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罗冷笑一声:“他为什么不诬陷你别人,单单诬陷你?”
  一向伶牙俐齿的汉密尔顿支支吾吾解释不了了,一咬牙:“二位答应保密的话我就说实话。”
  两位客人发誓一定保守秘密,汉密尔顿交代了,原来是一笔*债。
  汉密尔顿生性*,一年多以前,因为都是纽约人,雷纳德的老婆来找他,诉说被老公抛弃了,希望他能资助旅费,让她和孩子得以回纽约投奔亲戚。汉密尔顿当天晚上登门,直接钱送到床上去了。

去庙堂之远(2)
雷纳德得知老婆成了汉密尔顿的情妇后,写信向汉密尔顿要钱,威胁说不给钱的话就告诉汉密尔顿的老婆,陆陆续续从汉密尔顿那里得到上千美元。这次诈骗被抓,请汉密尔顿保他出去,汉密尔顿正想找机会摆脱他,拒绝帮忙。雷纳德便写信给汉密尔顿的对头麦迪逊,诬告汉密尔顿。麦迪逊接信后感到里面大有文章,自己和汉密尔顿绝交了,就派曾和汉密尔顿一起在军*事的门罗和伯尔去质问。
  汉密尔顿交代完了,看两位半信半疑,便拿出雷纳德老婆给他的情书为证。门罗把情书收了起来,保证给他保密,但有一个条件,汉密尔顿要辞职。
  汉密尔顿只好也辞职,回到纽约重新当律师去了。1795年初,华盛顿内阁终于不吵架了,联邦党和*共和党的两位党魁,一位在纽约,一位在弗吉尼亚,都是身在江湖,心悬魏阙,时时刻刻关注着费城政坛的一举一动。
  汉密尔顿和杰佛逊都不在了,华盛顿能仰仗的就剩下伦道夫,没想到到了1795年8月份又出事了。英国军舰拦截了一艘法国船,缴获了一封法国外长给伦道夫的信,然后把信转交给华盛顿。从信上内容看,伦道夫把内阁关于亲英还是亲法的辩论内容透露给法国人,此时美国和英国正在谈判之中,伦道夫对此颇有微词。华盛顿马上更改了伦道夫对于英美谈判的指示,几天后在内阁会议上,拿出信来让伦道夫解释。伦道夫哑口无言,当场辞职,也回乡当律师去了。这件事后人认为伦道夫是冤枉的,是中了法国人的离间计,此事造成伦道夫和华盛顿绝交。
  华盛顿手下几员干将只剩下远在伦敦的杰伊,就在这时,纽约州州长又到了改选的时候了,连任六届的克林顿大概对上次以权谋舞弊感到羞愧,宣布不争取连任了。纽约州选举杰伊为州长,杰伊从伦敦回来后,辞去首席*官,当纽约州长去了。
  华盛顿真的心灰意冷了,两届总统干下来,因为政见不同,几乎和弗吉尼亚所有的政治人物全成了敌人,幸好还有一个原来的敌人成了朋友,就是拒绝出席制宪会议的弗吉尼亚首任州长亨利。亨利一直是坚定的反联邦主义者,到了两党出现后他突然成为联邦党人,一下子在弗吉尼亚成了孤家寡人,手下的支持者全让杰佛逊拉走了。整个弗吉尼亚只有以他为首的少数联邦党人,让华盛顿在家乡还有那么一点面子。
  1796年大选,华盛顿坚决不任第三届,回到弗农山庄园,三年后去世。因此1796年大选就成了两党第一次真正的对决。
  有了政党,提名就要走正式形式。当年没有正式提名形式,势在必得的*共和*会议员们通过互相交换信件、开小会来商量推举谁,最后一致推举结束退休的杰佛逊为总统候选人,然后参议员中的*共和党人开会推选副总统候选人,一部分人支持来自纽约的参议员伯尔,另外一部分人支持来自南卡罗来纳的参议员皮尔斯·巴特尔,其结果导致支持巴特尔的议员拂袖而去,*共和党没有选出正式的副总统候选人,伯尔非正式地成为杰佛逊的搭档。
  联邦党的选举大会稍稍*一些,由国会两院议员中的联邦党人于5月在费城开会选举。还是团结在亚当斯周围,推举他竞选总统。因为亚当斯是北方人,副总统候选人要找一个南方人,选中了南卡罗来纳豪门平克尼家族的托马斯·平克尼,他曾任南卡罗来纳州长,后来出任驻英国大使。
  这次竞选还是老习惯,由支持者为自己摇旗呐喊,两位选举人还得故意谦虚一下:不是我要当总统,是本党同志们太热情了。两位候选人待在家中,把政见在各自党控制的报纸上一登,就等着投票了。这时美国又多了田纳西州,一共有16个州。关键时刻,法国驻美大使跳出来支持杰佛逊,结果帮了倒忙。很多人一看有外国人敢干涉内政,便把票投给联邦党。
  这次大选,七个州由州议会指定选举人,其他九个州进行不同形式的民选,一共不到7万人投票。联邦党赢得了除了宾夕法尼亚之外所有北方州,加上平克尼的家乡南卡罗来纳,在138张选举人票里面拿了80张,选民也以53%对47%支持联邦党。联邦党在第一次两党交锋中获胜。
  联邦党弹冠相庆,*共和党一片沮丧。
  杰佛逊在蒙地切罗庄园认真地考虑从此退出政坛的问题,汉密尔顿在纽约的豪宅里也认真考虑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不让亚当斯当总统?
