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着女孩哭得差不多了,安慰她:“你来这里学习,我会收下。把你的爸妈叫进来,我跟他们聊一会吧!”
我问这对夫妇:“你们知道孩子高中三年过得愉快吗?你们了解她都在想些什么吗?”
妈妈说:“这孩子高中三年成天愁眉苦脸的,也不知道她都胡思乱想些什么?净那些事。”
我问:“什么事?”
“我们也不知道啊。有时看她哭哭啼啼,问她也不说。”
我生气地说:“你们怎么问的?是不是有一次她刚说了个头儿,你们就揍了她一顿?”
爸爸不好意思地说:“是呀。我一听,小小年纪男男女女的,不好好学习,什么乱七八糟的!皮带就上来了。”
我继续说:“你们太糊涂!孩子整整三年都不开心,你们就不问一句‘为什么’?就不找找自己身上有没有问题?孩子好几次想自杀,你们知道吗?你们这是要把孩子逼上绝路啊!”
两位家长这才一个激灵地坐直了:“她自杀干啥?”
我毫不客气:“那得问你们!”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感情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只有父母可以帮助她,可偏偏父母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不仅无知,而且冷漠:火上浇油,在伤口上撒盐,甚至拳脚相加。这个节骨眼上,最容易出现悲剧。
这就是严厉的暴力。
许多父母为自己的过失申辩:“我也是为了孩子好啊!我是爱之深,责之切!”
但是,我要说:“爱孩子是一只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家长们不必因为孩子不理解,就觉得自己多么委屈,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爱’。”有的孩子在高中谈了三四个朋友,家长一无所知;有的孩子打架、洗钱,家长闻所未闻。有时候,我真的很震惊:这些家长成天干吗去了?一经调查,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莫名其妙的严厉。有些是冷暴力,一看到孩子就把脸拉得老长;有些是热暴力,一点不对就拳打脚踢。有些亲子关系破裂的程度,让我怀疑:那个十来岁的小人还是不是他们的孩子?
现在,有不少人批判溺爱。其实,溺爱和严厉只有一线之隔。家长不懂得爱的技巧,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转向社会去寻找情感安慰,这样下去,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
美国心理学家为幼猴设计了五种人造母猴,以此探讨母亲的拒绝会给孩子带来何种反应。第一种,让母猴偶尔吹出强劲的风;第二种,让母猴猛烈晃动身体;第三种,给母猴装上弹簧;第四种,给母猴身上布满铁钉。但是,这四种“母亲”都未能将幼猴从它们身边赶开。唯独见到体内灌满冰水的第五种母猴,幼猴躲在墙角,逃离了这位“母亲”。
可见,最可怕的拒绝是冷漠。
时间抚平单亲伤口
我在山东期间,有个学生的父母离异了四五年。女孩跟着妈妈过,天天听她妈妈念叨:“你爸爸太差劲了!简直就是恶魔,从来不干人事!”孩子就这样在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到了高三,我给这个班上课。看看这个女孩,虽然人长得很漂亮,却总是愁眉不展。
有一次,她的数学考得特差,来到办公室,坐在我身边,一句话也不说。
我只好先开口:“你挺有意思的,到我办公室干坐着干啥?让我欣赏你一脸忧伤?”
这孩子“哇”的一声,就哭开了。
我笑着说:“别哭别哭,大老王就是救苦救难。你只管有苦诉苦,有冤诉冤。”
这孩子抽抽巴巴、断断续续地,跟我讲了她的身世,她的迷惘,她的痛苦。
我叹息:“你挺不容易呀!从小受了那么多伤害,心里有那么大的阴影,你还这么坚强,这说明你挺优秀嘛!”
