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佛时代的任何一个总统,都被暗示过或知道胡佛手中有他们见不得光的材料。所以,那些总统对胡佛尽管都恨之入骨,却又奈何不得。胡佛死后,有人在他的绝密档案中发现,他拥有883名参议员、722名众议员的黑材料,不仅如此,胡佛对白宫要员也同样花费了大量心思来搜集他们的黑材料。胡佛曾对尼克松说过,“自罗斯福以来的每一位总统都被窃听过”。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发现,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等总统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都曾利用胡佛的联邦调查局进行过窃听和监视活动,他们是在利用联邦调查局为自己争权夺利,而胡佛则在为他们办事的同时也抓住了他们的把柄。
胡佛正是因为拥有了美国高层人物的黑材料,才使得没有人敢对他采取任何行动,所以,他才成为了美国一手遮天的危险人物。
第13页 :5.胡佛与卓别林的恩怨纠葛
5.胡佛与卓别林的恩怨纠葛
美国的喜剧大师卓别林为美国民众带去了许多欢乐,但却没能逃脱FBI对他的追查。
由于卓别林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都有讽刺的意味,所以,引起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1922年,联邦调查局派出几名特工混进卓别林的电影厂去做卧底,对他的言行进行严密监视。特工们把这些监视材料写成报告,直接送到当时的局长伯尔恩斯的办公桌上。这些报告中指出,卓别林电影厂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高谈阔论的布尔什维克”,他们都是“电影界的激进分子”,而他们讨论的主题是“为工人运动和革命作教育宣传的电影是何等重要”。
伯尔恩斯接到报告后,立即让手下人去搜集整理有关电影思潮的档案,罗列电影圈内的激进活动,特别是“如何通过电影作共产主义宣传”,他想用这些证据说明,“电影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会对美国民众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这些人必须要严密监视。︰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此时的胡佛在调查局已身担要职,他对卓别林也相当感兴趣。在他的主张下,联邦调查局对卓别林的调查更是加大了力度,更加深入和全面。不久后,一份报告送到了伯尔恩斯的办公室,卓别林竟然以匿名的方式向美国共产党人捐了1000美元。为此,联邦调查局开始寻找卓别林匿名捐款的证据,但足足花了几年的时间也没能找到。不过,联邦调查局对卓别林的监视一直没有间断。
胡佛就任局长后,依旧派特工监视卓别林。1941年6月中旬,联邦调查局查出卓别林的“犯罪行径”,但不是卓别林本人,而是他的男仆布莱克,此人被查出是潜藏在美国的日本间谍。
布莱克跟随卓别林20多年,不仅照顾卓别林的饮食起居,还在卓别林的很多电影作品中扮演过一些小角色。布莱克在被查出是日本间谍的前不久,离开了卓别林,自己经营了一个小商店。联邦调查员在调查多日后说,布莱克和日本人来往频繁,并和日本的一个专门搜集他国情报的特务组织“立花致”长期保持联系。情报还认为,“立花致”正在筹划拟一张沿海地图,在上面标出美国主要海军基地和军事设施、发电站和饮水工程等,方便日后美日发生战争时,日方可以迅速制订出对这些目标进行打击的计划。因此,联邦调查局立即逮捕了布莱克。
可是,几天的审讯后,联邦调查局突然被上面告之,布莱克不是日本间谍,而是海军情报署安排的卧底线人,他的反间谍工作做得很成功,而他的被捕却让他再也无法和日本人取得联系,致使海军情报署的一系列计划被搅乱。
当时的情报长找到胡佛,把他大骂了一通,胡佛只能忍受。可事后,他不但不知道检讨,反而还把所有的怨气都转移到卓别林身上。他觉得,如果不是卓别林让调查局大伤脑筋的话,特工们也就不会在他仆人身上下功夫了,自己自然不会被骂了。
珍珠港事件后,民众反法西斯的热情高涨。作为美国的一位名人,卓别林经常会被邀请参加一些民众活动,联邦调查局卯足了劲头开始对卓别林详细调查,建立档案,但始终没有找到卓别林的破绽。特工们开始怀疑卓别林是否真的和共产党有关,而胡佛却认为他肯定和共产党有关。而事实上,就算卓别林跟共产党没有关系,也无法在美国待下去,卓别林在电影中以流浪汉的角色对美国社会进行反讽,单凭这点也足以使他成为联邦调查局的最大目标。
