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元,提成另计,主要的工作和任务就是接、拍电视媒体广告。按照这家广告公司招聘大学生兼职的正常流程来说,江南春首先应该登海报公开招聘。可结果是江南春并没有这么做。江南春的考虑在于:一方面,这个广告兼职是一个既可以发挥其文学专长,又是一个可以挥洒他从商天赋的天堂;而另一方面,每月的300块底薪对于当时的诸如江南春此类的穷学生来说更是构成了莫大的物质诱惑。
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于是,江南春利用自己是校学生会主席的这个“政治经济资本”,捷足先登。得知消息的当下,江南春自己便欣然揣着招聘海报去了广告公司应聘兼职。正好这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当年是师大“夏雨诗社”的前任社长。没有别人竞争,再加上前任诗社社长的鼎力相助,江南春毫不费力地给自己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兼职工作。而这份工作也是一个与江南春的希望与梦想最契合的舞台——广告传媒业。
。。
160元债务初闯广告业(2)
上海亚太电影电视公司的成功应聘,意味着江南春真正意义走上了从商之道。
毫无广告传媒业背景的江南春按说没有金刚钻,为啥敢揽瓷器活?每当面对各路记者的疑问,江南春有着他自己的看法和理念:“那个时候,你完全不会理会你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中文系写诗歌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自我感觉良好,永远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我原来的写作能力很强,而广告方面的核心就是需要创意,当时所谓的广告就是写一个广告语,或者编一个小小说,而我的创意能力毫无疑问是天然的。所以,我至始至终认为最适合我的不是成为一个诗人,而是作为能够享受广告乐趣的‘富贵闲人’。而创作诗歌和涉足广告虽然是在创造一件表面上不一样的东西,但其中蕴涵的大的道理其实相差并不太大。”
当然,仅有创意能力是不够的,学习能力极强,加上废寝忘食般的玩命,江南春很快地打开了这份广告兼职的工作局面:“前几次拍广告的片子,我还需要请很多人,当他们在做的时候,我就认真地学。到后来,我就身兼数职,生意我谈,创意我来想,策划我来做,剧本我来写,然后我来导演,接着后期做编辑,然后自己带片子坐飞机去广州等地剪片,剪完片子再回上海配音。这样,我就省下了很多钱,同时也从中学会了很多。这是一段奇妙的经历”
江南春的这一段兼职之旅,不仅让他不久又成为学校勤工俭学队伍中最出色的一员。更为重要的,这份兼职带给他的远非物质的收获所能媲美,江南春从此稳健地迈出了他向广告业进军的第一步。应该说,正是由于这份意外的兼职经历的收获,为江南春日后在广告业一发不可收拾的巨大发展铺就了绵长而又成功的红地毯。
借鸡生蛋:江南春独享永怡
生性好强的江南春并不想一辈子屈居篱下,一直为别人做嫁衣,一直看着老板的脸色打工挣钱。于是借助永怡传播公司这个事业发展平台,不满打工且已经踌躇满志的江南春把他21岁的梦想切换到创业的频道。
1994年2月,也就是尚在就读大学三年级的江南春开始了自主创业。
同年七月,江南春自筹资金,注册创办永怡传播公司,并出任永怡传播公司总经理。后来,永怡传播公司也成为国内最知名的本土广告公司之一。2001年,永怡传播的全年销售额就已经创纪录地达到了亿元。
可是,几乎作为中国最早的一代大学生创业者,1994年时江南春何以获得百万余元的注册资金,至今少有人能说清道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江南春并不是天生有钱的主儿。那么江南春这笔数额如此巨大的注册资金究竟是从天而降还是另有隐情呢?其实这100万的注册资金江南春得来得全然不费功夫。因为,机警而聪明的江南春使的正是“借鸡生蛋”的巧妙招数。
1994年,凭借江南春的资金实力,他还不足以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广告传媒公司,于是只可能“借鸡生蛋”,靠别人的钱帮助自己注册成立公司。而也就是1994年的同一时候,港资永怡集团老板为了整合旗下公司品牌,出资100万让江南春组建永怡传播公司。这是一家以创意为主的广告代理公司。从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江南春自公司成立之日起,除了身份证上的数字证明他只有21岁之外,言行举止以及生意场上的谈判风格已然是一个老练成熟的公司老板。只不过,江南春仅仅只是拥有公司管理权,永怡传播公司不得不依附于当时的永怡集团,严格意义上说,在法律制度上江南春没有“所有权”。从“管理权”到“所有权”转变的这个过程,江南春又巧妙地玩了两次“借鸡生蛋”。公司成立之后,自己不是法人代表,但是为了能尽快将公司收归己有,他必须拼命赚钱,通过“还款”或者“购买股份”的方式让永怡传播公司改姓“江”。
