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流-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中国却不一样,中国不具备这种“地利”优势,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警惕,会进行极其严格的审查,从而极大抬高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门槛。中海油曾在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时折戟,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当中海油宣布公开出价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后,一些国会议员就提出应该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这一收购行动,要求美国能源部、国土安全部和国防部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对美国经济及国土安全的影响进行联合调查。
  而现在,并购门槛相对以前已明显降低,美国政府为解决企业的资金困境,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由“反对”和“限制”,转向了“支持”和“欢迎”。2008年10月,美国能源部高官就公开对媒体表示:美国欢迎中国对其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进行投资。中国企业并购美国能源企业的阻力陡然减轻。2009年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又宣布给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松绑,将以往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逐个审查调整为向中国民用企业发放执照。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对此评价说: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意味着,今后只要中国客户取得美国政府的一次性认证,就可以购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这又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并购美国高科技企业的门槛。
  三是“人和”的配合。过去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所以失败较多,也与目标企业内部员工的抵触情绪有关。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当面对中国企业时,欧美企业的员工往往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们眼中的中国企业多是以落后国家的负面形象为主,这就使得企业整合变得非常困难。
  而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众多的欧美企业陷入泥潭之中,面临着生死的考验,他们极其盼望能出现一个“白衣骑士”进行拯救,否则就面临裁员乃至企业破产的境地,企业员工作为直接受害者,此刻更是望眼欲穿。但此时美国政府已经焦头烂额,不可能出手相救;欧洲其他国家也是自顾不暇,更不会来并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并购会扮演一种“英雄救美”的角色,以前并购中存在的那些文化差异、人员阻力等问题自然一扫而空。
  2。 “抄底”与“投资”之辩
  中国企业抓住金融危机赋予的机遇,走出去并购欧美实体企业,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即这种并购行为是一种中长期的战略性投资行为,重在形成股权上的深度合作关系,而不是短期炒作式的买入卖出;同时它也不是财务投资意义上的“抄底”,而是产业投资意义上的对接。
  前一段时间,中国几家大型企业投资欧美企业发生严重亏损,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如中国投资公司投资美国黑石公司发生的巨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投资欧洲富通集团的巨亏等。为此,国资委向中央企业发出警告:谨慎对外投资,防止出现更大风险。
  客观来看,中国企业最近发生的几起规模较大的海外投资亏损事件,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在时间点上,都发生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标的企业正处于股价高涨的阶段,而中国企业投资后不久,金融危机就爆发了,欧美市场股价全面下跌,从而造成了中企的巨亏;二是投资对象上,巨亏的多是投向欧美金融类企业所致,如欧洲富通集团就是一家保险公司,美国黑石公司则为风投公司,众所周知,欧美的金融类企业在此次危机中都无一幸免,被中国企业并购的几家公司也是如此。

第六章 百年一遇的机会(12)
这几宗投资亏损案例的发生也有内在原因:
  一方面,近两年是中央企业业绩大幅度提升、众多央企大举扩张、在国内外展开大规模并购的一段时期,尤其是2007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央企并购年”,中国几乎成为了世界并购市场的中心,众多的央企登上世界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并购大戏。但这段时间也恰逢金融危机前夜,那些走出去并购的央企,并未察觉出危机爆发的征兆。
  另一方面,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市场高速发展,导致中国的资源瓶颈矛盾最突出的时候,走出去并购海外的资源类企业成为打破这一瓶颈的途径,中铝之所以以高价从英国股市上收购力拓,就是因为后者是全球第三大矿业集团,掌握着大量的矿产资源。而在此之前,由于国际矿业巨头轮番抬高铁矿石价格,已造成中国钢铁行业的巨大损失;为了进一步减小损失,获取国际矿业定价权,中铝才决定走出去并购力拓。当这些因素聚集在一起,就导致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的亏损。
  前车之鉴,对以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警示。
  一是要明确本次出海并购的目的:并购是为了改变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是基于产业方向的投资,而非财务上的“抄底”。如果是抱着后一种目的,海外并购就是变为一种“危险的游戏”。
  二是并购的对象选择:本次并购的对象绝非欧美的金融类企业,而是它们的实体企业。实体企业才是中国企业现阶段所需要的技术、渠道、品牌等的载体,才是理想的并购目标。
  三是时间点的把握:目前危机仅是刚刚展开,它的底到底有多深,谁也无法判断,因而如果抱着“抄底”的打算,则可以再继续观察等待一段时间;而如果是抱着产业投资的目的,那么现在的时点是可以接受的。产业并购不仅要考虑标的的价格,还要考虑并购的门槛,以及被并购目标的迫切程度等因素。
  总的来说,在当前金融危机局势下,企业普遍陷入资金困境的时候,中国企业抓住机会走出去并购欧美公司,一方面可以借此获得亟须的技术和管理要素,获得战略性资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这些欧美企业渡过难关,改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从而获得西方企业和社会的认同,形成一个双赢的格局。
  附:金融危机下的电子产业大转移
  每次金融危机都是大浪淘沙的过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成为三星电子超越日资巨头的开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则是成就中国消费电子跨国品牌的绝佳机会。
  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重心在日本、韩国、中国间的转移趋势明显。1997年后索尼、松下等日本消费电子企业在传统CRT向平板升级的过程中落后于三星电子。2008年金融危机同样让三星电子出现了9年来首次季度亏损,这无疑给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提供了赶超机会。2008年,TCL多媒体就以400多万台的液晶电视产销量跃居全球前8强。
  TCL多媒体CEO梁耀荣称: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中国的消费电子产业在平板时代首次取得了决赛资格,这也是中国消费电子全面赶超日韩同行的开端。Displaysearch中国区首席代表张兵认为,在日韩主要的消费电子企业中,彩电产业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因此彩电业务和盈利能力一直被看做是消费电子整体水平的风向标,三星超越索尼正是从电视开始。
  20世纪80年代索尼等日本企业依靠“精益制造”和“特丽珑”核心彩管技术从欧洲的飞利浦、汤姆逊等巨头手中接过了彩电权杖,而三星电子则抓住了平板电视取代CRT的机会赶超了日本巨头。不过,三星电子去年爆发的贿赂丑闻,已经让三星等韩国巨头暴露出多年来形成的“大企业病”。一定程度上,三星电子的活力正逐步丧失,并呈现出90年代索尼等日本企业的态势,这给中国企业创造了更好的机会。
  中外平板的对垒,长期以来胜负主要取决于四点,品牌、技术、价格和供应链反应速度,在效仿“IT速度”将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周期大幅缩短后,中国平板巨头与三星、索尼等国外巨头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已相差无几。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称:目前TCL多媒体的资金和库存周转速度都降到37天,而三星电子目前还是45天。在供应链这一环节赶上外资巨头后,TCL等中国平板巨头与外资平板的差距就主要集中在品牌形象、价格和核心技术上,如今在这三点上中国平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今年,国务院颁布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中提到的6项重大工程中有3项主要是围绕着彩电行业来展开,如支持骨干企业建设6代以上液晶屏(TFT…LCD)生产线;建设基于自主音视频标准*S的数字电视内容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国家数字电视应用工程中心,支持数字电视专利池建设,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标准等。这又将为中国企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提供政策动力。
  张兵认为,在中国消费电子企业赶超三星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领头企业,如今看来TCL多媒体最具备这一素质。不过,只有一个TCL难以支撑起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目前是9大消费电子企业共同参与国际化竞争,而韩国也形成了三星和LG电子两大巨头,中国企业要想在三国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团结所有的中国品牌共同努力形成集团军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