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服力-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如前所述,很多心理研究显示,人们常不清楚什么对自己有号召力。
  还记得第一章实验中那张卡片内容吧。现在我们要扩大区域相似性,即让房间目前的客人看见该房间前任客人重复使用过毛巾的信息。除了运用和上次相同的环保宣传点与从众心理外,本次实验中,客人还能看见一个不同的信息,那就是该房间多数前任客人都重复使用过毛巾的信息。
  在分析实验时我们发现,当得知大多数前任房客都重复使用过毛巾时,人们会更容易参与到这样的环保行动中;而那些只看到酒店内普通标语的人们参与率就要差些。和普通标语相比,大多数前任房客的行为参照使毛巾重复使用率提高了33%。如果汉尼?杨曼当时知道不只一位前任房客偷过毛巾,那他整理行李箱准备结帐时,应该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吧。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喜欢按相似环境、场合或情景下的规范做事。如果您身处图书馆,会像其他看书人一样遵守规矩静静地看书,偶尔和朋友耳语一番,还是像酒吧的顾客那样用书猛拍脑门,大玩看见字母“E”就喝一杯的游戏?若不想被图书管理员抓住,并终生禁入图书馆的话,您还是选择前面的做法吧。
  我们在前面谈到过,他人举荐是说服过程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上面的试验表明,举荐人与目标人物相似之处越多,达到的说服效果越好。
  也就是说,选择举荐人时要抛弃主观因素,不一定要选你认为最优秀的人,能与目标人物感同身受的人才是最佳选择。一个教师如果想说服学生多来上课,那么也许他并不需要前排学生来做说客,相反,那些与目标人物更为相似的人的意见,会有更好的说服效果。
  再举个例子,如果您正向美容沙龙的老板推销软件,那么能影响到她的答复的,一定是其他使用过该软件的沙龙老板的意见,而不会是英国航空公司什么大人物的意见。因为沙龙店老板会认为:“既然同行对这款软件评价这么好,我买来用也不会有错的。”
  又或您是一位经理,希望员工对公司新政策加以拥护。那您需要的应是和想要说服的员工同一部门员工的推荐。问题是,即使在同部门内找了举荐人,经劝说后却仍有顽固员工不愿拥护新政,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老的工作方式,此时应该做何对策?
  这种情况下,经理们可能是犯了这样一个错:他们找了个最会说话的、同时又与目标员工格格不入的人来充当说客。其实,最好的选择是找个也在旧制度下工作很久的员工,即使这个人不是那么善于言词,也不受大家欢迎。
   。。

什么样的错误会让说服力大打折扣
广告是用来推销产品的,而不是用来感动人的。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让美国永远美丽”环保组织创作的广告却打动了无数人,并一度被认为是史上最好的公益广告。
  这部广告意在为美国的电视屏幕增加道德餐,场景是这样的:一位美国人看见环境遭大面积破坏后,一滴泪水顺着脸庞悄然流下。
  当然,这滴眼泪包含的影响力是无穷的。多年后,因环保运动的需要,该组织又再次与这位老朋友碰面。
  这次镜头对准了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人们,这些人或喝咖啡,或读报,或抽烟。车来了,等车的人都上了车。此时镜头推向没人的候车区:地面上满是空罐、报纸和烟头。
  镜头再由右推向左,一幅海报上,那位多年前出现过的美国人正俯看地面,一颗泪珠挂在脸庞。最后屏幕变暗,推出广告词:是公众的忽视让我归来。
  “是公众的忽视让我归来”,这句话和这个广告向我们传达了什么呢?
