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咬着嘴唇:“我觉得我也能行。”
我鼓励他:“那你就重整山河,现在开始准备复读吧!”
父子俩临走的时候,爸爸说:“孩子的手机怎么处理?”
这一下提醒了我,确实,家长还提到过孩子有手机依赖症,天天抱着短信发来送去,一分钟也离不开。只是没想到,家长把收手机的“球”踢给了我。
于是,我对孩子说:“这就看你个人的决心了!你如果连这么一点诱惑都抵挡不住,那也太脆弱了。高三这一年,你又怎么能走得更高更远呢?如果你真有决心,在这一年创造辉煌、创造奇迹,第一件事就是拿出行动来。拒绝诱惑,就比如一个人戒烟。我想戒烟了,第一个行动就是把兜里面的烟,全部掏出来,或者烧掉,或者扔掉。如果还说,我抽完了这一盒再戒烟,这种人肯定戒不掉。一定要有决裂的行动,才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孩子被我说得热血沸腾,说:“王老师,我跟您表个态,这一年,我和手机一刀两断。”一转身,他就把兜里的手机掏出来,交给了他爸爸。
我说:“这就对了!就冲这一点,你这个学生我收定了。”
。 想看书来
谁在制造诱惑
(一)
去年教师节,我2006届的一个学生来看我,一来就说:“王老师,我可叫您给坑苦了!害得我家徒四壁啊,一天到晚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女孩上中学时,有一段时期成绩急剧下滑,完全不在状态。据我观察,也没有早恋、抑郁的迹象。找不到原因,我只好跟她家长联系了。我一般不轻易给家长打电话,要打也是报喜不报忧。有些家长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三年里,从来没有接到我的一次电话。越是问题孩子,我越是不找家长。为什么呢?家长一看老师来找了,更加如临大敌,反而添乱。
我往学生家里一拨电话,通了,接听的却是那个女孩!我一听就知道,同时有几个分机串在一块儿。我说:“跟你爸爸通个电话行吗?”那边她爸爸也拿起了电话,于是我们约好第二天见面,沟通一下。
第二天在我的办公室里,我问孩子的爸爸:“家里的电话为什么是孩子接的呢?”
她爸爸说:“还没有等我拿起来呢,她总抢着接。”
我又问:“她房间里还有电话呀?”
他说:“有。”
“那你孩子房间里还有些啥呢?”
“电视、电脑、音响。”
我严厉地说:“不止这些,你孩子还有手机!你为什么给孩子配备这么多现代化设备?你能量大,交际面广,家里的绝大部分电话都是找你的,而且都是在晚上、甚至在午夜打过来,这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能不造成干扰吗?”
她爸爸开始不安起来。
“终于知道你孩子学习为什么每况愈下了。看她在学校也没什么异常,就感觉哪儿不对劲儿。孩子的房间里,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应有尽有,在人大附中恐怕都处于领先水平。可她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你应该在她房间里尽力创造出学习的氛围呀!放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在里面,她能够沉下心思学吗?做作业的时候,一遇到一个难题,一遇到一个烦心事,她就不想做了;一会儿看会电视吧,一会儿听会音响吧!再不然,好不容易头脑进入状态了,一个题快想出来了,‘叮叮叮’电话响了。接吧,思路就断了;不接,它老是响。你说说,她怎么专注?会有好效果吗?能养成好习惯吗?我不知道,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人,就算是培养商业奇才,高中也不是做这个事的时候!”
一席话引起她爸爸满腹的内疚。
我接着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不能穷教育,说明我们在教育问题上,要舍得投资。但是,不能富孩子,因为孩子的学习环境,应当处在一个适度清贫的状态。给孩子创造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她才能安安心心学习。你孩子之所以成绩退步,就是因为家里的氛围过于奢华,太现代化了,五光十色,没法保证高效率的学习。”
不久,我们合力劝说孩子,她自觉把现代化电器都交出来了,环境好了,成绩也提高了。
从前,有一只深山中的猴子,总是喜欢看山中的两个老神仙下棋。这只猴子来到世间,与人下棋,一时全国无敌手。国王感觉颜面扫地,于是下诏:谁下棋能胜过这只猴子,重赏之!一位大臣上前请往,却要求在比赛现场放一盘水蜜桃。猴子在下棋时,总是三心二意,不时地瞧着那盘桃子。下棋到一半,猴子弃棋认输,抢了那盘桃子就跑!
