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衰落-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资人纷纷跳船逃生。    

  不要以为投资银行可以从美联储贴现窗口借取资金,就能够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因为如果只能借钱、不能赚钱,绝对不是经商之道。所以《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财经记者珍妮.阿韦尔莎(Jeannine Aversa)才会说,一些财经好消息其实是掩盖全国性经济弱点的假象。   

  有趣的是,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以区区500亿美元就收购了美林证券。         

←虹←桥书←吧←。  

第21节:市场的陷阱         

  市场的陷阱(大标)   

  错误入市信号    

  在讨论美国股票市场上的陷阱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一次进场的信号。    

  图表派的投资人(Technical Investor),主要是单纯看图表,即由股价的走势来预测股价的未来动向。虽然这样做极具技术性及客观性,但是容易被大户和对冲基金愚弄,因为大户可以随时拉高或者推低大市让图表派得到错误的结论。笔者并非声称现在有大户造市让图表派得到错误市场信息,进而左右市场的发展。笔者只是想指出,图表派的分析要以没有大户造市为前提,在大户造市时,图表派只会传达企图造市的大户所想要营造的假象,使散户产生错觉,因而选择进场或者抛售股份。    

  2008年4月中,多家美国企业和银行公布业绩。业绩并无惊喜,金融业股份严重亏损,科技类股有不错的盈利。4月18日,美国股市急升228点。道琼斯指数收盘价为12;849,终于冲破技术性阻力点12;700点。美股连续三次在这阻力点退下来。到了第四次,终于有突破。从图表的技术性分析可以知道道琼斯指数会上探13;500点的2007年12月高位。这是很明显的进场信号。请看以下图表。   

  这个图表简单的连刚开始进出股票市场的新鲜人也能找到进场的信号。笔者的分析结果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任何资深的图表派分析师都会认同,这次进场信号活像是教科书的经典例子,真的一看就明白,没有争辩的必要。    

  回过头来,基本因素未变,仍然是次贷风暴继续恶化、持续扩大、停滞性通胀和经济萧条风险增加、金融体系仍然在调整期、美国房市仍然是岌岌可危。    

  紧接着下来,情况又会如何呢?   

  请看以下图表:   

  由上图可见,这次进场信号并非获利的好时间,反而是一次大跌的预兆,整件事实可说是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2008年3月及4月,许多专家、股神股圣、政府官员、大企业家纷纷走向镁光灯,表明“次贷风暴已近尾声”、“股市大升在即”、“次贷风暴最坏时刻已成过去”、“反弹势成低吸图利”等。股民误以为拖累股市惨跌的次贷风暴已经过去,是低吸图利的时候,于是等候进场信号。   

  4月8日,明确的进场信号出现,股民立即投资股市。受到股民入市的影响,道琼斯指数上升数百点。到了5月中,进场的投资人大都持有大量股票。跟着,道琼斯指数大跌将近2;000点。已经手中握有股票的投资人当然损失惨重。    

  自由市场经济虽有其优点,但也有缺点。单从这次2008年4月的进场信号,已经可以看到大户多么容易造势、造市,让投资人损失惨重。图表派的技术分析应该是中肯准确的,但是事实却证明并非如此。    

  这并不是单纯股票市场运作、政府政策、法令和银行业守则等问题,基本上,这是个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金融和财经等学问并非科学,应该属于艺术或者哲学。以财经预测而言,财经专家基本上和占星家差不多。财经界有无数复杂深奥的理论、公式、图表、数据等等,不少还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名作。总之,看来极为科学,而财经专家也看起来像科学家的样子。其实,这些人不是科学家,做的事情也不科学,由这些财经专家主持大局,经济乱局的出现只是迟早的问题,次贷风暴就是最佳的证明。    