  那就是,尽管人们对乱扔垃圾深恶痛绝,还是有很多人会这么做。向人们表达对乱扔垃圾的愤怒是种说服方法,它用社会验证(人们做决定时,通常借鉴相同情况下其他人的做法为参考)传达人们对该行为的通常态度。但正如社会验证法则(当人们不能确定哪种行为更正确时,会假设周围的人对此会有更的认识,因此更易赞同他们的行为方式)所说,人们容易随波逐流,因此这种做###有正负两面的影响。
  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这样的例子。例如,健康中心或医院在候诊区公示爽约的病人人数,令人沮丧的是,这样一来病人的爽约率反而越来越高;政客们责备冷漠的选民,以为这样能让人们多去投票,结果人们更少参与投票了。
  还有,亚利桑那石化森林国家公园的游客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告示:“您继承的遗产每天都在减少,每年有14吨硅化木失窃,尽管一次只捡一小片。”看来经常有游客把公园的硅化木捡回家,严重威胁了公园生态,公园方为了制止这种行为才竖起了告示。
  这些例子反映的都是生活中的场景,初衷也是好的。但设计人不明白的是负面案例的弊端,它让人们看到了不当行为的普遍性,因此人们就不会去改正行为。
  上面盗窃硅化木的事件是由一位大学生转述给我听的,当时他和未婚妻去该公园游玩。他表示未婚妻是个非常老实的人,借的回形针都要还。当她看见公园里要求人们不要偷拿木片的告示后,这位一向循规蹈矩的女孩居然用胳膊肘捣了捣他说:“我们也拿一块吧。”
  为证实负面案例对说服力的影响(也为了看看能否有更好的说服方法),我们一位研究员连同其他科学家制作了两种内容的告示:一种是负面性的告示,同时也传达了偷窃行为的普遍性,上面写到:“很多游客偷拿了硅化木,破坏了公园内的自然景观。”文字旁还配有几位游客弯腰捡起木片的图片。
  第二张告示则只是单纯告诉人们偷拿木片是不对的,它写到:“为保护本公园的自然环境,请不要带走园内的硅化木。”文字旁是一位游客偷拿木片的图案,游客手上画了个大大的红色圆圈外加斜杠(即表示禁止的图案)。当然,我们未在园内所有景区都贴上这两类告示,对这些地方我们也会进行观察。
  未惊动游客的情况下,我们把做好记号的硅化木放在园内的各个通道上。同时在某些路口张贴我们制作的告示,来看看效果。
  实验结果出乎公园管理方的意料:未张贴告示的地方木片失窃率为。贴有负面告示的地方失窃率高攀至,简直是在鼓励偷窃;而张贴另一类告示的地方失窃率仅为。
  实验结果说明,当说服过程隐射不当行为的普遍性时,效果可能就会和您的初衷相违背了。因此这类情况下,最好避免运用反面案例,您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条件允许的话,不妨告诉人们多数游客都是遵守公园规章的,例如把告示的内容改为:尽管园内每年有14吨的硅化木被窃,和遵守公园规章、保护环境的游客数量相比,那的偷窃率还是微乎其微的。
  以上案例对增强说服力有何启发呢?
  假设贵公司出席例会的员工一次比一次少,这让作为经理的您实在头疼。那我们的建议是,请不要让员工注意到出席人数减少这一事实。其实,您可以在表达不满的同时,告诉员工们很多人都出席了会议。
  同样,我们建议公司领导对拥护新制度,或肯运用新系统或新客服计划的员工数量公开化。这样,您才能掌握不让员工的缺席率成为说服员工的绊脚石。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什么样的劝说方式会收到反效果?
石化森林公园的实验表明,人们容易按大多数人的做法行事——即使多数人的做法并不正确。所以我们建议运用正面案例来说服人们,但这不是在任何场合都可行的。这时,说服大师们会怎么办呢?
  来看看我们和维斯?舒尔茨(Wes Schultz)还有其他同事做的调查吧。首先,我们征得了加州300户家庭的同意,对他们每周的用电量进行记录。助理研究员会查看各家后院或屋旁的电表,对其周耗电量进行测量。之后,我们要在每户门前挂个小牌,写上这户人家与周围住户平均用电量的比较。当然,用电量在平均线以上或以下的家庭数量是各占一半的。
  接下来几周里我们发现,知道自己用电量超平均线的用户们,后来的电表走速降低了。这没什么奇怪的。真正有趣的是那些原先用电少的住户,他们的用电量反而增加了。看来大多数人是受“中间吸引力”(Magnetic Middle)影响的,也就是说,不论人们原来做法是否值得提倡,他们都会努力缩小与平均线的差距,朝中线标准靠拢。
  那么,怎样防止人们知道自己不在中线标准时(此处的中线标准对这部分人来讲,是不值得鼓励的),做出向它靠拢的行为呢?也许可以给他们贴上有象征意义的标志,以表示社会对他们行为的赞赏。社会的赞赏可不单单表示对他们的认可,还对他们的心理满足有积极意义。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标志呢?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还是嘉奖印章?或者贴个笑脸图案?
