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滩传媒的傻子们-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尔·雅名是皮特曼低两个年级的布鲁克黑文高中的同学,他记得皮特曼的广播风格,“比小镇上我们所习惯的声音要耀眼得多,像我们所熟悉的大城市里流行音乐唱片的节目主持人。我想,如果说他走在生活前面,那很可能是这一点走在了前面。”
  皮特曼课后在布鲁克黑文车站工作,周末还在杰克逊地区边缘的WJDX…FM电台做短期的流行音乐唱片节目主持人。每周日早晨4点30分他就要去开始做6点的节目。他的目标明确,如今他做广播不光是为了飞行,广播已经成为皮特曼逃离密西西比农村的工具。高中毕业时他被命名为班里“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后来他被一所私立文科学校吉尔塞浦斯学院录取,这个学院是由遵循公会教义的教徒创办的。那时,他在WJDX…FM做全职主持人,后来一年级结束时,他在弥尔沃金一个电台得到一份工作。于是皮特曼收拾好行囊,离开密西西比投奔他的新生活去了。
  后来,皮特曼从弥尔沃金又换到底特律的一家电台工作,然后又到匹兹堡,最后1973年时,他到芝加哥的NBC名下一个不成功的电台WMAQ…AM做节目主任。皮特曼下决心要将电台扭亏为盈,他策划了一次有一定规模的市场运动:将3 000 000个电台的标签贴到小汽车、公车汽车和卡车上,他又花5万美元做现金奖品,在当地电视台上反复播放推广WMAQ电台的商业广告,美元不断从天上纷纷落下,一个胖女人不停地尖叫:“WMAQ会让我富起来的!WMAQ会让我富起来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皮特曼时代(2)
皮特曼到芝加哥的三个月内,WMAQ…AM的排名就从第22位跃居到第3位。直到30年后,广播通讯博物馆还把那次事件当做广播突然好转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之一。皮特曼对广告的力量感到十分高兴,他把当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寄给老家的朋友,那篇文章名为《他就是将WMAQ搞活的那个农村小伙子》。
  如今从密西西比州布鲁克黑文来的23岁的农村小子踏上了去往纽约市做WNBC…AM节目主任的路途。此时受到克里斯·克里斯托夫森的影响,皮特曼留长了胡子,将波浪状及肩的头发吹干拉直,脖子上还带着金项链,身上穿着已经褪色的蓝色牛仔装。他就这样去NBC那极端保守的办公室上班,NBC的人们称他为“密西西比来的嬉皮士”。而后来,皮特曼将WNBC…AM做成全国第一大电台时,他们又开始夸他为奇迹男孩。“他是广播历史上最好节目的主任,”查尔斯·(查理)华纳说,当时正是他把皮特曼招进了WNBC,“他是我用过的孩子里最聪明的一个。他既温和又口齿伶俐,他很出色。”皮特曼根据市场研究和听众调查将节目按听众要求进行了改版。将一小组流行歌曲反复轮流播放,一旦听众对某些歌曲感到厌倦了就马上丢掉。他对未来有种感觉,在诸如“心电图”成为广播语言之前他就在使用这些词。就像皮特曼后来对《密西西比商业报》的一位记者说的,他知道如何去迎合公众,“因为我是那个如今已经长大了的又瘦又小的孩子,小时侯为了避免人们对我的挑剔,我知道如何去读懂人们的心,如何讨好他们,如何和他们相处。”
  1979年,杰里·李文通过将HBO送到卫星上并将有线电视进行转型后,鲍勃加入了由史蒂夫·罗斯创办的华纳通讯及美国快车道共同创办的华纳卫星娱乐公司。他们的工作是为公司新办的有线电视频道策划节目。此时,皮特曼的老板约翰·莱克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办一个纯音乐的频道,而皮特曼却十分怀疑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他希望创办一个广播电台模式的有线频道,为唱片公司提供内容,节目要针对特定的观众群。用皮特曼的话来说,有线频道要针对“伴随着电视和摇滚音乐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于是MTV应运而生。1981年8月1日午夜,伴随着一行“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是摇滚音乐时间”字幕的出现,MTV正式开播。
