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撞上快乐-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辑性和耐心,而复杂机器拥有足够的此类素质。事实上,只有一样成就真正无以伦比,即使是最复杂最高级的机器也无法假装自己曾经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而这项成就就是有意识的体验。看大金字塔、记住金门大桥和想象国际空间站比建造其中任何一个的行为都更了不起。而且,这些了不起的行为中有一样更是出类拔萃。“看”是按照世界现在的样子来体验它,“记忆”是按照世界过去的样子来体验它,而“想象”则抛开世界现在的样子、曾经的样子,按照它可能的样子来体验它。人类头脑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它想象物体和情景的能力,而这些物品和情景并没有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正是这种能力使我们能够思考未来。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类的大脑是一台“思考的机器”,而“创造未来”是它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 想看书来

预见(2)
但是,“创造未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大脑如何“创造未来”,其中一方面是所有动物共有的,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人类特有的。所有的大脑——人类的大脑、黑猩猩的大脑、甚至是本能地埋藏食物的松鼠的大脑都能够预知即刻发生、近在咫尺且同自身息息相关的将来。它们通过利用当前事件和过去事件的相关信息(比如,“我嗅到了什么”;“上次我闻到这股气味的时候有个大家伙想要吃掉我”)来预见接下来自己会出什么状况(“有个大家伙想要……”)。但是,请注意,这种所谓的预见有两个特点。首先,虽然我在括号里举出了连环画台词的例子,这种预见不需要大脑做出任何哪怕只有一点点儿像是有意识思考这样的工作。就像算盘不需要考虑任何算术法则就可以算出二加二等于四一样,大脑也可以不假思索就把过去和现在自动相加来算出未来。事实上,根本不需要大脑就可以做出此类预测。稍加训练之后,一只学名叫作黑边海兔的大海蛞蝓就学会了预见并躲避直击其鳃的电流。而任何一个稍有解剖常识的人都知道,海蛞蝓毫无疑问是没有大脑的。计算机也没有大脑,但是它们也有海蛞蝓的本事,如果你午饭时还在新泽西州的赫伯肯,晚饭时却跑到巴黎去刷卡了,计算机就会拒绝你使用信用卡付账。简而言之,机器和无脊椎动物都证明了,对未来做出简单的预测并不需要聪明、自觉和有意识的大脑。
  对于这种预见性,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此类预测通常考虑得不太远。这种预测性同对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对后现代主义对知识界影响力的展望,对宇宙热寂现象的推测;或者对麦当娜头发的下一个颜色的猜测完全无法相提并论。这种预测性关注的是在此情此景中、迫在眉睫且与“我”息息相关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把这也称为“预言”,是因为英语的词汇里找不出更好的词语了。但是这个术语的使用其实是有可能会带来误解的。这个词的寓意是:深思熟虑之后对于将会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的事件的预测;而大脑则不断地对此情此景中即将发生在其主人身上的事情做出预测,主人却对此毫无知觉。使用“预言”这个词有可能妨碍人们认识到这个事实。在这个时候,大脑其实不是在预测,而是在推演紧接着要发生的事情。
  此时此刻,你就在做着这样的即时推演。比如说,此时此刻你也许正在自觉地思索自己读到的句子,或者想着口袋里很不舒服地顶着大腿的那串钥匙,或者考虑1812年的那场战争是否应该打。不管你是怎么想的,你心中所想的肯定不是这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单词应该是什么。然而,即使就是现在,当这些词在你头脑中回旋,而你正在思索这些词所激发的想法的时候,你的大脑还是在利用你正在读到和刚刚读到的单词来对你将要读到的下一个单词做出合理的推测,而这正是你可以顺利进行阅读的原因所在。任何一个经常接触黑色电影和廉价侦探小说的人在看到“这是一个暴雨交加的漆黑……”这个句子的时候,都期待自己将会读到“夜晚”这个词。因此,如果紧接着出现的果然是“夜晚”这个词,大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消化它。只要你的大脑对下一个词的猜测是正确的,你的阅读过程就是非常愉快和顺利的,从左到右,从左到右,一个个黑色的铅字就在你的头脑中转化成了想法、景象、角色和概念。你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完全没有意识到你的大脑其实在一刻不停地以惊人的速度推演着即将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这个句子的“将来”。只有在大脑猜错了的时候,你才会突然感到惊讶。
  也就是,感到大吃一惊。明白这种感受了吧?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一下刚才你感受到的短暂的诧异到底有什么意义吧!当我们遇到意料之外的东西之时才会感到惊讶。假设有一天,你憋着一泡尿,拎着大包小包蔬菜急急忙忙打开大门,却看到三十四个熟人头上带着纸帽子站在客厅里对着你高喊:“生日快乐!”,这就是惊讶。这些惊讶反映了人类期待的特点。读到上一段结尾的那句话时你之所以会感到诧异是因为在读“只有在大脑猜错了的时候,你才会突然感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大脑正在对下一个出现的词是什么进行合理的预测。它预见到在下几微秒的时间内,你的眼睛将要看到的是传递一种感受的方块字,比如难过、恶心或者甚至是吃惊。可是,你却看到了一种水果的名称,这让你从按部就班昏昏欲睡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任何一个旁观者都能够由此而理解期待的本质。突然之间感受到的惊讶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我们在期待一些同眼前的景象不同的东西,即使在此之前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其实在期待什么东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预见(3)
