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面对西门子的“大馅饼”,明基显得有些难以下咽。
虽然收购以后,明基对手机业务投入大量资金及管理资源,并推出多款获国际大奖的手机。但是由于运营效率及成本无法取得足够优势,亏损达到6亿欧元。
明基如果想要在2007年下半年扭亏,须再向明基移动注资5亿欧元。
面对这个结果,明基如同当初的西门子一样,选择了放弃。
2006年9月28日,离正式接盘西门子手机的一周年纪念日尚有2天的时间,明基召开董事会,声称:“由于短期内看不到缩小亏损的机会,明基做出不再继续投资的决定。”这不仅仅是一次扩张野心的碰壁——对明基而言,其信誓旦旦的国际化,结果是一场昂贵的黄粱一梦。对诸多豪情万丈进军海外的中国企业而言,更是一堂生动而沉重的观摩课。
所幸的是,面对6亿欧元的巨亏,明基明智地选择了放手,壮士断腕虽然疼痛,但是拯救了企业的生命。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一个和我关系很好的IT企业老总,他的公司也是做软件项目的,在北京已经做了10多年,在业内算是小有名气。
有一次他找到我,说正面临一个难题:
他们公司先做金融软件起家,后又进入电信行业。这两大行业都是中国的信息化最领先、最有实力的。两大行业的业务旗鼓相当,公司可谓得风得雨,左右逢源,效益好,公司发展很快。
而近来,由于金融行业基于行业安全性的考虑,将组建行业内自己的软件公司,所有的行业内软件开发、升级、维护和服务将全部由自己的公司来承当。
从理性来说,金融行业组建自己的软件公司后,他的公司和其他公司都没有再进入金融行业开展业务的可能性了。
要不要解散这个团队?
或者卖掉这个团队?
他的内心十分矛盾和痛苦。
在我看来,企业就像“羊”,管理者就像企业的“牧羊人”,办企业就好像赶“羊”群走路。这群“羊”中如果有体弱多病的,势必影响“羊”群的行程,或者说企业的整体进程。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毫不犹豫地把体弱多病、拖后腿儿的“羊”卖掉或者杀掉,这样才能轻装上阵,赶着“羊”群快速到达目的地。
四、壮士断腕还是讳疾忌医?(2)
为了轻装上阵,保住自己的核心业务,只能卖掉那些很累人的业务。这和感情无关。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要趁她年轻漂亮时将她嫁人才会找到一个好人家;相反,如果等到她人老珠黄时再嫁,很可能就会没人要了。”这一直是库恩的“并购婚姻学”的精髓。
掌握好取舍更重要
在扁平化的世界里,包打天下的神话不可复制。因此,多元化的企业,特别是包打天下的企业要做减法。三个减法:
一个是产业的减法,把多产业减到少产业;
一个是环节的减法,把多环节减到少环节;
三是产品线的减法,把多产品线减到最有优势的产品线。
或许专做某一种产品,甚至产品的某一个环节,更能做出优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中曾断言:
今天的老牌企业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在这些新兴企业的冲击中不被淘汰。新兴挑战者正高速迈向全球化,其中很多企业都有潜力成为明天的领头羊。在新兴企业实现全球化的过程中,争取某一类产品的全球领先地位是最有效的成功途径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制造飞机的公司——波音和空客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飞机上最重要的部件——引擎都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专业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产品,但这并不妨碍波音和空客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因此,“有计划地放弃”比“有计划地进入”更为重要。
企业的情况很复杂,所以应该有壮士断臂的勇气和决心,因为这个放弃减少了对他的很多压力和拖累,使他更有力量,寻找更好的机会来发展。
——段永基
。。
一、上帝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1)
西方谚语说:“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但德隆不信这些。
以德兴隆,是为德隆。然而最后的德隆似乎放弃了这一宗旨。创业于边城乌鲁木齐,奔走于政治中心北京,再落户金融中心上海,德隆如一架高效率的战车,一路收购,一路斩杀。其气魄之大,令人惊异。然而,辉煌之际也是陨落之时。就在人们还在炫目德隆的光彩时,顷刻间,德隆战车倾覆。华融全面托管,唐万新被拘,给这句谚语做了最好的注释。德隆轨迹
1992年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00万元。新疆德隆房地产公司成立。开始进入娱乐、餐饮和房地产投资领域。
1994年,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在新疆进行农牧业开发。
1995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设立北美联络处,拓展国外业务。
1996年,受让新疆屯河法人股,组建新疆屯河集团。
1997年,受让沈阳合金法人股,进入家用户外维护设备、电动工具制造领域。受让湘火炬法人股,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
1998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改制为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中国民族旅游有限公司,进入旅游业。
1999年,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武体育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进入文体产业。
2000年1月,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控股新疆德隆集团和新疆屯河集团。
2002年,德隆大厦落成并投入使用。
2004年4月14日,德隆系股票湘火炬、合金投资和屯河股份首度全面跌停,德隆危机全面爆发。
2006年4月29日,德隆主案判决,唐万新领刑8年;德隆、德隆国际以及旗下企业被课以103亿元罚款。成功是失败之父
我们大家都熟悉一句励志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反过来思考,我们就得出了另一句警世名言:“成功是失败之父!”我想,这句话用在德隆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早在2004年4月13日“德隆帝国保卫战”的失利之前,唐万新已经意识到了梦想将碎。尽管他百般努力,他的金融帝国还是像失控的战车一样走向崩溃。
《财经》杂志在评价唐万新时给出的定语是“枭雄”,配以解释的一句话是:一个清醒地制造危机的赌徒,一个梦想把火山化作金矿的狂人。
关于德隆,人们能够历数其创造的众多经济概念:产业整合、全球并购、资产共享、资产改善、资产创立、资产裂变、投资项目模拟试验等等。
德隆从其初期整合的水泥产业,到“湘火炬”和“沈阳合金”,从大汽配到重型卡车,从电动工具到园林工具、数控机床。涉足汽配、水泥、矿业、食品、现代流通、旅游、金融等产业,到后期,德隆参股的公司多达177家。