诱惑就是猴子眼前的那盘仙桃,谁又能想到,制造诱惑的竟然是我们这些成天为孩子劳神费心的父母呢?
(二)
我们家有一个书房,女儿上高中那会儿,常常是她在书房里写作业,她妈妈在客厅看电视。
我跟女儿说:“你妈在外面看电视,你受不受影响呢?”
“当然受影响。”孩子很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我就说:“我们看电视只看画面又没有声音。”的确,怕影响孩子,她妈妈总把电视调到无声。“电视没有声音也能影响你吗?”
女儿撅着嘴:“反正我只要看着客厅里有人在看电视,心里就多了一份关注。有时候喝水或者去卫生间,有意无意地瞅上两眼。如果那个节目还挺好,就分心。”简直有些愤愤不平了。
我以为女儿只是个别现象。第二天向班里的孩子调查:“你们学习的时候,父母看电视影响你们吗?”
“当然影响了。”学生众口一词,纷纷说:“学习中间我们出来吃一个水果,扫两眼电视,爸爸妈妈就急不可耐地催我,快回去,学习去!”
我说:“那你们对家长看电视怎么想?”
“不平衡。凭什么我们在那里拼命学习,家长就啥事也没有?他们一晚上都守在那个电视机跟前,我出来溜一两眼还要被谴责。”
后来,为了在家里给孩子做出表率,营造好氛围,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
我提议:“高三这一年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倩倩创造一个良好、安宁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家里的电视机,咱们能不能封起来?”
没想到,三人表决,一致通过。于是,我们就把电视机封了起来。单单放在那里不行,还把包装纸箱扣在上面。然后三个人一块贴上封条,共同约定:只有到2006年6月8日,高考结束的当晚才能打开电视。平常要看,必须协商,三人一块把封条撕开了才行。
没有看电视的困扰,家里的生活变得特充实。每天晚上,各人干自己的那份事。看书的看书、看报的看报、备课的备课,少了一份诱惑,多了一份安宁,多了一份书香。现在,女儿每每提起那段日子,都很怀念。
反过来看,家长在外面疲于应酬,回到家还高朋满座,觥筹交错,让孩子怎么学习呢?还有些家长自己呼朋引伴搓麻将,还要求孩子学习多好多好。孩子一提反对意见,父母还自以为是:“因为我成功了,所以我搓麻将消遣一下,将来你成功了,也可以搓麻将嘛!”家长这样,孩子能服气吗?
家长没有起到什么榜样作用,更谈不到丝毫鼓励,动辄拿着自己当年怎么怎么着,创业艰难,商场鏖战。你看我现在多么有钱,多么有权,我现在做事,多么轻松,所以你得给我好好学着点!这些教育方式和内容,只能助长孩子的公子哥习气、纨绔子弟作风,不会在孩子身上产生任何正面影响。
21天戒瘾疗程
不久前,一位家长急切地要见我,说她快被孩子折磨得崩溃了。孩子沉迷于网络,家长用尽了一切办法也不能让他回头。在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这个孩子。过去,无论学生,还是家长,见到我都是很激动的。但这孩子不同,他表现出一种敌对的态度,两眼发直,一看就知道陷得很深了。
要想改变这孩子,必须先融化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我问他:“我不懂游戏,但我看到很多人对此着迷,你能不能告诉我,它到底好玩在何处?”
孩子没想到我竟然这样开场,自然是滔滔不绝。谈及决斗的快感,升级的喜悦,拼杀的刺激,眼里放射着兴奋的光芒。
我问他:“你在享受这些的同时,有没有过负罪感和空虚感?”
