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认识马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场节目中,《赢在中国》的36强要逐一说出他们的创业计划,三位评委在这36强中只能选出10强,而且,选出的理由要当面给出。在对36位选手进行点评时,我相信这些个个不同的创业计划全方位调动了马云创业十多年中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的积累,他的那些经历一旦遇到活生生的创业案例,他的点评就不由得妙语连珠。我所说的妙语连珠不仅是指语言上的,更多的是指他的点评对于每一个案例的针对性和切实的指导性。

从《赢在中国》的立项开始,我似乎就进入了一种创业的状态,期间也曾经历过找钱找人找项目的创业全过程,这几个过程是创业中最为关键的,因为这些粗浅的实践,我似乎能体味到马云对每一位创业者的点评,有许多话我觉得是带着他十多年创业风雨中的体温说出来的,实在而诚恳。细细品味他的所谓创业格言警句,总有一种入心入肺、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马云的创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真正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短短十多年,在市场上拼出了他的一个商业王国,而且是健康的、阳光的。所以,他今天能堂而皇之地坐在我们的评委席上。在一个10年—这样一个许多人不经意就度过的时间内,完全在市场上凭智慧而成功,仅此一点就让人着实敬佩。我们敬佩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财富增长,他为国家上缴的税收,他为社会解决的几十万人的就业机会,而且是他本人的优秀。这种优秀当然来自于他创业过程中对艰难险阻的克服,我相信他每翻过一座山,他的优秀就更进一步得到升华。其实,这,才是创业给他的最大财富。

在演播室听他点评时,我曾多次透彻地感受他作为一个创业者的优秀,那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经历过事情的人、真正做出过事情的人,和没做过什么事的人是多么不一样!以前我总是想,职业也好,做一件事情也罢,都只是与社会对接的接口,是一个人活着的另外一方面的凭证,但我从未想到做成一件事情对于一个人的锻造是如此重要。

做事情的人清楚用心地对人,别人才会如此对待自己;做事情的人会因为希望事情成功而不得不宽容,因为他不宽容别人,别人就不会宽容他;做事情的人会知道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因为他要做成一件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别人设身处地替他着想;做事情的人会懂得共赢的心态,因为一副与人争斗的姿态只会让他要做的事情莫名其妙地流产;做事情的人懂得生活并不是由白和黑或者对与错构成的,因为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只会将原本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很难想象一个思维简单化的人会成事;做事的人不会用情绪说话,而是用智慧、用头脑说话,否则他将陷入一个又一个的窘境;做事情的人深刻地了解做成一件事的全部秘密永远是无法言传的,也是无法模仿的,所以他知道如何去听别人说的那些关于成功的话,如何面对成堆的知识和理论。这些,都是我在马云的点评中体会到的,也是在我的经历中感受到的。年龄比我长一点的马云也是个学生出身,读了23年书的我太清楚学生气是什么含义,也了解书本的东西与我们要面对的现实的巨大差距,而做事则是唯一填补书本和现实差距的通道,每一道沟壑的填补都会在内心深处引起很大的不适甚至是阵痛。

在做《赢在中国》之前,我与马云接触很少,我在做《对话》时也未邀请过他,我们谈得多起来还真是因为《赢在中国》。《赢在中国》是一个为创业者量身定做的节目,希望借中央电视台的资源给无数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搭建一个阳光健康的舞台,并在节目中渗透强烈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体现在“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上。对于这样一个以价值观驱动的节目,没想到我一告诉马云,他就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合作可以说有了一个极好的基础。其实他每年举办的“西湖论剑”就是在传导价值观,他所传导的不仅是创业才能,更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之后,马云担任我们36强进入12强的三位评委之一,每天要花的时间是6个小时,这样一做就是10天。每天下来时,我们的听众,包括我们的电视制作团队都被他的诚恳、他切中要害的点评所折服,他每天都有一两个关于创业的精彩名句,这些名句不在于词句的动听和华彩,而是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东西。在最后一场,当他谈到此次10天做评委的体会时,他的发言实在让人感叹,其间的情绪和内容的把握让人不由得赞叹他怎么能将分寸把握得那么好。对这一段,我们做后期编辑时,我反复看了几次,几乎剪不下去一个字。

马云的创业其实只有十多年,但他却能将自己的创业心得升华并总结成朴实易懂的语言,有许多东西可以算得上是创业艺术了。但凡有一些创业体会的人,无不在他一针见血的点评中了解到了所谈及事情的本质。

2006年9月,马云要在西湖边上搞一个网商大会,同样是为了传导他的创业价值观。这一点之所以让人佩服,是因为做此类事情的人是一个有理想的受激情驱使的人,是一个对社会有极强的责任感的人,是一个不只看眼前或一己之利的人,是一个有一定的精神世界空间的人,是一个释放着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人,也是我们这个转型时代里旧的价值观已过时而新的价值观又未建立时所需要的人。

在马云身上,还有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那就是他没有一点虚荣心,他不怕没面子,能十分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太成功的过去,连自己的长相也在他自嘲之列。这一点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并不容易,而且有许多人因为做不到这一点而将自己放大或架了起来,之后要不断地为这个放大的或架起来的自我费许多的精力,要演戏。而马云不用,他台上台下都是一个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足,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才华。我很难想象什么人能将马云忽悠起来,也很难想象什么人能把马云的自信打下去让他自卑。作为人,他始终处在一种极为清醒的状态,基本不失去自我。作为记者,我亲眼看过不知多少人在他们不熟悉的状态下变得不是他们自己,然后他们又要为这种无法控制的变化付出代价。

