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滩传媒的傻子们-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的学生”。那时,亨利·卢斯已经锋芒毕露,成功就在他不远处招手。
  20世纪20年代末,卢斯还在《巴尔的摩新闻》做记者时,就决定和耶鲁大学的同学布里顿·哈登一起创办一份周刊性杂志,名为《时代》周刊。《时代》周刊是对世界最重要新闻的概要,其每篇文章篇幅不超过400字。正如卢斯和哈登在内容简介中所说,这份杂志主要报道每个重大事件的梗概。与《文摘》(一份现在还发行的新闻摘要)不同的是,《时代》周刊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文摘》会给出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很少表明它认为哪方面正确,而《时代》周刊会在给出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同时,清楚地表明自己更倾向哪个方面。”
  1923年初,卢斯和哈登从72个投资者那里筹集了85 675美元出版了第一期《时代》周刊。第一期第一号《时代》周刊出版于1923年3月3日,只有28页,读者可以在30分钟以内读完所有的文章。W·A·斯万伯格在其所著的《卢斯传》中写道:“《时代》周刊当然不适合那些想真正获得信息的人,这份周刊只适合那些想花半个小时了解大致情况的人。”
  《时代》周刊的工作者都是些报刊改写员,他们的工作是对《纽约时报》和《纽约世界》的文章进行删减压缩,写成具有时代风格的文章。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让《时代》周刊出名了。同时,这些工作人员还发明了旧词新义组合词语,例如,社交名流(socialite)、影迷(cinemaddict)、据推测(guesstimate)。此外,他们还使用诸如“企业界巨头”(tycoon)和“学者”(pundit)等不太常用的词语。卢斯和哈登十分喜欢使用形容词短语,例如,“一个瘦长身材、面容严峻、头发花白、一字眉的议员走过来”,他们说这是因为受到荷马的《伊利亚特》中倒置句法和诸如“胳膊雪白的赫拉”、“灰眼睛的雅典娜”和“摔马的特洛伊”之类大量定语的影响。
  为此,《时代》周刊受到学者们的嘲笑。伍尔卡特·吉伯斯模仿“时代风格”在《纽约客》发表了一篇关于1936年概况的文章,他写道:“陈旧的词语充斥句子中,使人的思想不能集中。只有上帝才知道这一切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1929年,《时代》周刊刚刚有起色,哈登因感染链球菌去世。为了接管公司,卢斯只好借钱买进哈登的股份。那年,他31岁。从此以后,哈登就湮灭在了时代公司发展史中。
  当《时代》周刊发行近30万份时,卢斯已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企业规模了。于是,卢斯终于决定传播他“对国家工商业美好的信念”,于是在1930年创办了《财富》杂志。6年以后,也就是1936年末,他又创办了《生活》杂志,这是他最大的成就。《生活》杂志的宗旨是:感受生活,纵览世界,目击重大事件,观察穷人的脸庞和天之骄子的举止。
  《生活》往往是刚送到全国各地的报摊,就被抢购一空。由于找不到足够的铜版纸来印刷,杂志经常供不应求。就连卢斯也从来没有想到《生活》会如此畅销。在仅仅四星期的时间里,《生活》的发行量就达到了万份,美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份杂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行量就超过50万份。
  卢斯创办的下一份杂志是《体育画报》,但是这份杂志并没有像《生活》那样一炮走红。《体育画报》创办于1954年,由于当时人们都认为吸引大量观众的体育运动是工人阶级的娱乐,因此这份杂志当时并不符合读者的需求。但卢斯却全身心投入到创办新杂志的工作中,由于他的努力,不久,体育运动就因为《体育画报》的影响而大大增强了魅力,《体育画报》也因此扩大了发行量并改善了其发展道路。
  时代帝国的辉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时代帝国的崛起(2)
