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不要成为“巴甫洛夫的狗”
所谓的道路,实际上就是做学问。做学问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情,但是为了要毕业,就必须要学,而一旦毕业,就会恨不得立刻忘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蔑视学问了。作为证据,大多数的日本人即使在中学和高中学了6年的英语但依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竟然还有很多人不能读常用的汉字。这也许是因为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已经成为“巴甫洛夫的狗”的日本人避开的不只是学问,而且也丧失掉了为体验丰富的人生而必需的向学心。一想到要走学习的道路就好像触电一样,因此走向社会以后就很少有人再去读一些古典著作,或者重新学习历史、数学,以及物理、化学等学科。
与我访问过的众多国家相比,日本人肯定是属于最缺乏知###的人。没有自己的意见,也说不出自己的意见。
关于现在世界的局势,什么都说不出来。如果你问一个人,“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但却总是做美国的跟屁虫,你不觉得害羞吗?”这时候100个人会有100个同样的回答,“不会呀,因为我们在战后受到了美国的照顾。”如果问他们,“现在存款利息只有,为什么还在###受呢?”大家也都回答不上来什么。即使问他们,“在首都东京这样的地方像横田基地那样广阔的领土被外国占领了,你们怎么想?”,大家连“如果可能的话,非常希望他们撤走……”的意见都没有。如果再问,“有必要投入公有资金,来救护那些胡乱经营的银行吗?”他们就会回答“不是有必要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吗?”更有甚者说,“如果不那样的话,银行就更不轻易向外贷款了呀!”实际上,即使向银行投入再多的公有资金,也不会解决银行的贷款问题,如果认为有必要向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话,那还不如不要通过濒死的银行直接把钱借给那些中小企业更好。
现在,即使像这样单纯的事情,大家也还是连想都不想。而且因为新闻记者也大多是这样的人,所以报纸的读者们,每次也就只能像鹦鹉学舌那样似地随着报纸的内容说。没有人会问,“真的吗?”日本人的想法是###和外交部以及大报社的想法,几乎没有人真正有自己的想法。
活到老学到老
可是,没有自己思想的人,就不可能成为“知###白领”。因此,无论是什么事情,如果觉得对自己的人生很有必要,那就要怀有好奇心,并且到死都不能改变追求的姿态。这就是所谓的向学心,是在立志成为“知###白领”时绝对必要的东西。
在教育领域,因为我们大量生产了“巴甫洛夫的狗”,因此使得日本的国力显著低下。特别是在21世纪,一个国家的国力是由能产生多少“知###白领”决定的,而这却是日本最致命的缺陷。
还有一个深刻的问题,作为已经是“巴甫洛夫的狗”的日本人,就连已经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厄运都显得漠不关心。例如,政府现在提高了退休金的缴纳率,不但推迟了支付的开始年龄,而且还降低了支付额,但是谁也没有对此表示任何的不满,在定期存款已经到了只有这个超低利息时代也不想办法增加金融资产。把1200兆的日元货币一直存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或邮局的定额存款上睡大觉,全体国民已经变成永远没有质疑的国民了。这样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
也就是说,日本人已经完全成了“没有智慧的国民”。大家觉得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完全委托给那些曾经成绩最好的人们(官僚),认为他们能够为大家着想,做好所有的事情(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际上,这正中官僚们的下怀。
真正的退休金改革成功了吗?真正的医疗改革成功了吗?真正国铁清算成功了吗?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成功。并且,按年度计算向国民借债(相对GNP的国民负债)的数额已经超出了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针对那些把国家带到了生死存亡边缘的政府官僚,被称为“鼻祖·霞关的天敌”的我,这十几年一直在进行着彻底的批判,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可让人悲哀的是,被驯养成“巴甫洛夫的狗”的日本人,对此反应非常麻木。
不过,现在开始已经晚了吗?也不算太晚。我觉得我们还有充分的可能###,可以把21世纪的日本变成一个人们能够自由发挥能力的国家,一个能够诞生出很多“知###白领”的国家。无论你现在的年龄有多大,如果你觉得不对就应该说出来,如果是你想做的事那就彻底地去做。对于那些想改变世界的人,年龄不是问题。如果大家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一起行动,世界就会因此而改变。不过,虽说年龄不是问题,但是在日本,一旦过了50岁,就很少有人能够成功挑战新的事物。迄今为止,这么做了而且还成功的只有伊能忠敬一个人而已。因此,我基本也就只对50岁以下的人有期待。而且希望那些常常把“自己已经老了,所以对于新鲜事物再也没有什么欲望和精力了。”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至少不要去影响年轻人。实际上,老年人不妨害青年人做事也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
而且我也希望,与其让自己的资产睡在只有利息的邮局储蓄中,倒不如拿出10%或者20%来,让年轻人去进行风险创业。我们的国家使用邮政储蓄进行了大规模工程建设,但实际上其中的一大半已经出了问题。如果光想着把钱存入到邮政储蓄上面,那么就意味着势必会增加年轻人将来必须支付的税收负担。每当老年人为了自保,把钱存进银行或者邮政储蓄里面,就会以公有资金或者国债的名义增加了将来的国民负担。实际上,现在日本的老年人在掐着年轻人的脖子。如果觉得有些对不起年轻人,那么在利息上涨前就不要存款(甚至把钱藏在床底下也能够减少年轻人将来的负担)。或者把其中一部分投资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创业,这种金钱使用方法就是最有尊严的救助国家的货币使用方法。
创造产生“知性白领”的国民环境
我自己一直打算等到了50岁以后,就做年轻人的向导和靠山一类的工作。现在也有另外的一些生活方式,例如可以像所谓的专家、学者那样,站在供给者或大企业的立场上担任政府顾问机关的委员,对政府采取尽量不批判的态度,并且还经常把改革等词汇挂在嘴边上,但是却在背后偷懒不进行真正的改革。虽然这样的活法很舒服,但是我是不会这么做的,我更愿意站在生活者的立场上,持续对官僚和供给者进行批判,并且我还希望20岁、30岁的年轻人们能够认真考虑日本的将来。这是我认为的自己的责任。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不是从生活者的立场给予超过50岁的那些人援助的话,在希望变化的年轻人和不希望变化的老年人之间必然会爆发一场“战争”,国家也将因此陷入大混乱的局面。
