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能怎么办呢? 
这就是一个从小被抽去脚筋的残者,当他被剥夺了除学习之外所有的能力之后,他却在一天早晨被突然告知他是一个无用的人,当一个学管理的人无法管理别人而只能到一个阴暗的仓库里去面壁思过的时候,我们能责怪这样一个孩子吗?究竟是谁培育了这样一个无用的人?我们很多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同时你们想过没有,事实上正是你们这种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导致了你们孩子今天的失败! 你们从来就没有让孩子去吃过苦,你们凭什么要求他长大以后就必须能吃苦?你们从来就没有让孩子耐过大劳,你们凭什么要求他长大以后就必须能耐大劳?你们从来就没有教孩子学会独立生存,你们凭什么要求他长大以后就必须能独挡一面?就像我们从来没有给过一只雄鹰一双坚硬的翅膀,我们凭什么要求它长大以后就必须展翅飞翔?!  
                  
 长翅膀的绵羊
 正像这位中学生所说的“我感到受了欺骗一样”,确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就是一个行骗者,我们从小就勾引着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去完成一种教育体制的使命,却同时剥夺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其他能力的共同成长,然而当他们完成了使命在鲜花和掌声中从学校毕业之后,迎接他们的则是另一副社会严酷的面孔。这就像一个人在相亲的时候所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少女,然而等到你一切准备就绪踏上通往教堂的红地毯掀开新娘面纱的时候你却发现,原本一个美丽的少女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面目狰狞的泼妇! 于是你就只能呆若木鸡无所适从仰望上苍而悲天悯人。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曾经以“影响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最有价值的理念”为主题,对一百多位参加过《对话》栏目的人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请给您所认为的在未来十年中最有竞争力,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士画像”。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是这样来描述的:胸怀大志,有上进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有责任感和诚信;具备工商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专业背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善于从书本和实践中,从自己和别人身上学习。 
尽管这一百多人的描述各有千秋,但归纳起来有三点几乎是共同的,那就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老实说,我们今天大多数学子们只具备了其中一项,即学习能力。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的学习能力在很大意义上来说只是掌握一种书本知识的能力,但实际上学习能力包括一种实践行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一个成功人士所必备的三项基本素质中,我们只有项还算是合格的。然而,当我们发现传统的学习概念几乎被颠覆的时候,我们所仅剩下的那个 项都快朝不保夕了。据悉,有一次微软公司在制定“下一代知识工人”的项目研究时,他们特意请来了两位少男少女来做此项研究的顾问,微软公司的用意很明确,我们必须倾听下一代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因为在一个未来的一、二十年里,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主人和消费者,未来的游戏规则应该是向“未来的经验”学习,从而“想象你不曾体验过的东西,然后从中学习。而一个向未来经验学习的知识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尤其重视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习惯以老卖老的社会来说,似乎是不敢想象的,因为我们的游戏规则是一切都是跟随而不是超越,当我们依然沉浸在“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的那种良好自我感觉的时候,殊不知,别人已经早已舍弃了那些破桥残路而在空中自由翱翔了。因此,有时候当我们时常看到一帮“非圈子里的人”在一本正经地为“圈子里的人”制定规划的时候,我们不免感到十分搞和荒唐! 
确实,我们正在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种危机,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习的概念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我们所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往往只是一些掌握了历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试高手,我们的学生大多数缺乏一种社会生存的综合能力,当教育成为一个人成就知识积累的同时又失去了一些更为重要的基本才能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难道还要以这样的方式和规则来继续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吗? 
1995年,一个名叫李倩妮的16岁少女来到了英国,她是属于较早一批去国外留学的中学生。两年以后,李倩妮考上了美国的丹佛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国际金融, 2001年她又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多年的留学生涯,使李倩妮感触最深的是,同样是学习,在国外她感到的是一种轻松和自由,而当玩和实践都作为一种重要学习途径的时候,让她感到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是:“原来,玩也可以是学习。”下面就是李倩妮告诉我们的,她在英国和美国学习期间的一些难忘的感受: 
英国的学习尽管规矩很多,管制十分严格,但是老师在课堂上却给予学生们充分的自由。我们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话,向老师提出。人有三急,如果你要上洗手间,去就是了,无须向老师请假;如果坐累了,可以站起来伸伸懒腰。最有趣的就是考试的时候,除了必须的文具以外,你还可以带枕头或者是朋友家人送你的幸运物,像娃娃、相片之类的东西进考场。学校主张在不违反考试规矩的情况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好使我们在最舒服最轻松的环境下发挥最佳水平。 
老师讲课时,常常旁征博引,语言幽默、诙谐,从不照本宣科。在这样一种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里,我们不仅不会感到枯燥,反而能够萌发对学习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在英国中学,除了必修的###门课程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美术、音乐、手工设计、宗教、商业、会计、历史、地理、艺术历史和各种外语中选修5…6门课。课程都不难,因为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并培养我们对这些科目的兴趣,在以后的预科和大学阶段更有兴趣地去深入学习。由此以来,学习是出于自发的,而不是被逼的,就好比鸭子是饿了而吃东西,并不是被强硬地填食。因为愿意学,所以学得好;因为学得好,所以有信心。 
在英国的学校里,最合我意的就是在玩乐中学习。当学习和玩乐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知识不知不觉地就跑道人脑子里去了,一点儿也不需要死记硬背。玩得高兴,学得也高兴,兴趣自然而然就培养出来了。 
…… 
在我的学校里,有一个学生自己设计并做了一个电动轮椅送给一位半身瘫痪的历史老师,老师至今还用着呢。 
在我们亲身经历场景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书本上各种死的理论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在生活里。所以,即使没有死啃书,我们还是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教课书上难懂的理论。这种从玩乐中得到的知识和理解,让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原来,玩也可以是学习。 
我选修美术课,纯粹是出于兴趣,多少也有点希望重拾儿时的旧梦,同时也唤醒体内沉睡已久的艺术细胞…… 
上第一堂课,我们围坐在一张长长的桌子旁,老师拿了一大叠杂志,还有剪刀、胶水、木头、木板和锤子往桌上一放,再发给我们每一个人一本厚厚的本子,说 Do whatever you want。”(随便做什么都行) 
一直习惯了在课堂上照着老师的话去做的我,被突如其来的自由弄得有些有点不知所措。如果他叫我画个什么花啊、苹果啊,我能马上动笔。可叫我做什么都行,我却有点无所适从了……我有点难为地问老师:“我该做什么呢?” 
