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股海别梦-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恩几个人一进郝姐的家门,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满客厅一片雪白,像是进了灵堂一样!换了鞋,定睛一看,则又是一身冷汗出来:墙壁是新刷的涂料,白色的;沙发、桌椅是新换的,也是白色;所有的墙壁上,都挂着郝姐独自一人照的巨幅婚纱照片,坐着的,站着的,躺着的,千姿百态;镜框是白色的,婚纱是白色的,背景多为雪天室外,自然也是白色的!他们几个不约而同地转身看着郝姐,还好,她今天没有穿白色,但却是一身黑色!
  上海今冬还没有下雪,她这是在何时何地照的呢?
  三
  关于罗青松的死,第二种说法是他杀,或者说是被迫自杀,有意谋杀。
  

股海别梦 罗青松自杀(8)
公司主要领导起用罗青松,主要是看中了他的一根筋,希望他能把正派、坚持原则、保护公司资产不受侵蚀的劲头,一根筋地用在投资公司的资金管理上,以制衡梅海生和黎萼。但是总裁大人却忽略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
  第一个方面的重要因素是,梅海生和黎萼虽然年轻,但却是资本运作的老手;罗青松虽然年长,但却是资本市场的新兵。让罗青松看着梅海生和黎萼,他是看也看不住,斗也斗不过的。而且,黎萼也是财经院校出来的,虽然没有当过会计、玩过账本,但财务上的那些套路她都是懂的。梅海生更是如此。他是搞自营的,读不懂财务报表怎么可能搞自营投资?他对公司财务的理解要比罗青松更深,更全面。所以,让罗青松对付这么两个人,简直就是让小鬼看着阎王爷,让孙猴子和如来佛斗法。尤其是在心理上,罗青松一开始就居于弱势地位。总裁打击他的时候,梅海生和黎萼也照着总裁的意思,跟着往井里下石了,在他背上踏脚了,现在突然让他们对罗青松产生畏惧感,他们一时还很难找到那种感觉。
  第二个方面的重要因素是,罗青松这个人不善于交流和与人沟通,尤其是不愿意和不善于与最高领导沟通,遇事总是自己坐在那里瞎揣摩。这种性格缺陷,构成了罗青松事业和人生的败因,也是在倒霉的时候,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对自己的这一性格也十分清楚,并且痛恨之,但就是无法改变。所以自杀时他才对自己下手那么狠,他恨自己活得窝囊。
  梅、黎两人不愧是股市中的高手。在他和她的主持与指挥下,投资公司战绩不凡,第一个月就赚了20%!20%的收益率可不得了,那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要3年甚至是5年才能实现的;就是在股市上,面对香港回归后的熊市,一个月能赚到20%,对于这么大的资金量来说,也是不容易的。而更不容易的是,在第二个月,他们的浮动盈利又增加了20%!这一次董事长亲自打来电话祝贺,并且要重奖他们俩。梅海生立即表示谢绝,说还没有笑到最后呢,这点小胜不算数。他越是这样谦让,董事长就越是坚持要奖励他们。最后董事长提议,公司给他们俩在浦东各买一套房子。这回梅海生没有拒绝,但他却回答说:“谢谢公司领导的关怀与鼓励,我们一定会更加玩命地干好工作。奖励给我们房子真是太好了,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们几个晚上经常不能回浦西,住饭店吧太浪费,睡办公室呢又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所以工作和生活上确实需要在浦东有套房子。但是如果只给我和黎萼买,我们不能接受。要奖,就奖给老罗我们3个人!”这话,老罗在他的座位上听得清清楚楚,并且非常感动。他们3个人在一间大办公室里联合办公,每人占一面墙,这是梅海生主动提出来的安排。
  1998年9月,投资公司经过一年左右的运作,取得了收益翻番的惊人业绩。