  另外,媒体偏重报道股市利好的消息,假设2008年4月中,笔者写了一份财经专辑说图表派技术分析结果,“2008年4月信号并不准确,股民切勿因此入市”。老编看了之后必定破口大骂,跟着把笔者的墨宝“投篮”(即将稿件丢进垃圾桶)。从此以后,笔者恐怕要转行,另一位作者交了一份标题为“入场信号明确、反弹势成、进场图利”的文章。老编看了满心欢喜,大赞有见地,于是放在财经版头条。    

  请大家看看报纸的财经版,是不是塞满唱好股市、房市的文章。要是笔者说出心底话,又得到刊登,不出3个月,笔者就变成“末日学士”(因为早有一位“末日博士”,而且笔者没有博士学位,所以充其量只能称为“末日学士”)。    

  股市分析家、财经评论员、大企业家、银行家、股神股圣、政府官员的言论不一定可信,但是跟他们唱反调只会自讨苦吃,日子一定不会好过。报纸杂志的主编当然不会挑战权威。况且,唱淡股市,尤其是唱淡某一行业或者个别股份,吃官司的机会很高。    

  结果是股民每天被这些人的唱好言论洗脑,在市场恶劣时懵懂进场。九七金融风暴就是最好的例子。         

。▲虹▲QIAO书吧▲  

第22节:富贵险中求         

  富贵险中求    

  股市、房市投资讲求抢占先机,要赶在大升之前买进。这是自由市场的高风险因由,投资人看到机会就想冒险入场,不能等到升势已成才跟进。富贵险中求是自由市场的法则,趁着好消息进场的投资人都是抱着博彩心态,一个好消息就是一场股灾,股灾一波接着一波的原因正是如此。    

  举例来说,2008年5月20日就任台湾总统的马英九在上任前曾说:“股市万点起涨,目标两万!」”还说过“马上就会好”。股民在马上好的好消息激励之下,大举抢先进场。    

  《香港商报》2008年05月20日发表了一篇专题报道名为:“投资台湾基金好时机”。可以看看当时财经界如何评价小马哥上台的经济影响。   

  台湾及海外股民抢在马英九上台前大举入市,结果新政府上任一个月又一周,台股大跌1;700多点,暴跌18。8%,市值蒸发新台币4。4兆元,股民叫苦连天。“马上好”惨变成“马上倒”。投资人要求政府对症下药的时候,台湾行政院发言人史亚平竟然双手一摊,告诉大家政府“没有药方”。史亚平非常老实,在众多政客中,相信没有多少人敢对这样的事情直言无讳,相当值得赞赏。    

  香港的读者不要取笑台湾“马上好”的经济闹剧,香港也有股市的“红筹注资概念”、“港股直通车”、董建华上台的“经济起飞”等。    

  不要以为“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出现的进场信号或者像是“马上好”的好消息时,大量股民一样会掏出老本,大举入市。    

  监管漏洞百出    

  所有自由经济体系都会出现金融业和证券业监管不足的情况。上市公司并非如一般人想象中循规蹈矩,里头的高层也并不像多数人以为的那般了不得。就以安然公司(Enron)来说,它是美国德州的能源类公司,拥有21;000名员工,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及电信公司之一,2000年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并连续6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笔者不知为何安然会得此荣誉,或许安然是因为编造假账,连续6年做得最有创意吧。   

  2001年11月中,安然涉嫌会计欺诈丑闻,隐瞒巨额亏损;2001年,安然股价由90美元下跌至只有30美分,结果破产收场。这家曾经一度拥有超过千亿美元资产的公司,在短短数周走上破产的命运。    

  案件揭露出该公司经过了多年的精心策划,是一场有系统、有计划的假账丑闻。安然股票被视为优质股,因此安然的倒闭对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打击。    

  安然是家大机构,本来是做正当生意的,后来造假当然让股民防不胜防。可是以下的例子却是个从头到尾不折不扣的财经骗局。    

  1996年,塞缪尔·伊斯雷尔三世(Samuel Israel III)在美国成立拜誉对冲基金集团( Bayou Hedge Fund Group),从投资人处取得资金4亿5;000万美元。其实打从公司成立时,伊斯雷尔就已经开始欺骗股东,不但随意挪用公司的资金作为私人用途,还利用美国金融监管的漏洞和投资人的无知,策划这起财经诈骗案,靠着几句谎言骗取了投资人4亿5;000万美元。   