  汉密尔顿一直不喜欢亚当斯,在华盛顿内阁中,汉密尔顿仗着华盛顿的支持,更是不把副总统看在眼中。和*共和党相争时,一致对外,汉密尔顿没意见。现在亚当斯要成总统了,汉密尔顿心里不痛快了,算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联邦党人当总统,但总统不是亚当斯?
  大选结果都定了,还怎么改?
  别人没办法,汉密尔顿有办法,因为1788年第一次大选时他叫干过一次,让亚当斯得票没过半数,这个办法就是游说选举人叛变。
  美国两级选举制度的漏洞从一开始就被汉密尔顿抓住了。
   。。

阴谋的代价(1)
两级选举制度是州一级选举出或者指定了选举人,各州的选举人组成选举院,然后由选举院选举总统和副总统,总统和副总统最后的得票是选举人票,而不是选民票或者各州议员的票。因此从理论上,美国总统和副总统是由几百人选出来的,不管这几百人代表了多少人,最后一票顶一票。
  制宪的时候考虑到选举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这个因素,因此规定国会议员和政府高官不能出任选举人,以免影响选举结果。在开国先贤的印象中,这些选举人应该是非常正直的公民,百分之百地代表州议会里多数议员或者本地多数选民,谁选他们出来,他们就要无条件代表谁。这些选举人只是一种荣誉,不能有任何主见。
  但是,先贤们太一厢情愿了,人怎么能没有主见呢?1788年大选时,汉密尔顿就用华盛顿不能和亚当斯得票一样多这个非常冠冕堂皇的名义成功地让许多选举人改变了主意。当然那时候没有政党,也没有指定亚当斯为副总统,所以各州议会也没有硬性要求,只要必须选华盛顿就成。到了1796年大选,有了政党了,哪个党控制了议会,该州的选举人就是那个党派的,或者支持哪个党的选民占多数,该州的选举人就支持那个党,怎么改动呀?
  因为每名选举人要投两票,也就是要选举两个人,这两个人没有正副总统之分,谁得票多谁就是总统,汉密尔顿要从这里下手。
  如果按正常情况,联邦党派来的选举人这两票一票给亚当斯,另外一票给平克尼,两人肯定都过半数,唯一的意外是得票一样多,这是要由各州来投票,从两个人中选出总统。亚当斯在北方有人脉,肯定还是总统。汉密尔顿希望平克尼得票比亚当斯高,这样平克尼是总统,亚当斯还是副总统,正副总统还在联邦党手里,但正副易位。
  做到这一点不难,只需要少数几位联邦党的选举人改主意就成了。最容易改主意的是平克尼的老家南卡罗来纳的选举人,汉密尔顿联络了那八名选举人,建议他们不投亚当斯,另外一票投谁呀?投给杰佛逊,这样亚当斯就会比平克尼少八票。南卡的选举人一致同意,这样可以让本州出总统。此外,在*共和党占绝对优势的宾夕法尼亚,汉密尔顿也说通了一位联邦党的选举人。
  汉密尔顿觉得这次肯定和八年前一样,彻底耍了亚当斯。没想到风声走漏了,其他联邦党选举人听到这个阴谋后非常愤慨,决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汉密尔顿算计所有联邦党选举人肯定投平克尼,没想到有18位没有投平克尼,或者只投亚当斯,另外一票是空白票,或者随便投给别人,比如克林顿和杰伊这对冤家,连华盛顿都得了两票。最后开票的结果,亚当斯71票,杰佛逊68票,平克尼59票,于是亚当斯当总统,杰佛逊当副总统,平克尼什么都不是。

阴谋的代价(2)
汉密尔顿这个失算的阴谋害得联邦党把到手的副总统拱手送人,也使联邦党从顶峰开始进入下滑之中,他本人则给后来二百多年的政治家们当了一名反面教材:搞阴谋的总会付出代价。
  那么后来有没有选举人临时变卦的例子发生呢?
