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花■在■线■书■库■ ;boOk。mIhua。neT
第一章 一种生活方式(7)
尽管这座房子建立在废墟之上,而且外表看起来显得残旧,我还是不能贬低了自己的“巢穴”,因为这座房屋就是我心中的“宫殿”,它内部的舒适与方便正是我向往已久的。这座房子,结构坚固、设计合理、宽敞明亮、摆设得体,让人联想到赞歌中那句——“只有锡安的孩子们才会明白长久的快乐与无尽的财富”。对我而言,这房子实在是怡然自乐的人间天堂。
这座房子的魅力还在于,穿梭果园,能发现地势倾斜的广阔的牧场,六里之外,在格兰提这片黑沉沉的沼泽地上,埃里岛显得那么优雅美丽、耀眼夺目。在万里晴空的日子里,可以看到阳光在铅色屋顶上闪耀,而制工精妙的八角形装饰则在饱经风霜的顶尖上与阳光一起舞蹈。每每欣赏到这一美景,我都由衷地感叹造物主的仁慈。埃里岛水塔上的巨大砖石,从西边一直延伸过去,穿过恢宏的教堂门廊,似乎要将杂草丛生的维纳斯神庙与周围的大教堂融为一体。
诸位要是想到埃里岛展开虔诚之旅,那么,最好的季节便是在苹果园百花盛开的时节。在这时,能看到山形墙的屋顶,尖尖的塔楼,昏暗的窗户,配上草原上大片白色的花朵,仿如恢宏的画卷一般。而距此六里之外的大教堂,更是美不胜收的壮景,且看它在雾气氤氲的天色里,仿佛是在一片顺滑的蓝色石块上雕刻出来一样。倘若在天色晦暗的日子里,教堂四周更像险象环生的峭壁、嶙峋的岩石,映衬着远天的雷声隆隆,构成一幅恐怖惨淡的白色画景。
这些或喜或悲的景色,我既感到其中的壮美,又觉得个中的悲伤。因为这代表着那些曾经宏大的构想、完善的体制,现在只不过是审美学上一个象征而已。这也同样代表了美好的东西时常渐行渐远,包括正在从我们身边流失的东西。经年的腐蚀,让这些景致失去了原先的光鲜,更是失去了先有的内涵。诚然,景物本身有其兴衰,然而在那些饱受艺术熏陶的人心里,它们似乎不再蕴涵某种战斗着的力量。
有人喜欢城镇的喧嚣,有人喜欢乡村的宁静,但是,任何景物都有看得厌倦的时候。然而这个乡村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会令来往的游客或者定居于此的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跨过了萨顿,领略高大雄伟的教堂,塔顶上点缀着高贵的八角形装饰;村落沿着果园边上一条细长的山脊错落栖止,沿着山路向西行,穿过一个名叫“贝里斯特”的美丽农庄,就会看到一座古老的教堂。这条道路同样可通往沼泽地上的两个大平原。
ō米ō花ō在ō线ō书ō库ō ;http://BOOK。MIHuA。neT
第一章 一种生活方式(8)
日夜咆哮的海岸线上,从村庄往远处眺望,会发现两者之间有一片牧场,这片牧场名叫瓦斯。在夏季,这里是放牧的最佳去处,等到了雨季,这里就会装满雨水,从南北两端奔流向远方。当游客走完这几条路,再跨过黑色木材制造的桥梁,便能欣赏到在一片沼泽地上,渗透出来的流水,最终流向大海。
此外,这里还是鸟儿的王国。有一天,我在不经意间打扰了红脚鹬的窝群,一些腾地而起的母鸟,就在半空中盘旋不息,发出凄厉的尖叫。它们飞得低的时候,只要我伸出双手,便可轻易将他们抓住。它们似乎在向我挑战,是我侵占了它们的地盘;又似乎在责问我,难道这就是人类所谓的“文明”?我不应该再惊扰它们,便抽身走开,将原本自由、和谐的栖息地,再度交还给它们。
从鸟儿的天堂再往下走,便是一条古老而原始的小溪。就在不久前,有位樵夫看到小溪中似乎有异常猛烈的骚动,又似乎是某种巨型的鱼类缓慢穿行,便吓得魂飞魄散,抬脚离去。后来,当水位下降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便在这条小溪里,捉住了一条体型庞大的鲟鱼。当时,我也在现场,我便猜想这条鱼极有可能是因为迷路而搁浅在这里,也可能是这条鱼在奋力想办法找一个产卵地,便游到了这里。后来,我征询了专家,得知,这一带的鲟鱼都在英吉利海峡的水域里觅食,同时也知道了这是鲟鱼一个代代相传的习性。按照主权划分,这片水域属于英国,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人愿意去管这些。