  伊斯雷尔除了骗取大量钱财之外,有几年间还一度成为一家对冲基金的执行长。大家可能不知道,他过去的经历只是曾在一家投资公司担任接单登记员,资历之低,远在笔者之下,他有如此风光的日子,真是叫人惊叹不已。   

  他成立了一家会计公司专门为自己的公司做假账。2005年,伊斯雷尔和他的财务长丹尼尔·马里诺(Daniel Marino)被法庭定罪,各判入狱20年,伊斯雷尔更被充公3亿美元的资产。伊斯雷尔上诉失败,于2008年6月入狱前设下自杀局,让别人以为自己跳桥自杀,并且潜逃到深山,不过最终事迹败漏被捕。          

※虹※桥※书※吧※BOOK。※  

第23节:危险的金融衍生工具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商业诈骗案可说已经失控,次贷风暴本质其实也是商业诈骗,是最明显缺乏适当监管的例子。美国政府明知次贷放款人把钱借给没有能力偿还的人、大量贷款申请书内容都是虚报、房屋价值也被刻意高估、次贷放款人将不良次贷包装成债务抵押证券卖给银行和基金、评比机构将高风险次贷证券评为最优良的AAA级等等。可是,政府坚持自由市场原则,对其不加干预,对于证券市场及金融市场上的严重问题也坐视不理。   

  危险的金融衍生工具    

  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的一名交易员进行违法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让该银行蒙受了71。6亿美元的损失。这件事只是冰山一角,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以及联合爱尔兰银行(Allied Irish Banks,简称AIB)的一名员工也因违法交易被判入狱。    

  英国巴林银行(Barings)的尼克·李森(Nick Leeson)进行违法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亏损10亿英磅,把著名的巴林银行搞垮了。日本住友商社交易员滨中泰男涉及违法的期铜衍生工具交易,1996年5月31日起的短短34个交易日里,亏损了40亿美元。 2008年9月,香港的东亚银行也有交易员进行违规交易,损失9;300万港元。   

  以上例子都是单一交易员的违法交易,导致巨额损失。问题不在个别交易员身上,而是在于大企业的管理层。位高权重,薪酬千万美元的银行主管竟然让部属做出如此只手遮天的行为,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也有问题。笔者很难相信公司内部出现数10亿美元的违法交易,时间竟然能长达数年之久,在正常的管理制度之下,公司高层不可能会懵然不知,更加无法相信政府对这种事会无能为力。    

  以下例子是合法的交易,但同样造成了巨大亏损。2004年11月,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操作高风险的原油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不当,导致公司亏损约5。5亿美元,亏损金额相当于该公司的市值。    

  由此可见,衍生工具的投机活动有极高风险,不要说是财力薄弱的散户,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大户投资衍生工具,也会有随时破产的可能。近年,证券业发行大量前所未有的金融衍生工具,例如次贷风暴中尚未一鸣惊人的“信用违约掉期”(CDS)。这些衍生工具金额巨大,通常以兆美元为单位,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滥发及滥用衍生工具,金融业的崩溃风险比10年前大得多,只是没有人肯花时间去想一想。    

  笔者实在不明白为何金融业、投资人和政府都漠视这类衍生工具的危险性,政府竟然任由发行商滥发衍生工具,又让投资人自由买卖。以上述的信用违约掉期为例,很多已落入无法履行付款责任的投资人手中。这些人之中,大部分根本不应该涉及衍生工具交易。    

  如果下一轮金融风暴是由衍生工具的操作引起,破坏力将会难以想象,全球经济可能一沉不起,没有翻身之日。大量新奇古怪的衍生工具出现之后,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将受到考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