  一天,梅海生招呼黎、罗两人,三人一起走到大办公室中间的一个小圆桌旁坐下,商量一项重要决定。梅海生说,投资公司运作至今,我们已经可以实施总公司安排的第二步战略了,即回购两家高科技公司股东所持的首诚证券的股份。按照投资公司与他们两家达成的协议,一部分回购款走正账,一部分资金即净资产之上的溢价部分,根据对方的要求走账外,以形成他们的小金库。为了不使我们的投资公司承担太大的风险,我提议,这后一部分款项不能直接从投资公司划给他们,我们不能留下任何有可能把我们投资公司牵扯进去的痕迹。为此,我建议以证券公司韩董事长个人的名义,单独开一个证券资金账户,账户的取款密码由董事长个人掌握,账户管理由黎萼负责,资金存取由罗总一人负责,不得让公司任何人参与,我则负责下达从哪些账户取款、取划多少款的指令,但不参与具体操作。一旦回购工作完成,黎萼负责立即销户;在此期间,无论公司内部还是外部,若对该账户产生疑问,都会危及到董事长的声誉,我们三人届时一定要出面为董事长作证。你们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吗?罗青松和黎萼几乎同时响应:“愿意!”就像是要为了祖国去献身一样,自豪,激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股海别梦 罗青松自杀(9)
从那一天起,罗青松就按照梅海生当着他和黎萼的面下达的口头指令,开始从投资公司分散开在不同证券公司的股票投资账户里取现金,用大编织袋甚至麻袋偷偷地往回拉,然后秘密地交给黎萼,由她再操作下一步,即往董事长的账户里存入,这样就割断了投资公司与这个临时账户之间的关联痕迹。罗青松有个爱记小账的毛病,每次倒钱,他都一笔笔地详细记下。根据他的记录,截至最后一麻袋,他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总共取出了28800万元,一个挺吉利的数字。
  10月中旬,一个周末过后,梅海生和黎萼都没来上班。第二天,有几个投资小组打电话上来,都说要找梅总和黎总。他们说有几只股票跌得很厉害,想紧急请示执行止损,但打他们两人的手机都“无法接通”。罗青松知道,在手机开机状态下取出电池,打进去的电话就会被告知“无法接通”,不愿接电话的时候他也这样干过,所以他也没有在意。但是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三早上,梅、黎二人还是没有来上班。罗青松这天也有事要找他们,他独自在办公室里打遍了所有他知道的电话,试遍了所有他知道的联系方式,都没能找到这两个人。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他们俩以前曾经跑过上市公司调研,或者出去开过会,但都跟他打招呼,他都知道,每次都掌握他们的大致行踪,但这次怎么了?不正常啊!
  周三的晚上,罗青松去敲梅、黎两家的门,浦东浦西的家竟然都没有人!罗青松这下可有点慌了,财务人员所特有的敏感这时也开始飘回来了。他在梅海生的家门外拨通了董事长的电话,问:“您知道梅总和黎总到哪里去了吗?”“不知道!”又问:“他们以您的名义开立账户并往账户里存了28800万您知道吗?”“不知道!”罗青松差点没当场晕过去,哀号一声:“完了,他们卷款逃跑了!”说完,手机和人就都出溜到了楼梯下面。
  他们确实是卷款外逃了。以董事长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并不是证券公司的决定,而是梅、黎两人的阴谋。罗青松背的一麻袋一麻袋的人民币,都被他们流水线似的换成美元,然后汇入了他们自己的海外账户。后据证券公司私下通过海关的关系核实,他们一家去了加拿大,一家去了澳大利亚,都是享福的地方。事情过去很久很久之后,梅、黎二人往日过从甚密,后来也陆续离开首诚证券的部下吐露,他们两家在国外都已拥有了自己的农庄和牧场,还有带室内游泳池的乡间别墅。
  但老实、正派的罗青松可惨了,他会怎样面对审问呢?谁说将近3亿元的巨款是梅、黎二人卷走的?人证物证呢?没有任何手续可资证明。但款项却千真万确都是他一个人取的,证据确凿,赖都赖不掉。那么取的款呢?你罗青松没独吞或者与梅、黎二人分赃?鬼才会相信!
