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 世纪对决:中美“冠军国家”争夺战(11)
中美共创“大国竞争新文化”
  将冠军国家与潜在冠军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从决斗场、拳击场转移到田径场,纳入“跑道比赛”的轨道,这是国际政治中的一场革命,是大国竞争文化的一次历史性创新。在这方面,欧洲联盟的出现,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对于21世纪的中国和美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法国和德国之间总共进行了200多场战争,平均每5年就开战一次。在这种千年对抗与争战中,败者是惨败,胜者是惨胜,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启迪了它们的政治智慧。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格局的重大变化,促使由来已久的“欧洲联合”、“欧洲统一”思潮再度盛行。早在1942年,丘吉尔就考虑欧洲在战后如何重振雄风,他提出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设想。1943年3月,多年鼓吹“欧洲联邦主义”的理查德?库登霍夫倡导的泛欧大会在纽约举行第五次大会,主张在战后建立欧洲联盟。1946年9月,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名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号召“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1948年5月7日—10日,在海牙召开了“欧洲大会”,有各国代表大约800人,包括丘吉尔、赫里欧、范齐兰、阿登纳等知名人士参加。大会发表了《告欧洲人民书》,表示希望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欧洲、一个欧洲的*宪章和执行宪章的法庭。联邦主义要求建立一个拥有超国家权力的联邦政府。二战以后,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戴高乐,成功化解了两个国家几百年的仇恨。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横空出世。
  战后欧洲的合作与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奇迹。布热津斯基说:“我认为欧洲确实是个先行者,在美国有一种小看欧洲甚至用批判的眼光看欧洲的联合,这是种误导。……欧洲正在共识、平等和接受的基础上,尝试创造一个超越国家的机构。我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世界也会这样组织起来。……所以欧洲的这个尝试至关重要,这个尝试的成功对我们共同的利益都有好处。……欧洲不是抽象的,它是国家间交往和人民生活变革的体现。”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接受访谈时指出:“欧洲联盟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尝试。以前有过一些国家联合起来建立一个联邦,就像18世纪的美国。但是欧洲很独特,它们没有建立联邦,而是建立了一个比其他国际组织关系更紧密的联盟,而且各国并没有丢失自己的国际地位。这种形式非常好,因为这消除了上个世纪导致欧洲国家相互斗争的竞争关系,从而避免了破坏性的后果。现在无法想象德国和法国会发生战争。欧盟会一直存在下去,它有益于欧洲的经济和政治,会一直发展下去。一些人认为它会发展成联邦,欧洲总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国家,就像美国。但是我怀疑这种可能性,我对欧洲联盟的发展是看好的,但是我不认为它会发展成单一的联邦国家。”
  欧盟统一的进程,比政治家的预测更为乐观。2009年11月3日,欧盟通过了《里斯本条约》。随后不久,又推举了欧盟“总统”和“外长”,一个“欧盟准国家”出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章 世纪对决:中美“冠军国家”争夺战(12)
如果说,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战争竞争到联盟合作、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如果说欧洲联盟是二战以后大国竞争的第一个伟大创造,那么中美两国今后50年的战略竞争,将会有第二个创造,即创造出大国竞争新的文明模式。中美战略竞争新模式的创造,将比欧洲联盟的创造更加伟大。因为欧洲联盟是“同质”联盟,是相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关系的创造,是在欧洲地区范围的创造,有它的局限性。而中美战略竞争新模式的成功创造,则是不同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两个国家,在冠军国家和潜在冠军国家的战略位置上所进行的具有深远全球意义的创举,必将为*世界、合作世界、文明世界、和谐世界的构筑做出伟大的贡献。
  三、中国时代:“中国价值观”引领世界的时代
  有一种说法,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价值,二流国家输出技术和规则,三流国家输出产品和劳力。中国时代,不仅是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时代,不仅是中国物质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时代,而且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主旋律的时代。
  “西化”变“东化”
  谈到西方国家对中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人人义愤填膺。有人说:过去地主老财怕共产党赤化,咱们将来能不能让“西化”变“东化”,让全球化中的“美国化”变成世界性的“中国化”呢?把“西化”变“东化”,把全球性的“美国化”变成世界性的“中国化”,难道不正是今后几代中国人的一个奋斗目标吗?不正是几十年后中国的一个进步指数吗?不正是中国作为一个领袖国家的文化标志吗?