在《体育画报》盈利之前,甚至在其创刊之前,卢斯就已经成为一个媒体业的大亨了。20世纪40年代初,每5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读过卢斯的出版物,当时时代公司的收入已为4 500万美元。卢斯受到这些成功的鼓舞,很快就将其转变为政治和道德的宣传工具。卢斯从来没有受到过金钱的诱惑,但他明显受到了权力的诱惑。
  1941年,卢斯谴责了孤立主义,声称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应该执行对人类的义务。他在为《生活》撰写的期刊中发表了著名的宣言,称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人必须“全心全意”接受作为世界上最强大、最重要国家的责任和机会,并以适当的方式提高其对世界的影响。卢斯的杂志提倡干涉主义,提倡###立场,并鼓励美国人民支持民主党。卢斯刺耳的声音和他的党派偏见激怒了批评家,有一些人说卢斯要为冷战负主要责任,就连他的记者们也抱怨自己的报道经常被加以曲解以迎合卢斯的世界观。白修德是20世纪40年代《时代》周刊驻中国的记者,他说自己的新闻稿曾被重新改写。白修德曾报道蒋介石已经成为一个腐败的统治者,但纽约《时代》周刊的改写员和审查员们却让他赞扬蒋介石和国民党。白修德办公室的门上贴着这样一张条子:“本记者的新闻稿和《时代》周刊的文章如有雷同,纯属巧合”。T·S·马修是1929~1953年《时代》周刊的一名编辑(1949~1953年为总编),后来他和卢斯闹翻了,之后就离开了《时代》周刊。他写道:“卢斯开始使用出版界大腕惯有的欺骗手法,即他可以让他的杂志大大影响公众意见。”
  卢斯则完全认为他的事业是“正义的”(这是他经常用的一个词),所以他解雇了那些和他意见不一的人。他宣称:“我是一个新教徒,一个民主党人以及一个自由的企业家。很明显我信仰上帝、艾森豪威尔以及时代公司的股东。如果你不赞成这份报纸的立场,那为什么到现在你还在犯糊涂,还要花35美分买这份报纸呢?”
  20世纪60年代,时代公司达到辉煌的顶峰。此时,《时代》周刊已经成为美国中产阶级(想获得全部信息者)的主餐。身材高大修长、长着蓝眼、灰发和浓眉的卢斯,抽烟很凶,他曾影响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后来《纽约时报》在他的悼文中所说:“卢斯曾帮助千万个美国人培养了阅读习惯,树立了政治态度并打造了其文化品味。”60年代初,时代公司搬到了洛克菲勒中心新建的生活大厦。这座大厦耗资8 300万美元,高48层,全部由钢铁和玻璃建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卢斯所创建的帝国的强大。这座大厦大厅的特色是有闪光的钢嵌板,地面则是灰色花纹的水磨石地面,还有两幅巨大的抽象壁画(一幅是约瑟夫·戈尔伯斯的作品,另一幅则是费利兹·格拉纳的作品)。一层的餐厅由亚历山大·杰拉德设计,老板亨利·卢斯的办公室坐落在8层,这层的礼堂由杰奥·庞蒂设计。“这表明了权力的所在地,”当时一位评论家说,“这些办公室整洁利落,显贵豪华,这样的设计有着不可思议的效果:奢华而又简洁。”
  20世纪60年代消费杂志上的广告费中,每美元有33美分流向时代公司的出版物。当时发行700万份的《生活》杂志占了33美分的17美分。美国所有的政府部门都要求其雇员阅读《时代》周刊。20世纪60年代初,应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私人请求,每个星期天晚上,会有专门的送报人员直接从印刷厂送一份刚印刷出来的《时代》周刊到白宫去。
  时代公司上下散发出对自身处于世界核心地位的自信,其公司文化就建立在权威和传统学派的联系上。当时,几乎所有时代公司的员工都是常春藤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中大部分人是盎格鲁撒克逊后裔的白人新教徒。《时代》周刊出版前几晚,会有打领结的侍者给工作人员端来威灵顿牛肉(包在松脆泡芙饼里有肥鹅酱的牛肉片)和鸡肉(烤得发黄的涂有白乳酪酱的鸡胸肉丝和花椒菜芽),装满饮料的小车穿梭在各办公室。侍者们为《时代》周刊的记者和编辑们提供掺有冰水的威士忌饮料和法国酒,一直到他们的意识变得模糊为止。而在大厦外的大街上,有司机们等着送他们回家。
  公司以外的人很少可以进入时代公司的惟一俱乐部。约翰·格里高利·邓于1959~1964年在《时代》周刊工作,他曾谈到时代公司招聘的系统如何运作:
