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对外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业采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已把近90%的轿车市场出让给了发达国家的汽车巨头,但却始终未能获得亟需的轿车核心技术,至今绝大多数的合资企业还没有开发过像样的新车型、新发动机,也没有生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中国汽车业用市场换来的往往并不是先进技术,而是进入成熟期的、衰退期的甚至马上就要淘汰的技术,最终形成了单纯依赖引进的被动局面。
不仅仅是汽车业,实际上绝大多数制造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渠道都掌握在西方国家企业手中。而发达国家企业正是凭借着这种优势,一方面吞噬掉了制造业产业链中的绝大部分利润;另一方面也极力遏制着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发展。2003年,德国大众在中国合资生产的产量只占全球的14%,但是其利润的80%来自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国内赚145美元,在中国却能赚到2400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没有任何开发、设计权,连改一个螺丝都必须得到外方母公司的批准,合资轿车厂连一个零部件都无法改造。中国的合资工厂被喻为“丫鬟管钥匙,当家不做主”。
如果把中国企业的这种现状放在制造业国际化分工的大背景下去看,实际上这是一种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分工与合作的博弈中形成的结果。
多年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一直在进行着一场博弈——产业链上的博弈。欧美企业通过占据产业链的制高点,把技术、品牌、渠道等产业核心要素掌控在手里,进而牢牢钳制住了中国制造业的咽喉,使中国企业始终只能停留在产业链的底端位置,形成外向依赖的劣势格局,整个中国制造业也逐渐陷入一个低端产能过剩、高端技术缺乏、资源耗费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困局之中。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中国企业才开始尝试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去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品牌、渠道等要素。这种“走出去”的风潮尽管早在本世纪初时已暗流涌动,却由于时机尚不成熟,缺乏一场推动其形成潮流的“东风”,因而并未成气候。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数量已不少,但并购的质量却一直不是很高:存在着并购支付对价高、获得核心技术少、并购后整合难度大等难点。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发达国家的企业仍牢牢把控着核心技术,即使名义上向中国企业出售技术,也多是些过期的甚至是淘汰不用的技术,例如,华立收购飞利浦CDMA技术、TCL收购汤姆逊彩电技术、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液晶面板技术等案例,并购后并没有给中国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走出去”的口号尽管提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潮流。
而当前正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为“走出去”从暗流形成潮流创造出了条件。众多的欧美实体企业在风暴中“落水”,陷入严重的资金困境,为获得资金渡过危局,考虑把手中有价值的核心东西拿出来,这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占据了主动。
吉利就是乘着这场“东风”,在大潮中出海的中国企业之一,而它也不过只是“千帆下西洋”中的一帆而已。还有众多的中国企业也从这场经济危机中看到了并购良机,于是扬起船帆,远征出海。
位于产业链底端的中国企业,正在利用这个“百年一遇”的机会,在博弈中悄然改写自己的命运……
自序(1)
“中国流”,源自围棋术语,是围棋开局时的一种布局方式,20世纪60年代由中国棋手研究创制,后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时开始使用,这种布局由于在对阵中能迅速抢占大场而震惊国际棋坛,遂被命名为“中国流”。
“中国流”用在这里,寓指“中国式并购”之意,即中国企业通过有目的的海外并购,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目前正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缺乏技术、资源、品牌和渠道,这使得中国在与欧美企业的博弈中,始终处于劣势的地位格局,这与当年中国棋手在国际棋坛上所处的不利形势相类似。想要改变这种格局,就需要在对阵中出奇制胜,而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出击海外,通过有选择性的“中国式并购”,迅速提升中国企业的实力。
一
中国对外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在产业链上博弈的3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进出口占GDP比重高达67%。但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令人堪忧。业界有一个描述产业链模型的“微笑曲线”,它的前端是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中端是零部件的加工、组装、装配,后端是销售和品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企业基本是集中在产业链的中端、微笑曲线的底部,而产业链前端的技术和后端的品牌、渠道,基本都掌握在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业手中。
当不同国家的企业分别分布在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不同位置时,彼此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博弈。一条产业链上的利润是一定的,这就意味着链条上的不同企业从中分得的利润一定会“彼多此少”,这就要博弈,看谁能在产业链上占据主动,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之间的竞争靠的是“比较优势”——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欧美企业的优势在于掌握着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与渠道品牌。但博弈的结果,中国却陷入了一个困局!
在两端欧美企业的挤压下,中国企业的利益呈现出最小化的趋势,只能在低价值的产业链中端获取简单的加工组装费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微笑曲线”越来越向下凹,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20年前的微笑曲线,两端与中间价值产出的差别还在可忍受的幅度内,可能相差一两倍,20年后却到了5~7倍!