  中华文化本来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它不仅是世界古代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而且具有征服征服者的能力。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军事失败”的记录,但是没有“文化失败”的记录。中华民族即使在军事上一时被征服,但是在一段时间后,又总是能够在文化上同化和征服征服者。正如美国作家蒙特罗所说:“征服中国,好像将一把剑投入海中。其抵抗似乎很小,可是不久以后,钢铁就会生锈,而且被合并了。合并的过程非常彻底,几代之后,就只有哲学家才知道,谁是征服者,谁是被征服者了。”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被称为不同文化的“大熔炉”。但是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最头痛的还是中国文化,因为美国文化难以同化中国文化,这甚至成为19世纪末期在美国发生排华浪潮的重要原因。美国在内战后大力修筑铁路,大量华工开始移民美国。1882年,加利福尼亚等地方主张排斥华人的压力剧增,导致了美国颁布《排华法》,规定停止华人移民10年,以后又无限期延长。1889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排华”合乎宪法,其理由就是华人属于另一人种,“他们不可能被同化”,与当地居民“格格不入,单独群居,固守其本国生活习惯”。这一“东方人入侵”若不加限制,将会构成“对我们的文明的威胁”。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岂是几百年的美国速生文化能够同化的。当然,中华文化在近代以来,也受到西方文化的挑战,受到所谓“欧风美雨”的侵蚀。直到今天西方世界还在推行对于中国的西化和分化战略。中国人近代以来所谓的“西风”、“西化”,就是指来自西方世界的冲击和影响。所谓“西方”和“西方世界”,既有地理范围,又有政治含义。西方文明或西方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地中海阶段;二是西欧阶段;三是北大西洋阶段。在地中海阶段和西欧阶段,就是从古代到近代,所谓“西方世界”大致就是指欧洲的西部而言。在15世纪之后,欧洲人开始越过大洋向海外发展。从地理观点来看,西方世界也是一个海洋世界。欧洲西部本来是一个大半岛,而大半岛上又伸出若干个小半岛。中国人是开门见山,西方人是开门见海。现在的“西方”是指欧洲以及美国而言,在政治含义上,是指资本主义文明。。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世纪对决:中美“冠军国家”争夺战(13)
几百年来,一直是西方文明“化”世界,世界在“西化”中。中国也是在“欧风美雨”的冲击和影响中发生变化。因为西方在物质和文化上都处于强势地位。现在中国依然要警惕和抵制西方世界的西化和分化战略,这反映了中国在文化上仍然处于“以弱胜强”的地位。开辟中国时代,中国不仅要创造出能够超越美国的经济力量、物质财富,还必须创造出比美国文化在世界上更有影响力、更有吸引力的文化,以及不能被美国和平演变的却可以和平演变美国的文化。当中国文化具有了和平演变美国的能力,具有了“东化”西方世界的能力,使美国也要抵制中国文化对其造成的和平演变,使西方世界惊呼“西方将被东化”、“全球化就是中国化”时,才真正是精神和文化上的“中国时代”。
  当然,在中国时代,在中国具有了强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时候,中国不会对西方世界特别是对美国推行和平演变的“东化”战略,这又是中国比美国文明的地方。但越是自然、文明的东西,就越是能够在世界风行。所以未来世界的“东化”和“中国化”,不用去推行,也会风行,那时的美国就难免不被“和平演变”,演变得比今天文明。
  没有“文化旗帜”的国家,不能做世界的领袖国家
  领袖国家,是世界的文化旗手。引领世界,首先是文化引领。有影响世界的大价值观,能够把自己的文化旗帜牢牢地插到世界文化高地的国家,才能够成为世界的领袖国家。
  美国就是一个善于占领国际道义制高点的国家。美国历史上最早的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杰斐逊,以后是威尔逊、富兰克林?罗斯福、克林顿,他们不仅把意识形态作为战略手段和战略原则、战略内容,而且作为战略目标来追求。杰斐逊将美国的海外扩张与美国*自由的传播相联系;威尔逊将世界和平与建立美国式的*相联系;罗斯福将战后四个大国安排与四大自由相联系;克林顿将国际秩序与*、*相联系。这些,都成为美国的思想文化旗帜。
  凡是世界的领袖国家,都曾经有过能够凝聚自己、影响和感召世界的大价值观。有的国家虽然在物质财富上不是世界第一,但是有世界第一等的文化创造,能够举起影响世界的文化旗帜,由此能够对世界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例如苏联在全世界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胜利的旗帜。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晚上,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就一致通过了列宁亲自起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和平法令》,阐明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侵略政策,为实现和平、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废除秘密外交的强烈愿望。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阐明了苏俄对外政策:苏俄“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在全世界面前举起了和平的旗帜、社会主义的旗帜”。
  俄国苏维埃政府的和平外交政策,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威尔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登上世界舞台,竭力赋予美国外交以新的面貌。“十四点原则”是他在战后推行的“新外交”的“世界宪章”,公开外交、民族自决、国际联盟是威尔逊“新外交”的支柱和基础。它既是针对准帝国主义旧外交的,也是用来遏制列宁主义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世纪对决:中美“冠军国家”争夺战(14)
列宁和威尔逊,作为苏俄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大政治家,各自代表自己的国家提出了创新性的“世界观”、“价值观”,竞相在世界的文化高地上插上了自己的旗帜。这是引领世界的旗帜,是一个国家的世界旗帜。
  当然,“国家的觉悟”和政治家的认识往往是不同步的。当一个民族在领袖世界的问题上尚且缺乏足够的准备和必要的觉悟的时候,当一个国家引领世界的文化旗帜一时间还难以高举起来的时候,崇高的理想往往成为悲剧。“威尔逊悲剧”就是一个典型。威尔逊作为一个高尚的理想主义者,他本来要为这个世界高举起美国的文化旗帜,要把美国引领世界的文化旗帜插到世界的文化高地上,但是他遭遇了挫折。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孔华润在《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中有如下分析:
  威尔逊主义在欧洲霸权趋于结束的时刻,为美国界定其对外关系时提出了一个框架,它将美国的军事力量、经济资源和文化创新结合在一起,要超越那种主权国家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全世界利益的传统方式的世界事务:战争和备战被当成是行为的规范;均势成为外交的主导。威尔逊向这些惯例和设想发出挑战,他希望每一个国家不但服务于自己的利益,也要服务于全世界的整体利益。他说,美国应当释放自己的能量“以服务整个人类”,其他国家也应该这么做。最终结果便是国家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融合,而主权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