  “我受雇于时代公司时27岁,是普林斯顿大学57届一个自命不凡的家伙。我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一位女士和哈佛大学52届毕业生乔治·古得曼约会后悄悄告诉我,她说古得曼要离开《时代》周刊到《财富》去工作。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动作快的话,可能会得到一份工作。于是我向《时代》周刊的人事经理申请该职位,他是我的一个朋友,耶鲁大学49届毕业生。《时代》周刊的总编科多弗尤尔·布林格是哈佛大学32届毕业生,他按应有程序对我进行了面试。我穿的那件红黑相间的衣服让他很满意,而年薪7 700美元也让我很满意,所以几个星期之后我就成了《时代》周刊商业版的记者。虽然那时我还不太清楚股票和债券的区别,对场外交易方式也一无所知。”
  

时代帝国的崛起(3)
在《时代》周刊的员工中你不难看到犹太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但商业版没有)。有一个黑人记者在时代公司感到十分不安全,所以他上班时随身携带一把匕首。《时代》周刊职位最高的犹太人是亨利·阿纳特尔·格伦威尔德。他的一位同事说:“他很矮、很胖而且是犹太人,你觉得他能成为《时代》周刊那些盎格鲁撒克逊后裔的新教徒的老板吗?”
  事实上,时代公司只有一个老板、一位编辑,那就是卢斯。他不让人们叫他主席、总裁或出版商,而是让人们称他为时代公司的总编(各独立杂志的编辑称为执行总编)。卢斯的首要任务不是为股东做事,他的头衔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职责是教育和服务公众—那些能看到生活中和卢斯眼中重大事件的成千上万的读者。
  公司要达到收支平衡,当然得有人去卖广告。但是在时代公司的眼中,挣钱是低下的。用一位管理者的话来说,负责时代公司业务的人都是“犯人”,而公司的控制权在那些权威、永远正确的编辑们清白的手中。卢斯说他们代表着“教堂”,而“国家”(出版或业务部门)必须听从时代公司每份杂志的执行主编指挥。卢斯曾说:“这些执行主编就像独裁者一样”。
  亨利·卢斯死于1967年2月28日。那时,时代公司的收入为6亿美元。卢斯当时拥有时代公司的1 012 575股票,占公司股份的15%,其价值为亿美元,年终分红为240万美元。
  卢斯的葬礼于3月3日在麦迪逊大道教堂举行,卢斯自1924年就在这个教堂做礼拜。那天参加葬礼的800人中有美国前副总统尼克松、纽约市官员尼尔松以及前议员、总统候选人巴里·格得沃特。教堂摆了140个花圈和一个白色花朵做的十字架,十字架是德威特·D·艾森豪威尔将军及其夫人送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宣布:“亨利·卢斯是美国新闻业的先驱。”为了悼念他,《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都把卢斯的照片登上了封面。
  帝国的衰落
  亨利·卢斯死后几年内,他所创建的公司很明显还具有他的风
  格—品格高尚,傲慢清高,既是新教徒又是孤立的。时代公司的编辑们模仿天之骄子的动作,他们继续记录着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下面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197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时代》周刊和《生活》的社论评论说尼克松的副总统阿格纽不适合做总统。为此,阿格纽特地邀请时代公司的总编哈德里·多纳文(亨利·卢斯死后被任命为《时代》周刊的总编)到其行政办公室大厦共进午餐。阿格纽不满地对哈德里说:杂志上的那些评论不公平,为什么《生活》说他不能胜任总统的职位。“我的智商是130,”阿格纽称,“美国总统是由《时代》周刊来决定的吗?”
  而多纳文则直视阿格纽,他实事求是地回答:“首先,副总统先生,你为我们工作,你是公众的仆人。我们讲这些话是因为我们相信其可信度,你确实不能胜任总统的职位,而我们有责任将这一点告诉我们的读者。”
  时代公司的编辑们通常都很傲慢,如今他们已经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关心《时代》周刊说什么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份杂志已经过时了。“和《时代》周刊相比,”1969年一位负责广告的管理者告诉《华尔街日报》,“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纽约周刊》给人的感觉更新鲜,而《时代》周刊则相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