“你想做什么” 
我摇摇头:“不知道”。 
“就用这些材料,随便做点什么任何在你头脑里的东西都可以,不一定要符合常理。” 
老师的话打破了我思想上的紧箍咒。我决定来个零的突破,随心所欲一次……既然没有要求,我就任意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把一个美女像贴在马身上,又把比萨塔贴在马的后面。我有剪了一些抽象的图案当背景,填上由浅蓝到深蓝的颜色。乍一看,还真有点抽象派的感觉。看看周围的同学,个个都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四不像”。 
老师看了我们的作品,夸奖说:“非常好。这就是艺术! 今天第一节美术课,我希望你们能够放飞想象的翅膀,随心所欲地创作……你们要记住,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 
…… 
课堂上,老师除了解释基本概念外,最多的时候是解剖商业界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案例,启发我们联系理论去思考。这一切,与中国学校里,老师讲课书黑板,学生听课抄黑板,考试前死记硬背笔记本儿的学习方式大相径庭…… 
至今虽说几年已经过去了,但那个阶段学习的东西却记忆犹新。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不是背书,背书纯粹是为了考试,只有读书才能变书本为知识。 
我之所以引用了李倩妮这么长的一段文字,是因为我实在割舍不下这么多在中国的学校教育当中几乎是前所未闻的东西,我仿佛像在看童话一样阅读着李倩妮撰写的这本名谓《长翅膀的绵羊》一书的。而这本书的名字本身,也非常准确地体现了原本作为一头中国绵羊的李倩妮,在国外学习的这几年中是如何长出翅膀的。  
                  
 自我拯救
 写到此刻,我儿子正好下课回家,我下意识地问道他:你们现在上课老师还要求你们必须把手放在背后吗?儿子答道:是啊,怎么啦?在儿子已经习以为常并带有一丝困惑的回答中,我原本想问他的一大串问题被本能地终止了。不是吗?当一个人上课连手都被强行要求放在背后的当下,我还能指望拿儿子来与李倩妮做哪怕是梦游一样的比较吗?当一个人嘴巴必须被允许才能张开说话的今天,我还能指望拿儿子来与李倩妮做一个哪怕是虚构的心灵对话吗? 
一时间,我感觉我的儿子真的很可怜,这么小小的一个年纪,却要时时被束缚在本应自由的空间里去忍受一种严肃的教育。当学习成为一种心灵负担而倍感疲惫的时候,我们这么多的教育学家和那些制定教育大纲的人难道没有想过,我们能不能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制定出一些“玩并快乐着”的学习方式?中国人不是一直在夸耀自己很聪明吗?怎么连教育自己孩子起码的人性方式都想不出来?我们那么多的心理学家又在干什么?难道你们不知道一个孩子的心理需求吗?难道你们不知道一个孩子需要在玩耍过程中来体验这个世界吗?我们的教课书是受谁的旨意来编写的?你们有资格来为孩子们编写教课书吗?你们有编写教课书的上岗证吗?你们有什么理由让孩子在上课时必须把手放在背后?这不是一种虐待又是什么?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你们有什么权力让孩子来服从一个成年人世界的规矩?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一个履行了成年人全部意志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当他跌跌撞撞走向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却经常以缺乏种种能力为由而把他拒之门外,难道这公平吗? 
因此,我写作本书的用意,除了告诫我们这些成年人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以外,我更想告诉我们的孩子们,你们应该学会自救,你们必须为你们今后的前途自己负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更不要指望应试教育,你们要纠正你们父母对你们的溺爱,你们完全没有必要对你们的父母惟命是从,你们要学会独立和坚强,你们要明白学习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而是要全面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生存能力,你们一定要保护好你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不要因为繁重的学习而丢失了自己对远方凝视的想象。总之未来是你们自己的,没有人能够越俎代庖成为你们命运的主宰者,你思故你在,走好每一步,梦想成就未来,希望缔造成功,努力吧! 
用自救来消融一种教育体制的弊端,或许只能算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办法,但是当一个社会已经驶出愚昧的码头而奔向智慧之岛时,那么任何一种对错误的坚持和盲从则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在这里,我真诚而又必须严肃地告诫我们广大的父母们,我们不要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即:今天我们有很多父母是根本不称职的,因为你们连如何来教育一个孩子的基本常识都不具备,你们当中有很多人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来看待,当你们的孩子从小就被你们用来实现你们理想的时候,难道你们不认为其实孩子是在充当你们的炮灰吗?当你们为了家族和自己的面子而逼迫孩子去成全这种愚蠢的自我荣耀时,难道你们没有想过用孩子一生的失意来换取的这种荣耀能使你们的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