孩子沉默良久,点了点头。
我感觉教育的契机到了,就说:“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能不能把你怎样进入网络的经过回忆一遍?”
孩子说:“之前我学习还算好,常听同学们议论网络游戏,感觉好奇,就试着玩了几次,没想到一点点陷了进去,发展到不顾一切的程度。每次玩得昏天黑地之后,又感到内疚。特别是看到爸爸妈妈哭红的眼睛,也一次次想回头。但学习上落下的功课太多,一遇到困难,脑子里就会浮现出游戏的情节,就又被牵着进了网吧。”
我安慰他:“从现在开始,别去网吧啦。实在想玩,让家长在家里装一套,他们同意了,你再玩一会。这样逐步淡忘,可以吗?”
孩子回答:“只要爸妈愿意,当然可以。”
我又跟家长做工作:“你们放心,照我说的办!第一步就是把孩子从网吧里拉出来,还要允许他有反复。只要耐心、冷静,全过程在你们的监控下,让孩子戒除网瘾不是问题!”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一个月后,家长打电话给我说,回去之后的头一个星期,孩子一心扑在学习上,问他要不要玩游戏放松一下,都不理不睬的。到了第二周,有一次妈妈回家,竟然发现孩子关在屋里,偷偷玩着游戏。妈妈顿时怒火中烧。但想起我的劝告,硬是面带微笑,站在孩子身后,静静看着他玩到通关。孩子兴高采烈地一回头,又内疚又害怕,等着妈妈发落。
谁知妈妈说:“孩子,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妈妈知道你不可能一下子全改掉。过去看到你玩游戏,妈妈不是打就是骂,现在感觉你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是妈妈对不起你。今后咱们一起渡过难关,好吗?”
孩子读懂了父母的苦心,难过得哭了。再后来,看到慢慢走上正轨的孩子,父母深深感到,孩子之所以染上网瘾,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科学研究显示,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同样,坏习惯的戒除也需要21天。这孩子从痛下决心、到病去抽丝、再到反复,最后巩固,前前后后正好是三个多星期。21天,真的很神奇,而更神奇的,是父母的忍耐和坚持。
一句话改变一生
北京某中学的一个学生高考落榜,跟我谈起他的辛酸往事。原来,他的班主任曾当着全班同学宣布:“将来如果咱们班有一个不过一本的,那就是你。”
“王老师,就因为这句话,一下子就把我给打下去了,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白费,完全失掉了竞争的势头。”
我说:“先别怨你们老师。你是个男人,就不能争这口气吗?”
他说:“老师,我现在后悔了。当时,我就不应该听任班主任的这种‘安排’。如果奋起反击,用我的实际行动证明她是错的,也许我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话说回来,这位老师的初衷,肯定不是打垮一个孩子,或许是一时冲动的气话,或许只是一次失败的激将法。而对于这种非常想把学习搞好,又暂时走不出困境的学生,需要的不是家长的唠叨,更不是老师的指责;而是减压,以退为进,适度降低目标的一种体贴和理解。孩子们长大未成年,你给他点儿阳光,他就灿烂,他一灿烂,学习就上来了。你要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他很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日了。
一位蒙特芮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毕业后到哪里开业?这位年轻人拿起了一本书,看到了一句话,从此不再困惑。
后来,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被英国皇帝册封为爵士。
他的名字叫威廉奥斯勒爵士。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所看到的那一句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风景,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情。”
我1989年接手的这一届高三学生中,有一个叫包木太的孩子。他的智力虽然一般,但为人很懂事,很朴实,学习也特别顽强。高三那一年,他学习始终像跑马拉松,总是累得喘不过气来,似乎随时都会倒下。其实,这种学习状态也是很危险的:学得太吃力,肯定是方法上有缺陷。但是,紧急关头也不能说更多,怕扰乱他的前进方向。于是,我们只有不断给他打气。包木太咬紧牙关,一路跟了下来。1990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