于是,成为“江总”的大三学生江南春马不停蹄地为了自己的企业四处打拼。“1995年的时候,我们做过联想上海的业务,跟杨元庆谈过。”回忆起那些最初的客户,江南春流露出一丝掺杂着张狂的无以复加的巨大兴奋。就是这些客户今后成了江南春的良师益友,推动江南春在广告传媒领域的成功。因为做SHAMPOO广告,所以结识了从台湾带广告书给他的朋友。“SHAMPOO的老板(台湾客户)带给我14本广告书,启发很大。”也许,正是当时大陆市场上还罕见的这些广告书籍,让江南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轨道和未来事业前景,以及发展的方向。
大学阶段即出尽风头的江南春,面临一年后的毕业江南春却“感觉到了压力”。为了逃离,或更是挑战压力,江南春与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成立了东广广告公司。这个公司的运作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两个年轻人的远见。当时无锡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市政建设,受到上海南京路灯火通明的启发,凭借“让无锡亮起来”的策划方案拿下了无锡的灯光工程。
“以上海市的‘灯光改造工程’游说无锡市政府在商业繁华地点建立灯箱广告,成本只有百万元,而收益却是六七百万。当然,城市形象也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江南春说。事实上,这500个灯箱的工程他们没有投入一分钱。因为前期的制作费用是无锡市财政局作为市政工程给贷的款,所以江南春没有投入一分钱,就一鼓作气在无锡做了500个灯箱广告。借你的钱,然后做你需要的产品,产品做好之后,你再用我要求的价格买回去。我来的时候带着创意和能力,走的时候口袋里装满了钱。“借鸡生蛋”,也凭借着这样的不懈努力与干劲所挣得的这一笔笔的业务让江南春拥有了第一个50万,从而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永怡公司的管理权和所有权。
户外广告商机使创业的江南春淘到了第一桶金,同时也使得江南春创造了白手起家,空手套“永怡”的商业奇迹。不到两年的短短时间内,还没有大学毕业的江南春就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拥有了50万的存款,而那时候的江南春还不到22岁。再以后,创业小成的江南春重新从无锡回到上海,把业务重心从东广广告公司转到永怡传播公司,开始专心经营永怡传播。这时江南春的梦想已经上升到有一天要与国际4A级的广告公司一争高下……
IT广告的霸主:永怡笑傲“上海滩”(1)
伴随着江南春的个人努力和公司全体员工的精诚合作,永怡的营业额直线飙升,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永怡公司年均收益已达到500万元左右。1995年,在当时能将广告收入作到500万的广告公司在上海滩却还并不多见。
在江南春带领永怡传播在一统上海IT广告市场的征战中,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其最为荡气回肠的一场IT广告战役——“LG未来窗”。
1998年,韩国电子巨头LG刚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永怡传播竞标LG的广告代理,竞标的时候,江南春将广告策划方案瞄准了“LG未来窗”这个产品。“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产品是平面显示器,根本不会有人来买。当时,LG也有很多普通级的产品,但我认为我们的备战一定要为‘未来’而战。”
皇天不负有心人,LG最终相信了永怡传播的广告方案。江南春也开始将钱投放到“LG未来窗”这个产品上。第一年,永怡传播打了很多“LG未来窗”的广告,但是产品并没有见到有什么大的起色。到了第二年,江南春顶住压力为“LG未来窗”的广告又扔了很多钱,结果,产品销量一下子打开了缺口。“第一年,只卖了5万台;第二年就上升到66万台,第三年已经到了89万台,到了2000年,‘LG未来窗’已经成了平面显示器的‘代言人’。”