如果年轻人认为我的这些想法没有意义,我确实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可是,如果像我这样,既明白问题的根源又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法,却什么都不做的话,真是会死不瞑目。我希望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成为一种契机,让年轻人说出“让我们自己干吧,老年人最好闭嘴”。留给日本重生的时间真的已经很少了。现在,日本的租税负担率已经达到了37%,这已经和美国差不多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逼近50%的时候,退休金和医疗体系就会全部崩溃。而如果超过50%,显而易见,日本就会变成像欧洲那样发展停滞的国家。因为寄生的人占了绝对###的多数,谁都不想努力,谁也不想去改革。如果没有外部压力让我们的制度崩溃,我们是不会自发地进行改革的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进行自我投资,打开命运之门
日本政府因为不能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含义,所以显得束手无策,而财界也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于是,日本经济陷入了“平成不况”(平成时期,经济不景气——译者注)这个无底的泥潭当中,糟糕的是,它还在一直得往下陷。银行在泡沫经济时代形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在争论要不要救济他们的同时,已经有大量无辜的中小企业倒闭了。现在人们已经痛感到,国家不值得信赖了,企业也不值得信赖了。
那么,作为上班族的人们该怎么做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自己投资。通过向自己投资而提高附加价值,掌握无论在任何状况下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就像我们在上一章里面所描述的那样,这时候的必要条件就是“不要对知###懒惰”。想知道的事情就去调查,想要经验的事情就要去经验,想要去的地方就必须亲自去那个地方。只会说“自己还不想做到那种程度”的人,一般都是对知###懒惰的人,将来只有被解雇的命运了。
大体上说,给自己投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公司里,在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另一种是,充分利用下班后、周末以及节假日的时间。如果两种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当然是最好的。
虽然每天很忙,但是既没有钱也没有的地位的年轻人能够自由支配的其实只有时间。能否有效地使用这些时间就决定了今后的人生。命运虽然不是自己能自由支配的,但是我觉得如果进行自我投资,命运之门是能够打开的。
可是最近有很多年轻人,一件事,你不对他说个两三回,他就不会好好干。也许是因为按照手册被培养起来的原因,有些人对事情没有办法做出适当的判断,更不懂得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要么就是在打工的地方卖汉堡,要么就是对杂志上那些所谓指南马首是瞻,对于时尚和设定约会的路线,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人生道路没有指导手册。必须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并把它们变换成驱动力,开拓一条全新的道路出来。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初我从设计原子炉的工程师跳槽变为经营管理顾问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应该就能很好的理解我的意思了。
我当时进入公司的时候,还不知道“麦肯锡”是经营顾问方面的公司。在那之前,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到进入“日立制作所”的这9年,我一直在学习和研究原子炉的知识。在日立的时候,我主要是做原子炉的炉心设计工作。可是,那时候我已经预见到了,原子能发电在今后可能会有尴尬的地位,因此决定离开原子炉和它相关的工作。当时日立曾挽留我,“除了原子炉不是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吗?”但我还是回答说,“作为一个原子炉的设计人员,不想干原子炉工作的时候,就该是我从日立辞职的时候。”从此我坚决地离开了公司。
从技术人员向经营顾问“转型”
决定离开日立后,我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我在“Japan Times”,就是今天所说的猎头公司,看到了刊登的一则“招聘化工技师”的广告。因为我是那种会完全投入到工作中的人,所以那时从早到晚脑袋里想的全是原子炉的事情。我在日立工作的时候,家里是既没有电视,也没有订报的。那次,我妻子来到了日立市,正赶上有个叫希尔曼的美国工程师要短期回国,让我们帮忙照顾一下他的“大房子”(和我们的不一样,是给美国人专用的住宅)。因为从来没有住过这样舒服的房子,我们在那个“大房子”里过得很愉快。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他忘记取消订阅的“Japan Times”,那则“招聘化工技师”的广告就是在它上面。我心想,化工技师,我是可以的,于是我就去应聘了。那个猎头公司的人对我说“比起化工技师这个工作,有一个叫做‘麦肯锡’的公司更有意思。你现在过去看看吧。”于是我问“那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对方回答说“是一家顾问公司。”我歪着头问道,“啊?不对吧,我是想当化工技师的啊。”对方骗我说,“都是一样的东西,不管怎么样,你先去看看再说吧。”
我到了“麦肯锡”的事务所,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哪里有化学公司的氛围,满眼都是一个个的小隔断。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便问道,“这里面在做什么工作啊?”得到的回答是,“那是秘密。我们有对客户保守秘密的义务,所以工作的内容是不可以说的。”想到原子炉的工作也有很多秘密,我就认可了他们的话,猜测他们大概在做类似的事情吧。后来我才明白,其实那时候他们刚刚在日本开事务所,还没有什么工作的经验,因此没办法回答什么。
接下来的一年里,猎头公司一直的执着地给我打电话,“大前先生,怎么样了,您的想法改变了吗?”于是我就进了“麦肯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