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美国文化。
朝鲜战争一爆发,远在几万里之外的杜鲁门总统立即命令远东司令部出兵干涉,因为他认为:美国是“上帝”;
当被警告美军过三八线中国要管时,他根本不信,因为他认为:中国不是“上帝”;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将美军打退到三八线时,他叫嚣要甩原子弹,因为他认为:美国“上帝”的原子弹能把不是“上帝”的中国吓破胆;
直到他被毛泽东自喻的这块“顽石”砸得头破血流、无力回天时,才最终认识到,美国是“上帝”,中国能管“上帝”。
中国是“上帝”的“上帝”。
于是,信奉上帝的他,也非常明智地准备通过谈判,结束与“上帝”之间的战争。
而毛泽东则是一个勇士,是一个向往世界和平、平等与正义的理想主义者。
他深知一个历经百年屈辱的古老民族的精神诉求。
第一章 统帅大比较:毛泽东PK杜鲁门(14)
他也让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打上自己的性格烙印。在毛泽东的骨子里,有这样一个认知,那就是:
穷,更要活得有志气;
穷,更要活得有尊严。
这种认识,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的共同认知是一致的。在后来对新中国是否造原子弹展开讨论时,陈毅元帅用他长声短调的四川话说:“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那抑扬顿挫的浓重的四川话,让人听后精神一振。
弱不禁风的林彪元帅说:“原子弹一定要搞下去,一定要响,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它烧响!”满口的湖北话铿锵有力。
张爱萍将军说:“要饭的还有一根打狗棍呢!”
提气!
指挥这么一场大的世界性战争,几乎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毛泽东一个人的头脑里作出。1米1花1书1库1 ;www。7mihua。com
扁美国人的决策一作出,毛泽东说:“党务工作,少奇管;日常事务,总理管;我,管抗美援朝。”
牵牛鼻子,逮住就不放。这,就是毛泽东的工作方法和思维特色。
战端一开,毛泽东就没黑没白地开始研究前线战事了。
拿破仑、斯大林等世界战略家指挥军事,多是天天泡在挂满地图的总司令部里,一群参谋服务人员忙忙叨叨,一批副职进进出出,又是开会,又是打电话,嘈嘈杂杂,好不热闹。
毛泽东的指挥风格极具创意与特色,几乎空了前,也绝了后。
总指挥部,就是他的那间大卧室。
卧室里平时没有别人,就他一个人。屋子里静得很,只有他招呼时,才有服务人员出入。
毛泽东就躺靠在一张大床上,床的一边杂乱地摆放着朝鲜地图及大堆资料。
据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介绍,战争爆发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几乎没有下床,就在这张大床上研究、办公、决策,甚至吃饭。
他睡眠时间非常少,战事最紧张时,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一个星期没有刮胡子。
他又是看资料,又是研究地图,又是思索战略,如此反复,反复如此。
一旦主意拿定,他就下床,拿起笔来,开始起草电报。
对前线的指挥调度,就靠这小小的电报。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相反,毛泽东的精气神,就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一改道光、咸丰、光绪、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们的精神气质,有了新鲜的活力。
就是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也深深地打上了毛泽东的精神气质。
当美国总统杜鲁门与家人周末度假,在自家农庄舒舒服服地吃着烤全羊、打着高尔夫球的时候,他哪里知道,此时他的对手,中国的毛泽东已经忘记了春秋寒暑,忘记了味美菜香,忘记了日夜闲忙,正在他的那间大卧室的床上,忘我地为一个古老民族的新生和尊严而奋斗。
毛泽东的心思,全部凝聚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凝聚在这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思索着如何挥动铁拳,痛打美国佬。
毛泽东悲情吟诵《枯树赋》
大家知道,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大儿子,他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从大量资料中,人们看到了毛泽东作为领袖坚强的一面。如叶子龙和江青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报告给主席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好友周世钊曾向毛主席抱怨说,不该让毛岸英去朝鲜。对此毛泽东很沉重地回答说:“你说的也许是对的。可我是国家主席,是主张出兵朝鲜的,我的儿子不去,怎么说服别人?”
第一章 统帅大比较:毛泽东PK杜鲁门(15)
毛泽东既是一个领袖,一个顶天立地的旷世大英雄,也是一个父亲,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慈爱的父亲。
爱子之心、血肉之情,他一点也不比常人少。
据杨尚昆在1951年1月2日的日记中记载,当毛泽东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沉默了半晌,然后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牺牲的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
杨尚昆还充满感情地写道:“(主席)精神伟大,而实际的打击则不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有下乡休息之意。”
当然,战事紧张,坚强的毛泽东并没有下乡休息,而是继续紧张地指挥这场中美大战。但可以想见,那是在承受着怎样的失子之痛而继续为国操劳啊!
第四次战役期间,彭德怀回国。
见到毛泽东,专门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情况。
毛泽东眼圈发红,一口接一口地吸着香烟,久久地沉默着。
时值最冷季节,他抬头凝望着窗外已经萧条的柳枝,轻轻地念叨起南北朝时一个叫庾信的大词人写的一首《枯树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什么意思呢?是说早年种下的柳树啊,在汉江南岸繁茂地生长着,留下依依的倩影;时至今日见它已经枯萎,树叶也随风零落,在江面上的形象是多么地凄怆啊!树都是这样的,何况是人,哪里能够承受得了啊!