由此再往北走,可看到一列大型的货运列车冒着浓烟,发出低沉的“叮当”声,成天在这片沼泽地上穿行。而我这个将自己隐居起来的“闲云野鹤”,便常常在这片充溢着河水的草地上,沿岸散步一两里,一直走到梅泊尔这个破旧的小村落。驻足远望,便可发现对面一座面积很小的古老教堂,在群山中若隐若现。据说,在古代,曾有一位廷臣埋葬在那里。后来,经人考证,这位廷臣是一位英国人,原本是詹姆斯一世的侍臣,后来他被放逐到法国,从此便隐姓埋名隐居起来,而他的主要财富却在里斯本附近。后来这位廷臣就在葡萄牙与巴厄尔沼泽地,度过了自己的余生。我们没有必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暂且接受这种几乎神奇的传闻。
第一章 一种生活方式(9)
那么,在这个偏僻的小岛上,我的生活究竟过得怎样呢?我觉得在整个大不列颠岛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处比这里更加安静的地方了。在这座岛上,只有两三个地主,还有几个传教士,但这里的村落却是庞大与繁荣的。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十分友善,而且自主、精明。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听起来便觉得可亲的名字,但却又夹杂着零星的撒克逊名字的点缀。例如,卡特拉克(Cutlack)就是加斯拉克(Guthlac)的变形;还有诺曼人的名字,如坎普斯,则可能是当年某位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在他居住于此之后流传下来的。
虽然村落庞大与繁荣,但这里与外面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到了属于集市的日子,几列火车慢悠悠地从埃里岛驶向圣·艾芙岛,接着就是兜着圈原路返回。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十分热情、勤劳、纯朴,他们所关注的,除了日常生意的状况外,便是从宗教和民谣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们没有改变祖先的遗风,整个村落里,到处充溢着三节拍的调子。▲米▲花▲在▲线▲书▲库▲ ;book。mihua。net
埃里岛还有一个魅力,就是这里饱含着寂寥之处。你若选择居住在这里,可能好几个星期都没有一位拜访者,这里同样也没有许多社交场合,也没有大家公认一致的欢愉节日,更没有令人头疼的集会。这里的人们,可能一个月之内,才会与某位邻居闲聊一次,或者到某位好客的牧师家里喝上一杯茶。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喜欢按照他们的原则做事,喜欢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愿意唐突地骚扰他人或被人突如其来的打搅,他们似乎约定俗成,喜欢待在自己的圈子里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即便这样,邻里之间仍然洋溢着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
这里的居民,相当尊重他人挑选这个悠闲与安静的地方,作为居住地的选择。他们觉得,不论来者出于何种动机,都不可能是源于一种对社交狂热的追求。我曾在英国的许多地方呆过,但还没有哪个地方的悠闲能赶得上这里。这座村庄给了我很多自由,而且他们也并不排斥外地人。我居住在这里不久,便能发现这里的居民们,都有满腔的诚意,并不像外界表述的那样,是外星球物种,或者不谙世事。相反,我觉得这里的居民,天性中有种良好的教养,似乎不需要管理者来约束,就能自发地朝着文明的国度进步。
第一章 一种生活方式(10)
因此,生活在这里,就能置身于一种具有精确价值与衡量自身品性的境界。不管我们是在这个村庄,还是身处在外面的花花世界,作为人本身,每个人必须要独立起来。同样,这里的居民也十分独立,他们对陌生来客并不会多加猜疑,只是觉得,来者可能只是为了找寻某种明确的生活方式而已。他们的这种观念让来客可以很自然、轻松地融入到生活当中。因为这里少了往日的喧嚣,只见得到平静、安宁的生活。