  MTV一炮走红,而鲍勃·皮特曼也随之出名了,媒体称赞他为“创造奇迹的孩子”和“神童”。他出现在《时代》周刊、《绅士》和《GQ》杂志上(《GQ》令人屏息的题目是“杰出的黑色电信天才罗伯特·皮特曼”)。那时皮特曼受到美丽而又雄心勃勃的新婚妻子珊迪·海耶的鼓励,成为20世纪80年代雅皮士的典型代表。他拥有巨额财富:他在西中央公园的一套充满阳光的公寓,那是娱乐的最佳地点;在康狄涅格有落日笼罩的1 400平方米的改良谷仓;一架私人飞机以及纽约莎士比亚文化节委员会成员中的一席之位。他喜欢穿细花格的西装,喜欢打名牌领带,穿Gucci的鞋,戴Rolex纯金不锈钢手表。
  20世纪80年代来,皮特曼和妻子在纽约社交圈内声名卓著。他们曾经是一对爬了一两格社会等级梯子的出色夫妻。珊迪身材高挑(她身高米),有棕色的波浪长发和护肤广告中那么好的皮肤。珊迪在加利福尼亚北部长大,父亲经营便携式厕所的出租生意。珊迪最初在一家公司做采购员,后来转向妇女杂志。她先是做市场编辑,接着做美容编辑。
  珊迪·海耶和鲍勃·皮特曼相识在从纽约飞往洛杉矶的飞机上。当时,珊迪深深受到皮特曼所流露出的自信和英俊的外表的吸引,于是决定给他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她从包里拿出一本《纽约客》读起来。(“因为当时看《纽约客》十分能说明一个人的品位。”珊迪后来如此解释。)这对夫妻说当时他们是一见钟情。后来当命运把他们的飞机从洛杉矶转到旧金山时,珊迪便提出到她父母的房子去过夜(因为那天她父母不在镇上)。据《名利场》的文章报道,那天晚上,珊迪和鲍勃在地板上“疯狂地做爱”。6个月以后,即1979年7月,他们结婚了,当时,珊迪24岁,鲍勃25岁。
  和她的社交野心相比,珊迪的杂志事业得排在第二位。“珊迪·皮特曼征服了很多男士,(很多男人的上衣被珊迪弄皱了。)”珊迪在杂志社的一位同事这样说。后来珊迪又迷上了登山(这是对她的社交野心的一个合适比喻),她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七大高峰的女人。一切都无法阻止珊迪·海耶·皮特曼。当时,她穿着时髦的登山服出现在杂志上,她同意让《华尔街日报》对她的登山活动进行报道(“社交名花登上世界最高峰”是那篇文章的题目)。NBC还获得了转播她在珠穆朗玛峰上所写的电子日记的权利。珊迪将她收拾的长途跋涉所需要的基本物品列了一个清单,那上面写着:“我不敢想像如果不带咖啡豆和我的咖啡机我要怎么生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皮特曼时代(3)
很快,固执的珊迪·皮特曼就成了著名的“户外玛莎·斯图亚特”和惹人讨厌的社交名流。1990年7月,一篇关于皮特曼家庭生活的文章登上《纽约客》封面,他们被称为是“这个时代的夫妻”。那篇文章将他们形容为社交攀登者(“雄心勃勃、充满魅力、受人控制、能说会道”)。此外,还详细描述了他们豪华的聚会。文章称他们举办慈善活动是因为迫切想让纽约社会接受他们。更重要的是,鲍勃·皮特曼抬高自我身价,他曾称自己是MTV的创造者,而忽略了音乐网络的其他创始人。有人总结:人们普遍认为皮特曼一家都是野心家和暴发户,并告诉《纽约客》杂志,“我对他们努力向上爬的强烈愿望感到震惊。”
  此时,鲍勃·皮特曼已经离开MTV去开创自己的娱乐公司—Quantum 媒体公司了,这个公司得到他后来的老板史蒂夫·罗斯的支持和MCA对其新公司1 500万美元的投资。Quantum媒体公司出产电视剧、家庭录像和唱片。但1989年由于Quantum媒体公司的损失超过其盈利,皮特曼丢掉了他原来想做企业家的目标,反而成了史蒂夫·罗斯的顾问。史蒂夫很欣赏皮特曼,他很欣赏皮特曼的野心,将他视为自己的门生,而皮特曼也很尊敬罗斯。“史蒂夫·罗斯可能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影响者之一,”皮特曼说,“他在商界就像我的父亲,而他确实把我放在他的羽翼下进行保护。”他们两个人十分亲密,有些人认为皮特曼就是罗斯的继承人。