  为证实效果,我们在实验中增加了一个步骤。根据每户耗电量与平均水平的比较,在反馈卡片上加上笑脸或苦脸的图案。贴苦脸的结果与原先没有多大差别。那些用电量较大的住户不管门上有无贴苦脸标志,都把自己的电耗降低了5%。而那些门上贴笑脸、用电量较低的住户,反应却令我们印象深刻。未贴笑脸前,他们的用电量如前所述上升了,贴之后他们的用电量则还保持在平均线下。
  实验不仅告诉我们,社会常态会像磁铁一样指引着人们的行为,还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让行为正确的人不受负面的社会常态所影响。
  再举个例子,某公司公布一份内部调查,员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迟到率为。这项调查结果的积极意义是:那些迟到率超过平均线的员工会减少迟到次数;但同时这则消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那此守时的员工迟到数次有了增加。
  上面的实验对这则案例的情况应该是有所启发的:我们可以对守时的员工给予奖励,并告诉他们守时是完全正确的。
  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也应对此有所注意,要适时的表明对某行为的态度。例如,在逃课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教职人员应公开赞赏会督促孩子上学的家长,同时对少数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家长表示不满。
  

什么时候选择越多应者越少?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
  刚开始参加某个新工作时,会有一大堆尚待决定的文件压得我们不堪重负。这些文件中,肯定有一份是关于养老金计划的(这是美国一种通过自动扣除部分工资;再存入某个投资基金账户,退休后再取出的制度安排)。
  如果决定加入,又会有好些基金账户让我们选择。养老金计划优势多多,如税收优惠、公司可帮着承担一部分费用,但即便这样,还有很多人不愿参加入。
  为什么?是不是提供的基金账户太多,让人们对养老金望而却步呢?
  行为科学家希娜?艾扬格(Sheena Iyengar)是这么认为的。她与同事对近八十万名有机会参与公司养老金计划的职员进行了调查,以找出基金帐户数目对参投率的影响。
  结果他们发现,帐户选择越多,参投率越少。他们还发现,公司每多提供十个基金给员工选择,参投率就下降近2%。同时,当只有两个基金账户供选择时,参投率有75%;可在面临59个选择时,参投率跌至60%。
  是否其它情况下,提供过多选择也会造成如此尴尬的局面呢?
  艾扬格与马克?莱珀教授(Mark Lepper)就此进行了调查。他们在一家大型超市设立展台出售果酱,顾客们可对各种各样的果酱进行试尝,当然这些果酱均出自同一厂商。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后拿出6种或24种口味的果酱供品尝。结果,最后的购买情况大相径庭:面对24种口味的顾客,只有3%的人进行了购买;而面对6种口味果酱顾客中,购买率上升到30%。
  如何解释这十倍的差距?
  研究人员表示,当选择太多时,顾客会被决策过程困扰,因为要区别出众多选择的不同实在麻烦。而人们又不想放下手头的事来思考该选哪个,因此导致对产品失去兴趣。这与前面那个养老金的案例是同一个道理。
  那是不是任何情况下,提供多种选择都有害无益?
  在告诉您答案前,先来瞧瞧温哥华(Vancouver)当地一个著名甜品店La Casa Gelato(意大利语,即“冰激凌屋”)的案例吧。该店出售的商品有意大利雪糕(Gelato)、冰激凌和雪芭(鲜牛奶为原料,配以各种水果的意大利传统冰激凌),而且口味多变,有您能想到的口味,也有您想不到的。店主VINCE MISCEO表示,该店成立之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