唐万新,这位对通用电气模式顶礼膜拜的企业管理者,连收购模式都刻意学通用电气——只买行业第一名,如果没有机会买到第一名,就绝不投资;不是数一数二的公司,一般都不在德隆并购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可惜的是,他学的只是韦尔奇管理精髓的皮毛。无论是做产业,还是做金融,德隆都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企业赢利模式,更没有在业内获取领先地位。除了番茄酱外,它没有建立起任何所谓产业优势,德隆的产业并无互补性。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搭配不当,持续的并购和后续管理费用都只能靠融资解决;较高的人才成本和利息高达12%的资金拆借,直接增加了财务成本,最终带给德隆的是巨大的资金压力。德隆系上市公司旗下数百亿产业链每年大约能产生6亿元利润。但这笔钱用来偿还银行贷款且还紧张,再加上德隆每年产生的巨额管理费用和民间拆借资金成本,德隆的现金只能是入不敷出。
一、上帝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2)
资金链断裂是德隆败因的表象,疯狂扩张才是德隆败因的本质。没有依托主业、没有培育主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没有处理好如何多元化和调整多元化结构的问题是德隆失败的根源。
无目的地扩张,这一方面使其能够迅速做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其所迈进的新领域不能迅速赢利,不仅使金融业务深受其累,而且使实业也深受其累,一旦资金管道枯竭,实业也随之消亡。
德隆的失败,可以说是给那些野心勃勃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中国民营企业大多数都存在着通过多元化“做大做强”的情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情结恰恰成了一个个解不开的“死结”,成为一个个陷阱,牢牢地拴住了企业,使他们在博弈中身陷困境,受缚其中,不得解脱。
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要面对多个产品市场,必将形成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大大增加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难度,特别是给企业经营决策带来更大的困难和风险。
德鲁克曾说: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范围越广,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越多。所以,盲目扩张绝非明智之举。
德隆遗憾地走了,世界依然平静。唐氏兄弟曾在上海德隆大厦踌躇满志、运筹帷幄,而今唐万新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因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给世人留下一个凄凉的背影。企业参照镜:盲目扩张的表现
盲目多元化不是中国企业的“专利”,美国安然公司也是盲目扩张的典型失败案例。
安然公司不断进入新领域——风能源、水能、宽带、纸、金属、数据存储、广告,业务品种一度共有1400多种。后来因为经营的产品品种过多,公司本应用于核心业务的精力被分散到其他业务领域,很多业务都没有实现赢利,累计亏损造成公司破产。安然破产的时候,据估计财务亏损大约170亿美元。
安然和德隆都是盲目扩张的典型,它们都是通过多元化使企业的规模和销售额迅速增长,但不幸的是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创造出利润的增长。
如果企业不能创造利润,那破产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有人把多元化看成“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但事实上,多元化的企业在一个行业内的失败可能造成整个企业亏损,一个投资的失误会使整个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就像安然和德隆,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但就是其中某一个子公司的亏损连累了整个集团。
安然和德隆一度在资本运作和实业领域都有很好的业绩。但是当投资行业过多时,一个行业的严重亏损就会分摊掉其他所有领域的利润,恶化全公司的资金供应,从而产生连锁反应。
总结来说,企业盲目扩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8点:
1。为快而快,片面追求企业增长速度,而不顾这种增长的基础;
2。认为只要扩张,就会改善企业盈利状况,而不关注为了维持这种高速增长对企业可能带来的损害;
3。重视企业眼前的高速度发展,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为了眼前利益竭泽而渔;
4。片面看重企业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可能性;
5。将企业扩张视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唯一指标,而不考虑企业结构优化、管理效能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等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6。狭隘理解市场竞争,将企业之间的竞争仅仅看做是企业速度的竞争,片面认为只要增长速度快,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而不考虑企业产品寿命周期对企业增长速度的影响;
7。片面夸大企业增长速度快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利影响,而不考虑增长的能源、原材料耗费;
8。将企业速度视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唯一有效的工具,而不注重企业本身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上帝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3)
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张瑞敏
二、最难把握的是度(1)
美国汽车界流传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软件工程师遇到了一个汽车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嘲笑汽车工程师说:“你们汽车工业发展太慢了。如果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能赶上软件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的汽车早就应该是32个汽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