  1990年,华纳和时代公司并购后,皮特曼被任命为时代华纳一个新机构的CEO,这个新机构专门为时代华纳发展小说产业。当时他说服罗斯买下了六旗公司,那是一个破烂的全国连锁主题公园。但后来,皮特曼使之面目一新。他们将主题公园改成豪华的餐厅。总之,皮特曼通过占有迪士尼的上衣将六旗公园发扬光大。例如,在早期的一系列广告宣传中,其中有一条标语是“比迪士尼更大,比家更亲”,结果这条标语惹火了迪士尼的CEO迈克尔·艾斯纳。他一怒之下将公司所有广告从时代公司的出版物中撤回,所以在六旗后来另一系列的广告中,皮特曼出现在广告中,友好地说:“我们是美国第二大主题公园公司,所以我们必须更努力地工作。”
  1995年,在缩减债务的压力下,时代华纳决定卖掉六旗公司。皮特曼打算将公司51%的股份卖给波士顿投资伙伴公司。在这次交易中六旗公司价值12亿美元,差不多是原来时代华纳买下六旗时的两倍。协议的一部分是皮特曼将继续经营六旗,但是后来他变得贪婪了,除了几百万的薪水,他还要求在六旗公司占有相当大的股份,大约价值1亿美元。波士顿投资伙伴公司被皮特曼的无理取闹激怒了,而时代华纳的CEO杰里·李文也火了。所以后来当皮特曼拒绝让步时,李文炒掉了他。
  皮特曼被自私和贪婪所驱使,所以犯了严重的错误。更重要的是,皮特曼无情的自我推广活动也引起公司一些机构领导对他的憎恶,特别是经营华纳传播工作室强大的二人组合鲍勃·戴利和特里·塞梅尔。戴利和塞梅尔游说李文说:时代华纳真的不需要皮特曼来监督在六旗公司的剩余利息,应该由他们指挥六旗公司。最后,他们确实控制了六旗公司,李文派时代华纳的新总裁迪克·帕森斯炒掉皮特曼。但事情闹僵了,帕森斯和皮特曼在解雇的细节条款上互不相让,后来失去控制的皮特曼抄起一把椅子扔在地上。
  42岁的皮特曼丢掉了工作。在被时代华纳赶出来的同时,他也激怒了原来MTV的同事们,因为他把MTV的成功归功于自己,但事实上,他所创办的公司Quantum媒体公司却从来没有辉煌过,曾经的“神童”和“电信天才”成了过去的新闻。而就在此时,他与珊迪·海耶·皮特曼的婚姻也破裂了。1995年10日,鲍勃·皮特曼搬出了他们在西中央公园26层有绝佳景色的公寓。有传言说,这是因为他对落后于妻子的爬山运动感到厌倦了。“我不知道他怎么了。”据说当时受到惊吓的珊迪·海耶对朋友们这样说。
  后来,皮特曼开始经营21世纪房地产公司。有关这个公司最有名的是其代理人穿着象征性的深黄色火焰(真丝)衣服。这一次,皮特曼把他的特长放在了脚下转动的土地上,他宣称加入21世纪是因为他想学习媒体之外的东西。但是他的一些朋友说,事实上房地产让他很心烦。皮特曼加入21世纪房地产公司后不到一年,就于1996年10月加入美国在线,这是一个和他自己一样处于困境中的公司。而就在此时他却用石灰的绿椅子和纯白的纯羊毛地毯装修弗吉尼亚州达拉斯那可怜的办公室,你肯定还记得他的办公室俯瞰一个发射井和一个交易市场。
  美国在线的困境
  皮特曼到达拉斯之前,美国在线差不多是专门从用户费用中赚取利润。然而随着公司推行月付费,很明显不能再使用原来的经营模式了。既然他们不再按小时计费,那么美国在线的用户就开始在网上消磨越来越多的时间。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就从每个月使用4 600万小时增加到每个月亿个小时,这样受欢迎听起来似乎是件好事。但是用户们在网上呆的时间越多,美国在线就得花更多的钱来改进、升级服务,这样它损失的钱就越多,月复一月,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月美元的月租费根本不够支出,而当时互联网服务市场的竞争又是如此激烈,所以美国在线根本不能涨价。不管你处于什么情况,大家都相信卖网络是赚钱的买卖。
  

皮特曼时代(4)
对美国在线明显的解决方法就是卖广告,而且是大量卖广告,但是对美国在线来说广告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在线就宣称自己无广告。因为那时候,史蒂夫·凯斯认为美国在线是致力于用户体验的公司,只负责把人们带到一起并丰富他们的生活,根本不用向消费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