女孩一直都在和父亲的严重对立中度过。有一年,她爸爸开着奔驰,兴冲冲地来看她,想给她一些零花钱。这个女孩竟然当着很多同学的面,把钱摔到爸爸的脸上。
她气势汹汹地说:“你真让我恶心,你以为有钱就什么都能办得到吗?没门!”一顿呼天抢地,把爸爸赶走了。由于长久没有父爱,在女孩的内心里,又觉得爸爸很神秘,于是天天祈祷:“让我超过爸爸吧!让他自责吧,让他痛苦吧!”孩子时刻被仇恨折磨着,干什么都别别扭扭。
我开导她:“你才十五六岁,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感情。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肯定有一些你这个年龄无法知道的原因。现在,你光听你妈妈的一面之词,就把你爸爸打入地狱。我的直觉告诉我,你这样做肯定有偏差。等你成家立业之后,你会重新看待这些事,到那时再来判断:你父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你先收起这个仇恨,一定能考上一个好大学,超过你爸爸。哪天觉得心里郁闷,就来办公室跟我聊天。还是那句话,有苦诉苦,有冤诉冤。”
从那以后,这孩子觉得有盼头了,一定要快快长大,主宰自己的命运,脸上越来越灿烂。恰好,她的亲戚给她办了去美国的留学手续,需要60万储备金。这个傻孩子跑来找我:“王老师,您能不能借我60万保证金呀?”这个时候,我已经调到北京。
原来,女孩的父亲心疼孩子,又无计可施,经常以我的名义给孩子送钱。孩子当了真,以为我这个教书匠挺有钱的。可我上哪儿弄这60万呢?
我只好采取缓兵之计:“我帮你借,你不用担心。”
我转身给她爸爸打电话:“你表现的机会到了,你女儿要到美国留学,需要60万元留学储备金,你能不能做这个担保?”
“就是卖房子,我也要凑齐60万!”
我拿着她爸爸的钱,以自己的名义,给孩子提供留学担保。
女孩临走的时候,我到机场去送她。我告诉她:“储备金不是我的,是你爸爸一笔一笔地凑齐,交到我手上的。”
眼泪在孩子的眼眶里直打转,她喃喃地说:“为什么是他?”
女孩到美国留学期间,一直和我通信。我把她爸爸这么多年,通过我对她的资助,一点点透露给她。我说:“要懂得父亲的爱,你还需要时间,需要平静。”
女孩第一次回国,她最高的要求:只要爸爸和妈妈两个人,一块到机场去接她,一家人找个餐馆,吃顿团圆饭。眼看孩子就要开学了,从青岛到北京转机,我去送她。孩子又哭开了:“王老师,我不去美国了。”
我一愣:“为啥?”
“我出国留学,就是想离开这个伤心地,忘掉我的家庭。可是,我回来一看,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去过背井离乡的生活呢?”
我笑着说:“踏踏实实把大学读完了,这些事以后再说。”
现在这孩子在加拿大工作,发展得很好。
很多人问我:“单亲家庭无论怎么做,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上一辈人的恩怨,会无可避免地投射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我劝慰过无数怨偶,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走到那一步。已经是单亲家庭的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克制、忍耐,不要把自己的怨恨种在孩子身上,而要让岁月的暖流融化孩子心中的冰雪。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工作狂父母须知
我教过一个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她爸爸是个外交官,今天上这个国家,明天去那个国家。孩子一生下来,父女就没见过几面。孩子心里也没有“爸爸”这个概念。
孩子上高一,有一次看到爸爸和妈妈住在一起,觉得不可思议。
她说她爸爸:“这么多年见不到你的人,我妈凭什么和你在一起?”
她爸爸也很苦恼:“我从来就没听到孩子叫我一声爸爸。”
我跟家长建议:“既然说话不能沟通,不如写封信试试?把十几年想说不敢说、想说不好说的话一古脑儿都写出来。让孩子认识认识你这个老爸!”