中国以无数的打工仔、打工妹的青春和汗水,以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过度透支的环境恶化为代价,生产了全世界大约30%左右的商品,但是却只获得了全球同类商品价值五分之一的收益,实物产出份额与价值获得份额严重分离。如今,“微笑曲线”已经深深地凹下来了,微笑是欧美企业的,留给中国的只有苦笑。
诚然,中国能获得一个“制造”的机会也是幸事,尽管从事单纯的加工制造环节,其利润微薄且缺乏技术含量,但这总比30年前被排斥在全球产业分工之外要强得多。很多中国企业的要求原本就不高——只要让我制造,我就会“微笑”。但随着中国各类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即使如此低要求的机会也已经越来越少了。
中国离不开制造业。“中国制造”是宿命,是国家命运所在,100年后的中国也必须要制造。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有如此多的劳动人口和相对较低的产业水平,显然企业不可能像欧美那样只去从事技术研发和品牌渠道开发,而把加工制造环节甩给其他国家。中国所追求的,是让要素资源能合理地分布在产业链的前中后端各个位置,争取能更多分布在有较高附加值的技术与品牌端。中国不能不切实际地、超然地脱离开制造,但也不能只停留在低端的制造,这样持续下去的结局是很可怕的。
自序(2)
资源、环境、劳动力这些要素是中国在产业链上博弈的本钱,本钱越多,竞争起来的底气也就越足。但必须看到,中国的煤、油、水等资源,按目前的消耗程度和技术水平,大约只能坚持30~50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差不多快用完了,10年之后低劳动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中国的环境约束也将成为不可逾越的瓶颈:有环保组织测算,以水、气污染为代价的环保代价已经占到我们GDP的左右。这就是说,再过30年,中国的环境资源面临枯竭,到那时想停留在产业链的底端都不可能,连苦笑的机会都没有了,恐怕就只能哭了!拉美化的噩梦可能在中国重演。
为了摆脱困境,多年来中国企业也曾经做过很多尝试。开始时是用合资建厂来实现技术转移、引进品牌,结果是外方一旦合资实现盈利就要独资。而市场换技术也成了一厢情愿的泡影,结局是换来了落后的技术,反而丢了自己的市场。
产品贸易、原料贸易、要素贸易、投资品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递进阶段,中国目前处在前两个阶段,应迅速向更高级的要素贸易和投资品贸易过渡。并购欧美企业,就是在要素和投资品方面与发达国家相互融合,如果在20年前提出并购欧美实体企业、高端企业显然不现实,中国还没有条件,而今天这个条件已经逐渐具备了。首先是宏观条件的满足:中国经过了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现在中国是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的国际形象也较以前大为改观,特别是奥运会的召开,让西方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其次是微观条件的成熟:一部分中国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练之后,自身的发展战略、运营管理能力、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解力等方面也达到了“走出去”的要求;人才方面,以数百万留学生为代表的海外人才,成就了海外并购的人力资源条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要破解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局,“走出去”势在必行。而当前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欧美企业有了迫切的融资需求,这就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百年一遇的并购机会。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大胆地“走出去”,去并购欧美国家优秀的实体企业,成为这些高技术公司的股东!500强的股东!资源类企业的股东!
我们这里强调去并购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体企业,并不排斥同时去收购其他国家的企业,从要素分布和路径选择上,“走出去”先从亚洲、非洲等国家开始是可行的。但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和品牌能力,唯有通过并购欧美企业得以解决,因为高端技术、品牌和渠道都掌握在欧美大企业手中。
这里不提并购欧美国家金融企业,是因为这轮经济危机的病变根源就是在欧美的金融体系,由于金融企业的过度创新和政府的监管不力,使得金融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价值让人难以把握,故以暂避为宜。但从中长期考虑,中国企业肯定要并购欧美金融企业,这是毫无疑问的。
二
并购欧美实体企业是一种市场行为,绝不是广泛号召、搞群众运动大帮哄,一定是企业自身发展已提升到一定阶段,有了“走出去”的战略发展要求后再行实施的。此外,并购应该是基于企业法人股东的独立性决策,而非政府的大包大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3)
中国现在的许多行业中都有了一批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有对外并购的需求。这种并购开始并不是简单地去收购对方股权或全盘接管,而是先投资参股,成为目标企业有投票权的、善意的、建设性的股东,然后再逐渐地去深入影响它们。需要重点强调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并购欧美实体企业,是一种以融合、结合、学习、提升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行为,而非人们热衷谈论的海外“抄底”。“抄底”是一个财务投资或投机的概念,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往外卖。而我们这里谈的并购,是相当长时间的持有,是要把中国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更能获得长久战略利益的国际产业链中去,是为了与欧美最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度的产业层面的结合,以提升中国企业的产业水平,让中国的资源分布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部分。
并购欧美实体企业主要有三大类目标,一是资源类企业,二是技术类企业,三是品牌、渠道类企业。
首先是资源类企业。关于并购境外的资源类企业,目前在国内已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作为制造业大国,资源短缺已成为中国的硬性约束。中国已成全球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大买主”。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出现的“中国买什么,什么贵”的现象,令我们不堪承受。故此中国应该从源头上去掌握资源,收购一些掌握资源的海外企业。不过最近也出现了一个苗头应该引起注意:许多大型国企在出海并购国外资源类企业时,都受到了所在国政府的“特别关注”,它们会对中国企业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延长审批时间。所以中国企业应该在加强与目标方各层面沟通的同时,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做法。
第二个并购目标是技术类企业。现代制造业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