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有自己的个性,不能总是活在别人的阴影里。
唐朝书法家李邕有一句名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听起来虽然极端,但也说明在书法艺术中拥有个人风格的重要性。“书圣”王羲之的例子,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你有你体、我有我体”
王羲之是生活于东晋时代的伟大书法家,他精通楷、行、草、隶诸体,尤其擅长楷书、行书,享有“书圣”的美誉。
王羲之出身于当时的一个豪门望族,他的父辈中有不少著名的书法家,所以他从小就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7 岁就跟着父亲和几位叔伯学习书法,到10 岁时已写得一笔好字,经常受到大人们的夸奖。11 岁那年,王羲之偶然在父亲王旷的枕头下发现一本叫做《笔谈》的书,便如醉如痴地读了起来,不久被父亲发现了。王旷认为他年龄太小,应该等长大后再研读这类书。王羲之争辩说:“等长大再学,岂不成了日暮之学,白白浪费了年华吗?”王旷见儿子人小志大,也很高兴,就向他详细讲解《笔谈》的内容。在父亲的指导下,几个月的功夫,书法水平便上了一个台阶。
后来,王羲之觉得父亲所能教的东西,自己都已掌握了,于是转拜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跟卫夫人学了一段时期之后,王羲之的书法又精进不少,写的字十分圆转成熟。连卫夫人也不得不惊叹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孩子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我!”
王羲之也很得意,认为自己学卫夫人已很有成就了。直到他渡江北上,遍游名山大川,见到一些书法名家的碑帖,才知道自己只学习卫夫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又转向众碑学习。他细心追摹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张昶等书法名家的碑帖,尤其对钟繇的楷书、张芝的草书借鉴颇多。他评价自己的书法说,比起钟繇书法来,可说是分庭抗礼,或者还要略胜一筹;比起张芝的书法,那应该是并驾齐驱。
王羲之的书法达到极高的境界,与他的这种博采众家之长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仅限于此,那么他就不是“书圣”了。事实上,在研习各家书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王羲之也曾陷入一种迷茫。他一度感觉自己的书法似乎停滞不前了,但又找不到其中的缘由。字练得越多,失落感反而越强烈。他以为是自己还不够用心,于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边练字,一边冥思苦想。走路、吃饭、闲谈的时候,也总是想着笔法,用手指到处指指划划。
据说一天晚上,王羲之练完字,上床睡觉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王夫人侧着身子,睡得正熟。王羲之还在想着书法,就习惯性地拿手指在夫人的背上练字。王夫人往里面挪了挪,说了一句:“你有你体,我有我体,干嘛往我身上写呢?”
“你有你体,我有我体”,这八个字被王羲之听在耳里,顿时茅塞顿开。他想:是啊,自己以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别人,现在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了。
从此,王羲之练字,不再以摹仿名家为主了,而是把重点放在琢磨自己的风格上。以前他出门在外,都去学有字碑、有字贴,现在他开始向“无字碑”、“无字贴”学习,从自然万物中吸取书法中的灵气。这方面有很多有趣的传说,著名的“书黄庭换白鹅”就是其中之一。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13节: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7)
王羲之很爱鹅,因为在他眼里,鹅的步履沉稳,鸣声清越,昂首展翅之间自有一种潇洒的风度。经常观察鹅,能帮助他体悟书法结体中疏密、开合的种种奥妙。有一次,他听说山阴有一个道士,养着几只好鹅,就兴致勃勃地跑去看。他到了那里,发现那几只白鹅正在互相追逐嬉戏,果然活泼可爱。王羲之看得入了迷,央求道士把几只鹅卖给他。道士起先不答应,后来说:“如果你真的看中了我的鹅,我可以送给你,只请你为我写一篇《黄庭经》。”王羲之欣然答应,将《黄庭经》一挥而就,然后把鹅带回了家。原来,这是道士的一个以鹅易字的计策。今天,绍兴城内戒珠寺和城外兰亭都有鹅池,碑文都出自王羲之的手笔。
王羲之少年成名,50 年笔墨不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人们形容他的字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阁”,是书法中的上上品。后来,他的儿子王献之继承父风,又有新的发展,世称“二王”,影响极为深远。
在艺术领域,一个人是否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是判断其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你的个性,让成功打上你的个人标签,能让你获得更大的成功。反之,如果始终活在别人的阴影里,走不出来,你所能获得的成功将会大打折扣。
2。5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一个鞋匠虽然过着穷日子,但他从早到晚哼着歌,显得非常快活。鞋匠的邻居是个商人,他因为老算计钱财,所以常常失眠,有时到了黎明才入睡,可鞋匠的歌声又吵醒了他。商人为此烦透了。这天,商人把鞋匠请到家里,问他:“先生,我想知道,您一年挣多少钱?”鞋匠回答,“我也不知道。”“这样吧,”商人挤出笑容对他说:“这一袋金币你拿去,我只有一个条件,请你今后不要再唱歌了。”
鞋匠从没见过这么多钱,于是答应了商人的条件。回到家,他把钱藏在地窖里。从此,他再不能放声歌唱,又因为担心钱被小偷偷走,也睡不好觉了。最后,鞋匠不得不跑到商人家里,对他说:“把歌声和睡眠还给我,这一袋金币你拿回去吧!”