对付卓别林的机会终于来了。1943年卓别林和女演员斯柏莉产生了感情,之后分手。斯柏莉说怀上了卓别林的孩子,卓别林不承认,被她告上了法庭。胡佛终于找到了机会,联邦调查局不但没有对斯柏莉的诬告案作调查,还帮助她周游全国,散布一些诋毁卓别林的言论,并搜集和调查卓别林的收支、生活作风情况。
虽然后来经法庭滴血验亲后,否定了斯柏莉的言论,但联邦调查局还是没有放弃对卓别林的调查。在联邦调查局的怂恿下,美国司法部于1952年将卓别林赶出了美国。
第14页 :6.FBI对爱因斯坦严密监视,却毫无结果
6.FBI对爱因斯坦严密监视,却毫无结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的生活分成方程和政治两个部分。”
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档案柜中,有关于爱因斯坦的详细个人材料长达1421页,上面记录着联邦调查局对爱因斯坦所作调查的各项内容。
爱因斯坦不是美国人,1933年初,他与夫人从德国来到美国,1955年去世,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而爱因斯坦在美国居住的这二十几年里,始终被担任调查局局长的胡佛列在首要的黑名单上。
1919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改写了空间和引力定律。随着名气大增,几年后,一些倡导和平以及裁军的组织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加入自己的组织。爱因斯坦虽然工作很忙,但还是会抽出时间出席一些反战和维护和平的活动。爱因斯坦是一个反战者,这样的人在德国当然不会受到政府的欢迎,纳粹党在1922年就把他列入黑名单,欲对他实施打击报复。┅米┅花┅书┅库┅ ;http://__
1932年,一个名叫“妇女爱国者”的组织给美国国务院写了一封长达16页的信,诋毁爱因斯坦是共产主义者,建议美国政府禁止爱因斯坦进入美国。而爱因斯坦来到美国半年之后,就被联邦调查局盯上,他们找到移民局,希望由他们出面把爱因斯坦赶出美国。但移民局拒绝了这个要求,联邦调查局只好亲自对爱因斯坦采取行动,即对他进行监视。
联邦调查局一边监视爱因斯坦,一边监视他的秘书海伦·杜卡斯。那时,杜卡斯已经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了5年,并与爱因斯坦以及其继女,还有爱因斯坦的姐姐一起住在普林斯顿的家中。爱因斯坦的妻子去世后,在杜卡斯的努力下,爱因斯坦仍过着舒适的生活,所以,联邦调查局认为他们二人已经不是一般的同事关系。
1944年初期,FBI获得情报,杜卡斯可能会从爱因斯坦那里得到有关原子弹的材料。当时,爱因斯坦正在研究的原子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于是,他们一口咬定杜卡斯是“高度可疑”人物,并对她展开调查,但调查毫无结果。联邦调查局提出监听杜卡斯电话的请求,被司法部拒绝。但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因为上层的不支持而放弃对爱因斯坦的调查。
他们对爱因斯坦开始了暗地调查,并通过窃听电话,检查邮件,搜集爱因斯坦所接触的人、资料等方式寻找线索,只是这些努力并没让他们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但也有几条让联邦特工感兴趣的材料。其中一条是,爱因斯坦曾与苏联副领事帕威尔·米克哈伊洛夫在纽约见过一面,而这次会面是由一个叫玛格丽特·科奈恩科娃的俄国女人安排的。
据联邦调查局的材料显示,这个女人是一名间谍。联邦调查局认为,科奈恩科娃是一个神秘的俄罗斯女人,她与爱因斯坦的邂逅,就是为了勾引参与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让他能为苏联原子武器的发展效劳。科奈恩科娃十分漂亮,气质优雅,很快便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喜欢。其实,联邦调查局所调查出来的材料正是科奈恩科娃的安排,她促成了爱因斯坦与自己上司——苏驻美纽约副领事帕威尔·米克哈伊洛夫建立了联系。因此,当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获悉的这一情报呈报给美国高层后,爱因斯坦的名字虽然在参与原子弹研制的科学家名单里,但最终却被刷了下来。