惊讶通常都会伴有可见和可量化的反应,比如挑眉、目瞪口呆,还有大声惊呼等等。因此,心理学家能够利用惊讶反应来判断大脑是否在进行即时推演。比如说,如果研究者当着一群猴子的面将一颗球放到几条滑道之一上,这些猴子会很快将视线投向这条滑道的底端,等着球再次出现。可是,如果,研究人员耍些实验花招,让球从另一条滑道中滑出,这些猴子就会表现出惊讶。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大脑在进行即时推演。人类的婴儿对于奇怪的现象有着同样的表现。比如说,在看到录像画面中红色的大方块撞击黄色的小方块,而小方块立刻滑出屏幕的景象时,婴儿们毫无反应。但是,如果小方块没有立刻滑出去,而是在屏幕上停留了一小会儿,他们就会直盯着屏幕看,就像大人们看到火车出轨一样——好像停留的这片刻违反了大脑即时推演的某种预言。此类的研究说明,猴子的大脑“知道”一点儿重力知识(物品会垂直落下,而不会转弯),而婴儿的大脑“知道”一点儿动力学知识(运动的物体会在接触静止物体的那一瞬间立刻将能量传递到它身上,而不会在几秒钟后传递)。更重要的是,它们说明,猴子的大脑和婴儿的大脑都能够将它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过去)同它们此时此刻看到的东西(现在)结合起来,并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未来)进行预测。当下一刻实际发生的事情同即时推演的结果不同的时候,猴子和婴儿都会体验到惊讶的感觉。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适合即时推演,而且会不停地这样做。当我们在海滩上散步,双脚踩在沙滩上的时候,大脑就会判断出沙地的软硬程度,并相应地调节施加到膝部的力量。在我们跳起来接飞碟的时候,大脑会预测在跳起来截断飞碟飞行路线的时候飞碟会飞到哪个位置,并命令我们的手伸到那个位置。当我们看到一只小沙蟹在爬回大海的路上匆匆爬到一块漂浮的木头后面,大脑会猜测这个小东西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再露出头来。这些预测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简直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大脑失去了这种功能,而我们变成彻底“活在当下”的生物,无从踏出下一步,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然而,虽然这种自动的、连续的、下意识的对于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同自身息息相关的未来的预见非常伟大也非常普遍,这并非是让人类跳下大树,穿上礼服,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哪种预见。事实上,就算是一只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小水塘的青蛙也能够进行这样的预测,所以这并非是我用那句话想要表达的那种预见性。我们人类而且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够创造出来的那种未来与这种未来是截然不同的。
  有远见的猿猴
  大人们喜欢问小孩子愚蠢的问题,因为他们可以在孩子们给出愚蠢答案的时候笑话他们。我们经常拿来问小孩子的一个愚蠢的问题是:“你长大了想要干什么?”小孩子们常常被这个问题给问糊涂了,他们也许会担心大人们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因为他们还有可能不长大,而是越长越小。即使他们最后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常常会给出像“卖糖人”、“攀树人”之类的答案。而我们会为此窃笑不已,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成为卖糖果的或者爬树的人的几率非常小,而且会越来越小。之所以几率会越来越小是因为,一旦这些孩子长到自己也能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的年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再想成为这样的人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对于“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这个问题来讲,这些都是错误答案,它们却是另外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个问题就是:“你现在想干什么?”小孩子们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干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以后”是什么意思。所以,他们就像老奸巨猾的政客们一样,避开了别人的问题而直接回答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当然,大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好得多。如果你问一位三十来岁的女性她希望退休之后生活在哪里,她也许会提到迈阿密、凤凰城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安逸的地方。目前,她可能非常享受奋力打拼的都市生活,不过,可以想象,在几十年之后,她也许会更加珍视宾戈赌博游戏或者及时的医疗救护,而不再对艺术馆和有权有势的男子感兴趣。孩子们只能考虑事情现在的样子,而大人们则能够想到事情将来的发展。在从儿童椅向轮椅迈进的历程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以后。
   txt小说上传分享

预见(4)
以后!多让人惊异的想法!多么有威力的概念!多么伟大的发现!人类是如何学会在自己想象的链条中预见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呢?是哪一位史前的天才第一次意识到他可以闭上眼睛任思绪飞向未来的呢?不幸的是,即使是最伟大的想法也雁过无痕,没有留下化石供我们对它们的年代进行C…14测定,所以“以后”的自然发展史对我们来说就永远成为了不解之谜。不过,古动物学家和神经解剖学家们确信,人类进化历史上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应该就发生在近300万年间,而且是突然之间发生的。最早的大脑出现在5亿年前,然后又不紧不慢地经过了漫长的4亿3千万年的进化,才演化成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大脑,又过了7千万年左右,才发育成了最早的猿人大脑。然后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大家的猜测五花八门,有人说是因为气候变冷,而有人说是因为它们学会了食用熟食,总之,即将变成人类的这些灵长类动物的大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在两百万年多一点的时间内脑容量扩充了一倍还多,从重量只有磅的能人的大脑进化成了重达近3磅的智人的大脑。
  现在,要是你吃许多的热乳质软糖并让自己的体重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一倍的话,你肯定不会指望你身体的每个部位都长胖一样多。你的肚皮和屁股也许会是这些新增肥肉的主要接受者,而你的手指和脚趾可能还是很纤细,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同样的,人类大脑容量的激增也没有一视同仁地将所有部分的体积都增大一倍,要是那样的话,现代人大脑的功能就会同原始人的大脑一模一样了,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的体积变大了。事实上,大脑的某一个部分长大了许多倍,这个部位被叫做额叶,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这个部位位于前额部位,就在眼睛的正上方(见图2)。我们最早的原始人祖先的前额是向后倾斜的,可是,额叶体积的增大将它撑高撑大,变成了现在这样鼓出来的、直直的样子,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头才能戴得住帽子。而我们头型的这个改变主要就是为了适应脑容量的激增而出现的。这个新的脑部器官都干了些什么,值得人类的头骨如此大费周折地扩容来迁就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