  罗青松善于从报表、账簿和原始凭证中发现蛛丝马迹,事后检查与监督;但对于只有口头指令、死无对证的东西,他却无计可施。现在他自己就是当事人,他更没办法了,只有死这一条路了。死了可以免除羞辱和窝囊罪,死了可以一了百了。所以说罗青松是被迫自杀的,是阴谋致使这么一个无辜的好人自杀了。
  说罗青松是蒙冤自杀,线索还有一个。不是有个服务员曾看见他于入住后的第二天去过一次商务中心吗?对!去商务中心肯定是去寄信,给公安、司法机关或者信得过的人寄信,说明真实情况。他那么心细的人,干了那么多年的财务,一定是老谋深算,一定会暗中留下不少证据,或是偷偷地取的证。他不能就这么白死了,那多冤哪!于是,他来到商务中心,问服务员:“这里的信件多长时间走一次?”服务员回答:“每天一次,当天的信当天就走。”他对此深信不疑,遂放心地将一个特快专递袋子交给了服务员,虽然服务员心里暗说:扯淡!信件这么少,邮车一周来一次都还不愿意。
  这个线索当然逃不过第一时间来现场勘察的刑警队长。他独自来到商务中心,要来了那封尚未发出的信,简单翻阅之后,他神情冷峻地对那个服务员说:“你懂得保守机密吗?”小服务员吓得脸都青了:“我懂。”“好!从今往后,一直到你死,当任何人都不要说罗青松曾经有过这么一封信,包括警察、法官在内,明白吗?”“明白!”“可是,”小姑娘吓得都快哭了:“楼上值班的侯姐刚才还跟我说,她也看见了那个人来过我这儿。”刑警队长略一沉思,问:“你这里传真一页纸要多少钱?”“市内传真一页5元,国内长途传真一页10元,复印一页2元。”她流利地答道。队长很满意:“不错!记住,谁问你,你就说他当时想发传真,但是嫌贵,扭头又走了。就这么说,不许改口!”“是!”
  

股海别梦 罗青松自杀(10)
于是这条线索就这么断了,成了永远的谜。
  罗青松真冤啊!
  所以,在公司内部,有些人坚持认为,罗青松是个替死鬼,梅海生、黎萼二人忒混蛋。罗青松忠心耿耿地为了公司的利益服务,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却没成想,是在不明不白地帮着往人家账上倒腾钱,最后自己落得个两手空空,还落一身臊气,忒苦忒冤!这简直就是地道的谋杀!
  不过愤愤复归愤愤,不平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也就将这个倒霉鬼忘在一边了,因为一方面谁也拿不出证据来为罗青松洗冤;另一方面,大家还忙着去赚钱生活呢不是。只有公司财务部的几个女员工,她们是罗青松的老部下,跟他感情深一些,不时聊起他来,还会为他叹一口气,或者滴几滴泪。
  投资公司被暴露之后,首诚证券损失巨大:投资公司账上所存的全部投资及收益,共计15亿元左右,悉数被罚没,投资公司被注销。有员工就此在公司内部网上发匿名帖子,泄满腹牢骚,帖云:“辛辛苦苦900天,一夜回到零面前。”
  是啊,全公司上下1000多人,幸福快乐地忙活了两年多,挣得的钱却被总公司给打了水漂,大家都没有得到实惠。
  股市上的钱,原来都是纸上富贵,哪里来的,还是要归回哪里去。多数情况下,它不过是屏幕上一闪一闪的电子信号,转瞬即逝;抑或像肥皂泡一样,五颜六色地欣赏过了,也就很快很轻易地飘散了。只有极少数人能享受得到股市“造富效应”的成果;多数人啊,只能是跟着瞎起哄,当分母,空欢喜一场或者几场。只要不离场,即便钱已落袋,仍是个不定数。
  四
  关于案件的第三种传说是替死。就是说,罗青松本人并没有死,死的是他花钱雇的替身。
  在出事之前一个月左右的一个晚上,他和总公司几个加班的同事一起喝酒,酒喝多了,曾跟他们讲过有关替身的故事。“他讲得毛骨悚然,把23岁的小江都吓尿裤子了。”事后同事们如是说。
  再往前推,在出事前两个月,他曾趁休年假的机会回老家探家。据他老家的邻居说,他在县城边上给他父母和一个姐姐各买了一栋砖瓦房,把两家人都接到了镇上居住。他在父母房子的一侧,开办了一个品种齐全的副食品小卖铺,供父母和姐姐两家做营生,并给他们留下了足够下半辈子花的钱。据说那一次,他岳父岳母家和郝姐那一面的所有亲戚,也都得到了他不少恩惠。
  这明显是潜逃前的一次散财行动。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也难怪,大家的视线都被他们家被盗这件事情本身给吸引过去了。
  这是个小插曲。当时,罗青松衣锦还乡,引起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