曾有记者问江南春:“扔那么多钱砸广告,没起色,仍然砸,你是基于怎样的判断?”而江南春的回答是:“我当时想了两点:第一,我认为我们(LG)在传统产品的市场上根本没有优势,渠道也没有竞争力,跟三星、飞利浦根本没法打,就不如进入这个市场的最高端来打,树立最高端的形象,然后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第二,只要我们积极地先抢到一个平面显示器的市场,我相信二到三年内,平面显示器一定会取代球面显示器。从产业趋势上来讲,这个是发展的必然,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楚。所以,你后续的产品一定要采取非常反逻辑的方法,一定不能按照正常逻辑去做,最安全的是最危险的,最独特的方法最有效的。”
由这场战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南春的一个成功“密码”便是他“反逻辑的战略眼光”。这么多年,每天晚上,江南春回到家都要看一个小时的专业图书和杂志。专注于一点,及时地补充“养分”,然后有分析和数据支持的“不按常理出牌”,加上拼命干,机会和成功自然不会放过像江南春这样的人。而永怡也在江南春“反逻辑的战略眼光”策略下在上海广告界声名鹊起。
然而真正铸就永怡成为十里洋场的上海滩IT广告的霸主地位的却是一次偶然的“姻缘”。 江南春有一个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负责IDG在华东地区风险投资的业务。IDG当时是世界著名的IT出版集团,在中国投资了大量的IT媒体,想在上海设个点推广它的业务。江南春私下里早就认识了这个IDG的朋友,在很多场合也经常碰到,一来二去变得相当熟悉。这个朋友就建议江南春和IDG进行合作,然后一起开拓中国IT领域的广告市场。
其实江南春也早就有了进军新广告市场的打算。虽然1995年永怡传播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到500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中型的广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许多的广告客户,甚至包括联想等在内的国际知名企业。但因为公司没有太多和固定的核心大客户和业务,没有一个核心的产业可以依托,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权变动,作为创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永怡,“这样发展下去,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在这之前,江南春对于IT产品其实一窍不通几年的广告生涯,他已经习惯了做消费品的大众广告,而并没有将业务划分得如此之细。虽然,当时的江南春已经有了IT方面的各种人脉资源,比如见过杨元庆,也代理过联想在上海的广告,但对于诸如英特尔等IT公司究竟在想什么、做些什么,江南春却一点也不了解,心中没谱。不过,此时已经敏锐察觉IT业在不久的未来将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的江南春,没有放过这样的机缘巧合。江南春不仅精明地意识到IDG这棵“大树”的分量,而且凭借着诗人的敏感,江南春毫不费力地嗅出了IT广告市场在未来的发展状况,于是他开始调整永怡传播的业务方向,专心去攻IT广告市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IT广告的霸主:永怡笑傲“上海滩”(2)
“当时IDG传媒集团想并购一些广告公司,为他们的传媒业服务。而我做的就是广告公司,IDG传媒集团总裁对我个人也有很好的评价。于是,在1995年底,IDG决定收购永怡。”但这样的机遇却因政策的限制未能成行。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外资不允许进入中国广告业。不过在1995年底,永怡传播和IDG也还是通过协议进行了合作,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江南春成了IDG上海办事处的主任。1996年1月1日,江南春进入IDG传媒集团,为他们筹办上海办事处;永怡自然地成为IDG传媒业务最主要的广告代理商。设想一下,IDG在中国投资了很多IT媒体,永怡传播在上海积累了大量的IT客户,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