1949年10月,爱因斯坦正式加入美国国籍,由于他的正面影响力使他很快成为当时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人物。
1952年2月12日,在一次电视谈话节目中,爱因斯坦对美苏两国军事竞赛的危险性作了深刻剖析。这档节目播出不久,胡佛就下达了对爱因斯坦进行全面调查的命令。随之,就有一些人告密,而联邦调查局通过这些告密者找到了一些令他们高兴的“罪证”——爱因斯坦在柏林的办公室里,有一条俄国间谍在20世纪30年代埋下的电缆。在这间办公室里,只要爱因斯坦允许,就可以通过这条电缆和苏联的莫斯科方面取得联系。
然而,调查结果却让联邦调查局大失所望,爱因斯坦当年根本就没有办公室,他从来都是在家里工作,他的秘书也是一样。当特工向告密者做深入了解时,告密者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后来,当爱因斯坦知道自己多年一直生活在联邦调查局的秘密调查和监视中时,十分恐惧和失望。他曾对外界说:“我之所以选择了美国,是因为我听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实际上,我犯了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穷尽我一生也无法弥补。”
1955年,爱因斯坦因病住院,联邦调查局竟然对医院进行了监视,直到爱因斯坦病逝,联邦调查局才放弃了对他的调查。
第15页 :第2章 杜鲁门时代:
第2章杜鲁门时代:
联邦调查局步入暂时的失意年代
1945年4月12日,对于联邦调查局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个好日子,因为那一天,罗斯福总统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这个消息对联邦调查局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因为无论是对埃德加·胡佛本人来讲,还是对联邦调查局的快速发展来说,罗斯福总统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可以说,没有罗斯福,也就不会有联邦调查局的辉煌。罗斯福去世后,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副总统哈里·S·杜鲁门宣誓就职,继任美国新一届的总统。而随着杜鲁门担任总统,联邦调查局也步入了自成立以来最黯然的时刻。
杜鲁门在还没有成为美国的副总统时,就已经听说了一些关于胡佛和联邦调查局的负面言论,比如,联邦调查局特工安装窃听器的丑闻,就让杜鲁门深恶痛绝,甚至无法理解政绩卓然的罗斯福总统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小的联邦调查局那样纵容。因此,当他继任美国总统后,下定决心冷落联邦调查局,不与胡佛为伍。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势,胡佛也拿出了自己的本事,与这位总统展开了一番“智斗”。
1.杜鲁门上台后,FBI的黯然时刻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按着美国法律规定,副总统哈里·S·杜鲁门成为美国总统。而这一天,对联邦调查局而言却不是一个好日子。胡佛在一段时间内,对调查局的前途很是忧虑,他认为,罗斯福总统是把联邦调查局提升到一个层次的人,并且对联邦调查局的事业一直尽心尽力,但杜鲁门却未必,因为他和罗斯福完全是两种类型的人。
杜鲁门出身低微,曾做过银行职员、农场主、炮兵上尉、杂货商、县督学、参议员。他身材不高,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不过他的经历和才干却让人刮目相看。杜鲁门是一个说话少,办事多的人。他在主持参议院战争调查委员会时,既为国家节省了15亿美元,又获得了秉公办事的好名声,使自己的威信大增,更获得了罗斯福的信任,在1944年总统大选时,成为罗斯福选择的最佳伙伴。
上任之后的杜鲁门,第一件事就是听取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关于原子弹研究工作的报告,然后参加了波茨坦会议。之后参与了联合国的组建,并为庆祝二战胜利举行庆典活动。之后,杜鲁门好像迫不及待地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