  有,最近的一次在2000年。
  2000年大选,佛罗里达重新计票终于有结果了,布什以537票的微之又微的多数获胜,佛罗里达的25名选举人票归他了。这时候到了选举结束后的第41天,按规定美国要同时开51个会,各州及华府的选举人要各自聚集在本州的议会中,开会宣布本州的大选结果。51个会议的结果加在一起,布什先生得了271票,戈尔先生得了266票,因此布什先生当选美国第43位总统。
  看报的有人会算术:不对呀,总统的选票怎么少了一票?
  少了一票?真的少一票,选举人票总数应该是参众两院议员的总和加上华府一共538票,现在加起来537票,查一查哪个州报错了?
  哪个州都没有报错,是不算州的哥伦比亚特区少报了一票。首都没有议员,但首都人们也有选举权,因此按最低的标准有三名选举人,大选结果这三人都要支持戈尔,但是开会那天就来了两位,所以只能上报两票。
  另外一位怎么没来呀,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什么事都没有,这位选举人一看大局已定,干脆缺席以示抗议。她不是抗议佛罗里达没有第二次重新计票,而是抗议华府没有国会议员,是联邦的殖民地。
  不来能不能就算她投了?不能。不投有什么惩罚没有?没有,别说不投了,1796年那帮变卦的都不受惩罚,顶多下次不选他了,你把他开除出党?他正好投奔对方。
  亡羊补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美国有24个州对上述不忠诚的行为要惩罚的,可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受罚,最高法院对此也没有定论,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一个选举结果被这种不忠诚的投票所改变。
  迄今一共有158起不忠诚的投票。其中71起是因为没投,原因是因为在投票前选举人死了,法律规定选举人一旦指定了就不能更换。从选举结束到选举人投票之间隔41天,这么多次大选,这41天里死了71个选举人。另外一大部分是糊里糊涂投错了。只有1836年那次是故意的,为什么故意要留在下面介绍。
  汉密尔顿阴谋失败,从此没有人再在策反选举人上动脑筋,想赢得大选,还是在选票上下功夫吧。
  亚当斯终于当上总统了,那时候白宫还没有建成,只能先在费城凑合。不过成为第一夫人,亚当斯夫人阿尔盖比也知足了,开始关心一下舆论,看看全国各地的报刊对亚当斯总统有什么评价。
  统计结果出来了,全国150多份报纸中,有20份是专门攻击政府的。
  大选刚刚结束,为了1800年大选的争夺就开始了,两党的报纸使出全身解数,一边是杰佛逊,一边是汉密尔顿,打算在1800年这场世纪之交的大选中进行巅峰对决。现任总统亚当斯反而沦为配角,只能天天在总统府里和夫人一起看两党对骂:看这一段写得下流了。嗯,这一段写得有水平,看看谁写的,下次讲演的讲稿请他写。约翰,快来看,这里有桃色新闻!
  1797年,费城报人詹姆斯·考兰德出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全文刊登了汉密尔顿当年交给门罗的情书,汉密尔顿的政治生涯到此为止,画上了句号。
  汉密尔顿来找亚当斯,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保护他的名誉。
  亚当斯心说你这大阴谋家活该,这叫报应!新闻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政府不能干涉。
  美国的新闻出版自由是由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的:“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这个世人所夸耀的新闻自由并没有在独立宣言中提到,在宪法里也没有被提到,直到1791年才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确定。
  为什么在1791年?
  这是因为有了政党,两党各有喉舌,没有新闻自由的话怎么互相攻击?
  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