少了那些虚无缥缈的社交,少了那些流于表面的应付,居住在这里,日子便像在广袤无垠的平原上静静地流淌而逝,任何计划都能自行展开,没有人会去打探他人的去向,也没有人会为自己的工作或是追求而搞得焦头烂额。倘若某人需要帮助或是建议,别人都会给予友善与热心的支持,而不会想着从中谋取任何报酬。
有一件小事,一直感动着我。在我房子周围,原先有一条路,由于之前长时间没人光顾,一位友善的农民便在这里竖起了一块告示牌,说明这条路是私人领地,希望人们不要再继续走这条路。一两天后,告示牌却被人扔到沟渠里了。对此,我感到不满与惊讶,觉得自己日后与邻居之间的友好相处会蒙上一层阴影,于是,我向一位地主朋友询问此事,他却大笑道:“没人会想到做这种事的,我向你保证。”他的属下已经见到了那位将告示牌扔掉的“人”,只不过这个“人”是一匹马而已。在路经此处的时候,不小心给撞倒了。的确如这位地主所言,我在这所村庄,与大家的关系都很和睦,而且我也有了自己独立的生活。
时光,就在这种单调的生活中,有趣地流逝着。我“独居”宅内,时而阅读、时而写作,时而在花园里静坐或踱步。要是碰上洒满阳光的午后,我则将整个村庄绕着走上一遍。这里有许多宏伟的教堂与房屋,距离都不算太远。比如在威兹比奇与林恩附近的大教堂,还有十多间雄伟的十字架建筑。这里的人们,可谓穷尽了想象之本能,在这些建筑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建造出庄严的城墙,纯木工制作的建筑物一座座高耸在这乡野当中。
这里的建筑,起初的构想并没有涉及真正的功利用途,纯粹出于一种乐趣和自我欣赏。在这些巧夺天工的建筑师手上,诞生了许多博普雷式建筑风格的房子,大堆大堆的砖石垒成的房子,似被数不尽的“幽灵”禁闭着,围绕其中的却是错落有致的果园。我常猜想,这里的山形墙渗透着都铎时代的砖石工艺。许多建筑物的大厅内,镶嵌着富丽堂皇的木板,显得雍容而华贵。虽然这里起初没有设想到将这些建筑物用于功利性的经营,然而在这座村庄,也有供人朝拜的庙宇。所以,想要说服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来分享自己的寂寞事儿,也并非一桩难事,可以邀请他去朝拜庙宇,也可以邀请他去一起欣赏这些古老而精致的建筑物。
!米!花!在!线!书!库! ;http://。。
第一章 一种生活方式(11)
k米k花k在k线k书k库k ;http://boOk。mIhUa。NET
在这里,许多时光都跟随着静寂无声的隐居生活,悄然无声地溜走了。我手上的书卷也在一天天翻阅中泛黄和破损,然而芦苇丛却依然在沟渠的保护中野性地随风摇曳。
我并不想在这里一年接着一年,周而复始地耗掉时光。其实,这里的生活波澜不惊,让人提不起欲望,虽然少了各种社交,但是缺乏思想上的交流。对于曾在喧嚣而拥挤的城镇里居住的我来说,不必每天都沉浸在责任、讨论、利益冲突之间度过,这里就好比是一个无垠的绿色牧场与舒适的港湾。但是,若选择在这里长期居住,也是很危险的,危险在于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慵懒和不安。其实,人本身都好像透过一面放大镜来看待身边的事物,那些极为琐碎的事情,在这面放大镜下,也会渲染得过分重要。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面是积极,另一面充满了消极。
长时间待在这山沟沟里,能够获得一种自我均衡感,涤荡心胸、忘怀世俗。但是现在,世间的影像充斥着纷扰的人与事,所有的联系与交流,都在自我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我们会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像巫师那样沉迷其中,才会真正陷入到迷失之中。这就好比同时将十多个球抛向空中,给它们施加一种魔法,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