毛泽东特别欣赏这首凄美的《枯树赋》。
有资料介绍,毛泽东逝世之前,念叨的最后的话就是《枯树赋》。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想到岸英和岸青从小吃了很多苦,受尽磨难,但为了革命,他这个父亲没能对他们有多少照顾,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联想起了岸英的母亲、自己的爱妻杨开慧,为了革命早早地牺牲了。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联想起了弟弟泽民、泽覃等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他们在革命还没有成功的时候,一个个离开了他。
想必,他还由此联想到了自己,此时此刻老人家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孤独和痛楚,一种老年失子的孤独和痛楚!
但毛泽东就是毛泽东,那是坚强的毛泽东,那是豪迈的毛泽东,那是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毛泽东!他将这深深的悲伤埋到心底,又继续领导这个民族的战斗了。
有一幅照片留下了感人的一幕:当毛泽东的大手握住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的母亲的手时,在这位看似柔弱的母亲的脸上,看不到悲伤,看不到凄凉,只有微笑、坚强和力量。
因为,她知道,在千千万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中,有自己的儿子,也有共和国领袖毛泽东的儿子!慰问她这个烈属的,同样也是一个烈属。
她同样知道,她的儿子,还有毛泽东的儿子,都是为这个国家牺牲的,都是为这个民族牺牲的,都是为这个虽然历经百年屈辱、虽然贫穷,但要有尊严地活下去的国家而牺牲的!
在这个小脚老太太身上,显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气神呢?
这,是一种不甘受辱、不畏强敌的民族精神;
这,是一种深明大义、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主义精神;
这,正是毛泽东的精神!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巨星的成星之路
出身(中国人最讲出身):
麦克阿瑟:全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身于军人世家,名门望族。父亲,曾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总督,中将军衔,至少相当于中国的大军区司令员。
彭德怀:出身既不高,也不贵,典型的赤贫出身,穷人一个。父亲,最高职务是中国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小村子里的贫雇农,一辈子连村干部也没当过。莫说总督,就是总督的面也没有见过。
学历:
麦克阿瑟:西点军校毕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后任西点军校校长。
彭德怀:幼时读过两年书,后到湖南陆军讲武堂进修,中专学历。
长相:
麦克阿瑟:大帅哥一个。身躯高大伟岸,仪表堂堂,爱穿卡其布军装,大眼睛,长方脸,经常衔玉米芯烟斗,很美国,很有军人之气质,是个超级明星,人气极旺,迷倒追星女孩一大片。__
彭德怀:大老土一个。一脸沧桑,一脸严肃,一脸“农民”,中等个子,一身土气,一身倔气,一身憨厚。不符合现代女孩的审美标准。大凡这样长相的人,现代女孩一般不崇拜。
麦克阿瑟的名气,可不是一般的名气,那是世界级的,是世界知名的大军事家。
这个世界知名大明星,不同于我们现在超级女声等的成星之路。
现在很多“星”的成星模式是:扭屁股蛋+脸蛋=“星”,即“两蛋一星”。
并且,“两蛋”还要靠包装,才能成一星。
麦克阿瑟靠的是优异的成绩、非凡的经历、卓著的战功。西点军校,可是不得了,是公认的世界军校的。它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培养了大批世界名将,如南北战争期间的北方将军格兰特、南方将军罗伯特?李,以及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等。
“责任、荣誉、国家”,是这个学校的校训。
在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学校中,麦克阿瑟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人。他才华出众、胸有大志,立志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将才。
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他成绩极为优异。四年里,除了一次考了个第四名,其余均是全班第一。不要说这样的成绩,就是反过来,除了一次考第一,其余都是第四,那也不是随便玩的。
到毕业时,他四年的平均成绩高达98。14分,创下了西点军校纪录。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麦克阿瑟的母亲对他非常严厉,四年学习时光,母亲一直陪读。
他母亲的陪读不同于现在我们许多家长的陪读。人家是管孩子,要求麦克阿瑟成为一个彪炳青史的伟大人物。而我们现在许多家长是惯孩子,总怕孩子让风吹着、让太阳晒着、吃饭噎着、吃食堂饿着、出门磕着、背书包累着,所以就陪着。
当时在西点军校,没有不知道这个麦帅哥的,他是西点军校的“超级明星”,喜欢他的女孩子,海了去了。
麦克阿瑟将军的“五颗星”
第一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战绩突出,晋升为著名的彩虹师师长、少将,成为当时美国最年轻的少将。
第二颗:麦克阿瑟不但是西点军校考第一的学生,而且还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当这所享誉全世界的军校校长时,仅39岁(1919年),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
第三颗:当校长期间,他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带领西点军校进入现代军事时代。1930年,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参谋长,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第四颗:他还是五星上将。1944年,美国国会褒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将领,设立一种新的特级军衔——五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欧洲盟军统帅的五星上将、后来当过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当过麦克阿瑟的副官和参谋长。
第五颗:他是美军五星上将中,唯一一位参加了三次世界性战争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都参加了。
仁川登陆被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