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そ稹⒔灰自泵抢淇嵛耷榈木鸦鳌⒙旆纱囊パ院痛牛约案呤⒐镜奈ɡ峭肌 �
美林证券的小组成员都被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包罗万象的交易组合、尤其是在股票和欧洲债券互换利率利差交易上极其巨大的持仓数量吓呆了,因为欧洲债券互换利率利差交易的流动性要比美国债券差得多。“你们知不知道,这些仓位是非常惊人的?”美林证券的里卡尔德·邓恩不解地问道。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那些交易员对此却充耳不闻。美林证券的小组成员都对高盛公司的交易员戈德菲尔德出现在格林威治感到不可理解。而戈德菲尔德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电脑屏幕,连瞧都没有瞧他们一眼。
BOOK。←虹←桥书←吧←
第30节:萧条会来临吗(1)
萧条会来临吗
伦敦时间星期天晚上,也就是格林威治时间的下午时分。瑞士联合银行负责债券与外汇交易的主管安德鲁·斯西利亚诺作出决定,马上搭乘协和式飞机飞往纽约,亲自到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看一看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了。巧的是,他在飞机上碰到了正好回公司的维克多·哈格哈尼。尽管在飞机降落时都感到有些不适,但两人却毫无睡意。出了机场以后,两人合乘一辆房车赶往格林威治。当时,约翰·麦利威瑟、艾里克·罗森菲尔德正在会议室里,和罗伯特·默顿、马尔隆·斯科尔斯这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着密谈。而高盛公司的人员依然还留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办公室中,就好像已经占领了对手的桥头堡了一样。会议室中迷漫着一股困兽犹斗的气氛,合伙人实在受不了高盛公司那些交易员不停地用手提电话与纽约进行联系那副样子,尽管他们根本不知道那些交易员究竟在谈些什么。在合伙人的心目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被银行出卖了,这个念头一直困扰着这些合伙人。在与高盛的合作结束之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又把一腔怒火发到了贝尔斯登的身上,指责他们不诚实,有意向外界泄露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机密信息。合伙人忘了,他们自己以前是多么的桀骜不驯,却一味地质疑,朋友们现在为什么要如此无情地抛弃他们。
艾里克·罗森菲尔德一遍又一遍地端详着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资产组合表,几乎看了有100 多遍,一笔一笔地对每笔交易可能的前景进行评估。作为唯一的一名局外人,安德鲁·斯西利亚诺意识到,从一开始起,就没有一个人对他的存在提出异议。现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已经毫无秘密可言了。事实上,安德鲁·斯西利亚诺受到了合伙人非常奇怪的热烈欢迎。作为他们与外界联系的一座桥梁,合伙人以前避之唯恐不及地回避安德鲁·斯西利亚诺,可现在,他们非常需要他。合伙人恳请安德鲁·斯西利亚诺向他们提供帮助,让外界了解他们的仓位都是非常合理的,现在所缺的只是现金而已。他们仍然在连续地抛售所持有的资产,但与此同时,一种错误的感觉在他们的言语之中迷漫扩散,一种复仇的情绪正在他们中间滋生:一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能够获得新的资金,他们手中所持有的资产价格就会企稳,那些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作对的机会主义者,就得跪地求饶。
到了星期一,市场传言将所有的价格下跌全都归咎于来自格林威治的抛售。而主流媒体对此却保持沉默。自约翰·麦利威瑟9 月2 日给投资者写过信之后,媒体再也没有报道过任何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有关的消息,因为华尔街所有的评论家都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即将披露的克林顿和莫妮卡·莱温斯基之间的性丑闻录像带上面去了。许多人相信,这卷录像带的公布将使市场出现重挫。但在彼得·费舍尔看来,性丑闻和华尔街受挫毫无关系。他认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问题才是金融市场的头等大事。
◇欢◇迎访◇问◇BOOK。◇
第31节:萧条会来临吗(2)
在与多家银行进行过磋商以后,彼得·费舍尔得出结论:华尔街是愿意参与一项救助计划的。但由于银行家之间所存在的互不信任感和相互竞争,没有任何人愿意冒险出来挑这个头。所以,这件事只能由联储出面了。
一直没有放弃赌注的乔·柯兹纳,也有和彼得·费舍尔相似的想法。在他看来,即使高盛公司的方案不可行,他也不希望让所有的银行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资产组合进行公开竞标。他最希望的是能够在联储的保护伞下,银行联手采取行动。而美林证券的赫伯特·艾利逊则不断催促彼得·费舍尔,希望联储能够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将立场各不相同的银行聚集到一起,共同采取行动。由于时间已经不多,彼得·费舍尔决定邀请三大银行的人前来联储总部,与他共进早餐。
彼得·费舍尔对三大银行的人表示,自己和威廉·麦克多诺并不担心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所遭受的损失,甚至也根本不担心其他银行可能遭受的损失。如果17 家银行总共损失30 亿~50 亿美元的估计是正确的话,那么每家银行3 亿美元左右的损失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即使这些银行无法承受这一损失,但华尔街这些私有银行既然可以将其股东的钱投入巨大的风险之中,他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要求联储向他们提供帮助。
彼得·费舍尔担心的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即所谓的“系统性风险”: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旦崩盘,而债权人又草率无序地纷纷套现,整个金融体系就会受到极大的危害,而这种危害是不可能只发生在几家大的参与者身上的。后来,艾伦·格林斯潘使用了“捆绑式市场”一词,对这种可怕的景象进行了描述。也就是说,如果联储不断然采取行动的话,交易就有可能停止,市场就有可能停摆。威廉·麦克多诺同样也担心,这么多的市场出现亏损,而蒙受巨亏的参与者数量又那么惊人,一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崩盘,就很可能引发一场极其惨烈的杀跌惨剧,从而导致利率出现巨幅波动,并进而引发另一轮巨额亏损。市场就可能出现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停摆。
自大萧条之后,尽管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萧条的症候,但美国再也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考验。然而,对发生金融危机所抱有的恐惧心理,就像害怕发生自然灾害、担心电脑出现故障,以及出现其他类似的现象一样,一直是文学作品描述的一大热点。简单地说,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定,出现系统性风险就一定意味着发生危机,毕竟,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很抽象也很难进行界定的概念。当然,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是很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
