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激荡人生-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台铭在台湾属于外省人的后代。父亲是山西晋城人,母亲是山东烟台人,随国民党到台湾后生活极不安定,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靠做警察的父亲一人承担。
  1974年海专毕业从部队退役后,郭台铭在码头上做了一个白领,负责排船期的业务,经常有人请吃饭,也非常风光。但他铁心自己创业,在接到一个塑料电子元器件的订单后,创办“鸿海”,开始创业,资金是母亲给的万元。但公司办得并不顺利,一年后合作伙伴撤资,由郭台铭一人苦撑。
  1976年,郭台铭赚到第一桶金,手里有了50万元,他准备到日本去买模具设备。但有人却动员他去买地皮和者买原料屯积赚钱。他还是去了买了模具设备,但模具工厂一直亏损,而那块地皮和原材料却涨了几倍的价格。不过郭台铭没有后悔,他认为,如果一旦做了房地产,可能就永远回不到制造业了。因此,他埋头20年,打造模具能力,现在的模具工厂拥有6万员工。
  1985年,郭台铭召开了一次为期五天的战略研讨会,全力进入电脑连接器领域。为了打开美国市场,他亲自长驻美国做销售,与美国IBM、苹果等电脑大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
  郭台铭的转折始自1988年。此前,他在台湾名不见经传,工厂几百人,年销售收入亿元左右。在土地、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这年10月,郭台铭毅然决定到大陆深圳投资,此时,台湾当局虽然开放了人员回大陆探亲,但投资并没有开放。郭台铭是第一批到大陆投资的台商。
  初建的“海洋厂”员工150人,租用一栋厂房,郭台铭向员工训话:“这里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厂”,没有员工能够相信,私底下说他吹牛。
  1990年,凭借在大陆投资的成功,郭台铭的“鸿海”崭露头角,规模有了几倍增长,成功在台湾上市,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六的电脑连接器公司。
  1996年,郭台铭又转入另一个新产品电脑机壳,接到订单,即到深圳龙华看地,当时的龙华是一片荒野,他站在高处喊:“看得见的土地我都要啦。”边建厂,边生产,边出货。
  从做机壳开始,人们就猜测富士康的机壳里到底装着什么东西,到2000年,郭台铭终于打开自己的机箱,里面已经装得满满当当,他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从电脑开始,郭台铭又进入手机领域,诺基亚、摩托罗拉两个手机巨头都成为他的代工客户。到2004年,富士康不仅早已是台湾第一科技制造企业,而且代替伟创力成为全球代工大王。
  从一颗连接器开始,郭台铭进入电脑、手机、游戏机、DVD、数码相机、程控交换机、网络设备等3C领域,这些领域的全球数一数二的前三位企业巨头,都是富士康的代工客户。除手机之外,富士康所涉及的产品每一个都超过全球市场的35%的市场占有率。郭台铭豪迈地说:“我的领域没有竞争对手!”
