方是群星璀璨。赵魏楚这边,有战国四大公子的三位,赵国的平原君,魏国得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只是缺了齐国的孟尝君。将领方面,赵国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秦国则要稍逊一筹,只有左庶长(爵位第10级)王龁和五大夫(爵位第9级)王陵,超级猛将彻侯(爵位第20级)武安君白起并没有来。
邯郸城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信陵君率领8万魏军和春申君率领10万楚军杀向邯郸城外的王龁军,邯郸城内的20万赵军只留少数守城,10余万攻出城外,压抑了3年的赵军不顾生死地杀向秦军,联军在邯郸城外兵力达到30万左右,且士气高涨。秦军方面,王龁虽有40万左右军队,但3年围攻邯郸不下,士气低迷。双方交战之后,双方伤亡都很大,联军由于士气旺盛,且魏楚的军队都是生力军,稍占上风。
在这种情况下,王龁做出了一个决策:撤退到汾城,跟将军张唐率领的10万秦军会合。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到了汾城,己方可以增加10万生力军,而对方如果追来,必须先分兵在邯郸驻扎部分兵马,对方兵力必然减少。此消彼长之下,秦军获胜的把握大大增加。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王龁这个撤退的决策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在执行撤退的过程中,郑安平和2万秦军没有及时撤离,被30万联军团团围住,郑安平在权衡利弊之后,率2万秦军投降。
郑安平投降事件,成为了邯郸之战的转折点。
2万秦军投降,在秦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地耻辱。推荐郑安平的范睢,也因为此事跟秦昭襄王疏远了。至于王龁率领的50万秦军,士气受到重挫。
赵魏楚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双方交手,不分胜负。王龁担心大部队都在汾城,粮道没有保护,万一联军袭击运粮部队,秦军就危险了。于是王龁下令撤军,联军怎肯给秦军安全撤退的机会,全力猛攻,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声势大震。 。。
百战中国之10_秦朝_秦灭楚之战
百战中国之10_秦朝_秦灭楚之战
得分项 得分 权重
战略意义 27 30
战争规模 19 20
伤亡规模 17 20
战争知名度 14 15
将领知名度 15 15
总分 92 100
兵将 秦国 楚国
双方兵力 60万 20万
伤亡兵力 不详 全军覆没
将领 王翦 项燕
战略意义
秦灭楚之战,秦国将南方纳入版图,在统一全国的进程中完成重要的一环。6国中实力最强的3国是赵国、楚国和齐国,赵国由于长平之战几乎成立女儿国,公元前229年被王翦灭掉,公元前223年,王翦又灭掉了楚国,公元前221年,王翦的儿子王贲灭掉齐国,自此中国统一。
战争规模
秦国
60万
楚国
20万
伤亡人数
秦国
不详
楚国
全军覆没
将领
秦国
王翦,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公元前228年,攻破赵国首都邯郸,灭亡赵国。公元前223年,攻破楚国首都寿春(今安徽寿县),灭亡赵国。王翦的儿子王贲,公元前226年,攻破燕国首都蓟(今北京市),灭亡燕国。公元前225年,攻破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灭亡魏国。公元前221年,攻破齐国首都临淄,灭亡齐国。6国中有5国是王翦王贲父子打下来的,他们对中国统一做出的贡献居功至伟。
楚国
项燕,是战国名将,儿子项梁也是名将,孙子项羽更是直接灭掉秦国的猛将。
典故
王翦将兵
战争进程
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