就在彼得·费舍尔准备好和他的客人见面之时,亚洲已经步入了经济衰退时期(如果还算不上萧条的话);俄罗斯则肯定已经出现了萧条;而南美洲则正在萧条的边缘徘徊。在美国,巨大的信用利差说明,贷方已越来越惜贷了,而这恰好是萧条最为明确的一个标志。此前一天,即9 月21 日,美国国库券收益率探底5。05% 。一位经济学家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现在国库券收益率已经成了恐惧心理的一个衡量尺度了。”因为人们普遍害
怕持有除国库券以外的任何债券。从瑞士到巴西,再到新加坡,世界各地的股市都在一路下滑,几乎无一能够幸免。从华尔街一步步爬上来的彼得·费舍尔很清楚地注意到,和1929
年大萧条前夕华尔街出现大崩溃时的情况截然不同的是,当时的美国经济早已经陷入了萧条,而这一次,美国经济依然充满着活力。事实上,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感受到会发生金融危机——用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的话来说,可能是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但在联储的心目中,发生这种危机的可能性肯定存在。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32节:华尔街巨头大聚会(1)
华尔街巨头大聚会
当天早晨7 点30 分,彼得·费舍尔所请的客人:美林证券的戴维·柯曼斯基和赫伯特·艾利逊、高盛公司的乔·柯兹纳和约翰·泰恩,以及J。P。 摩根公司的罗伯托·门多萨,已经全部到齐了。从这些公司的股价走势中,就可以看得出这些高管的心情,而所有这些客人的心情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愁绪万千。当时,美林证券的股价为每股54 美元,而就在7 月,该公司的股价还高高地挂在每股108 美元的水平之上,比现在整整高了1 倍;而同病相怜的J。P。 摩根公司的股价则跌掉了40% ;高盛公司至今仍然没上市,因此,乔·柯兹纳的心情是他们之中最坏的了。在这种市道下,高盛公司是根本不可能顺利发行股票的了。
彼得·费舍尔开门见山地告诉各位客人,星期天他在格林威治待了整整一天,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他很坦率地表示,自己对“系统性风险”非常担心。在座各位银行家纷纷表示,自己也有同感。美林证券的处境就很不妙,倒不是因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影响,而是它在债券交易上蒙受的巨大损失。一直刻意回避对冲套利交易的美林证券,做梦也没有想到过,自己竟然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尽管与美林证券相比,J。P。 摩根公司的情况要好得多,但其这个秋季的账面情况同样也非常难看。高盛公司的经营状况更加让人惨不忍睹,但当然要比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情况好得多。在八、九两个月中,高盛公司的交易亏损额非常惊人,竟然高达15 亿美元之巨!因此对于彼得·费舍尔关于“系统性风险”的那番说词,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从全球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去加以考量,只要看看他们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们就对之深信不疑了。
三家银行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乔·柯兹纳透露了一个消息:高盛公司知道可以找到一个大买家。而且,被高盛公司称为“大户先生”的这位买家已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正在伺机而动;J。P。 摩根公司的罗伯托·门多萨提出了一项比较全面的计划,即让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签有债券交易合约的银行,得到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债券交易合约,而让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签有股票波动幅度合约的银行,得到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股票波动幅度合约。但是,本人也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中拥有投资份额的戴维·柯曼斯基则认为,罗伯托·门多萨的计划太复杂了,真要执行起来,恐怕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他表示,自己和赫伯特·艾利逊倾向于组建一个银团,由该银团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注入新的资金。
但如果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资产价格继续下滑的话,所有这些方案都是无法操作的。这些银行家首先必须停止继续抛售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所持重仓的做法。其中一位银行家承认,确实存在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落井下石的做法。戴维·柯曼斯基很粗暴地说道:“好啊!只要把那些“雅皮”叫到这里,让他们闭上嘴就行了。”显然他的矛头是直接指向乔·柯兹纳的。事后,戴维·柯曼斯基表示,自己当时并不是特别针对什么人说的,只是听说过高盛公司的交易员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所有交易数据下载到自己电脑里去,而高盛公司并不承认曾经发生过这种事情。但不管怎样,关于高盛公司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进行投机的传闻一直在华尔街高层中流传。“我并不清楚谁能够证明此事属实。”戴维·柯曼斯基说,“但问题是确实存在的。”
早餐会一直持续到上午9 时30 分。与会的银行家一致同意,派遣两个小组到格林威治,对J。P。 摩根公司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中,一个小组负责债券,另一个则负责股票。而由赫伯特·艾利逊领导的第三个小组,将在美林证券内对组建银团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注入新资金的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外,他们还一致同意,邀请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最大的投资者瑞士联合银行,一起参加他们的行动。
约翰·麦利威瑟泰然自若地对银行家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而劳伦斯·希利布兰德则显得非常憔悴,神情十分紧张。显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出现的巨额亏损,对这位交易大师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更何况,劳伦斯·希利布兰德本人的财务杠杆,也已经高得离谱了。现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来访银行家们的谈判,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了。合伙人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