家长咬咬牙:“成,我也不要脸了,一定要让她了解我的苦衷。”
亲爱的女儿:
爸爸想念你,想了很久很久。十六年前,你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爸爸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中,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想你。我有一种预感:你会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儿,长得像你的妈妈,聪明活泼。
现在,我更加想你。因为我们每天很近很近,心却很远很远。昨天,你兴致勃勃地告诉你妈妈:老师说你再加把劲,考上清华北大,顺理成章。爸爸真替你高兴,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你。每个人年轻时,都有属于自己的梦。爸爸当年,一心想做一个行走江湖的外交家。为了这个梦,爸爸再苦再累都不怕,却没有想到竟然会赔上女儿对我的爱。
爸爸活了四十多年,从来没有流过眼泪。那天你恶狠狠地阻止我和你妈住在一起,我第一次哭了。原来我一直戏称自己“四海为家”,谁知道,天下之大,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地……
这位老爸“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写了三千字,折好放在女儿的床头。第二天,女孩看到这封信,眼泪“刷刷”地直往下掉。从此,女儿看爸爸的神情慢慢柔和了,笑容也渐渐多了。父亲离开北京的头一个晚上,女儿终于叫出了平生第一声:“爸爸。”
上世纪80年代,在沂水周围的大山里,有一些因大备战而兴建的大型兵工厂。山区交通不方便,经济不发达,教育很落后。兵工厂的员工又都是城市来的,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怎么办?家长们就把孩子送到离工厂100多里的沂水一中。
每到周末,兵工厂就派一辆班车,把家长们送过来,探望孩子。家长一到学生宿舍,首先就是抱着孩子大哭一场,感天动地,蔚为壮观。哭完以后,家长们才从包里拿出各种好吃、好喝的,帮着孩子洗衣服、打扫卫生。每每看着这一幕,我都觉得挺残忍。
人是需要亲情的,父爱母爱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有些家长工作忙,水平低,生怕自己教育不好孩子,动不动就把孩子送去寄宿,口口声声:“专业人做专业事。”他们知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就是做好家长呢?现在,寄宿幼儿园、贵族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这样的家长到底是舍得投资教育,还是借此逃避责任?
孩子到了中学,容易逆反,这时候放他们适当住校,是可以的。而把小学、幼儿园的孩子送出去寄宿,实在是有违人性。只要儿女未成年,离开父母时间超过一个月,距离超过一个省,都太久、太远了。
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和太太历经30年探索家庭教育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波尔加实验”。他们的三个女儿———苏珊、索非亚、朱蒂,都曾是国际象棋史上的世界冠军。究竟是什么秘方,让一个普通家庭创造出世界奇迹呢?波尔加的答案是:温馨融融的家庭氛围。
有一段时间,二女儿索非亚很喜欢玩象棋排局。一次,大家都睡了,拉斯洛先生发现索非亚还呆在浴室里,在膝盖上摆弄着棋子。拉斯洛先生幽默地对孩子说:“你怎么还不让小棋子儿‘休息’一下呢?”
女儿撒娇地说:“亲爱的爸爸,要是他们休息了,我就变得孤独了!”
又有一次,拉斯洛先生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索非亚蹦蹦跳跳地跑进来,一下子扑到爸爸膝前,坐在他的腿上,一定要让爸爸看她的棋局。拉斯洛先生不仅没有生气,还当着客人面夸奖她:“您知道吗?我们的索非亚实在是太棒了!最近她的棋术又有长进,这个可以写进您的新闻稿里么?”
索非亚一听,又兴奋又害羞,礼貌地离开了。
一个善解人意的母亲加上一个奇思妙想的父亲,这样的家庭永远是创造奇迹的摇篮。
。。
误判不如不判
(一)
今年暑假,2006届的30多个毕业生,一定要跟我聚会。这些孩子现在已经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我叫他们排着队,每一个人汇报两件事。第一件事,个人感情进展到什么程度?单身还是热恋。第二件事,两年之后有什么打算?
一个女生说:“王老师,您还欠我一个男朋友,记得吗?”
我一愣:“我什么时候表过这个态?”
女孩启发我:“您为了拆散我美好的初恋,曾经许诺,等我上大学了,就给我介绍最优秀的男孩。现在我可是大二了,您说的话是不是该兑现了?”
我想起来了,确有此事。当时,这个女孩上高一,和一个男孩同桌。女孩学习好,我的本意是让她带带这个男孩。不久,我发现不对,俩孩子话越来越多,变得有点形影不离了。
我直接问那个女孩:“你们俩是不是有点那个意思了?”
“是。”回答得挺实在。
我说:“孩子,你这么做太不地道了。”
“为什么?”女孩一脸迷茫。
“你没有看到人家学习已经困