我记得在2004年达沃斯的年会上,马云最多的是坐在一边的咖啡椅子上看来来往往的人,他告诉我,他真的喜欢这个场合,就是在这里看也是一种学习,我当时也的确就见他在各个角落观察。在他说的那个场合,旁边过来过去的人都是如索罗斯之类的举足轻重的全球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精英人物。后来我反复想起他说的那些话,他在那样的场合学到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种状态如果体现为一个温度的话,那就是零度,零度就是永远知道自己是谁,当然也知道怎么做。

在《赢在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事情要做,我每天都处于疲惫状态,其实是没有时间来写作的,但由于经不住这本书作者的反复劝说,只好将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很仓促,也算作一篇序吧。

(王利芬,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总制片人)

网商时代的巨人

作者序

当我第一次从一位企业家朋友那里听说马云的故事时,我便有一种冲动:我想认识他。可是认识这个满地球跑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好等待。我一边通过资料了解马云的许多精彩故事,一边更加急切地期待马云的出现。在等待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谈论马云:《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在谈论马云,央视著名栏目《赢在中国》总制片人王利芬在评论马云;有趣的是路边小店年轻的老板娘也大谈马云,她讲马云说过,马云能够成功,80%的人就都能成功。

2006年7月26日下午2时,我们如约来到北京市西大望路1号温特莱中心,这里是雅虎中国总部,我们终于见到了声名显赫的马云先生。他发给我的名片很有趣,只有“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字样,没有任何头衔。谁都知道他是阿里巴巴的灵魂、舵手和大老板。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有阿里巴巴、雅虎、淘宝网、支付宝4个公司。马云很亲切友善,特地到会议室把我们迎到他的办公室。他来不及吃午饭,一路还说我们边吃边聊。但到了办公室才发现,他的饭菜还来不及吃完就已经被属下收走了。马云只好不吃了,饿着肚子同我们聊,一聊就一个多小时。和马云聊天可以说是非常轻松愉快,他很有趣,像老熟人一样,很自然。他是个快人快语的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马云很谦虚,他说自己还年轻,好多人说要给他写书,但他觉得写书是很庄严的事情,今后的路还很长,还谈不上成功,没有什么好写;倒是犯错不少,做了不少糗事,将来等退休了自己要写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我们开玩笑说:“我们想把阿里巴巴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也许保存这份资料对您今后自己写书也有个参考啊。”马云和我们一起笑了。

马云可算是个企业领袖中开天辟地式的重量级人物。马云预言:“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他说:“阿里巴巴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马云要在中国,甚至全球,开辟一个新时代—网商时代。

在网商时代,网民不再简单地沉迷于聊天、游戏、交友等纯粹的网络娱乐,而是开始真正把互联网看做生产力工具;在网商时代,网络创业没有任何门槛;在网商时代,人们做生意的方式会彻底改变,可供选择的商业信息浩如烟海,沟通和流通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从此,“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左手阿里巴巴,右手淘宝网,实际上已经开始上演网商时代的传奇故事了。他缔造的阿里巴巴如今成为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的第一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阿里巴巴上的网商达1500多万名、网上外贸交易额超过200亿美元。马云秘密制造的淘宝网成为亚洲个人网拍市场之首,注册会员超过2500万,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70%,全面超越eBay易趣。他并购的雅虎中国更是面貌一新,向搜索巨头发起冲击,强大的搜索功能将服务于他的网商帝国。

诚信问题是网商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一度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马云向天下网商疾呼:“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富起来。”于是,支付宝横空出世,开创了一个电子商务里程碑,迅速占据了国内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近一半的份额,稳坐第一把交椅。支付宝的出现给网络诚信带来了曙光,让网商们圆了一个“天下无贼”的梦。

在众多企业家中,马云的人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马云历尽坎坷,风风雨雨,但他追求无止境,永不言弃。

在30岁创业之前,马云过着一种“非常不顺”的生活。童年时代身材瘦小,没有人会认为他营养充足;他的学习成绩除了英语不错外,其他课程差得一塌糊涂,是一个不被老师看好的“差学生”;就连高考也挫折不断,第一次高考落榜,第二次高考再度落榜,第三次高考才勉强进入一个不知名的学校。马云是一个平凡人中的平凡人。

创业过程中,马云也尝尽艰辛和泪水。他在国内最早创建“中国黄页”,在到处宣讲他的“黄页”时,别人说他是骗子。在“中国黄页”逐渐被大家接受、胜利的曙光初现之时,他却又被迫离开。郁郁北上京城的马云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却在苦苦打拼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不是他的理想;在离开北京前游览长城时,马云团队仰天长叹。无奈之下,他们回到了老家杭州,创建阿里巴巴。之后,马云也并没有看到一条坦途,域名风波、短信网址争执、黑名单事件……淘宝网更是四面受敌,雅虎中国改头换面也面临Google和百度两座巨山……

“逆境出英雄,悲愤育诗圣。”勤奋可以出天才,逆境更能够出人才,只要有勇气有毅力,人生在零度也能够沸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马云足可以让每一个人感动。

在众多企业家中,马云最具鲜明、另类的个性,他与一般人有着那么多的不同。

他自幼瘦小柔弱,却行侠仗义,喜欢打架;他数学奇差,而英语却奇好;他相貌平平,却有着能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才能;他一边喊着“我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一边又宣称退休后要写一本书,书名就叫《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

在众多企业家中,要说最具有野心的人,这个人也非马云莫属。

马云声称要做102年的企业,要做全中国最好的企业,要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马云给阿里巴巴定下一个使命:要把互联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