财富固然能带给人短暂的快乐,但如果就此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心灵的快乐,那么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往往只看得见成功的好处,却看不到为成功而付出的代价。在追求成功的起跑线上,不妨先问自己一句:我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法国大文豪奥诺雷?巴尔扎克,被誉为文学上的“拿破仑”,他那令人目炫的巨大成功,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死于3万杯咖啡”
1799年,巴尔扎克生于法国图尔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大学毕业后,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当了一名律师。在工作中,巴尔扎克看清了社会上人们之间的尔虞我诈,获得了一定的人生体验,逐渐萌发了从事文学的念头。
1819年,20岁的巴尔扎克向家人宣布要放弃律师职位,当一名作家。在当时,律师可是一份薪水高而且受人尊敬的工作,因此父亲坚决反对。父亲质问巴尔扎克:“你为什么要去搞文学?”
“因为我喜欢文学,对法律毫无兴趣。”
“我看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父亲发怒了。
“那可不一定!”巴尔扎克倔强地说。
父亲对他无可奈何。最后父子俩经过协商,父亲答应给他两年的期限,如果他写不出好的作品,就必须回到律师事务所。就这样,巴尔扎克辞了职,搬到一处贫民窟的阁楼上,埋头从事写作。
第二年,他的处女作历史剧《克伦威尔》问世了。然而,受生活阅历和写作水平所限,他的这个剧本写得不是太理想。当他给全家人朗读作品时,家人竟一个个无聊得睡着了。两年期限届满的时候,巴尔扎克还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来。父亲要求他履行诺言,回到律师事务所去,但巴尔扎克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跟父亲“耍赖”了。他告诉父亲,只要自己有决心、肯努力,一定能在文学上取得成功。父亲一怒之下,断绝了儿子的经济来源。父亲以为,这下子巴尔扎克总得向自己求饶了吧?不料巴尔扎克仍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虹※桥※书※吧※。
第14节: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8)
两年失败的写作生涯,让巴尔扎克痛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于是,他疯狂阅读世界名著,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和书店中,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一次,巴尔扎克在图书馆里查资料,边查边记,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图书管理员下班时,也忘了招呼他一声。第二天早晨,管理员上班以后,发现巴尔扎克还在那里翻阅资料。
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真实,具有更大的震撼力,巴尔扎克开始广泛接触社会,研究社会百态。据说有一次,巴尔扎克创作一部小说,书中有一个打架的情节,他就去了街上最热闹的地方,恰好遇到两个年轻人发生口角,他故意煽风点火,想让两个人打起来,最后他没有得逞,自己反而被那两个人合力“教训”了一顿。
1829年3月,巴尔扎克发表了长篇小说《朱安党》,开始在法国文学界崭露头角。这部小说是巴尔扎克进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开始,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此后,他接连发表了《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等20多部小说,赢得了巨大声誉。
巴尔扎克并不止步于此,他的理想是成为文学上的“拿破仑”。1841年,他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写作计划,要写一个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由137部小说组成。但是到巴尔扎克去世时,《人间喜剧》只完成了91部小说,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人间喜剧》的成就都是相当惊人的。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高产的一名作家,巴尔扎克的时间难道比任何人都多吗?他是怎么写出这么多作品的呢?
在短短2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平均每年写4~5部小说,每天至少有18个小时伏案写作。他的名著《高老头》长达几十万字,竟然在3天内就一气呵成,《乡村医生》则只花了72小时。在写作中,为了避免任何打扰,他闭门谢客,甚至家里人也不让进他的书房。一次,他听说有人要来拜访他,而自己又忙于写作,于是灵机一动,锁了屋门,从窗户跳进屋里,再把窗户关上。来访者见“铁将军”把门,就转身回去了。
显然,巴尔扎克已经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嗜好,当然,喝咖啡除外。巴尔扎克说:“我将死于3万杯咖啡。”不过,他喝咖啡也为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有利于自己的创作。可以说,巴尔扎克就是为写作而生的。
1850年8月18日,巴尔扎克离开了人间,慢性咖啡中毒正是他的死因之一。
为了到达文学的巅峰,巴尔扎克付出了一般人难以付出甚至难以想象的代价。用“献身”一词来形容他对待文学的态度,是毫不为过的。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为了一部“人间喜剧”,为了文学上的荣誉,巴尔扎克的牺牲未免太大了。
其实,平凡的人是无法洞悉伟人内心的。尼采说:对于平凡的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所以,愿意为成功付出多少代价,这由你自己来选择。
※BOOK。※虹※桥书※吧※
第15节:第三章 向最好的自己看齐(1)
第三章 向最好的自己看齐
看清楚了眼前的自己,不管你对自己是否满意,先承认这个事实。然后,在内心画一个最好的自己。你要往哪里去?你要得到什么?你能付出什么?把最好的自己减去眼前的自己,其结果,就是你要弥补的差距。向最好的自己看齐,关键是:在你生命的每一天,都设法做更好的自己。
3。1告别昨天的你
劳合?乔治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首相之一。一天,有个朋友来拜访他,两人在院子里一边散步,一边交谈。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朋友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把这些门全都关上呢?”乔治微笑着答道:“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这是我必须做的事。当你关上一扇门时,就是把过去的一切留在了身后,这样你才可能重新开始。”
“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并不代表着彻底忘怀过往的一切,而是要让过去的都过去,不要让过往的一切成为你前进路上的障碍。
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有句流传甚广的诗句: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事实上,正如泰戈尔所隐喻的那样,我们经常沉浸在对过去的痛苦、追悔中,而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劳合?乔治和泰戈尔都在试图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简单地表述出来,那就是“告别昨天的你”。
昨天,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