  近几年,富士康又进入汽车、渠道、数字内容新3C领域,郭台铭认为,汽车就是一台移动的电脑。
  1996年起,富士康每年都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2006年,富士康年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员工人数达到70多万,2008年年销售收入即有望跨过1万亿人民币大关。
  郭台铭说:“富士康是一个饥饿的巨人,永远不会撑得打饱隔。”
  2008年4月郭台铭宣布退休,在幕后下指导棋。7月23日,郭台铭与曾馨莹订婚,订婚宴上宣布,将捐出400多亿人民币的九成个人名下财产作为公益之用。创下仅次于华人首富、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的最高个人捐款纪录。
  郭台铭说:“失败是最好的老师”,但他似乎没有失败的纪录;郭台铭说:“成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他却一直成功。
  

神秘的企业
如果,一个企业年销售收入一万亿元,会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又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这家企业的掌门人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2006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合计年营销售收入刚刚突破1万亿元。
  2007年,中国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的有3家,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电力。依销售收入排名,排名前10位的中国企业全部是资源性国家垄断企业,没有一家制造企业。
  中国有年销售额达到一万亿的制造企业吗?现在还没有,但2008年可能会有一家企业突破一万亿元的销售收入,这家企业就是深圳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它的掌门人叫郭台铭。
  2005年,富士康进入世界500强,排第347位;2006年,以亿美元列第206位;2007年,以405.96亿美元列第154位;2008年,以亿美元列第132位。
  实际上,世界500强列出的年销售额只是鸿海精密一家在台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富士康科技辖下还有群创、鸿准、广宇、建汉、富士康国际等关联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2006年,包括关联企业在内,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总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富士康年销售收入最少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会接近1万亿元。
  虽然,富士康在国际上名声鹊起,但在大陆还是一家神秘的企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阿里山神木(1)
过去的30年,是风云际会、英杰倍出的年代。1975年,比尔。盖茨创办微软创业,同年,名为Alfair 8800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再过了一年,1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在车库里鼓捣出电脑,苹果公司成立。接下来,IBM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英特尔退出DRAM市场,专注于CPU。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一下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他生于旧金山,1972年,进入波特兰大的里德学院,第二年被勒令退学,只身去印度参禅修行。1974年,返回美国,并加入“家酿”俱乐部。不久在阿泰利找到工作。1976年4月1日,和沃兹尼克在养父的车库里,创立苹果,在精英群集的硅谷名扬四海。
  1974年,在太平洋的对岸台湾,也诞生了一家企业:“鸿海”。
  24岁的郭台铭在部队服完役,正要开始做事,寻找机会。他没有什么背景,父亲是从大陆到台湾的,在台北做警察,作为第一代外省人,生活极不安定,也颇为艰难。郭台铭兄弟姐妹四个,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人承担。郭台铭从小头脑聪明,能吃苦,并有组织才能,点子多,说话有煽动性,是孩子王,被同伴们戏称“锅盖”。人很小的时候,郭台铭就带着弟妹们半工半读,每年寒暑假都去打工,赚取下学年的学费。因此,他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只是毕业于海事专科学校。
  因此,郭台铭郭用母亲给的相当于万元人民币创办的“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跟硅谷的精英们所做的事情也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当有人问“鸿海”两个字是什么意思?1米8大个的郭台铭响亮地说,“‘鸿’在天,‘海’在地,‘鸿海’就是一家要做天地间生意的公司”!
  不承想公司开得并不顺利,经营非常困难,第二年,合伙的朋友决定撤资不干了。郭台铭又向岳父借了1万元,硬是把工厂顶了下来。公司也重新登记更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创业初期,每月出货的塑料成品加工值约1万元,全年营业额万元,当时的15名员工就挤在租来的83平方米的厂房里工作。就像现在深圳出租屋里的那些遍地都是的小家庭作坊,并且还是最差的。特别是经历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料大幅度上扬,景气下降,经营困难,公司处于严重的不稳定之中。
  不过,这个时候郭台铭却找人设计了自己的英文签名,反复苦练。他说:“将来我的英文签名会很值钱”。
  的确,郭台铭做企业确实与别人不同。他虽然气魄很大,但做事却极有耐心。他说:“关键是做对的事,不做错的事”。而早年他做的三件事并不被人理解。
  第一,走入制造业。
  郭台铭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和道路。创业之前,郭台铭就职于前三大的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在当时有“台湾华尔街”之称的馆前路上班,担任排期及押汇工作,每天穿衬衫打领带,也就是今天的“白领”。当时正赶上美国对台湾的纺织品实行配额管理,下一年的配额要从前一年的输出量来决定,而输出的额度就要看船期的安排,船期越多,意味着明年的生意更大。因此,当时的航运公司紧抓着许多纺织公司的命脉。郭台铭的工作就是负责船期的规划,是一个很吃香的差使,几乎每天中午都有人请他吃饭。
  郭台铭没有流连于这种风光的生活中,而是选择自己创业。按理说,有了航运公司一年的经验,郭台铭应该深知海外贸易一转手就可以赚钱的奥妙,即使是去创业,也应该进入自己熟悉的外贸行业。但是,郭台铭在贸易之中看到的是后面的东西:几乎所有的贸易产品,不是工业品,就是农产品。生产才是根本,才能带动服务业。因此,他才决心去开工厂,一头扎进了制造业。
  第二,深潜模具行业。
  1976年,鸿海迁到板桥厂,主要从事“电视机用高压阳极帽组件”的加工制造。当时黑白电视还是主流,鸿海生产零件用的主要模具,大都是“委外”。所以。郭台铭为了准时交货,常跑到三重堤防旁大大小小的模具工厂.拜托模具师父帮他赶工。郭台铭发现,模具行业一直实行的师徒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景气好了,人们就自己开业,人才流动既快、质量又不稳定、小厂林立,每个人都想当老板,而不是技术深厚的模具师。鸿悔未来要成长,绝不能依赖这些人。。 最好的txt下载网

阿里山神木(2)
因为,产品的开发和加工速度攥在模具师的手里,质量也攥在他们手里。不但交货没有把握,而且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特别是如果要接一些大厂的产品,结构复杂,精密性要求高,做不好模具是不行的。
  “天下没有完美的办法,但有更好的办法。”郭台铭不但有洞察力,洞悉要害所在,而且善于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50万元,他准备投资模具机器,盖一间属于自己的模具厂。
  正当郭台铭筹集资金建模具厂的时候,一个土地掮客找上门来,向他兜售一块地。那是一块在土城永福宫后面的土地,1平方米才卖290元人民币。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台湾土地开始进入狂飙的年代。如果抓住这次机遇,郭台铭有可能进入房地产业。
  另外,当时制造业开始起飞,原料也很缺货,有的工厂老板干脆拿钱买原料,囤积起来牟利。
  这时郭台铭开始犹豫,到底要把这第一笔钱去盖模具厂?买土地?还是买原料来囤积?如果从赚钱快和钱多的角度去想,买土地和屯积原料,都好于盖模具厂。为此,郭台铭曾经迷惑了三天。
  “当我以一个工业经营者的心态做出决定时,就开始看得比较长远,想把公司的基础打好。”郭台铭阐释经营者的心态和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长模式。
  因此郭台铭最后还是决定把第一笔资金投入打造自己的塑料具厂。然而,不到半年时间,永福宫后的那块地涨了三倍,而原物料也大幅上扬。“反而是自己的塑料模具厂才刚刚开始建立,设备是新的,工作人员也是新的,我还记得有一次机器装不起来,大家都相对无言。”郭台铭说。
  有人可能说,郭台铭完全应该先抓紧住买土地的机遇,先大赚一把,然后再回来建工厂。
  其实,在制造业的人都清楚,如果当时郭台铭一犹豫,去买了土地,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制造业来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富士康。
  对此郭台铭认为,当一个创业者,要在二、三年内做出重大投资决定后,不去理会土地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一股埋头向前的冲劲,心理必会产生不平衡的现象。“一个企业的创业者,一定要具备不受外界干扰的傻劲”。
  第三,做电脑连接器。
  1980年,郭台铭预言个人电脑时代即将到来,他必须进入这个最有成长性的领域。当时选择连接器,理由之一是鸿海具有40%到60%的相同技术。1985年鸿海召开了一次五天的闭门战略会议,决定全力转入电脑连接器。
  现在,如果打开电脑,看到主机板上密密麻麻的连接器,你会认识到郭台铭当年的决策是多么正确,富士康今天的成功,就是从这颗小小的连接器开始的。正是连接器的连接,多年后郭台铭与那些太平洋彼岸的改变世界面貌的IT精英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是一代绝顶聪明人的相聚,虽然相隔千里万里,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大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